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产后出血的救治及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的救治及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

2022-03-06 来源:爱问旅游网


产后出血的救治及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并进行临床治疗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后出血产妇和产后无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资料,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的各项因素,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开展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结果 异常妊娠状态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预防治疗是目前产后出血的理想治疗方式。结论 开展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研究,并以此进行临床预防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预防治疗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该病通常发生于产妇的分娩晚期[1],目前临床研究显示,产后出血是妇产科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2]。基于此,笔者进行了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和临床救治的相关调查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8月~2010年9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600例,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6.3±3.9)岁,这600例产妇中,其中191例产妇出现较为严重的产后出血,作为观察组,剩下的409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平均年龄(26.1±2.6)岁,初产妇101例,经产妇90例,平均孕周(40.2±3.6)w,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26.8±3.4)岁,初产妇200例,经产妇209例,平均孕周(40.7±3.1)w,两组产妇在年龄、分娩次数及孕周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临床分析方法 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观察组产妇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两组产妇中异常妊娠状态(瘢痕子宫、巨大儿、羊水量异常及贫血等)的产妇人数。

1.2.2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观察组产妇不同时间段出血量比较 通过对观察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观察组产妇中,61例产妇为24h以内出血,出血量为(587.2±45.9)ml,103例产妇为24h~1w出血,出血量为(693.2±71.9)ml,27例产妇为产后1w以上出血,出血量为(557.3±39.1)ml。观察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的比较结果见表1。

2.2两组产妇异常妊娠状态人数比较 比较两组产妇异常妊娠状态人数发现,

观察组产妇中,13例产妇为瘢痕子宫,21例产妇为巨大儿,15例产妇为羊水量异常,11例产妇为贫血,28例产妇为高血压综合征,25例产妇为其他异常妊娠状态,异常妊娠率为59.16%,对照组产妇中,11例产妇为瘢痕子宫,24例产妇为巨大儿,13例产妇为羊水量异常,9例产妇为贫血,11例产妇为高血压综合征,14例产妇为其他异常妊娠状态,异常妊娠率为20.05%。χ2检验结果为:χ2=34.159,P=0.000,P<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产后出血是目前临床上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其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产妇产后出血的控制通常采取预防治疗为主[3],其主要通过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而开展相应的预防措施。临床研究发现,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且通常情况下这些高危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并不是相对孤立的[4],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应对可能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医院在对产妇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对产妇产后的身体状态进行密切的监测,并给予相应有效的临床处理及细致的临床护理,同时产妇在怀孕期间中,医院应对产妇及产妇的家属进行必要的孕产期健康教育指导,从而增强孕妇及其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而有效的避免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发生。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妇中,24h~1w时间段内产后出血的人数最多,占观察组总人数的53.93%,同时该时间段内平均出血量也明显高于产后24h内和1w以上这两个时间段,从而说明了产后24h~1w为产后出血的高危时间段,该时间段范围内因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应立即给予有效的临床处理,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同时研究还发现,观察组产妇中瘢痕子宫、巨大儿、羊水量异常及贫血等异常妊娠状态的产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从而说明瘢痕子宫、巨大儿、羊水量异常、贫血及高血压综合征可能为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因此在对产妇产后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对上述异常妊娠状态进行密切监测,以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总之,产妇妊娠期间异常妊娠状态可能为其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且产妇产后出血1d~1w时间段内出血量最高,临床治疗中应予以注意。

参考文献:

[1]何婷.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09):4797-4798.

[2]陈启松.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3809.

[3]王玉英.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J].北方药学,2012,9(5):86.

[4]王智芬.435 例产后出血患者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J].求医问药,2012,10(2):212-213.

編辑/申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