经济成效实现大步跨越协调发展仍需加倍努力--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2021-01-09
来源:爱问旅游网
陕西位于我国大陆腹地,属于西部 天然气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此,但农业资 聚集了全省80%的科技资源。陕北是全 欠发达省份,由于历史及发展基础等诸 源条件差,风沙大、雨水少,不利于农作 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富集 多因素,陕西三大区域的产业布局、经济 物生长;关中地处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 地区和新兴的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 基础、发展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统筹区 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和杨 陕北能源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能源 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6 凌示范区,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沉积为 化工业发展迅速,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 年省委省政府从陕西区域的自然禀赋差 主形成的关中盆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济的跨越式发展和优势产业的形成,成 异出发。依据区域特色科学制定了“关中 一般海拔325米~800米,面积为3.89 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领头区域。陕南是全 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式发展。陕南突破发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9%,该地 省区域经济发展中基础最薄弱的地区, 展”的区域发展战略。战略实施以来,全 区土地资源优越,是全省高科技产业的 自然环境“两山夹一水”,森林覆盖率高, 省经济发展呈不断加快之势,__大区域 聚集地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但水资源 生态环境好.拥有“鱼米之乡”的山间盆 嗣绕自身特色,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地域 十分紧缺,总量不足全省的20%;陕南位 地,但由于交通比较落后,工业发展基础 差距扩大趋势有所抑制,全省产业布局得 于陕西省南部,包括汉中市、安康市和商 较差。面对自然条件和发展条件的限制, 到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 洛市,是由强烈的地质构造上升运动形 在缺乏经济投入和开放有限的困难条件 协调发展、竞相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一成的秦巴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3000 下,陕南突破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来之 积的36%,该地区水、有色金属资源丰 二、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产业结构不 城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陕西经济 、区域划分浑然天成.经济特色争 米,面积为7_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 不易的成绩。 相辉映 陕西地处我国西部,黄河中游.具有 富,全省一半以上的水资源都分布在这 断优化 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意义。全省地域南 里,但1:业发展相对落后 北长、东西窄.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 由于地缘地貌和自然资源分布的不 进人r・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008年经 l从j 20() 成“卜一五”规划目标, 1 、 以来金融危机的阴 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地形复杂多样。 同,三大区域的经济特色鲜明:关中科技 济总;l} 突做7000亿元,达73l4.58亿 由北向南地貌迥异,根据自然资源、地理 优势凸现,陕北资源禀赋优越,陕南绿色 . 环境等因素的巨大差距陕西依次分为陕 资源丰富。关中是全省政'?厶、经济、文化 f}fl9 定做 f)()亿 .达到8l86.65亿 北、关中和陕南三大区域。陕北位于陕西 的中心区域,也是全省主要的农、l J : 几 省北部.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是沟壑纵 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火一lt地 横、深厚黄土层覆盖的黄土高原,一般海 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基础 拔800米~l500米,面积为9_3万平方 业聚集程度高,全省h 八大支朴i 、l J .陕 济砥砌裔进,2009年GDP 然f 、 l 3.6%的快速增长。2006—2009 ‘ 足 I J 总仉 均增长14.9%,比“十 ”叫‘l训 3个 分点.是近20年以 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45%,该地区煤 大多聚集于此;这 高校云集,址个竹科 炭、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全省的石油、 技教育资源最好的区域.科技基础较幔. 求 济增K玳怏的时期。陕西经济的快 总第155期 9 速发展,充分体现了陕西区域经济发展 的政策方针,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 强劲,消费需求持续旺盛。2009年在支 的协调性正在进一步增强,三大区域经 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从2005年到2009 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需求 济发展活跃:关中占居半壁江山,陕北成 年,关中地区产业结构由103:45.3: 增势迅猛,为陕西经济迅速摆脱经济危 为重要推动力,陕南发展有新突破。 44.4调整为8.9:48.0:43.1,陕北地区 机阴影,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 从经济发展总量及速度看,三大区 由6.9:64.9:28.2调整为6.2:67.7: 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2009年,关中、 域加快发展,竞相发展势头强劲。在省委 26.1,陕南地区由23.2:34.8:42.1调整 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省政府制定的“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 为223:36.3:41.4,三大区域第一产业 资总额分别达4560.55亿元、1407.80亿 式发展,陕南突破发展”区域发展战略的 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关中地区第二产 元和731.53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 带动下,三大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经济增 业增加了2.7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明 2.5倍、3.5倍和3.4倍,2006—2009年,三 长速度不断加快。关中、陕北、陕南生产 显加快,陕南地区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 大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 总值f}1 2005年的2580.31亿元、842.28 1.5个百分点,陕北地区第二产业提高了 别达36.3%、48.9%和48.9%,呈现出高 亿元和475.9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 2.8个百分点,三大区域产业结构均呈不 增长的态势,投资规模的扩大为经济建 5249.83亿元、2022.83亿元和916.23亿 断优化态势。 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倍、1.4倍和 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十一五”时期,关中、陕北、陕南三 础。在投资需求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费需 0.9倍,2006—2009年三大区域生产总值 大区域各项产业发展迅猛,关中仍占主 求也呈持续旺盛态势。2009年关中、陕 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l4-3%、16.5%和 导地位。2009年,关中地区农林牧渔业 北、陕南三大区域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 12.9%,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从各地 实现总产值781.87亿元,占陕西省农林 零售总额2139.16亿元、267.14亿元和 区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的变动轨迹看, 牧渔业生产总值的57.8%,陕南为 293.37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1倍、 关中、陕北、陕南分别由2005年的 26.1%,陕北为16.0%;关中地区规模以 1.3倍和1倍,2006—2009年三大区域社 66.2%、21.6%和12.2%变为2009年的 上工业总产值为5527.86亿元,占陕西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9.3%、 64.1%、24.7%和11.2%,陕北占全省经 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5%,陕北 22.8%和18.8%,消费的持续增长为全省 济的比重提高了3.1个百分点,成为全 为28.0%,陕南为6.5%;关中地区邮电业 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关中占比虽 务总量占全省业务总量的69%,远高于 从经济发展效益看:财政收入快速 关中地区各 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09年,陕西 有所下降,但依然占全省经济六成以上, 陕南和陕北地区。可以看出,27元,与 陕南占比虽也有所回落,但发展势头强 产业水平较高,陕南地区总体上以农业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35.增长1.7倍,2006—2009年 劲。从三大区域人均生产总值看,关中、 为主,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明显低于关 2005年相比,陕北、陕南分别由2005年的11089元、 中和陕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缓慢,陕北农 年均增长达27.8%。分区域看,2009年关 15546元和5591元,增加到2009年的 林牧渔业发展缓慢。 中、陕北、陕南 大区域地方财政收入分 22253元、36833元和10694元,分别增 从产业布局看,关中占据绝对优势, 别为283.55亿冗、l81.(;4亿元、33.O7亿 长1倍、1.4倍和0.9倍, 大区域人均 陕南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根据2008年全 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6倍、1.6倍和 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增长幅度基本 省经济普查结果,我省三次产业分布呈 1.7倍,2006—2009年三大区域地方财政 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相当。 明显的区域特色,产业聚集效应在不断 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7.1%、27.4%和 从贡献率看,陕南对全省经济发展 显现。2008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三 28%,区域财政实力显著增强。随着财政 }{也呈高速增 的贡献率提升最快。陕南在绿色产业的 产业的法人单位178950个,与2004年 收入的不断增加,财政支}带动下,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对全省 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增长17.0%。第二、 长态势。2009年,陕西地方财政一般预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断提升。2009年 三产业法人单位半数以上集中于关中地 算支出1841.64亿元,比2005年增长 陕南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区。关中地区拥有法人单位116180个, 1.9倍,2006—2009年,财政支出年均增 1 1.8%,较2005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关 占64.9%;陕南地区33649个,占 长30.3%,进入高增长时期。分区域看, 中地区的贡献率为66.5%,较2005年提 l8.8%;陕北地区29121个,占16.3%。 2009年,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财政 高1.9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9 第二产业法人单位关中、陕北、陕南分别 支出分别达642.66亿元、328.02亿元、 个百分点.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 为27819、3844和6244个,占全省第二 260.24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3 陕北地区的贡献率为21.7%,较2005年 产业法人单位的比重分别为73.4%、 倍、2.2倍、3.4倍,2006—2009年三大区 下降4-3个百分点。 9%、34%、 10.1%和16.5%;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关 域财政支出年均分别增长34.从产业结构看,三大区域产业结构 中、陕北、陕南分别为88361、25277和 44.6%,财政对区域经济的扶持力度明显 进一步优化,各项产业发展良好。三大区 27405个,占全省第三产业法人单位的 加大,财政支出的高增长有效的助推了 域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贯彻省 比重分别为62.6%、17.9%和19.4%。 委省政府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 从经济发展需求看,投资需求增势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城乡居民 10总第155期 增收工作,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促进 了不同的发展方式。在不同的发展方式 力较差。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09年全省城 下.三大区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也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29元,为 发生较大差异。 2005年的1.7倍,2006—2009年均增长 陕南地处秦巴山区,自然环境优美, 被誉为陕西的“后花园”。实施区域发展 关中地区是我省的“金腰带”,在全 战略以来,陕南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 14I3%.比“十五时期”加快4.2个百分 省经济发展中占居重要位置,经济总量 源和生态环境,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 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438元,为2005年 占全省64.1%。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 点的前提下,以发展绿色支柱产业为主 在现代中药、绿色食品、生态旅 依托高新技术、装备 攻方向,的1.7倍,年均增长13.8%,为“十五时 关中地区抢抓机遇, 现代服务产业的优势条件,充分发 游、矿产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期”增速的两倍。分各市看,2006—2009 制造、陕南GDP 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市为榆林 挥“一线两带”辐射带动作用,调整优化 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9年,23亿元,是2005年的1.9 市,位于陕北地区,其2009年城镇居民 区域结构,大力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 总量达到916.经济保持了率先发展的好势头。2009 倍,经济总量占到全省比重的11.2%。近 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856元,是2005年 平,83亿元,是 年来,通往陕南的多条高速公路相继开 的2.4倍,2006—2009年年均增长 年关中GDP总量达到5249.24.9%;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27元,是 2005年绝对量的2倍。2009年地方财政 通,给陕南旅游业发展带来“井喷式”增 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23.0%。关中 收入达到283.55亿元,占全省比重为 长,同时,汉江梯级开发的次第展开也预 9%,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近 示着陕南将成为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 地区铜川市增长最快,其2009年城镇居 56.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17元,是2005 年来,关中地区还以建设国家先进制造 地。由于工业基础较差,缺少大型骨干企 实力弱,陕南还处 年的2.3倍,2006—2009年年均增长 业基地为重点,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业,中小企业数量少、 23.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68元,是 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形成竞争优势明显 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初期。西安建 2005年的2.0倍,年均增长18.5%。陕南 的产业集群和关中城市群。目前,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 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确定、“关中一天 (二)投资不均衡下的经济发展差异 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发展主导政 将全 的为汉中市,其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 水经济圈”实施、“西成一体化”的顺利推 策由均衡发展转为非均衡发展。即,支配收入为12562元,是2005年的2.0 进都将进一步促进关中地区经济的发展。 国有限的资源首先相对集中地、较多地 倍,2006—2009年年均增长19%;农民人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重化工 配置在区位条件优越、原有基础较好的 均纯收入增长最快的为商洛市,2009年 基地的建设,陕北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 地区,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发 为3002元,是2005年的2.0倍,年均增 托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实现了经济的 展。关中是“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 长18.7%。 跨越式发展。在能源化工工业的带动下, 时期国家重点投资建设区域,这为后来 成为陕西工业化率最高的地区。2009 以来,关中作为全国重要的高技术产业 三、区域发展差异犹存,历史原因不 近年来陕北工业化水平迅速崛起,一举 长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实施西部大开 容忽视 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各地政府 年,陕北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集 6%,比2005年的62.6%提高了 中地和科技教育基地,得到国家政策、资 和人民群众都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了 高达65.7%高出 金等方面的支撑,并被确定为西部大开 囚地制宜加快发展的规划和政策,采取 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43.9个百分点。同时,陕北坚持“珍惜资 发的战略高地和重点建设地区。目前, 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措施,付出了扎扎实 21.实的努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由 源,深度转化”,重点做大做强煤炭、电 “关中一天水经济圈”获批,“西咸一体 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三大区域之 力、油气和化工四大产业,建设国内一 化”建设快速推进,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 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 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全省 市的步伐加快。依托各种政策优势,关中 衡依然客观存在。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区 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2009年,陕北 地区在全省投资的总量中争取了较大的 的自然地理环境、交通通讯条件、产业发 C.DP总量达到2022.83亿元,是2005年 份额,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一路领先。在 展基础、经济投入能力等经济发展条件 的2.4倍,占全省比重从2005年的 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关中将仍然是我 和要素的影响。 差异 21.6%上升到2009年的24.7%,成为全 省乃至西部领先发展的地区。陕北被国 (一)不同资源禀赋下的发展方式 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值得我们关注的 家确定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能源接续地 是,陕北非能源工业建设尚处较低水平, 和能源化工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 能源化T项目开发上,都得到 全省土地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 基础不强,规模不大,产业比较单一。近 环境治理、南北长,东西窄。全省由南向北依次为北 年受能源市场需求剧增和价格大涨的影 了国家的支持,并获得了汇聚金融资本 亚热带、暖温带和温带气候,三大区域自 响,陕北工业化率大幅度提升,是高需求 和相关生产要素的机会,已经建成、正在 然环境和气候差异较大,地理环境、自然 和高价格条件下的高水平,在国际能源 建设或即将上马建设一大批技术含量 资源、生产条件差异明显。在不同自然资 价格走低的情况下,陕北地区的经济发 高、产业规模大的现代大工业项目,从而 源禀赋的情况下,关中、陕北和陕南选择 展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经济抗风险能 自1990年代末以来启动了跨越发展的 总第155期 11 步伐。与关中与陕北不同的是,受交通、 额远远大于陕北和陕南。 异.在社会生产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地区 地理、资源和政策等因素的制约,陕南经 济投入一直慢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总量看, 专业化水平,因此,陕西已基本具备了在 三大区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差异明 j大地区之问实行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 在投资不均衡的影响下,陕西 大 显,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作为陕西的政 条件和充分条件。根据陕西存在经济发 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各不相同。从近十年 治文化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市场规模 展水平不同的曼个圈层区的特点,目前 的统计数据看,关中地区2005年的全社 大、发育早,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稳定发 陕西宜采用以城市带动型为主,并辅之 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 展阶段,与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相适 以资源互补型和市场拉动型的经济合作 1314.40亿元和2580.31亿元,2009年分 应。同时,关中是陕西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方式。为此,应坚持多元发展、同时推进、 别达到4560.55亿元和5249.83亿元,年 的地区,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居民收入 政府主导、城市群带动、科技渗透等战略 均分别增长36.3%和14.3%;陕北地区 水平都远远高于陕北和陕南。2009年, 思路,推进三大区域的要素流动、经济互 2005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 关中地区的生产总值为5249.83亿元, 动和协调发展。 生产总值分别为312.69亿元和842.28 年末总人口为2364.61万人,分别是是 2022.8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8.9%和 和2.8倍。在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居民 (一)着眼于整体构造。充分发挥合 亿元,2009年分别达到1407.80亿元和 陕北的2.6倍和4.3倍,是陕南的5.7倍 力优势 应以提高资源配置和生产力为目 16.5%;陕南地区2005年的伞 会固定 收入等差异因素的影响下,三大区域社 的,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发挥各自优势, 资产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 64.56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差异较大,关中远远 同时要加强联合协作,发挥团队优势,扬 亿元和475.91亿 ,2009 分别达到 大于陕北和陕南。2005年,关中、陕北和 长避短,互通有无,形成巨大的经济合 731.53亿元和916.23亿元, 均分圳增 陕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 力。应通过关中的装备制造和科技的支 长48.9%和12.9%。 1057.62亿元、l17.64亿元和147.14亿 撑,使陕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 从j大区域的投资额和地区生产总 元,关中与陕北和陕南的绝对差分别为 势,同时推进这里的资源能够循环发展, 值变化看,二者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 939.98亿元和910.48亿元。到2009年, 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陕北要充分发 系,关中和陕北的高投资对应的是地区 关中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挥能源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和基础设施 生产总值的高增长,陕南的低投资对应 2I39.I6亿元,陕北地区达到267.14亿 重大项目建设进程,积极发展非能源产 的也是地区生产总值的低增长。2000 元,陕南地区达到293.37亿元。关中与 业,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争 年,三大区域的经济总量表现为陕北和 陕北和陕南的绝对差分别达到1872.02 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能源化工基 陕南的地区生产总值相当(陕北为 亿元和1 845.79亿元,绝对差分别扩大 地。陕南也充分利用关中地区的科技优 235.68亿元,陕南为250.38亿元,陕南 932.04和935.31亿元。 略大于陕北),关中远远领先于陕北和陕 南,是陕北的5.4倍,是陕南的5.1倍。到 场需求较旺,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陕北实现了 售总额年均增长19.3%。虽然陕北经济 势加强资源向产业的转化,形成新的产 (二)加快陕北、陕南地区的建设,充 从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看,陕北市 业链。 2009年,三大区域的生产总值格局发生 2006—2009年,关中地区社会消费品零 分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 陕北是我国能源的富集区,有“中国 跨跃发展,其生产总值从2000年与陕南 长期落后,市场规模较小,但由于经济开 的科威特”之称,去年在陕北地区生产了 相当,发展到2009年是陕南的2I2倍。 发较快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和需求快速增 2400多万吨石油,2亿吨煤炭和】0()多 三大区域的经济格局由关中与陕北、陕 长,陕北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发育较快。 亿方的天然气。陕南是我们国家的一个 南两阶梯,发展为关中、陕北、陕南三阶 2006—2009年,陕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 绿色宝库,森林覆盖率达到52%,有药物 梯。陕西的区域经济从非均衡投入开始, 售总额年均增长22.8%。由于区域经济 资源、茶叶资源以及干果资源。陕北要充 在很短时期内就实现了非均衡发展。 的消费差异 总体水平限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陕 分发挥能源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和基础 速度和水平。2006—2009年,陕南地区社 源产业,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基地。陕南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 关中差距明显,制约了陕南市场发育 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进程,积极发展非能 (三)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不均衡下 北、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平台,没有发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8%,低 力争建成罔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能源化 的市场难有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社会 于全省同期平均速度0.7个百分点。 2005年以来,全省消费品市场更加繁 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四、协调联动,统筹区域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把现代中药、绿色 装备制造、生态旅游等优势产业 要真正实现全省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农产品、(三)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 一 19.5%。但南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 除了各市需克服自身发展束缚,发掘自 做大做强,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地区。影响不同,互大区域市场发展存在较大 身经济发展潜力外,还取决于各个地区 差距,主要表现为“中间大,两头低”的不 经济的协调联动,共同发展。关中、陕南、 是加强区域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力 包括加强西成一体化(下转第41页) 均衡局面,关中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陕北三大地区在生产要素上存在较大差 度,12 总第155期 或季度定期及时给予补贴。其次,燃油在 车辆纳入政府采购。 高速完成,百万城市的预期不会遥远。汉 中市公共汽车公司作为中心城区主要交 企业运营成本中占较大部分(目前有财 政补贴)。企业希望除中央财政补贴外, (四)整合公交资源,发挥更大优势 利用政府调控手段,合理规划运营 通力量,正迎来大发展机遇,把握好时机 地方政府应定期对公交企业的成本和费 线路,借鉴其它城市作法,应在城区周边 需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首先,企业应树 用进行审计与评价,在审核确定成本的 设立公交车换乘点,一般不许非公交车 立长远规划、长远发展思路,强化经营基 前提下,再合理界定和计算,给予补贴。 政策 辆进入市区,确保城市环境卫生和秩序 础工作,在软、硬件上多下工夫。首先,作 营更快捷便利。其一,处理好城市公交和 训、安全教育、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行安 (三)制定和完善公共交通企业有关 井然。规范各类车辆运行线路,使公交运 为窗口行业,在司乘人员中,加强技能培 首先,制定《汉中市优待乘坐公交车 农村公交的关系,避免重复线路导致的 全车、讲文明话、作安全事好风尚,处处 实施办法》,明确优待乘车的对象、年龄, 运力和资源浪费。其二,对现有城区运行 时时以乘客安全利益为己任,争当汉中 特别要求享受免费乘客必须持相应IC 工交企业线路合理调配,以科学合理引 形象代言人。其次,车辆配置应超前。结 卡乘车,同时,在办理乘车Ic卡之前,办 导非公交企业开展经营,确保公交企业 合时代发展,应以舒适、方便、安全、快捷 理意外伤害保险,以减轻公交事故后企 专营权稳定。其三,合理调整公交线路。 为主旨,使市民安全乘车舒适享受,吸引 业处理事故的成本。其次规范优待乘车 公交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做好 更多人加入。其三,做好人才培养和教 条件。使符合优待条件的人群真正享受 公益服务的同时,应合理规划运营线路, 育。对于公益企业的发展,人才培养教育 到实实在在的优待。再次规范专项经济 尽量减少成本,增加乘坐率,增加收人。 起决定作用,应大力提倡爱岗竞业和无 补偿办法。对于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承担 一是应同非公交企业在联运、联营上多 私奉献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进工 的社会公益性服务和政府指令性任务, 做文章,特别是长途公路客运站(高客 作者、技术能手示范带头作用,使全体公 应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 站)、火车站接送乘客方面,应运营时刻 交人都关心企业、热爱企业、关注企业的 《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 协调一致,既可增加客运、又方便市民。 发展。同时做好人才储备,多奖励、鼓励 知》(国办发[2005]46号)的规定,经城市 二是在旅游景点、大型社区、公共场所合 一线职工,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其四,积 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定核实后定期进行 理布点和增加班次。三是对部分偏背线 极参与公益活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让 专项经济补偿。在落实城市公共交通资 路减少运力和调整出车频次,以其降低 社会各界、更多人了解公交企业的发展, 金补贴渠道方面,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 成本增加收入。 理解公交人的工作生活,支持工交企业 渠道解决:一是以税收代补贴,即征即 (五)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做大做强。一 返;二是公交场站建设由政府承担;三是 随着汉中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特 减免公交划拨用地相关费用;四是购置 别是西汉高速公路通车,十天高速、宝巴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汉中调查队) (上接第12页)进程、陇海沿线中心城市 的生态型、清洁型发展机制,引导循环经 地方财力严重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很差。 产业优化布局、建设广泛覆盖和辐射带 济发展,引导多种居民增收方式的实现。 结果是,煤炭和天然气开采使中央企业 动全省广大地区的发达的城镇网络、促 (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生态 和财政获利丰厚,而当地贫困落后的面 进关中先进生产要素向陕北陕南辐射延 补偿制度建设 貌长期得不到改变;f3)能源的大规模开 伸等。二是制定促进各区域克服瓶颈约 十几年来,陕北资源密集地带的资 发,对当地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形 束加快发展的政策,关中政策引导的重 源开发一直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 成了很大威胁。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权 点是,促进国际化高端合作,促进高科技 即中央企业直接开发为主、资源外运为 威管理机构,资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滥 产业化和国防军工科技军品民用化,促 主的方式,资源开发所形成的税收和利 采滥挖,废土废渣随意堆放的问题严重, 进加强装备制造技术集成、产业配套、综 润,绝大部分归中央企业和财政所有。这 导致近几年河床抬高,部分河段堵塞,进 合服务支撑,努力使其发展成为国家重 种对资源的单纯开采与外运存在着一系 入黄河的泥沙大量增加。我们应该主动 要的现代科教、先进制造业基地。陕北要 列问题:(1)煤炭的大规模开发与交通和 积极的去改变过去这种粗放的发展方 制定政策,加快促进产业综合化、社会服 其它基础设施之间矛盾很大,存在长期 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资源开 务配套、资源环境补偿机制的形成,在努 的交通“瓶颈”制约;(2)资源开发有助于 发利益地方留成和生态补偿,加大中省 力保持发展速度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 解决国家能源短缺问题,但对当地经济 企业承担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基础设施 展。陕南要制定政策,加大生态保护补偿 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由于资源产品价 建设责任,加快实施渭河流域综合治理 力度,构建优势资源工业化大规模开发 格低,资源补偿费和地方资源税低,导致 工程等。● 总第155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