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视障学生体育课堂教学
作者:熊红梅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20期
摘要:体育课也是视障孩子们最热爱的课程之一。体育课有利于培养视障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热爱运动,身心健康,满足生活基本体力需求。引导学生自我学习,逐渐与社会生活接轨,文章对视障学校校本课程教学进行实践探索,以视障体育课堂教学的课程开发开发为契机,探讨视障体育课上师生互动,以视障学生为主导,以兴趣为催化剂,萌发视障学生学习兴趣,以期为视障体育课提出相应见解,为建设良好的视障体育课体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育课;视障学生;校本课程;实践探索
体育课是特殊教育的重要一环。视障学生在体育课上是逐步生养成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其全面发展,尽量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体育课在这一点上比其他科目显得作用更为突出,那么,如何才能将体育课堂规划并实施成为接近完美的成功课堂,宏观方面在于视障学校的体育课程校本规划,中观层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微观层次从师生互动,师生交流着手,那么,如何从这三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将一直探究的学校体育问题。
一、开发校本体育课程,凸显视障体育特色
目前,视障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较普通教育课程难度降低,要求下降,体育课程内容技术要求降低,一些高难美动作的“减负”也并不符合视障学生的实际学习掌握现状[1],千篇一律的内容难以负担视障学生的需求。针对视障学生生理不足的特点,无可视性,肢体活动范围小,依赖于语言讲解激励,区别于聋哑部学生。首先,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以视障学生身心健康为中心,康复或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为主要目的,燃起对身体活动的欲望,点燃生命的希望之灯;其次,对视障学生的体育课内容的选择上以简单,易懂,易掌握为主,视障学生身体活动受限,无视力,这就要求在体育课的内容上多倾向于简单康复性体育学习内容,以体育课为手段,逐渐恢复视障学生身体机能,提高运动基础,进而逐步掌握各项运动项目的运动教学。体育课运动项目来源于生活,所以,在体育课内容开发和设计上应贴近生活,遵询生长发育特点,例如,室内健身器械的健步走,器械练习,马路上的盲道快速走,障碍物的穿越火线内容等,塑造视障学生勇敢、乐观的学习习惯。 二、师生互动,营造温馨课堂
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大道师生互动活跃气氛,这是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体育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时间比越大,课堂气氛越活跃,课堂教学效率也就越高,现代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师应营造温馨的教学氛围,努力建构和谐温馨的课堂,使得学生有更多时间去学习,探究,努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团体协作并共同解决问题。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馨的课堂气氛,温暖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视障学生克服自卑和恐惧心理,学生争相参与活动,体育教师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激励学生,口头表扬以刺激其学习动机,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学习时间比增大,生生与师生间交流实间增加,课堂教学效果随之提高。对于视障学生而言,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就显得多余,精讲多练是最好的教学手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耐心细致,谆谆教导,体育教师以身作则,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温暖,可见,温暖,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是一节好课的重要衡量标准[2]。在实践教学课堂中,应避免杜绝教师对视障学生的体罚措施,尽量多鼓励表扬,用言语刺激感化后进生,营造良好温暖、家庭式温馨教育,在快速健身走课堂中,体育教师手把手带动学生,师生共课,一起体验,体育教师是学生的好伙伴,共同解决困难;在篮球拍球课堂上,体育教师和学生共拍,按哨音、节奏、听数字拍球,在听到数字“1”时生生共同拍球一次,以此类推,体育教师可以数字的加减乘除法喊数字,可以体育教师边喊边拍,也可以学生和体育教师交换角色,让学生体验领导者角色,“不想作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三、调动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有力燃剂,兴趣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学习佐料。对于视障学生的体育课来说,体育教师幽默言行讲解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视障学生触觉敏锐的优点,通过语言描述和肢体感触,让视障学生察觉到体育课堂的有趣性,录像视频教学法队视障学生来讲作用不大,利用音乐播放,鲜明快活的节奏渲染体育课气氛,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采用体触。当然,体育教师应多开发和利用新的、有趣的游戏内容。
综上,视障学生的视障学生体育课堂教学需要开发新颖校本体育课程,师生互动,营造温馨课堂,调动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遵循循序渐进式难度教学,多采用有趣味性的内容教学,努力建构视障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锻炼的坚强意志品格。 参考文献:
[1] 王勇, 杨勤, 王桂姣. 江西特教学校盲、聋、培智学生体育教育现状调查[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8(3):102-105.
[2] 李建平. 体育课中对盲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0(2):87-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