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语新词语英译浅析

汉语新词语英译浅析

2023-03-25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

汉语新词语英译浅析

课 程 名 称: 翻 译 理 论 与 实 践 学 生 姓 名: 王 改 莉 学 科 专 业: 高 校 教 师

汉语新词语英译浅析

摘要:新词语是一个社会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缩影和反映。本文在分析汉语新词语特点和构词方式的基础上浅析了汉语新词语的英译方法。新词语的英译应充分考虑其语义和文化内涵,跨越文化差异。

关键词:新词语、翻译、界定、文化差异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表达、交际工具。“社会生活任何变化,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主要在词汇——中有所反映,因为语言是社会生活所赖以进行交际活动的最重要的交际手段。”词汇是一种语言最基础、最活跃的一部分,它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时、敏锐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种发展变化。每年,汉语口语或书面语中都会出现很多新词语,他们反映了新事物、新概念、新思维,通过口语、网络、媒体等各种方式广泛传播,被大众所熟知。很多汉语新词语被翻译成了英语,对外宣传了我国的发展创新。因此研究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和英译方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汉语新词的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迅速发展,各种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等不断涌现,汉语新词语也不断衍生变化,呈现出“词汇爆炸”式的急速增长趋势。就什么是新词语,目前还没有标准的、详细的定义。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界定新词语,一是时间上的新,二是意义上的新,三是形式上的新。

1、时间上的新指人们为了表达、反映新事物、概念、思想等而应运创造的一些新词语。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汉语中出现了很多过去从未有过的词语如“傍大款”、“炒鱿鱼”、“失业”、“小康社会”、“商品房”等,都可以称为新词。每年都有很多新词语产生,如2006年的“国十条”、“八荣八耻”、“独二代”,2007年的“黑砖窑事件”、“快男”、“ 裸博”,08年的 “水立方”、“三聚氰胺”、“山寨”,09年的“甲型H1N1”、“富二代”、“民族柱”等。 2、意义上的新指一些旧词衍生或被赋予新的意思,成为新词语的一部分。比如“恐龙”现指长相不好看的女生。“山寨”本义指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现指盗版、克隆、仿制等带有民间色彩的产品或厂家。“囧”原义指光明,现因其形似哭丧着的脸而用来表达惊诧、哭笑不得、郁闷等多种不可言说、不便言说、不想言说的情绪。

3、形式上的新指人们突破常规词语搭配惯例,将本来不能组合的两个词组合成短语,或者将普通的词通过非常规方式表达出来。如“酷毙了”,指“酷”得使他人激动地“晕倒”了。“冻容”,指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希望冻结青春,早早开始抗老历程。“弓虽”,语气词“强”,表示厉害,了不起。

二、汉语新词语的特点

1、出现数量大。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新词语大量涌现,其增长速度惊人。有学者认为,当前汉语中每年产生的新词有一千个左右。最新出版的《新词语大词典》收录1978~2002年共二十五年产生的新词语两万条,平均每年有八百条。据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产生的新词有171条,2007年有254条,2008年度产生的新词语有359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网络上流行的没有被收录进去的新词条还有许多。

2、覆盖面广。汉语新词语几乎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反映社会生活的DIY、漫游、“421”、双赢等,有关休闲旅游的驴友、森林浴、绿色旅游、玩家等,有关科技的

液晶、蓝牙、黑客、信息库等,有关医药卫生的禽流感、非典、苏丹红、注水肉、等,有关经济的“三农”、软着陆、按揭、实名制等,有关政治的三讲、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有关网络的Internet、网吧、楼主、QQ等。

3、传播速度快。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的作用下,新词语的产生与传播几乎是“即时”的。春节晚会一个小品节目“不差钱”,第二天全国人们都“不差钱”;一个电视节目用“PK”,不久到处都“PK”。

4、造词方式多样。

汉语新词语的造词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多种翻译法从英语中引进新词语,如谷歌、托业、中巴、迷你等,或者直接吸收地方方言纳入新词语行列,例如拍拖、买单、作秀、炒鱿鱼等。还有通过简缩造词,比如入世、职粉、春晚、八荣八耻等。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构词现在也频频出现,如PK、T恤、3Q宝宝、4S店等。仿拟造词法、比喻造词法和借代造词法也被广泛使用,造出了一系列新词语如上班族、追星族、工薪族、装嫩族、陪拼族,一刀切、拳头企业、龙头产业及菜篮子、国脚、白领等。

三、汉语新词语的英译法 3.1直译

直译,即翻译时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保留原文的形式,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汉语中有些特色新词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就能取得对等的效果。如“和谐社会”就可直译为“harmonious society”。再如“假日经济”、“感情投资”、“西部大开发”、“可持续性发展”可以直接翻译成“holiday economy”、“emotion investment”、“Development of the West Reg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2 直译加解释

汉语新词语产生于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受语言、文化差异影响,很多词语在英译时,简单的直译有时还不能完全表达其特定含义,在直译后附加解释说明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例如“草根工业”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词,简单翻译为grass root industry让人难以理解,但若加上解释性文字refers to village and township enterprises which take root among farmers and grow like wild grass来说明何谓“草根工业”,即中国的乡镇以及小城镇企业,这样才会使该词的语义内涵完整地传递给译入语读者。

再如“安居工程”是我国政府为了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在直译Comfortable Housing Project后应加上说明a program by the government to offer urban low-income resident housing才能完全表达其意思。

中国人喜欢归纳总结,所以汉语词语,特别是政策性、口号性词语,有时可以用几个简单的字概括丰富内容。英译这类词语必须采用直译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否则外国人就很难理解。如“三讲”翻译为“three-stress(stress theoretical study,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integrety)”比简单译为“three-stress”更清楚,更明了。同样的,“三个有利于”应译为“three favorables (whether it promotes the growth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in a socialist society, increases the overall strenth of the socialist state and raises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来清楚的表达其内容。

3.3 意译

受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有些汉语词语英译时,简单直译容易造成词义偏离、理解偏差。因此在翻译这些词语时应考虑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力和文化环境,采用意译。比如:“白色收入”、“黑色收入”如果译为white income、black income就分别指的是白人(家庭)的收入和黑人(家庭)的收入,与其原意相去远矣,所以应该按照意思译为legal income、illegal

income。再如“红色网站”在汉语中指政治性、政策性比较强的网站,其直译“red web”则变成“红色的网站”的意思,造成意义偏差,所以应该意译为“politically-minded/ oriented web”。还有“彩信”不能按照词面意思翻译成colorful message,而应翻译成“multimedia message”。

3.4 回译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它和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汉语新词语中有很多是通过音、意、半音半意等方式从英语翻译过来的,若要将它们翻译成英语,回译是最便利、有效的方法。回译就是追本求源,直接找出该词语在英语中的原词语。如:啤酒(bear)、快餐(fast food)、黑客(hanker)、因特网(internet)、克隆(clone)、随身听(walkman)、桑拿(sauna)、基因(gene)等。

3.5 归化

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采用保守手段,使原语文本符合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观。通常的做法是撇开原文中的词语和句法,从目的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表达方法,如此来避免文化障碍,便于理解,使得译语更加生动、地道。

有些汉语新词语,虽然不是从英语翻译过来,但是在英语中已经有意思对等或相似的表达方式。对此类词语的翻译,我们只需通过归化找到与其意思对等或相似的表达方式即可。如:“打白条”(issue a white note)在英语中早就有对应的表达issue IOU,翻译时我们直接使用即可。还有“豆腐渣工程”的英译应为jerry-built project而非soybean curb residue project。“三角债”在英语中的固有表达是chain debt而非triangle debt,“第三者”应译为the other person而不是the third person,“笔记本电脑”为laptop,“充电”为brush up on knowledge,“三陪服务”为escort service。

3.6 词缀法

词缀法是英语和汉语普遍使用的造词方法,它借助于语法形式,利用词缀构成新词。在新词语翻译中,我们也可以使用词缀法进行翻译。英语词缀“re-”表示“再-”的意思,汉语新词“再就业”、“再生产”就可以借助它翻译成“reemployment”、“reproduction”。词缀“pan-”表示“全、总、泛”之意,我们可以使用它来翻译“泛蓝阵营”(the pan-blu camp)和“泛绿阵营”(the pan-green camp)。还有很多其他常见词缀如“单”(single-/ one)、“核”(N-)、“超”(super-)等。

3.7 类推法

类推法指仿照原有的同类词引出对应或近似词,在新词中保留原词的结构或某一部分。在翻译汉语新词语时如果能灵活的使用类推法,通过类推使用已有的词缀或词素,仿照旧词构新词,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翻译效果。例如我们仿照市民(citizen)将“网民”形象的翻译成netizen。通过文盲(illiterate),我们就可以类推翻译“舞盲”(dance illiterate),“音盲”(music illiterate),“电脑盲”(computer illiterate),“法盲”(legal illiterate)。我们可以仿拟“技术密集型”(technology-intensive)将“知识密集型”翻译为knowledge-intensive。

3.8 多种译法并取

在翻译中,同一个词语经常会存在多种译法,只要符合标准,表情达意,多种译法都可以并取。比如“网吧”就有internet bar/ cyber bar/ cybercafe/ network bar/ net bar等多种译法。还有“一次性”在不同的表达中翻译就不同,如“一次性物品”(one-shot things)、“一次性筷子” (disposable chopsticks)、“一次性杯子”(sanitary cups)、“一次性纸巾”(throw-away tissues)、“一次性消费”(one-time consumption)等数十种表达方式,随着时间推进,还将会有新的表达方式出现。再如对“精神”的不同翻译,“精神文明”(spiritual civilization/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progress),“精神污染”(moral pollution),“精神生活”(cultural life),“精神食粮”(food for thought),“精神负担”(mental burden)。多种译法并取有利于保持语言的丰

富性、灵活性。

四、汉语新词语英译中应注意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和载体,和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语言有其独特的语义、文化内涵。因此,新词语的翻译还要考虑其文化特殊性,注意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语义联想差异和感情色彩冲突。

动物“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尊贵、崇高和权力,但是在西方文化传说中它却是邪恶、凶残的象征。所以“亚洲四小龙”被翻译成了“the four tigers”而不是“the four dragons”来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义联想差异。再如对“村务公开”(disclosure of village affairs)的翻译。“公开”在汉语中是个中性词,没有特殊的褒贬感情色彩,但是“disclosure”虽然有“公开”之意,却含有贬义,多指因“揭发”、“揭露”、“批露”而使事物公开。因此“村务公开”应改译为make village affairs public (to the villagers)比较好。

社会日益发展变化,新词语每天都会产生。对汉语新词语的认定、解释、翻译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需要学者、专家、语言从业人员及媒体工作者等付出艰辛的工作。我们既要吸取以前的经验,也要不断创新,投入更多的精力对这个领域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方凡泉.《新汉英分类口译词典》[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金其斌.谈一些汉语新词语的英译问题——评《新华新词语词典》部分词条的译文[J].中国翻译,2003,(6).

金其斌.国内近20年来英汉语新词语研究述评[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14(2). 亢世勇.《新词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辞书出版社.2003. 王铁昆.新词语的判定标准语新词新语词典编纂的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1992,(4). 杨全红. 简论汉英新词新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 1999,(2).

张健.《报刊新词英译纵横》[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 周洪波.《新华新词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中国日报网站.《汉英最新特色词汇》[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