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教材⼀、教材结构
本册共有课⽂32篇,其中精读课⽂17篇,略读课⽂15篇;教材后⾯还附有8篇选读课⽂,总共40篇。这些课⽂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教材安排了⼋个专题。依次是:⾛遍千⼭万⽔、以诚待⼈、⼤⾃然的启⽰、战争与和平、热爱⽣命、⽥园⽣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然的启⽰”和第六单元“⽥园⽣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园地三⼤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组成,其中精读课⽂2-3篇,略读课⽂1-2篇。精读课⽂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前有⼀段连接语,将前后课⽂连接起来,并提⽰略读课⽂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些课⽂后⾯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的阅读。
语⽂园地由5个栏⽬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积⽉累”;另有“宽带⽹”“趣味语⽂”“展⽰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和略读课⽂中,在课后⽣字条⾥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后,以⽅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字表。
本册注⾳有下⾯⼏种情况:精读课⽂和略读课⽂中不认识的字,出现⼀次注⼀次⾳。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园地⾥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次出现时注⾳,后⾯出现均不注⾳。选读课⽂出现的⽣字⼀律不注⾳。⽣字注⾳⽤圆括号标出;多⾳字随⽂注⾳,⽤⽅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中的⽣字注本⾳;⼀些在语⾔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注⾳,并在教师教学⽤书中加以提⽰。⼆、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致性。现就本册⼏个主要⽅⾯作重点介绍。
(⼀)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息,同时也体现了语⽂学习的特点。⽐如,热爱⽣命专题,从对⾃然万物⽣命勃发的感悟,到对⼈的⽣命的尊重、救助,及对⽣命价值的思考,对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的
启⽰专题,则从⽣物、⾃然与⼈类的关系,给⼈类的启迪,提出对⽣存环境的思考,⽐前⼏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本册⼋个单元导语中,提⽰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在内容上,⼒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叙述上,体现⽂学⾊彩,强调感染⼒。⽐如,第⼀单元,“祖国的千⼭万⽔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诗⼀般的语⾔展⽰了⼀幅幅多姿多彩的画⾯,激发学⽣对祖国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与略读课⽂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然,明确地提⽰了略读课⽂的学习要求和⽅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和略读课⽂形成的整体感更强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单元整合不仅在课⽂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学习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所学⽣词进⾏归纳总结,以便学⽣⾃查⾃测、复习巩固之⽤。从导语到语⽂园地的⼝语交际、作⽂、⽇积⽉累、宽带⽹(安排在第⼀、四单元)展⽰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
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以贯之:前⾯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全⾯推进语⽂各项能⼒的训练。(⼆)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的着⼒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个安排在“⼤⾃然的启⽰”专题中,要求观察⼤⾃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发明。⼀个安排在“⽥园⽣活”专题,了解乡村景物和⼈们的⽣活。编排⽅式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篇课⽂后具体提出活动⽅式的建议;“语⽂园地”中凭借“⼝语交际”、“习作”进⾏交流,在“展⽰台”中展⽰成果。随着学⽣主体活动能⼒的增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较之三年级,本册减去了“综合性学习提⽰”,在活动过程中,不再对学⽣作进⼀步提醒和促进。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是通过布置,使学⽣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是在学⽣⾃⾏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
关⼼,该怎么做;⼆是在学⽣⾃⾏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多种形式,充分展⽰交流。(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主动、积极地学习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册,本册仍然采⽤第⼀⼈称“我”的语⾔叙述⽅式,继续强调⾃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本交流,精读课⽂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泡泡的内容⼤致有:引导学⽣理解词句及课⽂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
“我的发现”是⾃主学习⽅式的重要体现,在本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认识、了解⼀些语⾔现象,初步掌握⼀些读书⽅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认识排⽐句、养成留⼼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喻句表达的感情⾊彩、体会句⼦含着的意思、认识拟⼈句、了解双引号的作⽤、学习怎样抓住⽂章的主要内容。
本册精读课⽂⼀般安排三道题:第⼀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的积累;第⼆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后设计了选做题。为了加强⾃主学习意识,本册仍以学习伙伴的语⾔⽅式,引导学⽣读书、思考、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流,以便让学⽣把⾃主学习化作经常的⾏动和习惯。本册在理解内容深度上、阅读⽅法的要求上,较前⼏册均有所提⾼。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应该让学⽣“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材料,充分利⽤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度。语⽂园地的“宽带⽹”安排在⼀、四组、引导学⽣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淡⽔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物的事迹,拓展知识⾯。“展⽰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然和感受农村⽣活的活动成果。“⽇积⽉累”中的名⾔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感受中华⽂化的优秀和博⼤精深。此外,结合课⽂的学习,引导学⽣课外阅读,重点推荐《⼀千零⼀夜》《伊索寓⾔》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三、教学⽬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在语⾔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阅读教学、⼝语交际、作⽂、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标。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标:(识、写;阅读理解;听说思考;倾听表达;综合活动)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字典、词典,有独⽴识字的能⼒。能⽤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笔临摹字帖。3.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4.体会课⽂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
5.能初步把握⽂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的⼤意。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请教、与⼈商讨的习惯。听⼈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地讲述见闻,并说出⾃⼰的感受和想法。
8.留⼼周围事物,勤于书⾯表达。能把内容写得⽐较清楚、⽐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活中的简单问题。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是阅读习作的基础。由于中年级的学⽣具有⼀定的独⽴识字能⼒,识字⽅式上可以做进⼀步的调整。
对于认识的字,由于精读和略读课⽂中的⽣字都注⾳,学⽣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学完成。⽼师在学⽣⾃学的基础上进⾏检查,可以对多⾳字、难读准的⽣字或易混的⽣字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多种识字⽅法识记⽣字。选读课⽂中的⽣字⼀律不注⾳,为的是让学⽣在阅读中⾃主识字,⾃查字典读准确,培养独⽴识字能⼒。⽼师还可以⿎励学⽣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识字量并养成独⽴识字的习惯。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识字规律认记⽣字。课内要留有⼀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的写字练习重在求质。对于要写的⽣字、精读课⽂中出现的新词,⽼师引导学⽣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说“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复习巩固。
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笔字写字教材,进⾏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的书写兴趣和爱好。⼆、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学习⽬标,⼜为⾼年级的阅读作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给予⾜够的重视。随着年级的升⾼,学⽣⾃学能⼒的提⾼,教材中精读课⽂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的数量则逐渐增加。1.精读课⽂的教学(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本册的朗读要求,⼀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给学⽣以充分的读书时间,多读少讲。让学⽣在⾃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本册的默读,要在学⽣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的感受,并对课⽂中不理解的地⽅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的提⾼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2)精读词句,积累语⾔。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研读词句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运⽤语⾔⽂字的能⼒。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了灵活的、有⼀定弹性的安排,⽐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这⼀编排体现了学⽣⾃主学习的思想,教学中要加强检查、交流,将训练落到实处。(3)精读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理解课⽂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的内容及⽂体特点,利⽤课后习题、⽂中泡泡等,引导学⽣理解课⽂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精读课⽂可以采取多种⽅法:⼀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内容。⼆是阅读中联系⽣活实际深⼊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步理清课⽂的条理和思路,从⽽体会课⽂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联系⾃⼰的⽣活体验,体情⼊境地读课⽂,把⾃⼰的感情纳⼊到课⽂的⼈物和情节中去,了解⼈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体会课⽂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阅读⽅法,提⽰阅读思路,⽤圈点、批注、勾画等⽅法,读、思、记课⽂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本册要重点教会学⽣“抓住课⽂主要内容”的阅读⽅法,这项内容在语⽂园地⼋“交流平台”中,它以对话形式,渗透阅读中抓住课⽂主要内容的⽅法。教师可引导学⽣把交流平台中提⽰的⽅法,加以扩展练习,运⽤到阅读学习中去。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的⾃主学习意识,让学⽣⾃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有其他合理的选择。2.略读课⽂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5篇略读课⽂,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略读课⽂的教学,⼀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般是“粗知⽂章⼤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是⽅法上,教师要更加放⼿,要让学⽣运⽤在精读课⽂中获得的知识与⽅法,⾃⼰把课⽂读懂。并在以后的⼤量阅读中进⼀步掌握读书⽅法,提⾼阅读能⼒。略读课⽂教学的⼤体步骤是:先由学⽣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独⽴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讨论、交流。
教学中还可以结合课⽂中泡泡的内容,提⽰学⽣思考,⽐如,《万年牢》中“课⽂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是有关课⽂内容的理解题⽬,可以作为引领全⽂学习的思考题。3.选读课⽂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内容基本与单元对应,供学⽣⾃学完成。这类课⽂属选择性学习,教学上不宜统⼀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选⽤时,可以按课⽂内容分别插⼊相关专题单元阅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集中
安排阅读,让学⽣课外独⽴阅读完成。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并酌情检查,通过引导和交流促进阅读。对主动阅读的学⽣,要予以⿎励,激发学⽣更多、更⼴泛地课外阅读。三、“语⽂园地”教学
本册安排8次⼝语交际。分别是:“⾛,我们去春游”“以诚待⼈的事情”“⼤⾃然的启⽰”“⼩⼩新闻发布会”“热爱⽣命的故事”“乡村⽣活”“我敬佩的⼀个⼈”“向你推荐⼀本书”。其中,“⼤⾃然的启⽰”“乡村⽣活”作为⼝语交际,是“综合性学习”的⼀部分。其他6次是结合专题内容,从学⽣⽣活和思想实际出发⽽安排的话题,⽐如,策划春游,真诚地对待⼈和事,对⽣命的了解和热爱等,都是学⽣⽣活中感兴趣的内容,学⽣有话可说,能够彼此交际。这些话题中,有的以独⽩语训练为主,如,⼩⼩新闻发布会,也有的以交际训练为主,如“⾛,我们去春游”,更多的是两者相结合的训练。
本册⼝语交际教学,既要重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倾听、表达和应对能⼒。特别要在学⽣⼝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语表达⽔平。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个⽅⾯。1.激发学⽣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式,组织教学,引导学⽣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另外⿎励学⽣表达,不要打断学⽣讲话时的思路,引导学⽣畅快地说出⾃⼰的所思所想,训练学⽣思维能⼒。2.交际中,注重语⾔的规范和指导。
教师可以在语⾔表达的准确⽣动上、内容丰富上和思维清晰上给学⽣以指导,使学⽣的⼝语表达在指导的基础上有所提⾼。指导还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地提出表达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语交际的不⾜,就共同的问题及时讲解,随时规范学⽣的⼝头语⾔,还可有针对性地点拨纠正。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学会倾听,要听明⽩别⼈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向⼈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的意思说清楚,⼀个说完后,另⼀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的说话,要尊重别⼈的发⾔。3.⾯向全体,训练到位。
教学要⾯向每⼀个⼈,不能留有教学的死⾓。要想办法使每个学⽣都积极参与,⼈⼈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学⽣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可以根据话题内容,采取多种⽅式,让每个学⽣都动起来。可以采取同桌互说,指名说,⼩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扩⼤⼝语交际的“⾯”与“量”。教师要特别关注双向互说,了解每⼀个⼈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机进⾏指导。4.把⼝语训练延伸到⽇常活动中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的⼝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励学⽣在⽇常⽣活中,主动、⼤胆地与他⼈交流,不断提⾼⼝语交际能⼒,养成良好的⼝语表达习惯。
5.引导评价,提⾼语⾔能⼒。
关注⾃⼰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语表达⽔平。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地表达出⾃⼰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进⾏评价。学⽣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并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四、习作教学
本册习作在“语⽂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习作训练;此外,结合课⽂学习,安排3次⼩练笔,作为⽚断练习。8次分别是写校园景、物、事,写⾃⼰的⼼⾥话,写⼤⾃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看图写想象,写热爱⽣命的⼈和事,写乡村⽣活的感受,写敬佩的⼀个⼈及⾃由表达。其中,⼤⾃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热爱⽣命的⼈和事,乡村⽣活的感受,我敬佩的⼀个⼈,这四项内容是说、写合⼀安排;其他四项是说、写分开安排。这8次习作训练有以下特点:1.拓宽题材范围,给学⽣习作开辟选择的空间
拓宽习作的范围,让学⽣有内容可写,充分体现在本册习作编写中。在⼋个选题中,每⼀个都提供了多项内容的选择,增加学⽣写的⾃由度。⽐如,“语⽂园地⼀”的校园写景,写物,也可以写校园中发⽣的事。“语⽂园地⼆”的写⼼⾥话,可以对⽗母说、对⼩伙伴说、对邻居说,也可以对其他⼈说。“语⽂园地六”,既可以写乡村景物,也可以写乡村⽣活;对于在城市⽣活长⼤的孩⼦,还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乡村⽣活及乡村的⼈和事。“语⽂园地⼋”的⾃由表达,选择的余地更⼤,可以尽情选择⾃⼰想写的内容,写故事、童话、寓⾔,写⾃⼰的希望和梦想,还可以写⾃⼰关注的⼈和事等。这⼋个专题中,包括有写⼈、写事、写景物、写⽣活、写感想、写体会等。每个学⽣都有内容可写,能⾃由地表达⾃⼰的所想、所感。2.写实、想象等多种作⽂类型
为了体现课标提出的“能不拘形式地写下⾃⼰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本册除了内容上拓宽习作的范围,在形式上,也提供了多种习作类型。有写实的,就是⾃⼰观察和看到的⼈、景、事、物;也有写想象的,有看图想象、写童话故事等。写实是为了让学⽣从⽣活的真实出发,写出⾃⼰的所想、所见、所感、所做,培养学⽣的观察和认识能⼒;写想象,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的想象能⼒。还有提供材料写作⽂,让学⽣根据提供的材料思考、作⽂,⽐如,“语⽂园地五”提供有关热爱⽣命、救助⽣命的⼈和事例,以及⾃然世界中植物顽强⽣长的资料,供学⽣选择使⽤,丰富了作⽂的写作形式。3.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和评改
评改和交流,是学写作⽂、提⾼习作⽔平的重要⽅⾯。同时,也能促进学⽣“乐于书⾯表达,增强习作的⾃信⼼”。本册从这⼀基点出发,在习作安排中,⼤都提出了交流和评改的要求,⽐如,“语⽂园地⼆”的写⼼⾥话,要求“写完以后可以读给对⽅⼈听,再根据别⼈的意见改⼀改”。本册侧重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以及其他有明显错误的地⽅。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点:
1.启发引导,让学⽣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课程标准中年级提出:“让学⽣乐于书⾯表达”,本册仍然从培养写作兴趣、降低写的难度⼊⼿,让学⽣不受⽂体、篇幅的限制,把⾃⼰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结合专题学习,让学⽣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材料、学到的表达⽅式,运⽤到习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的是让学⽣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式启发引导,让学⽣对作⽂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活经验和情感,让学⽣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活情趣,引起学⽣写的热情和愿望。
写的时候,不要有写法上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脚去写,不受形式的束缚,重在把⼼中所想、所感及时的写下来,让学⽣感到写就是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写真实、写具体是⼩学阶段作⽂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励学⽣如实表达,⽐如,写敬佩的⼀个⼈,可以引导学⽣从真实的⽣活中观察寻找。习作时,要让学⽣写真话、写实话、写⼼⾥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写具体。此外,要让学⽣⽤⾃⼰语⾔表达,提倡朴实、⾃然的语⾔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正确的⽂风。
本册的“看图想象”和“编童话故事”是想象作⽂练习。想象作⽂同样要⿎励学⽣真实的想象,⽽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想乱造,⽼师要引导学⽣合理的想象。
3.让学⽣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练笔”是提⾼作⽂⽔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3次⼩练笔,分别是“想象⼈物的表现”“读课⽂后的感受”“想象周围⼈的议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设制情境,寻找写的契⼊点,让学⽣有兴趣写、乐于写,⽐如,《中彩那天》车开⾛后的情景想象,可以让学⽣从实际可能出发,想象⼈物各⾃的语⾔、动作和表情。⽼师可以根据课⽂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的练笔内容。“⼩练笔”以学⽣⾃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快。教师不宜拔⾼要求,当作语⽂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励学⽣在⽣活中经常练笔,当作⽇常要求,⿎励学⽣随时把⾃⼰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记本中。
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励。
教学中的交流评价主要体现在:写前交流中,互相启发思路;习作后的⾃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写法,加深对⾃⼰习作的认识;讲评作⽂中,互相激励,提⾼习作⽔平。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励学⽣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励为主,让学⽣对⾃⼰充满信⼼,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情来写作⽂。
五、单元教学解读及建议第⼀单元⾛遍千⼭万⽔
本组课⽂以“⾛遍千⼭万⽔”为主题。它虽然是选取有关⼭⽔景物的⽂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法来编排,⽐如按照⼀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句式并学习运⽤,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这⼀组课⽂语⾔优美,易于朗读背诵,教学中要重视语⾔的积累,在诵读中体会⼭⽔景物之美。
《古诗词三⾸》,要求背诵、默写,了解诗词的意思并引导学⽣想象画⾯。“词”这种⽂学形式,是学⽣在教材中第⼀次接触,教师可以讲讲词与古诗的不同。教材中选的《忆江
南》是⽩居易同题词的其中⼀⾸,另外的两⾸可以让学⽣搜集,也可由⽼师告诉学⽣,但不作为学习要求。选做题可在第⼀课时进⾏布置,第⼆课时课⽂上完后再进⾏交流。
《桂林⼭⽔》,作者采⽤⼀步⼀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为⼀体的⽅法来描写桂林⼭⽔。对课⽂最后⼀个⾃然段的理解,要结合第⼆、三⾃然段的内容和课⽂中的插图,引导学⽣边想象画⾯边去体会;还要学习“把……⽐作……”的形象的描写⽅法,发现排⽐句式的主要特点。这是本组课⽂的⼀个训练点,在语⽂园地“我的发现”中明确提了出来。这⾥不必教给学⽣专门的术语,只要求学⽣了解和体会这些⽤法,⽐如,桂林的⼭“像⽼⼈、像巨象、像骆驼……”“桂林的⽔真静啊,静得……桂林的⽔真清啊,清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把这种⽅法运⽤到⾃⼰对⾝边⼀两处景物的描述中。阅读链接中的短⽂引导学⽣进⾏相应的拓展学习,学⽣能够流利地朗读并能从中感受到漓江江⽔的特点即可。
《记⾦华的双龙洞》,重点让学⽣了解作者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学习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的⽅法,初步了解有详有略的叙述⽅法。在阅读中还要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引导学⽣体会这些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
《七⽉的天⼭》,在写法上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体现了⼀步⼀景的描写⽅法。作者抓住七⽉的天⼭雪峰、飞溅的雪⽔、原始森林和天⼭深处的野花来展现天⼭的美,这些特点可以引导学⽣⽤⾃⼰的语⾔进⾏概括。课⽂中许多优美的⽐喻句⼦,可以让学⽣抄下来。(虽然略读课⽂强调粗知⼤意,在词句训练⽅⾯⼀般不作过⾼要求,但有些略读课⽂,适合摘抄、仿写或拓展的练习,在教学中仍可灵活处理,如三年级上册的略读课⽂《听听,秋的声⾳》。)
⼝语交际是“⾛,我们去春游”。这个交际的侧重点是对春游活动的策划,要求学⽣在策划中进⾏语⾔的交流。学⽣的策划,有的也许是⽬前能够实⾏的,有的也许是以后才能实⾏的,教师对此不必特别强调计划在⽬前的可⾏性,⽬的是打开思路,让学⽣有的想,有的说。
习作要求写校园景物。教师要着重引导学⽣把在课⽂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各种⽅法,运⽤到⾃⼰的习作中来。《记⾦华的双龙洞》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景物的⽅法,是学⽣容易模仿的写作⽅法。还可以让学⽣回顾⼀下其他课⽂的记叙⽅法,有意识地进⾏迁移训练。与此同时,还要强调抓住校园中⼀两处重点景物来写。
宽带⽹安排的内容,是围绕本组专题进⾏的相应延伸拓展学习。学⽣可以借助画⾯,了解与五岳相关的知识,有条件的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料,⼒图对祖国名⼭⼤川有更为⼴泛的了解。在教学当中要注意指导学⽣将搜集到的资料进⾏整理。第⼆单元以诚待⼈
本组专题是“以诚待⼈”。围绕这个专题,我们安排了两篇精读课⽂和两篇略读课⽂,它们都是写⼈记事的内容。训练的重点是能对课⽂中不理解的地⽅提出疑问,通过讨论解决;初步了解描写⼈物外貌、动作和语⾔的⽅法。本组课⽂讲述了⼏则诚信故事,语⽂园地中的⼝语交际与课⽂密切相关,要求运⽤⼀些现实⽣活中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个⼈、每⼀件事,这样安排的⽬的是⼒图突出知识与能⼒的迁移、读与说相结合。课⽂中的故事都有⼀定的时代感,通过学习,学⽣可以提⾼认识,受到真诚待⼈、重诺守信、宽容理解的品质教育。
学习《中彩那天》,可以引导学⽣找出母亲所讲的话和描写⽗亲神态、动作的语句,认真读读,体会⽗亲的⽭盾⼼态,懂得⽗亲是在⽣活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从⽽体会其品质的⾼尚。课后“⼩练笔”是借助想象进⾏练笔的内容,它既能丰富学⽣对课⽂内容的理解,⼜可以训练其想象能⼒。
《万年牢》,可以借助“课⽂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个学习伙伴的提⽰,先引导学⽣找出相关内容认真读读,再体会做糖葫芦与做⼈之间的关系。前两处“万年牢”是讲做糖葫芦这件事,后⼀处“万年牢”是讲怎么做⼈。对怎么做⼈,可联系⽣活实际,引导学⽣交流讨论。此外,还要学习课⽂通过⼀些具体事例来表现⼀个⼈好品质的写作⽅法。
《尊严》,重点学习描写⼈物外貌、动作和语⾔的⼿法,并从中体会⼈物的内⼼感受,认识⼈物的良好品质。在了解事情的经过、把握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找出描写年轻⼈外貌、动作和语⾔的句⼦,体会⼈物的内⼼变化。
《将⼼⽐⼼》,讲述的是⼈和⼈之间的宽容、理解,课⽂简短易懂。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课⽂最后⼀段,结合⽣活实际,引导学⽣谈⾃⼰的理解和体会。
⼝语交际与本组专题紧密结合,由课⽂内容延伸到⽣活中的以诚待⼈事例,从⽽加深对这⼀问题的认识,锻炼⼝语表达能⼒。教学中可以不受课⽂和提⽰语所举事例的局限,引导学⽣从⾃⼰的⽣活中寻找以诚待⼈的事例,来交流讨论。讨论是提⾼认识的过程,对⼀些不正确的想法、认识,⽼师不要仓促地下结论,应该尽量引导学⽣通过讨论加以解决;学⽣讲述时要⼒求做到
具体、⽣动,能够使听者受到感染,得到启发。
习作要求学⽣把⾃⼰想说的⼼⾥话写下来。本次作⽂的指导重点应放在调动学⽣的⽣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情感⽅⾯。引导学⽣想好倾诉的对象,注意运⽤具体的事例表达内⼼的真实感受,不要脱离⽣活实际说⼤话、说空话、说假话。
我的发现是前⼏册教材学习要求的延续,⽬的是引导学⽣养成留⼼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勤动笔的习惯,并注意在平时要多读书看报,从⽽增加积累,促进习作能⼒的提⾼。这也是⼀个有关写作的训练重点。第三单元⼤⾃然的启⽰
本组围绕“⼤⾃然的启⽰”这个主题取材。启⽰包括两个⽅⾯的意思:⼀是要保护好⽣态平衡,否则会受到⼤⾃然的惩罚;⼆是要从⼤⾃然获得启⽰,从⽽进⾏发明创造。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个环境保护专题,学⽣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对怎样保护环境已经有了⼀定的认识。本组课⽂涉及⼈类对⼤⾃然规律的认识,以及⼈类对⼤⾃然的开发和利⽤,⽐三年级下册的相关内容要进了⼀步。本组安排了⼀次综合性学习,它可以从以上两个⽅⾯来展开。
本组的⼏篇课⽂,通过具体⽽⽣动的事例说明了⼤⾃然所给⼈的⼀些启⽰,具有深刻的启发性。这些课⽂,都表明了⼀定的道理,⽐较适合默读训练,可引导学⽣⼀边默读课⽂,⼀边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交流⾃⼰的看法,明⽩课⽂阐述的道理。
《⾃然之道》的学习,可抓住重点语句,结合事例谈谈读后的体会,并体会⼀些情感丰富的词语,如“极不情愿”“颓丧”“悲叹”等等。课后布置了综合性学习,教师⼀定要引导学⽣明确活动的内容有两个⽅⾯,在学⽣确定⾃⼰的活动内容之后,再考虑活动实施的途径和⽅式。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要引导学⽣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懂得⼈类⽆限制开发⽽产⽣的恶性循环所带来的恶果。⽽搜集黄河的资料以增进对黄河的了解,则可以结合综合性学习来进⾏。这⼀课学习要注意体现语⽂学科的特点。
《蝙蝠和雷达》,讲的是⼈类从蝙蝠⾝上得到启⽰发明了雷达,使飞机能在夜间飞⾏。学习这篇课⽂,了解实验的过程以及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是教学的重点,可以根据课后习题的第3题来促进理解。课后还安排了⼀个资料袋,⼤致介绍了什么是仿⽣学。如果有同学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对这⽅⾯知识进⾏了了解,可引导他们⼀起交流,从⽽进⾏综合性学习中期的检查指导。四年级没有安排三年级那种“综合性学习提⽰”,但这⼀环节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体现。前期的综合性学习进展如何,会直接影响语⽂园地中⼝语交际、习作和展⽰台的进⾏。
《⼤⾃然的启⽰》有两个短⽂,⼀个是关于⽣态平衡的内容,⼀个是关于仿⽣学的内容。教学中,可让学⽣在阅读中通过具体事例体会⼤⾃然所带来的启⽰,懂得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不⼀定将掌握相关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的重点。⼝语交际、习作、展⽰台三部分,需要结合综合性学习来完成。展⽰台只是举例性质的,教学中不必局限于课⽂中的3个例⼦,可引导学⽣根据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开发更多的活动内容、创造更多的活动形式。
我的发现引导学⽣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可以先引导学⽣读读没有副词的句⼦,再读读加上副词后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从⽽总结归纳副词的作⽤。第四单元战争与⼉童
本组围绕“战争与⼉童”的主题安排了四篇课⽂,这些课⽂体裁多样,既有⼩说,也有书信、诗歌,它们体现了⼉童在战争中的机智勇敢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并特别突出了⼉童在打击敌⼈的同时,⼜能保护⾃⼰⽣命的英雄事迹。这是编者价值观的⼀种转变。这种转变还体现在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我们专门安排了“热爱⽣命”的专题,进⼀步引导学⽣要热爱⽣活,珍爱⾃⼰的⽣命。本组课⽂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在教学中,要把理解含义深刻的句⼦,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和领会课⽂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此外,本组课⽂篇幅⽐较长,因此也可以结合默读的读书要求,来训练学⽣默读的速度。《夜莺的歌声》⼀课,对话较多,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找出孩⼦说的话哪些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反复阅读,体会这些句⼦表达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分⾓⾊朗读课⽂。⽂后泡泡中的思考题,⽬的是引导学⽣初步了解课⽂内容间前后照应的写作⽅法。值得提醒⼤家的是,有的⽼师在教学本课时安排学⽣演课本剧,由于费时较多,且效果不很明显,对课⽂的理解帮助有限,我们认为意义不是很⼤。
《⼩英雄⾬来》,课⽂较长,教学时可以⽤来训练学⽣读书的速度和复述课⽂。教师要注意阅读时间的要求,上课前⾃⼰可以先默读⼀遍,看看需要多长时间。参照这个时间,要求学⽣在⼀定时间通读课⽂,然后说说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学⽣是否体会到了⼩英雄的机智、勇敢),在⼤体掌握课⽂内容的情况下,练习复述。
《⼀个中国孩⼦的呼声》,课后“思考练习题”提⽰了⽂中的重点句⼦,教学时可结合伊拉克战争等具体事例来理解。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交流⼀下⾃⼰了解的有关“联合国”“联合国维和部队”“蓝盔”等知识,扫清与课⽂理解有关的知识障碍。《和我们⼀样享受春天》,教学时可着重引导学⽣注意读出⼏处“这究竟是为什么”的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阅读链接《⼉童和平条约》是本组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内容,可以组织学⽣有感情地朗读,学有余⼒的还可以背诵下来。
⼝语交际是《⼩⼩新闻发布会》,⽬的是引导学⽣结合时事的关注来锻炼⼝语交际能⼒。教师要提前布置学⽣做好准备⼯作,通过阅读报刊、上⽹、看电视、听⼴播等不同的途径了解近期发⽣的国际、国内新闻,当然也包括⾝边发⽣的新⼈新事。
本次习作是⼀次看图作⽂(这是⼀幅真实的图⽚)。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观察图中的⼈和景,然后对当时发⽣的事是怎样的、为什么只有⼀个⼩孩在那⾥哭、⼩孩未来的命运如何等等展开想象,写成⼀篇作⽂。教师要帮助学⽣打开思路,从多个侧⾯、⾓度展开想象和联想,为正式动笔做好铺垫⼯作。
我的发现要求学⽣体会⽐喻句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彩。这个“我的发现”体现了“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这样⼀个训练点,它在本组前⾯的课⽂中也得到了零星的训练。第五单元热爱⽣命
本组的专题是“热爱⽣命”,安排了四篇与⽣命有关的课⽂,⽬的是引导学⽣体会⽣命的美好,从⽽思考如何对待⽣命,热爱⽣活。本组课⽂以散⽂为主,语⾔优美,内涵丰富。教学中可引导学⽣阅读思考,细⼼感悟,结合⾃⼰的⽣活经验体会课⽂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体会含义深刻的句⼦是本组课⽂的训练点。
《触摸春天》,⽂笔细腻,⽤词丰富、优美。怎样引导学⽣从盲童的⾓度,体会⼩⼥孩安静对⽣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体会课⽂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结合“思考练习题”重点来体会。在反复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背诵,积累优美语段。“阅读链接”中海伦?凯勒的⼀段话,可以引导学⽣⾃主阅读,进⼀步体会盲⼈是怎样热爱⽣命的,从⽽激发学⽣珍惜时间、热爱⽣命。可以向学⽣介绍海伦?凯勒,但不宜介绍过多。⽂后两个泡泡中的学习要求,要给予⼀定的重视,这是为语⽂园地中的⼝语交际做准备的,有的活动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布置学⽣去做。搜集海伦?凯勒的故事只是⼀个例⼦,可以搜集⽇常⽣活中有关热爱⽣命的故事。
《永⽣的眼睛》,有⼀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死后捐献器官⽬前在中国,⼤多数⼈还不可能做到,选编这篇课⽂的⽬的是希望学⽣从⼩对死后捐献器官有⼀个较为正确的认识。教学时可引导学⽣找出有“骄傲”的句⼦,体会为什么骄傲,再讨论讨论从中受到什么启⽰。
《⽣命⽣命》,通过动、植物及⼈,三个⽣命跃动的事例,感悟⽣命的⼒量,提升对⽣命意义的认识。这篇课⽂对四年级学⽣来说有点难,课⽂中含义深刻的句⼦较多,可引导学⽣结合⾃⼰的⽣活经验交流⾃⼰的体会、感受,能谈多少就多少,不要拔⾼,重在积累、背诵。
《花的勇⽓》,注意引导学⽣体会作者内⼼情感有什么不同的变化,每⼀次变化反映出作者怎样⼀种情感。
⼝语交际、习作:可以从《触摸春天》后布置的活动⼊⼿,也可结合提供的阅读材料,⽼师还可以准备更适合的材料,来启发学⽣发现⼤⾃然中的⽣命现象,以及⾝边热爱⽣命的⼈或事,充分调动学⽣⽣活的积累。
我的发现:体会含义深刻的句⼦。这是⼀个有关阅读的重要的训练点,通过对话,总结了体会句⼦含义的⼀些基本⽅法。第六单元乡村⽣活
本组教材以“乡村⽣活”为主题,体裁多样,有古诗词,也有中国、外国作家写的散⽂,展现了⼀幅幅⽥园⽣活的画⾯,让学⽣了解乡村⽣活,感受⽥园⽣活的诗情和乐趣。本组课⽂学习的,⼀要重视积累优美语⾔,想象课⽂中描写的⽥园⽣活画⾯;⼆要引导学⽣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本组课⽂还安排了⼀个训练的重点:体会拟⼈句⼦的作⽤,在语⽂园地中“我的发现”中呈现出来。
《乡下⼈家》⽤朴实⽽⽣动的语⾔,描写了⼀幅幅乡村风景画⾯:房前的⽠架,屋后的⽵⼦,门前空地上的花等。教学中可运⽤三年级训练的“读⽂章想画⾯”的⽅法来学习,体会想象课⽂每段内容描写的画⾯,再抓住最后⼀段话,交流⾃⼰对乡下⽣活哪处风景最感兴趣。“阅读链接”《在天睛了的时候》描写了⾬后天晴的乡间⼩径,可以读读背背,体会作者快乐的⼼情。课后安排了本册教材的第⼆次综合性学习,⽬的是让更多的同学关注和了解农村⽣活,使学⽣对农村⽣活⼈、事、景物有更多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热爱农村的感情。对于⽣活在城市和农村的同学,教材给予了不同活动范围的提⽰,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以更多活动形式的建议。
《牧场之国》,可以抓住课⽂四次提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理解每⼀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异国的⽥园风光。同时借助“资料袋”的内容,进⼀步体会牧场之国的风情。
《古诗词三⾸》,主要反映了古代农村的⽣活。要引导学⽣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写的画⾯。还要背诵、默写。《麦哨》,语⾔明快活泼,让学⽣在读中感受麦⽥割草孩⼦的快乐⽣活。
⼝语交际、习作、展⽰台,是综合性学习的延续。虽然习作题材较为宽泛,指导时⼀要引导学⽣把写的内容表达清楚,⼆要运⽤这学期积累的词句。还要适当组织交流评改,以提⾼学⽣修改习作的能⼒,养成写后修改的习惯。第七组习作,继续提出写完后认真修改的要求。展⽰台是综合活动成果的举例展⽰,教师可从实际情况出发,展⽰多种活动成果。第七单元执著的追求
四篇都是写⼈记事的⽂章,题材、体裁与第⼆组相同,但表达的主题不同。本组以“执著的追求”为主题,选取的是名⼈和普通⼈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训练的重点是:能把握课⽂的主要内容,留⼼⼈物的外貌、动作和语⾔描写的⽅法,体会⼈物的执著追求精神;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还要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个⼈精神风貌的⽅法。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注意引导学⽣体会伽利略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实验过程,体会伽利略追求真理的精神。第三⾃然段是理解上的难点,要引导学⽣弄明⽩。
《全神贯注》,注意引导学⽣找出课⽂中描写⼈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从⽽体会罗丹全⾝⼼投⼊、精神⾼度集中的艺术创作状态。再让学⽣抓住课⽂的最后⼀句话,结合实际谈⾃⼰的体会。有关罗丹的“资料袋”可先让学⽣在学习课⽂之前读读,以丰富对课⽂⼈物的理解。
《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课⽂理解上的重点,也是难点,可抓住描写⼈物的神态、动作和场景来理解。
《⽗亲的菜园》要了解⽗亲是怎样开垦菜园的,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可以引导学⽣谈⾃⼰的感受。同样,要抓住对⼈物描写的语句重点学习和体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