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胆道感染胆结石37例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胆道感染胆结石37例

2024-02-13 来源:爱问旅游网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胆道感染胆结石37例

胆道感染和胆结石是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胆道感染、胆结石37 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性20例, 女性17例, 共计37例。年龄18~30岁8例, 30~40岁13例, 40~50岁10例, 50岁以上6例。病程平均4.7年, 除少数病例属初发外, 多数有反复发作史, 就诊时均有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 或有畏寒发热、恶心黄疸, 墨菲氏征阳性, 体温37.4℃以上,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升高, B 超19 例均有胆囊增大, 胆囊壁增厚, 提示胆囊炎, 18例B 超检查均有大小不等的结石。 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 炒柴胡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6g、生地10g、牛膝10g、枳壳10g、生大黄8g、金钱草15g、鸡内金10g、元胡索10g, 有黄疸者加茵陈12g。每日一剂早晚煎服, 病情重者日服2 剂, 昼夜服。 3 诊疗结果

治愈 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28例;有效:症状明显改善, 体征基本消失8 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以上病例一般服药2~5剂后主要症状改善,治愈28例,平均疗程22天, 平均服药为18剂, 服药后大便淘得结石者,18例结石者, 其中17 例均排出有结石粒, 排石量3~15g, 1~28粒。结石排出时间一般在服药后3~5天淘大便时发现结石粒。 4 病案举例

夏某, 男, 43 岁, 2002年4 月来诊, 右上腹部疼痛, 反复发作2 年, 1 周前因暴食饮酒后疼痛发作,痛引右肩背, 畏寒发热, 恶心呕吐, 自服头孢拉啶、阿托品片无效。刻诊,急性病容,

体温38.4℃, 小便黄赤, 便干, 口渴, 舌质红, 苔黄干, 脉弦数, 查体右上腹部压痛明显, 有抵抗, 墨菲氏征阳性, B 超检查胆囊轻度增大, 胆囊壁增厚0.5cm , 提示胆囊炎,化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15.8×109/L 、中性粒细胞80% , 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证属肝胆气滞血瘀, 湿热内蕴, 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用: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6g、生地10g、牛膝10g、枳壳10g、生大黄8g、金钱草15g、鸡内金10g、元胡索10g, 服2 剂后疼痛明显减轻, 体温37.3℃, 5 剂后疼痛基本消失, 继服5 剂后, 体温正常, 白细胞正常。B 超检查, 胆囊恢复正常, 无增大,无胆囊壁增厚。

5 体会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一书。其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瘀血内阻, 胸腹结块疼痛。而胆道感染、胆结石患者均系肝胆气滞血瘀引起的, 属中医胁痛、黄疸范畴。病变部位在肝胆, 胆为中清之府, 附着于肝, 转胆汁而不传水谷, 它的机能以通降下行为顺, 故胆腑清则肝气条达, 脾胃健运, 三焦通畅。若邪犯少阳, 枢机不运, 经气不舒, 不通则痛,继则发热畏寒、胆火上炎, 横犯胃则恶心, 呕吐, 不思饮食。血府逐瘀汤方中以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 枳壳舒肝理气, 牛膝引药下行, 加大黄祛瘀有利于清热利胆, 并能促进胆总管运行, 使结石易排。柴胡是本病的主药, 能畅少阳, 使枢机运转, 加茵陈祛黄利胆, 加入金钱草、鸡内金化石排石。胆的病变与情志、饮食不节有关, 故在服药期间应心情舒畅, 禁食脂肪、蛋黄, 以免引起疼痛发作。待症状明显缓解后, 为观察有无胆囊疼痛可令患者进食脂肪餐, 另外大便淘找结石是了解排石情况的可靠途径, 这些是检查治疗结果的一种方法。对进脂肪餐以后无胆囊部疼痛, 或淘洗大便1 周以上无排石者, 可停药观察。复查B 超如正常, 证明服药后该病治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