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2022-04-29 来源:爱问旅游网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3.掌握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80 nm附近(不同的蛋白质吸收波长略有差别)。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的关系服从朗伯-比耳定律。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

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管,吸量管 标准蛋白质溶液:3.00 mg.mL溶液 0.9% NaCl溶液,待测蛋白质溶液 (牛血清白蛋白) 四、实验操作与步骤 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1

用吸量管分别吸取1.0 、1.5、 2.0 、2.5 、3.0 mL 3.00 mg.mL标准蛋白质溶液于5只10 mL 比色管中,用0.9% NaCl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 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l溶液为参比,在280 nm处分别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280,记录所得读数。

由吸收曲线得出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

Abs3.02.52.01.51.00.50.0-0.5200300400Abs波长 (nm)

2. 样品测定:

取待测蛋白质溶液3 mL,按上述方法测定280 nm处的吸光度。平行测定三份。 五、数据处理

1. 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待测蛋白质的浓度。

待测样品3mL 10mL 试验次数 吸光度 1 0.499 2 0.500 3 0.501 带入y=0.59533x+0.136得

C1=0.6097; C2=0.6114;C3=0.6131. C平均=(0.6097+0.6114+0.6131)/3=0.6114 Cx=0.6114x10/3=2.038mg/mL 标准偏差为:S=

21/2

{[(0.6097-0.6114)+(0.6114-0.6114)2+(0.6131-0.6114)2]/2}x10/3=0.0057

相对标准标差为:RSD=S/Cxx100%=0.0057/2.038x100%=0.28% 七、问题及讨论

1.若样品中含有核酸类杂质,应如何校正?

答:优点: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易于操作、快速,消耗样品量少。

缺点:是容易被核酸干扰,准确度较差;对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若伴有嘌呤、嘧啶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产生较大的干扰;本实验是测量的样品是纯蛋白质溶液。

2.因为核酸在260nm处的光吸收比280nm更强,但蛋白质却恰恰相反,因为此可利用280及260nm的吸收差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常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蛋白质浓度(mg/mL)=1.45A280-0.74A260

(A280和A260分别为蛋白质在280nm和260nm处测得的吸光度值) 还可以通过下述经验公式直接计算出溶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质浓度(mg/mL)=F×A280×D×1/d

其中d为石英比色皿的厚度cm,D为溶液稀释的倍数,F为校正因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