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比例尺》。下面我从三个问题探讨本节课的教学思路:第一个问题是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第二,我要如何把学生带到那里;第三,我如何确信我已经把学生带到了哪里。
一、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学习目标问题) 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问题。
《比例尺》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比、正反比例及图形的放缩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并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比例尺在生活中的作用。
根据教材特点,我将学习目标确定如下: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计算等活动,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比例尺,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即学习策略与过程)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顺利达到这一目标,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了成功教学法进行教学。在实施这种方法的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人人自主学习找疑惑,合作探究求效果;自学之后随时测,互查互教解疑惑;展示反馈多评价,适
时引导巧点拨;及时巩固重基础,综合运用联生活上下功夫,引导引导学生感受到成功和快乐。
成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对学生进行一下教学指导:
1.指导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测量、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2.向学生渗透探究、质疑、发现、归纳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在合作中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本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孩子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在一张小小的图纸上,却能总揽全国,这是为什么呢?”我接着让学生明确目标、指导方法,然后过渡到“请带着目标,按照方法进行探究。”在探究方法的设计上,我会注意到由易到难,有具体到抽象。同时学生自学时我会巡视其中,帮他们扫清障碍。
探究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解疑。碰到不能立刻解决且价值非常高的问题,我就过渡到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在孩子合作中,我会参与其中,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质疑解疑、合作探究这三个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肯定有所知,有所获,收获到底是多少,就用量学内容来检测。
在量学,中我设计了四个问题: 1、 什么叫比例尺?
2、 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
3、 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 4、 一直比例尺和图上距离球实际距离。
学生在做题时,我会巡视其中,多关注中差生,并且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互查、互教,然后我马上过渡到“看到你们积极投入的学习场面,老师非常欣慰,下面哪一组愿意把收获先展示给大家?”这时,各组开始进行展示。
展示中,我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及时的作补充评价,纠正。同时针对学生展示的情况我适时的进行引导、点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同时难点也得到了突破。接着我每次质疑学生,有疑解疑,无疑就进入用学环节。
三、我如何确信我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即用学和测学内容作评价)
这一环节的内容设计以基础题为主,目的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巩固,形成技能。如果学生对这一知识有异议的话,就进入测学环节。这一环节的习题,我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的,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注重了解学习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总之,本节课我是按照成功教学法的理念进行设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否可行,还有待于实践的经验。以上这些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