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审美能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改革,在小学阶段对于美术教育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加深,同时审美能力,这个在美术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能力也得到了重视。因此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论述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美术审美及欣赏能力是小学美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形成良好的艺术欣赏能力,还可以树立正确审美观念,促进正确三观形成。
1.
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审美能力是人们与世界相互感知,并且对世界上不同事物的感受和反应。也是对不同情感和形象的一种情感表达。当今小学教育中不断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进一步使得审美能力培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变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健康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对世间万物的感知能力。由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是十分有必要重视且推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本来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色彩、形态等方式将其表现出来,而审美能力则是决定学生如何发现,探索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日常美术教育中,通过引导和教学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并进一步体会其中的价值,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他们辨别真善美,分清善恶的重要能力。
1.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策略 1.
[1]
依托生活实际,开展美术作品鉴赏活动
当今美术教育在学校教学实施中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具体在于传统课堂形式无法满足美术教育中操作性较强等特点。因此,为了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可以依托生活实际,开展一些学生接受度较高的艺术作品鉴赏活动。通过利用广阔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将合适的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师的引导和介绍下,实现从专业化方向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作品鉴赏和了解。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和艺术创作的兴趣,不断形成自主思考和欣赏的能力,进而提升审美能力。例如在五年级《形体的魅力》这一课当中,通过向学生展示世界各地有特色的雕塑、建筑等,让学生在其中感受不同形体在组合中的魅力和美感。同时还可以从这些艺术品的背景故事出发,将这些作品赋予人性美,这样依托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更利于学生在感知过程中产生共情,提升审美能力。
1.
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
当前美术教育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结构的影响,不少教师仍然保持旧有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开展形式。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这不仅不利于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更会造成丧失学习热情以及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因此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教师需要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丰富美术课堂。例如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交流的模式,学生通过互联网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搜集和整理,进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信息。也就巩固了学生在课堂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打破了传统教学氛围,突出表现属于自己的思想。例如在学习《宇宙之旅》这部分时,学生可以通过搜集火箭、发射器以及航天信息对我国和世界范围内的航天知识进行了解,在这个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用具和物品,在小组范围内制作与航天有关的物品。由此不仅能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了解航天器械的基本结构,还可以增长审美能力,感受重工器械的魅力。
1.
以“美”为核心,整合高质量课程素材
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小学阶段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了解科学的具有“美”这个特点的事物和影响因素。因此在课程教学尤其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艺术品进行欣赏时,要尽可能整合高质量的欣赏素材,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特点鲜明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重视感受到过程。例如在学习《色彩的冷与暖》这部分时,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分类出发,为学生搜集全面的关于具有冷暖特点且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例如不同年代、地域、国家的建筑物、民族风情以及不同时间、季节、条件下的景物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事物中正确认识到色彩的冷暖,培养美术学习中色彩鉴赏和辨别的能力,不仅对美术创作的审美能力有一定影响,同时对现实生活中的色彩审美能力也有一定提高。
1.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引导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不仅有利于在美术教育中提升整体的审美能力,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透过美术教育本身,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意识和三观是最核心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最受尊敬的人》这一课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介绍,让学生了解劳动者、医生、警察等这些值得敬佩和尊敬的人物,并通过了解认识到他们的职业特点,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勤劳的观念,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劳动者的尊敬。再例如在学习《给您提个醒儿》这部分时,通过让学生寻找日常生活中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产生对这些现象的批判的基础上,用美术的形式设计提示语和指示牌。例如在公共场所设计“不要大声喧哗”的提示语等,培养学生礼貌待人,保护环境,遵守规则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观念。
1.
丰富学生审美体验
鉴赏能力固然重要,但美术作为一门动手能力极强的学科。审美能力的培养一定不能少了实际的体验和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体验,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一方面,学生向教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艺术
[2]
创作,本身就是审美能力提升的一种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既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同时能够在美术作品中展现自己的想法和创作意识。另一方面,将欣赏美的能力和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可以对前期的赏析做到正向的反馈,进而增强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国服装的变化》这部分时,教师在介绍中国服饰变化的进程和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朝代服饰,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创新,动手操作进行服饰的制作。最后将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对比不同审美所展现的服装设计。
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美术的审美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欣赏赏析国内外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具有自身特点的审美能力。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美术创造和设计,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婧扬.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意识的重要性[J].知识文库,2020(19):70-71.
2.
唐启英.如何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知识文库,2022(07):31-33.
3.
管超.小学美术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23):47-48.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