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方案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部办公厅于2011年2月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提出了高校要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特别要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现结合我系实际制定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实施方案:
一、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的意义与目的
心理危机是可以预防的,这有赖于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的建立。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就像一盏心理警示灯一样通过收集学生的心理信息,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尽可能把他们的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它是高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关键。
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是为了促进心理卫生科学知识在我系大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及时帮助心理异常学生,指引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到相关部门寻求帮助,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及时为发生危机事件后的当事人和涉及的学生提供心理危机援助。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竞争加剧,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或由此引发的休学、自杀等事件逐渐增多,给学生、家长等带来巨大痛苦,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工作。
二、建立 “三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
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确保学校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我系决定建立“班级心理委员——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三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疏导机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快速反应,即:
1、 通过每班的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密切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向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反映。
2、 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得到信息后,须立即对当事人开展心理辅导和思想疏导。
3、 若情况比较危急或心理辅导员无法处理,须立即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通报情况。
4、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施紧急干预,以最快的速度解除学生心理危机,并指导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危机过后的心理护理和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的工作。
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心理委员和心理辅导员要深入课堂、公寓,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心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确保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把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解决在萌芽状态。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做到及时发现、正确解决,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大学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细则
1、危机的特征
(1)危机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事情;
(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危机是一种正常状态,是每一个人在生活经历中的某个时刻都会遇到的情境;
(3)危机是一种个人体验,某种情景对某个人来说是危机,但同样的情境对另一个人来说则可能不是危机;
(4)危机可在短时间内以这种或那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
(5)若采纳一些变化,发挥一些潜能,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发展,相反,不良的应对方式会令人们的防御能力下降和社会退缩。
2、危机干预的过程
(1)第一级危机干预也称心理性急救,主要是对危机的情境做出反应,帮助人们稳定下来去处理即刻的需求,协助他们应对当时的情境并给予支持。
(2)第二级危机干预也称危机治疗,在当事人稳定之后,提供治疗性咨询服务,侧重于应对危机的情境和处理遗留下来的心理上的症状。
3、 危机干预的主要对象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或有家族史的学生;
(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4)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且久治不愈、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且深感自卑的学生;
(5)个人感情受挫、人际关系失调或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6)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的学习困难或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7)由于身边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焦虑、困扰的学生。
4、 常见的危机干预形式:
(1)面对面的帮助这种干预方式是通过干预人员与受助者直接地面对面的交流,其特点是能相对快速地、详细地、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受助者的状况,从而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受助者实施解释、疏导及具体干预;
(2)电话危机干预是指处于紧急情绪障碍、精神崩溃或企图自杀的个体,通过拨通中心预约咨询电话,向中心咨询人员求助,这种方式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和匿名等特点;
(3)网络书信指导是一种通过网络信函的求助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大多是暂时不愿意暴露身份或针对难以当面启齿的问题。
四、 危机干预的实施步骤:
1. 危机评估:
(1)危机严重程度的评估,如是否出现危机行为,是否已丧失原有的社会角色能力;
(2)临床表现的评估,包括情绪、认知、行为和躯体症状;
(3)家庭和班级评估,如家庭成员、朋友、同学等状况的评估;
(4)危机评估后建立高危人群干预档案。
2. 确定干预目标: 干预的目标要针对受助者即刻的具体问题和受助者的心理需要制定,同时还要考虑有关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生活习俗、家庭环境等因素。通常在首次会谈中要完成以上这两项任务。
3. 干预实施 :使用各种干预技术按既定实施目标进行干预,帮助受助者学会并掌握解决危机所需要的技巧。干预所需时间取决于受助者面临的危机的性质、受助者自身的能力及干预的目标难易程度。
4. 终止干预 :当受助者情绪症状缓解、认知能力改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时可以考虑及时结束干预,并处理终止干预的有关问题或负责危机干预的心理辅导员不能有效干预危机时应及时向中心提出处理办法,如对受助者建议转介等。
五、 危机干预问题的日常工作开展步骤
1. 心理健康测查。系部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工作,逐步建立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和危机干预对象档案库,并定期追踪观察,对有精神病和其他心理障碍的学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指导和帮助。
2.常规预防教育工作。系部“5·25”心理部,以院报、系部网站、课程、专题讲座和活动等多种阵地和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3.建立信息沟通网络和信息反馈机制。建立院、系、级、班、宿舍信息沟通网络,及时掌握和反馈学生心理状况动态信息。掌握和分析评估管辖范围内学生的心理状况动态信息,跟踪心理调查中有异常的学生,认真做好防治工作;同时及时将有关信息报告到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并引领学生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寻求帮助。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收集各班信息,定期分析整个系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动态,形成书面报告交系部主管领导。
4.心理危机评估和早期预警。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对收集的信息交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组成的小组进行评估,及时作出诊断,反馈给各班,共同做好跟踪援助工作,形成信息——评估——反馈——防治的预警体系;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转介相关医疗机构。
5.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心理危机预警库里的学生,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坚持不懈地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应运用必要的手段和方式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干预,尽量避免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并降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对于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个人或群体,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获知信息后要及时开展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紧急心理援助,并将信息报告各系负责人,负责人视情况的紧急程度及时报告学院有关领导。
6.对有自伤行为和自伤、自杀倾向学生的应急处理。立即送医院救治或进行监护,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信息;由当事人亲近的1-2位人员(同学、朋友、亲属、老师、咨询教师等)或指定专门人员进行心理救护,稳定和疏导情绪;做好危机后期的安全保护和心理平复。
7.后期跟踪。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要做好心理危机当事人的跟踪援助工作,帮助当事人解决危机,恢复心理功能和心态平衡,重新掌握应变能力。对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经专业机构治疗过后返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要特别加强心理跟踪服务工作,派专人与他们保持联系,便于及时发现有关情况和解决问题。
六、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的组织领导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在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领导下开展,系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好本系学生心理预警与干预工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为学院改革、发展稳定做出积极的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