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

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

2024-07-05 来源:爱问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

作者:王欢 祝阳

来源:《现代情报》2013年第07期

〔摘要〕微信在人际沟通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基于“媒介是人体器官延伸”的理论,分析微信功能,探讨微信进入社会流程后对社会成员的人际思考与对沟通方式的塑造作用。微信备受现代人的青睐,分别从满足体现自我价值、情感表达、娱乐消遣3个方面进行阐释。深入思考微信社交的本质变化:由原有的“弱关系”向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强关系”转变,实现了基于熟人关系的全新互动。微信的半匿名性引发个体的去个性化与去抑制性,从道德滑坡、语言暴力化、交往快餐式化3个角度剖析其负面效用。 〔关键词〕交往;沟通;微信;关系;失范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7.005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7-0024-04 Micro-letters Dissemination Analysis from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Wang HuanZhu Ya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China)

〔Abstract〕Micro-letters sparked a revolu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based on theory of“the medium is human organs extension”,the paper analysis of micro-communication functions and the roles micro-letters play in shaping society members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social process.Micro-letters attract modern members,which meet needs of self-worth,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entertainment.Micro-letters has cased fundamental changes:micro-letter social interaction achieved changes from“weak ties”to“strong ties”based on phone contacts,which realized interaction among acquaintances.Semi-anonymity result individual deindividuation and disinhibition,the paper analysis of negative effect of micro-letters:moral decline,verbal violence,fast-food social interaction.

〔Key words〕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micro-letters;relationship;anomie 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那么2011年则是中国的微信元年。2011年1月21日,腾讯正式发布了类似于KIK的应用软件——微信,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截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的注册用户已超过3亿。微信无疑是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产物,是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免费(需耗费少许流量)地传送语音短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息、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并支持群聊与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功能的通讯软件。国外的Kik Messenger、BBM与国内的米聊、有你、口信、沃友、翼聊、飞聊等都算得上“微信”家族的成员。

微信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对讲机”等新的方式在现代人中间掀起一股新的时尚。与微博相较,微信尚不具备大众媒体的形态,可将其界定为私人化的交流通信工具。探讨微信的人际沟通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微信引发人际沟通领域的革命

人际沟通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面对面或凭借简单媒介如书信、电话等非大众化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学术界对人际沟通的定义有明确的界定:“一个人使用语言或非语言讯息在另一个人心中引发意义的过程”(麦克劳斯基[美],里奇蒙[美],斯图尔[美],1986);“人际沟通是两个或更多的人愿意并能够作为人相遇,发挥他们独一无二的、不可测量的特性、选择、反思和言语的能力,同时意识到其他的存在者,并与人发生共鸣时所出现的那种交往样式、交往类型和交往质量。[1]”人际沟通具有直接性,内容不需要经过他人带有主观性的加工与处理;人际沟通具有随意性,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方式等随时可以调整和改变,沟通与反馈的速度可控;人际沟通具有私密性,是小范围的信息交流,内容不对第三方公开。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认为[2],媒介塑造和控制着人类的联结方式、行动的规模与形态。媒介起到一种中介作用,而中介正是媒介最基础的本质,这种中介处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现实之间,媒介和人体的器官、中枢连接起来,并向外扩展,形成对“人的延伸”。媒介的每一次变革,都将改变人们对外界的感知与理解方式,从而彻底地改变社会。毋庸置疑,微信的广泛使用,冲击了之前所有的人际沟通方式,为现代人带来了空前绝后的交流体验方式,引发了人际沟通领域的革命。享有“互联网革命最伟大思考者”称号的美国学者克莱·舍基,曾提出过“湿世界”的概念:由于社会性的软件,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人情味,变得粘性,湿乎乎的存在。在“湿世界”的社会里,人们不再依赖制度而捆绑为一体,而是基于兴趣、情感等组建群体而完成目标。微信契合了社会粘性化与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保罗·莱文森认为,说话与走路是人类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惟有手机的出现,才实现两者的真正结合。数字化是手机的基本特征,便携性与私密性是最大的优势,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兼具互动性好、信息获取即时等特质。作为手机媒体的原始形式,短信沿袭其固有的优势,同时具备传播成本低廉、传播及时且能保存编辑、能同步交互也能异步交互等优势。依托手机终端,微信无疑汲取了短信的所有优势,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了避免尴尬与打扰他人、更好地抒发与表达情感等作用。

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集短信与语音通话的双重优势,实现了嘴巴的延伸,传统的“拇指族”只需对着手机终端讲话就能实现人际沟通;“查看附近的人”功能基于LBS技术实现了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查找到周围的微信用户,可视为人脑对事物检索的延伸,增加了人际沟通与人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交往的无限可能性;“摇一摇”功能实现同一时刻、采用相同方式的陌生人交流,其趣味性与令人无限遐想性使用户很上瘾,使用率呈现爆炸性增长的态势。

马克·波斯特认为,“我所谓的信息方式也同样暗示,历史可能按符号交换情形中的结构变化被区分为不同时期,而且当今文化也使„信息‟具有某种重要的拜物教的意义”[3],“因特网就为主体构建机制的重新构筑提供了种种新的可能”[4],描述并预示数字媒介时代的种种人际关系。微信在悄然地改变着人际沟通方式,其优势是其他媒体无法企及的:相较短信,微信的语音功能传递沟通双方更直接、更真实的情感;相较QQ与电子邮件,又具有不可替代的到达性;相较微博平台,沟通更私密。

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2微信使用与需求满足的探讨

媒介的使用与需求理论认为[5]:受众能够主动的选择信息源,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媒体所传送的信息;是人在利用媒体,而非媒体在利用人,即便媒体对人产生影响,也是人主观选择受媒体的影响;人可以通过多种选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选择受控于人际关系和心理活动。在新媒体日益普及的今天,现代人会依据个人的需求和兴趣选择使用何种媒体。心理学把经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兴趣表现出来,激励人们行动的因素称为动机。个体受到环境的刺激,会在心理或潜意识里形成某种需求,对待事物会产生偏好意向,选择事物时会产生某种愿望,形成动机产生的驱动力。“微信控”现象的产生,其根源与基础是个体的需求得到满足。

2.1体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后来又在后两者间增加了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想要获得或维系爱情、友情、亲情,或者是证明自己的优势和展示个人的特长从而获得他人尊重,或者是得到理解、支持与认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并获得自我满足,都离不开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人际交往。

现实社会的多种复杂因素左右人际沟通,会使部分现代人陷入闭锁、害羞、多疑、社交恐惧等交往障碍中,自我价值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基于微信的人际沟通,部分是建立在陌生人关系圈基础上的,虚弱了身份、地位等因素对交流的限制,平等的话语地位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表达的真实性;间接性的人际沟通,过滤掉了肢体、表情等语言,保全对方的“面子”,弱化尴尬感;匿名性消除人际沟通的顾忌,不用担心因说错话而受到惩罚,更能吐露真实想法。以微信为媒介的人际交往,提高自我认可程度,形成自尊、自信和自我肯定的主观感受。 2.2情感表达的需求

情感是现代人对所认识的事物、对其他个体与自己本身的态度与体验,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在主我和客我之间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渴望人际交流实现相互关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但现实生活中,多数是“沉默孤独的一代”,即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身边有许多人的陪伴,依旧觉得寂寞,情感无法找到倾诉的对象。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面子”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面子强调某种社会尊重与社会价值[6],表现为公众的自我形象与他人认定的自我形象。

微信为陌生人的交往提供了情感表达需求得以满足的“场”,交流与交往的身体的缺位,使具有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结识并相互真情告白,使现实中孤寂的心灵得到慰藉,宣泄不良的情绪,把人从紧张的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微信的另一部交流是建立在熟人关系圈中的,微信迎合了中国人含蓄委婉的交往特质,难以启齿的情感表达可通过微信的言外之意、“绕圈子”的方式流露出来,避免了尴尬感与不自然感。 2.3娱乐游戏的需求

威廉姆·斯蒂文森(William Stephenson,1967)对“游戏”的概念曾有过如下解读:游戏可使人暂时脱离现实世界,摆脱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游戏是一种资源而非强制性或义务性的工作,游戏所提供的场景可使人暂时获得满足;参与游戏的人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交谈中产生“传播快感”。西美尔提出的社交交往的游戏形式理论认为,社交者身上任何与社交无关的特征(如财富、社会地位、学识、职业等)都不能带入社交中,社交的规则是由社交游戏本身决定。

“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会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遐想得越充分,人际交往与自我塑造就越充分[7],交往空间人性化的设计更助于人性的解放与展现,是现实交往无法企及的;互动双方对情境空间的认同是游戏得以延续的保证,对情境的认同就是对规则的认同,规则是由交往群体共同建构的。基于微信的人际交往,偏重玩的趋势,导致交往的游戏性;把微信作为逃避烦闷、减轻工作压力的工具,在虚构与幻想中得到交往的快感。 3社交根基:由“弱关系”向“强关系”的转变

对于关系的强度,学界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弱连带优势理论(格兰诺维特,1973)认为,弱连带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弱连带作为信息传递的有效的“桥”,弱关系是广泛群体间的纽带,强连带多的人往往会陷入一个小圈子中,信息的重复性高,传播范围小;而弱关系则会连接成一张大网,信息传递的范围广,弱连带成为社会关系中传递有效信息的桥梁。社会资源理论(林南,1999)认为,社会资源被定义为“财富、地位、权力和个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那些人的社会关系”,弱关系不仅是信息的共同桥梁,而且不同层次的人之间的资源交换也是由此实现的。在弱关系连带理论与社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学者边燕杰提出强关系假设,由于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不同,承担桥梁作用的是强关系而不是弱关系。在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社会中,人情比信息的价值更重要,信息的传递是人情关系的结果而非原因。强关系是长期交往而具有浓厚的感情基础的。强关系更能产生交际双方的信任,实现良性互动与资源流通;处于弱关系的交际双方则会采取保守的互动策略。强关系可以充当没有联系的个人之间的网络桥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社会交往丰富多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颠覆了传统的交际模式。“以朋友的朋友是朋友”作为网络交往的基础,迅速扩大交往的范围。SNS建立的基础是六度分割理论: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可以通过不超过六个中间人建立关系。不难分析出,上述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弱关系,基于SNS建立的人际关系多半是弱关系的陌生人,与陌生人的交往有诸如更易展示本我等优越性,但关系多数流于表面化而缺乏人情的深入,快餐化的思维方式能在最短时间环节无人陪伴的苦楚,而此种陪伴仅是昙花一现,下线后就更加孤独。即使在线上花费再多时间精力社交,线下依旧无法拉近心理距离,关系的深化依旧需要从现实交往入手。综上所述,传统的社交平台对于拓展人际关系圈是有力的,但圈内多数是弱关系,多数是蜻蜓点水式的泛泛之交或是线下交流过的陌生“好友”,而处于中国人情文化的大背景下,现实中弱关系缺乏信任机制的保障,无法真正实现“桥”的作用。

与传统社交平台相较,微信社交的根基发生了转变,除具有建立传统SNS弱关系的功能外,还具有基于QQ好友、QQ邮箱、手机通讯录的熟人社交,弥补传统社交平台忽视对强关系维系的缺陷,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社交的全方位覆盖。微信的魅力还在于汇聚了短信的短小精炼、价格低廉,手机的移动贴身、私密黏性、网络的互动高效、娱乐潮流等诸多优势,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社交平台。微信的人性化设计更能契合传统意义建立在血缘、业缘、地缘的基础上的人际交往,通讯录、好友、邮箱中基本涵盖了血缘、地缘、业缘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维系原有的熟人关系,为更好的获得社会资源创造有利条件。 4弱控制条件引发的人际失范行为

处于半匿名环境下的交往主体,在微信平台上更有机会表露个人不为人知的或现实中受到压抑的一面或多重面貌,在没有社会道德与价值观的约束下,一切都可以按照个人喜好来进行,而传统环境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无法在虚拟环境中发挥作用。在与陌生人交往的“弱关系”中,社交的半匿名性提供了可以不顾忌后果的宣泄途径,交往个体在心里上呈现去个性化和去抑制性的特征。

所谓的去个性化,指在融入群体的过程中,个体会丧失其个性,很少考虑个人行为的适当性和应当承担的责任,外在表现为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基于微信的社交,个体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能力会随之下降,不再关注社会评价标准,并伴以自我羞耻感、内疚感、恐惧感等行为控制力量的降低,使人表现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与不道德行为的增加[10]。

抑制性指的是个体行为受到自我意识的束缚,对社会情景维持一定的焦虑水平及在乎他人的评价等,而去抑制性则指自身意识的束缚作用被削弱或解除,表现为自我约束水平降低,更乐意暴露真实的性格特征与相应的弱点,更易说出攻击性言语。基于微信的社交,个体对事物的判断缺少源于事物本身感官线索的直接参与,可能是歪曲的、感情用事的,个体不必为维护个人形象、身份地位而在与他人交往中被迫受世俗、规范或准则的束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微信社交对现代人的行为与心理产生冲击,半匿名性、隐秘性为压力大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个道德自我弱化的场所,引发了阻碍潜在道德滑坡、语言暴力化、社交快餐化等社会隐忧。 4.1道德滑坡

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11]。道德既有对人行为的要求,也有对思想观念、信仰操守等意识范畴的规范,人际道德是调整人与人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微信社交的非当面性、半匿名性、虚拟性等特征,使交往主体的是非、荣辱、善恶等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评判事物的价值标准会随之变化,道德底线与伦理底线会被打破,道德领域可能出现暂时的混乱。道德滑坡的表现如下:不再尊重他人和对他人的义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对他人进行不客观的评价;人——机——人的交往模式过滤掉了交往双方可视化的社交条件,向对方展示的是完全不合实际的身份的形象;微信社交并未形成明确的规则与秩序,微弱的约束与控制会使价值取向、伦理道德遭到扭曲,在可以不为失范的行为负责的观念引导下,可以不顾及对方感受和个人形象而为所欲为。 4.2语言非理性化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一种你和我的关系,对话的过程是主体间的相互造就过程,对话的实质是人与人间的精神交流(布贝尔,1996)。”语言活动可以理解为对话活动,对话活动是社交最基本的活动,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传统的语言交流会遵循一定的规则,会受到多重约束条件的限制,而基于微信的语言交流则摆脱现实条件的束缚,对话沟通呈现非理性化趋势,具体表现如下:黄色话题成为“网聊”的一大特色,对话内容不再健康积极,荤段子更受现代人钟爱;暴力性词语更能吸引人眼球,现实中的谩骂词语经过微信传播变得司空见惯,成为展示个性的途径;庸俗的内容成为聊天的话题,高雅的内容被摒弃,而本该被摒弃的庸俗的内容成为对话的切入点与主题。 4.3快餐式社交

快餐式社交是指一种迅速建立关系的,追求短期的、表面化的、肤浅的交往效果,而非建立在一定的情感沟通与交往基础上的交往形态。微信实现了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与任何人的以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的组合,交往双方在符号互动的基础上理解交往的环境与意义,各式各样的象征性符号不仅是网络行为主体沟通的中介,还是主体与符号进行直接互动的对象。现代人青睐快餐式社交方式体现了焦虑与空虚的心态,一味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势必会造成交往的焦虑,快速的生活节奏和较大的生存压力积累的苦闷无法得到排解势必造成心灵的空虚。“网恋”“约炮”“一夜情”“网聊”等词汇,彰显了快餐式的社交方式时下的流行,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交观念的转变。微信传播的诸多优势也为快餐式社交提供便利,引发的社会问题值得深思。 5结束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微信改变了人际沟通方式,实现了虚拟社交网和熟人社交网的覆盖,代表了未来社交平台的发展方向。作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最新产物,学术界对其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仅从人际沟通的角度对微信传播进行了浅显的探讨,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是抛砖引玉式的仍存在局限,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John Steward.Bridges,Not Walls:A Book abou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J].New York:McGraw-Hill Inc,1995,(4).

[2]陈力丹,易正林.传播学关键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6-147. [3]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3. [4]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2. [5]乔欢.信息行为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5-103.

[6]倪桓.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的文化心理特征——从中国人的“面子观”谈起[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3):6-8.

[7]甄晓英.网络人际关系的伦理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8]秦英.网络社会网中关系强度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

[9]李美佳.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构成、维护与拓展——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0]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35-336. [11]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1.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基于模糊TOPSIS的虚拟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共享效率评价 收稿日期:2013-04-1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绩效的表现形式、测度及评价研究”(09YJC630017);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虚拟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机制、影响因素及效果评价”(11YJC630147);黑龙江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项目“基于多维社会网络的知识共享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1252G006);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高校虚拟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研究”(HGJXH B211014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林向义(1977-),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自主创新与知识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