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方式一

浅谈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方式一

2022-02-25 来源:爱问旅游网
浅谈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方式(一)

【关键字】国际化,企业,战略

关于国际化问题,现有的成果多采用企业战略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割裂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之间的有机联系,往往假定整个产业结构是稳定的、可识别的,因而未来是可以预测的,战略分析的重点就是让人们关注业已存在的稳定的产业组织。传统的理论趋向于假定企业和产业之间呈没有反馈关系的简单线性关系。这种分析方法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产业之间,产业和产业之间以及各种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相互构成一种复杂关系,产业结构影响企业行为,但反过来企业行为也可以塑造产业结构.例如,从建筑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角度看,一方面建筑企业是跨国经营的主体,国际化是企业成长的战略途径;另一方面单个企业的跨国经营又离不开整个建筑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背景,从产业角度出发将使得对建筑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更为丰满,视野更为开阔。

经济分析可依据不同的目的运用两种研究方法,一是实证分析,研究经济运行“实际上是怎样一种状态”,即对事实进行客观的描述,而不对运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二是规范分析,研究和判断经济运行“好”与“坏”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去衡量、评价经济运行“应该是怎样一种状态\"。尽管这两种方法的划分客观上反映出经济研究本身的发展。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两种方法又是相互联系的,很难严格加以区分.

对建筑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应从两种方法联系的角度入手,对中国建筑业国际化经营现状与特征、战略环境以及国际竞争力等进行客观的阐述,并从国际化经营一般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建筑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其特点,从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战略目标等规范要求出发,分析中国建筑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企业竞争策略、产业改革方向、产业创新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澄清有关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对于中国目前建筑业发展而言显得尤其必要。第一,理论综述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将一般性理论运用于中国建筑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研究之中;第二,对国际化一般理论的总结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建筑产业国际化的目标和过程,从而将建筑产业的国际化放在更广阔的空间来加以审视。

从世界范围看,国际化作为一种趋势很早就已经开始。目前在经济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跨国公司,就可以被看做企业和产业高度国际化发展的集中代表。但是正如在现实中所看到的,同样的跨国公司,其经营的国际化程度却有很大的差别;同样的产业,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数量、规模以及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也有显著的不同。而从不同产业的比较角度看,跨国公司不仅在数量上有差别,而且在国际化经营的规模、程度上同样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探讨有关国际化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国建筑产业的国际化战略之前,必须首先理清国际化和与之相关的概念如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等的内涵,以及它们所包含的理论意义。 一、国际化的一般理论 (一)国际化及其度量。

1.国际化的概念。简单来说,国际化可以从企业(InternationalizationofFirm)和产业(InternationalizationOfIndustries)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企业角度看,国际化一般指企业以世界市场为导向,国际性地利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寻求在全球市场(而不仅仅在母国市场)的生存和发展。它的

衡量标准之一应当是企业在其注册地(通称为母国)之外的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程度。 企业层面的国际化,往往被称之为国际化经营(InternationalOperations),典型的国际化经营活动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直接出口活动;(2)建立和发展海外的营销机构或其他代表机构;(3)进行技术的许可转让、经营的特许安排等;(4)通过创建或购并建立海外生产性子公司(或合资企业)。企业国际化理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海默就把海外直接投资(FDl)看做国际化经营的一种重要手段,并认为除此之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还包括部分股权、许可等多条途径(Hymer,1976)。

产业(市场)的国际化主要是指产业构成的各要素(生产体系、市场结构等)突破一国界限。从实质上说,产业国际化就是企业国际化经营高度发展的结果。因此,产业国际化的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产业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2)产品生产的国际化,即产品价值增值的各环节和价值构成的国际化;(3)产业竞争态势和市场结构的国际化;等等(张纪康,1999).不同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另外就不同国家而言,同一产业的国际化程度也会因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表现不一。

2。国际化程度的度量。产业和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存在着国家与国家、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差异,如何度量这些差异,就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常用的度量指标包括以下几个:

(1)跨国经营指数(IndexofTransnationality,简称IT).根据企业的国外资产比重、海外市场销售比重和国外员工比重三个重要指标计算出的算术平均值,同时采用三个指标的目的在于提高度量的准确性。

IT=(海外资产/总资产+海外销售额/总销售额+海外员工/员工总数)/3 (2)外向程度比例(OutwardSignificanceRatio,简称OSR)。

OSR=产业或厂商的海外产量(或资产、销售额、员工数)/产业或厂商在其母国的产量(或资产、销售额、员工数)

(3)研究开发费用的国际化指数(ResearchandDevelopmentRatio,简称R&DR)。 R&R=产业或企业的海外研发费用/产业或企业的国内或国内外研发费用总额 (4)海外销售比重(ForeignSalesRatio,简称FSR)。

FSR=产业或企业的产品出口额/产业或企业的产品系内外销售总额

比较而言,第一项指标往往用于对企业整体国际化程度的衡量;第二项指标既可用于衡量单个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也可用于某一产业,适用范围较广;第三项指标在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比较中使用更为普遍;第四项指标实际上是第一项指标的简化形式。 (二)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如前所述,跨国公司实际上是企业国际化的最典型代表,或者说,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重要的主体。

关于跨国公司的概念和定义,学术界仍然存在不少分歧.因此,在英文字面上存在多个名称,例如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Corporation,TNCs)、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Corporation,MNCs)、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Corporation)、跨国企业(TransnationalEnterprise)、全球公司(GlobalCorporation)等,在不同的范围、场合都有使用.

跨国公司不同的定义及其变化,实际上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跨国公司经济实质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国际化角度看,跨国公司就是跨越国境,从事国际化经营业务的企业组织.联合国有关机构早期所下的定义是:“多国公司就是在它们的基地所在的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生产或服务设施的企业。”尼尔.胡德和斯蒂芬.扬的定义则为:跨国企业是指在一个以上国家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和管理能产生收益资产的企业.邓宁基本上也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跨国公司的:“国际的或者多国的生产企业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以上的国家拥有或者控制生产设施(例如工厂、矿山、炼油厂、销售机构、办事处等)的厂商。”

按照传统的观点,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形成的基础。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人对处于母国以外的实体所进行的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实体的经营管理拥有有效的发言权。因此,跨国公司实际上是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结果.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间接投资”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对投资实体的经营管理拥有有效的发言权或者实际的控制权。对厂商而言,只有通过直接投资实现了对国外企业的有效控制,这一企业才是该厂商的直属海外分支机构。所以,以“对外直接投资\"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定义,多强调的是在以直接投资方式建立的海外企业中投资企业的控制程度,或对企业的拥有程度如何。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前面所给出的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其他几位权威学者的定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与转移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有形商品、资本等的界限,人力资源、知识信息、管理等各种无形要素在国际化经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单纯从“母国中心”角度出发,以控制理念为核心的“跨国公司”概念的局限性变得越来越明显,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被看做是一个复杂网络。

一些学者则从另一角度对跨国公司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扩展。他们指出,传统的跨国公司定义更多地是以制造业为基础,而没有考虑服务业跨国公司的特殊性,这与国际化经营初始阶段的现实相吻合。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的国际化成为新的潮流,并且呈现出与传统制造业不同的特点.因此,跨国公司的定义应该反映这一重要的发展趋势。比如博德温等人指出,由于建筑业各产业经营范围和方式差异很大,既有基于有形设备的服务方式(如航空公司的服务),也有基于人力资源或无形要素的服务方式(如管理咨询服务),并且反映产业特性的技术和技能业差异很大(硬技术、软技术或者混合技术等),因此,如果像典型的制造业那样,用一个标准的尺度(比如,海外资产或销售额比重)来作为确定服务业跨国公司的标准,就显得比较武断。(u这些对跨国公司概念的阐述,体现了在新的背景下人们对跨国公司内涵理解的不断深入。 (三)国际化的演进和过程。

从经营方式的复杂程度、市场范围的大小等指标来看,企业的国际化往往又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那么,现实中的企业究竟是如何国际化的?国际化(经营)是否是一个精心设计和安排的程序化、连续的变化过程?还是一个漫无目标、缺乏控制的成长过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实际上都涉及到对国际化内涵的理解以及对国际化经营内在规律的把握.

国外学者往往将“国际化经营”定义为企业不断提高其生产经营活动国外市场卷入和参与程度的过程(WelchandLuostarinen,1988),这一过程既包括企业经营视野的扩展,也包括市场地位的变化.因此,国际化实际上是企业持续的战略决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层面,战略决策将从经营范围、经营理念、战略行动目标、组织原则和价值观等不同方面决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与变化,并且,国际化进程本身的特点也会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模式和节奏产生影响。 在有关国际化经营进程基本规律的研究中,有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特别值得注意.

1.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LifeCycleModel)。这是国际化研究领域中的经典理论之一.该理论的创始人弗农(Vernon,1966)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企业的国际化都意味着不同的含义,即竞争优势在国际间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上发生变化。在产品创新阶段,拥有垄断优势的发达国家厂商先在本国市场上销售。随着产品为消费者所接受,外国有相似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的消费者也对该产品出现了需求,创新国厂商通过产品出口实现自己的优势。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进口国部分厂商开始了同类产品的生产,其过程可由合资或技术转让的方式推动,跨国间的市场竞争也随之形成。进入第三阶段的标志是进口国厂商与原出口国厂商在第三国市场上展开竞争,原出口国厂商为保持其市场的占有率,会在海外市场上进行直接投资。当最初进口国的厂商凭借生产成本和规模优势在其国内市场、第三国市场甚至在原出口国市场上确立领先地位后,原先出口国厂商在此产品上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竞争优势转移到后起国家,产品生命周期进入最后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了比较优势在国际间转移的全过程,它将比较优势动态化,并与产业竞争力的跨国转移相结合。当产品生命周期由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方式和重点也将转换,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国际化。这种解释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贸易理论进一步接近了企业(产业)国际化的实践。

2.国际化演进过程模型(InternationalizationProcessModel).这一模型的理论基础源于西蒙的“有限理性\"说以及厂商组织行为理论(CyertandMarch,1963)。在该模型中,企业的国际化被看做是一个长期渐进的、阶段特征明显的过程,企业从最初简单的国际化经营方式(如产品出口)开始起步,逐渐增大其海外经营的卷入和参与程度,最终连续地过渡到比较复杂的国际化经营方式,整个国际化过程实际上是企业一系列累积决策的结果。国际化的演进阶段取决于:企业逐渐获取、整合和运用国外市场知识的能力积累以及企业对国外市场承诺的持续增大\"(JohansonandVahlne,1977)。在这里,国际化被视做一个“干中学”(Leamingbydoing)的过程,强调企业对国外市场经验性质的学习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运用这种知识,才能成功克服国际化过程中的“心理距离”(PsychicDistance).而这种知识只有在国际化经营实践中才能获取并积累起来。“心理距离\"的存在,导致企业和东道国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受阻,并使国际化过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在国际化初期总是倾向于选择心理距离最小的国家或市场.

国际化过程模型产生于对早期国际化实践的实证研究,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大大提高以及国际化环境的改变,现实中“跨越式\"、跨阶段、跨国购并主导的国际化实践活动变得十分普遍,从而使模型过于绝对化、过于强调连续过程的缺陷日益明显.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化初始阶段的企业来说,该模型仍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3.结构跟随战略模型(StructureFollowsStrategyModel).这一模型基于钱德勒关于战略与结构之间关联性的经典研究.钱德勒所提出的核心观点是,战略的变化发展会产生组织的不适应性,从而最终导致新的结构来适应战略的变化(Chandle,1962).斯托福德和威尔斯通过对187家美国制造业公司的调查,发现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用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其组织结构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根据这一模型,随着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复杂性的提高,组织形式会逐渐由单一的国内结构向复杂的全球性结构演进,并且国际化战略与组织结构适时协调的企业会取得较好的国际化绩效.

应当强调的是,企业国际化进程及其各阶段的时间转换并不仅仅取决于企业内部因素,其他

重要的外部因素如产业市场国际化程度、产业进入壁垒的高低、宏观环境等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国际化实际上是一个内外部因素互动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