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径通。山川缭绕仓寞外,殿宇叁差碧中落。残月淡烟窥色相,珠风幽籁动禅空。停车欲向山僧问,安得山僧是远公”。明代的郑洛一首《过悬空寺》写出了悬空寺的高、险、幽,令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朋友,请随我来,去那恒山第一奇观——悬空寺。
悬空寺创建于北魏后期,建在恒山天险的金龙口内,面对天峰岭,背依翠屏峰;上载威岩,下临深谷,大有凌空欲飞之势,使人深感“悬空”二字之意,更有诗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以形容悬空寺的悬。明代王湛初在《游悬空寺》时挥笔赞道:“谁凿高山石,凌空构梵宫,蜃楼凝海上,鸟道设云中”形容悬空寺的奇特,类似诗句举不胜举,而悬空寺确实以其巧夺天工令人称赞。
顺石径而上攀,一进寺门,穿过暗廊,便踏进了一处长不及10米,宽不及3米的长方形寺院,向下望去,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向前看,仿佛是凌空走在峭壁上,那是一种奇妙,令人害怕但又飘飘然的感觉,寺院南北两侧各配有一座正方形钟鼓楼,悬空突出,互相对称,内置悬梯,为上下通道,这不禁让我浮想联翩:朝阳披着如梦似幻的朝霞,温柔的阳光照在钟鼓楼上,仿佛在爱抚着他,忽而一声雄浑的钟声蔓延开来,回荡在山谷,群鸟飞翔,鸟鸣与钟声相交织,汇成为悬空寺那苍茫、意味深长的话语,伴随着朝阳的升起而回响。
从钟鼓楼北楼循北而上,悬挂着两座宏伟的三层九脊悬空飞楼,楼体大部悬空,上面就岩支撑的木柱,都不及碗口粗,两楼南北高下对峙,争奇斗险,中隔数崖数丈,飞架栈道以通,这是悬空寺最为惊险之处,人踏上去,似有摇晃之感。
朋友,您随我游完悬空寺后,一定会为它的奇诡、壮观所感叹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