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存货范围的是( )。 A.委托代销商品 B.委托加工物资
C.企业生产车间的半成品 D.代管物资 答案:D
[解答] 代管物资因为不拥有其所有权,不属于本单位的存货,选项D不正确。
2.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购进商品一批,进货价格为16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27.2万元。商品到达入库时发现短缺30%,其中合理损失为5%,另25%尚待查明原因,则该商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60 B.112 C.140.4 D.120 答案:D
[解答] 商品的入账价值=160×(1-25%)=120(万元)。
3. 某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当期购入一批材料,进货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万元。所购材料到达后验收发现材料短缺10%,其中合理损失2%,另8%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该材料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A.106 B.97.52 C.98 D.92
答案:B
[解答] 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100+6-106×8%=97.52(万元)。
4. 甲公司以一台电子没备换入A公司的一批商品,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 000元,已提折旧300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60 000元,其公允价值为 500 000元;商品的账面成本为300 000元,计税价格为4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A公司另向甲公司支付补价32 000元,假定不考虑换出设备的增值税。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甲公司换入商品的入账价值为( )元。 A.300 000 B.400 000 C.468 000 D.500 000 答案:B
[解答] 甲公司换入商品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500 000-收到的补价32 000-可抵扣的进项税额68 000=400 000(元)。
5. 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A.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的应收账款换入乙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 30万元 B.以公允价值为26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账面价值为340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 80万元 C.以账面价值为28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丁公司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80万元 D.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戊公司账面价值为46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答案:BACD
6. 甲公司用账面价值为165万元、公允价值为192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原价为235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100万元、公允价值128万元的固定资产一台与乙公司交换其账面价值为24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300万元的库存商品一批,乙公司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收到甲公司支付的现金31万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乙公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分别为( )万元。 A.192和128
B.198和132 C.150和140 D.148.5和121.5 答案:B
[解答]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300+51+10-31=33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所占比例=192/(192+128)×100%=60%;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所占比例=128/(192+128)×100%=40%;则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330×60%=198(万元);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330×40%=132(万元)。 7. 不受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影响的是( )。 A.生产成本 B.销售成本 C.所得税费用 D.存货入账价值 答案:D
[解答]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会影响发出存货的成本和结存存货的成本,发出的存货若为对外销售,则影响销售成本,从而影响所得税费用。存货的入账价值不受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
8. 某公司月初甲产品结存金额1 000元,结存数量 20个,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本月10日和 20日甲产品分别完工入库400个和500个,单位成本分别为52元和53元;本月15日和25日分别销售该产品380个和400个。该甲产品月末结存余额为( )元。 A.7 000 B.7 500 C.7 350 D.7 410 答案:D
[解答] 10日单价=(1 000+400×52)/(20+400)=51.90(元);15日销售成本=380×51.90=19 722(元);20日单价=(1 000+400×52-19 722+500×53)/(20+400-380+500)=52.92(元);25日销售成本=400×
52.92=21 168(元);月末结存额=1 000+400×52-19 722+500×53-21 168=7 410(元)。
9. 某零售企业期初商品存货的售价为500 000元,期初商品进销差价率为25%。本期购进的商品存货成本为8 000 000元,售价为11 500 000元。期末库存商品的售价金额与期初库存商品的售价金额相同。期末库存商品的成本为( )元。 A.3 474 150 B.151 050 C.375 000 D.348 950 答案:D
[解答] 期初结存商品进销差价=500 000×25%=125 000(元),本月购进商品进销差价:11 500 000-8 000 000=3 500 000(元),商品进销差价率=(125 000+3 500 000)/(500 000+11 500 000)×100%=30.21%,期末库存商品结存成本=500 000×(1-30.21%)=348 950(元)。
10. 某企业采用毛利率法对发出存货进行核算。该企业A类商品上月库存10 000元,本月购进 8 000元,本月销售净额为15 000元,上月该类商品的毛利率为20%。则本月末库存商品成本为( )元。 A.3 000 B.6 000 C.12 000 D.23 000 答案:B
[解答] 月末库存商品成本=10 000+8 000-15 000×(1-20%)=6 000(元)。
11. W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并按备抵法进行会计处理。该公司各期期末某项存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为:第一期期末,成本600 000元,可变现净值520 000元;第二期期末,成本500 000元,可变现净值470 000元;第三期期末,成本640 000元,可变现净值650 000元。该项存货在第三期因期末计价对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元。(增加利润用正数表示,减少利润用负数表示) A.-30 000 B.50 000
C.-50 000 D.30 000 答案:D
[解答] 第一期期末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600 000-520 000=80 000(元);第二期期末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500 000-470 000=30 000(元),所以第二期期末应予以冲回 80 000-30 000=50 000(元)。第三期期末可变现净值超过成本,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予全部转回。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30 000元,所以第三期期末应该冲减30 000元,分录为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第三期期末对利润的影响数额就是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中的金额,故增加了利润 30 000元。 12. W公司有甲、乙两种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该公司2009年12月初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40000元和5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为8 000元,其中甲、乙存货分别为3 000元和5 000元。2009年12月31日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30 000元和 60 000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35 000元和 54 000元。该公司12月份发出的期初甲存货均为生产所用;期初乙存货中有40 000元对外销售。则该公司2009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元。 A.2 750 B.-2 000 C.2 000 D.5 000 答案:A
[解答] 甲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大于其账面余额,应将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全额转回。12月份发出甲存货应结转存货跌价准备750万元(3 000×10 000/40 000),故2009年末应转回甲存货的存货跌价准备2 250元(3 000-750)。对于乙存货因为本期出售了40 000元,同时将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结转,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40 000/50 000×5 000=4 000(元),乙存货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的余额=5 000-4 000=1 000(元),期末乙存货的存货跌价准备应有余额=60 000-54 000=6 000(元),所以本期期末乙存货应该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6 000-1 000=5 000(元)。故本期W公司应该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 000+(-2 250)=2 750(元)。
13. A公司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2009年6月1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为2 000元,“原材料”
科目余额为400 00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60 000公斤,计划单位成本1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550 000元,增值税税款93 500元,销货方给予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30,A公司在10天折扣期限内支付了全部的价款和税款。另外还支付运杂费 8 000元,保险费50 000元,途中仓储费2 000元。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50 000公斤,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20 000公斤。则A公司2009年6月30日结存的原材料实际成本为( )元。 A.300 000 B.3 230 000 C.303 600 D.320 500 答案:C
[解答] 该企业本月增加材料的实际成本=550 000+8 000+50 000+2 000=610 000(元),
本月增加材料的计划成本=60 000×10=600 000(元),产生材料成本(超支)差异10 0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2 000+10 000)/(400 000+600 000)×100%=1.2%。
结存材料实际成本=(400 000+600 000-70 000×10)×(1+1.2%)=303 600(元)。
14. 甲公司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成本每公斤为20元。本月购进甲材料9 00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53 000元,增值税额为26 010元。另发生运输费1 000元,包装费500元,仓储费600元,途中保险费用 538.5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 8 992.50公斤,运输途中合理损耗7.5公斤。则购进甲材料发生的成本超支差异为( )元。 A.5 398.50 B.1 798.50 C.27 961.50 D.24 361.50 答案:B
[解答] (1)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53 000+26 010+1 000+500+600+538.5=181 648.50(元) (2)该批原材料的计划成本=8 992.50×20=179 850(元)
(3)该批原材料的成本超支差异=181 648.50-179 850=1 798.50(元)
15. 某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法对期末存货计价。该公司2007年12月1日甲种材料的结存数量为200千克,账面实际成本为 40 000元;12月4日购进该材料300千克,每千克单价为180元(不含税,下同);12月10日发出材料400千克;12月15日又购进该材料500千克,每千克单价为200元;12月19日发出材料300千克,12月27日发出材料100千克。若2007年12月初“存货跌价准备一甲材料”科目的贷方余额为 500元,2007年末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每千克180元,则该公司2007年12月31日甲材料的账面价值为( )元。 A.39 800 B.39 600 C.38 800 D.36 000 答案:D
[解答] 材料的单位成本=(40 000+300×180+500×200)/(200+300+500)=194(元);期末原材料的成本:(40 000+300×180+500×200)-(400+300+100)×194=38 800(元)。
可变现净值总额=200×180=36 000(元),低于成本,故期末材料应该按照可变现净值计价,所以2007年12月31日甲材料的账面价值为 36 000元。 16.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存货实际成本的是( )。
A.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支付的消费税 B.小规模纳税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收回时所支付的增值税 C.发出用于委托加工的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答案:D
[解答] 选项D,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 17. A公司委托B公司加工材料一批,A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为50 000元,完工收回时支付加工费2 000元。该材料属于消费税应税物资,同类物资在B公司目前的销售价格为70 000元。A公司收回材料后将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假设A、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该材料A公司已收回,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该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账价值是( )元。 A.52 000
B.57 778 C.59 000 D.59 340 答案:A
[解答] 该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账价值=50 000+2 000=52 000(元)。
18. 下列有关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费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 B.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C.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该直接在销售费用反映
D.如果先进行归集期末分摊时,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 答案:C
19. 在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包装物成本时,企业将报废的出借包装物的残值入账时,应贷记( )。 A.营业外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C.其他业务成本 D.销售费用 答案:D
[解答] 出租、出借的包装物不能使用而报废时,按其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包装物)、“销售费用”(出借包装物)等科目。
20. 某公司领用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摊销法”核算。2007年8月该公司管理部门领用一批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为15 600元;2007年9月底,该批低值易耗品全部报废,收回残料2 500元。报废时,该公司应作的会计分录为( )。
A.借:管理费用 7 800 周转材料-摊销 7 8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 15 600 B.借:管理费用 7 800
贷:周转材料-在用 7 800 C.借:制造费用 7 800
贷:周转材料-在用 7 800 D.借:管理费用 5 300 周转材料-摊销 7 800 原材料 2 500
贷:周转材料-在用 15 600 答案:D
[解答] “五五摊销法”在报废时摊销另一半,同时收回的残料作为原材料入账,所以选项D正确。 21. 下列原材料相关损失项目,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 A.意外灾害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B.人为造成的原材料损失 C.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计算差错引起的材料盘亏 答案:A
[解答] 选项B,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选项C,计入存货成本;选项D,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22.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0年3月因火灾毁损库存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账面成本为100万元,市场售价120万元,保险公司赔偿损失20万元。则由于毁损原材料应转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万元。 A.17 B.20.4 C.0 D.13.6 答案:C
[解答] 本题是2010年业务,按新税法规定,因自然灾害导致的原材料毁损,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无需转出。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 A.工程物资 B.委托加工物资 C.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 D.发出展览的商品
E.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
答案:BCDE
[解答] 工程物资是为建造固定资产而储备的各种材料,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不属于存货。 2. 下列费用中不应计入一般纳税企业存货采购成本的有( )。 A.购入存货发生的包装费 B.存货入库后的储备保管费用 C.采购入员工资费用
D.购入存货运输过程中的保险费用 E.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答案:BC
[解答] 选项B,应计入管理费用,不计入存货采购成本;选项C,不计入采购成本,而是作为企业的期间费用列支。
3. 下列税金中,应作为存货价值入账的有( )。 A.购入存货签订购货合同支付的印花税 B.进口商品应支付的关税
C.收回后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委托加工消费品支付的消费税
D.一般纳税人购入存货时支付的增值税 E.购货途中发生的非正常损耗
答案:BC
[解答] 选项A,应计入“管理费用”;选项D,应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列示,不计入成本;选项 E,查明原因后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4. 企业进行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列各项中同时影响双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有( )。 A.补价
B.企业为换出存货而交纳的增值税 C.企业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D.企业换出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E.企业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答案:ABC
[解答] 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企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对方企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对方企业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或+支付的补价)。企业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为该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既不影响该企业计算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也不影响对方企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5. 下列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有(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无形资产
C.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D.投资性房地产 E.固定资产
答案:ABDE
6. 下列各项中,可视为具有商业实质的有( )。
A.换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B.换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C.换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D.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E.该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
答案:ABCD
7. 在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 。 A.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B.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C.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 D.企业管理要求
E.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答案:ACE
[解答] 企业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8. 在计算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可能从估计售价中扣除的项目有( )。 A.存货的账面成本 B.估计的销售费用
C.估计的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金 D.估计的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现金折扣 E.估计的出售前进一步加工的加工费用
答案:BCE
[解答] 可变现净值是指预计的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所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的税费后的金额,所以选项BCE正确。
9.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反映的内容有( )。
A.购进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B.购进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C.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D.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E.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
答案:ADE
10. 企业对于材料已到,但结算凭证未到且货款尚未支付的采购业务,正确的处理有( )。 A.材料验收入库时先不入账 B.材料验收入库时入账
C.在计算材料成本差异时需要考虑 D.月末按暂估价入账 E.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答案:ADE
[解答] 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材料验收入库时先不入账,等到月末按照暂估价值入账,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一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的记录子以冲回。 11. 下列项目中,能增加委托加工材料实际成本的有( )。
A.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加工材料应缴的增值税(取得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B.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加工材料应缴的增值税(未取得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C.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D.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加工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 E.支付的加工费
答案:BDE
[解答] 选项A,按照税法规定,取得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是可以抵扣的,不计入成本;选项C,委托加工的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委托方应按照准予抵扣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不计入委托加工材料的成本。 12. 下列各项中,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A.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 B.随同产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 C.出租包装物的摊销价值 D.出借包装物的摊销价值
E.对于特殊存货项目,在达到可销售状态前占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费用
答案:ABCD
[解答] 选项A、D,计入销售费用;选项B、C,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13. 发出材料的成本,根据其具体领用的部门和用途,可能计入的科目有( )。 A.生产成本 B.财务费用 C.委托加工物资 D.管理费用 E.在建工程
答案:ACDE
[解答] 发出材料的成本,根据其具体领用的部门和用途,计入的科目:(1)产品生产、辅助生产等领用的材料应计入生产成本科目中;
(2)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原材料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中;(3)对外销售材料的应该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中;(4)由在建工程领用的原材料计入在建工程科目中;(5)销售机构领用的原材料计入销售费用科目中;(6)发出委托加工材料的,应该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所以选项A、C、D、Et确。 14.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2010年2月该企业购入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定额内损耗1 000元,超定额损耗价款 50 000元(不含增值税),经查明,该损耗系自然灾害造成,保险公司同意赔偿30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其余损失由企业负担。针对此项业务该企业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9 670 贷:在途物资 5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 670 B.借:营业外支出 20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0 000 C.借:其他应收款 30 000 营业外支出 29 67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9 670 D.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0 000 贷:在途物资 50 000 E.借:其他应收款 30 000 营业外支出 20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0 000
答案:DE
[解答] 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发生的定额内损耗,应该计入实际入库材料的成本;对于非定额内的损耗要分情况处理。如果是意外事故造成的,有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应该计入“其他应收款”,企业的净损失应该计入“营业外支出”,所以选项E正确;非定额损耗的部分因自然灾害造成,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所以选项 D正确。
15. 企业进行材料清查时,对于盘亏的材料,应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期末或报批准后,根据不同的原因可分别转入( )。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应收款 E.营业外收入
答案:ACD
[解答] 对于盘亏的材料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为“其他应收款”处理;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计入“管理费用”账户,所以选项ACD正确。
16. 下列存货中,企业应将其账面价值连同对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准予抵扣的消费税额全部转入当
期损益的有( )。
A.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 B.发生的在产品盘亏 C.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D.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待处置的存货 E.福利部门领用的存货
答案:BC
[解答] 选项A,计入“制造费用”,不属于损益类科目;选项D,在处置时再做相应的账务处理;选项E,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三、计算题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算,2008年10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甲公司于2009年2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0 000台,每台1.52万元,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产品13 000台,单位成本 1.4万元,2008年12月31日的市场销售价格是 1.4万元/台,预计销售税费为0.1万元/台。
2008年12月31日之前,企业结存的A产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于2009年2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了A产品10 000台,每台的实际售价为1.52万元/台,实际销售税费0.02万元/台。甲公司于2009年3月1日销售A产品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1.2万元/台,货款均已收到。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是25%。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不考虑其它因素,回答以下问题。1. 2008年甲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 )万元。 A.0 B.100 C.200 D.300 答案:D
2. 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为( )。 A.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 B.递延所得税负债75万元 C.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元 D.0 答案:A
3. 2009年2月1日销售A产品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金额为( )万元。 A.700 B.1 000 C.1 030 D.15 000 答案:B
4. 2009年3月份销售A产品影响当期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为( )万元。 A.20 B.120 C.130 D.140 答案:C [解答]
(1)有销售合同部分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1.52-0.1)×10 000=14 200(万元),成本=1.4×10 000=14 000(万元),不需要计提跌价准备。没有销售合同部分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1.4-0.1)×3 000=3 900(万
元),成本=1.4×3 000=4 200(万元),应计提跌价准备300万元。
(2)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 (3)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金额=(1.52-0.02)×10 000-1.4×10 000=1 000(万元) (4)影响当期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100×1.4-100/3 000×300=130(万元)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 10%,甲企业对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收回加工后的A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B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2009年11月2日,甲企业发出加工材料A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620 000元。
(2)2009年12月20日,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100 0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3)12月25日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20 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中的运费进项税额等因素); (4)12月31日,A材料加工完成,已收回并验收入库,甲企业收回的A材料用于生产合同所需的B产品1 000件,B产品合同价格1 200元/件。
(5)12月31日,库存的A材料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为700 000元,加工成B产品估计至完工尚需发生加工成本500 000元,预计销售B产品所需的税金及费用为50 000元,预计销售库存A材料所需的销售税金及费用为20 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的问题:5. 甲公司因该委托加工应支付的增值税为( )元。 A.17 000 B.13 600 C.34 000 D.80 000 答案:A
6. 甲公司因该委托加工应支付的消费税为( )元。 A.80 000 B.17 000 C.160 000
D.13 600 答案:A
7. 甲公司收回委托加工物资的入账价值为( )元。 A.620 000 B.740 000 C.20 000 D.100 000 答案:B
8. 甲企业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元。 A.70 000 B.74 000 C.65 000 D.90 000 答案:D [解答]
(1)应交增值税=加工费×增值税税率应交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
应支付的增值税=100 000×17%=17 000(元) 应支付的消费税
(2)甲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①发出委托加工材料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620 000 贷:原材料 620 000 ②支付加工费及相关税金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000 -应交消费税 80 000 贷:银行存款 197 000 ③支付运杂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④收回加工材料时: 收回加工材料实际成本
=620 000+100 000+20 000=740 000(元) 借:原材料 740 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740 000 (3)①B产品可变现净值
=1 000×1 200-50 000=1 150 000(元) B产品成本=740 000+500 000=1 240 000(元)
B产品成本大于B产品可变现净值,所以A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②A材料可变现净值
=1 000×1 200-500 000-50 000 =650 000(元)
A材料成本为740 000元
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40 000-650 000 =9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9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90 000
四、综合分析题
大海公司是一家工业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企业只有A材料,用于生产甲产品。该公司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20×9年1月1日,A材料的计划单价为150元/千克,月初材料成本差异为2 500元(借方)。A材料库存数量为500千克。 (1)20×9年1月份,材料采购的资料如下:
①1月5日向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A材料100千克,价款为14 000元(不含增值税额)。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该批原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80元。
②1月10日向一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A材料150千克,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下列支出:不包含增值税的买价20 000元;向运输单位支付运输费 500元,并取得运输发票,车站临时储存费200元;采购员差旅费300元。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率为6%,外购运费增值税抵扣率为7%。1月10日如数收到材料并验收入库。
(2)20×9年1月份,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的资料如下: ①用于生产甲产品的原材料均为开工时一次投入。
②甲产品的工时定额为3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10小时,第二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20小时。
③月初甲在产品的成本为7 300元,其中材料成本 3 600元,直接人工2 200元,制造费用1 500元。 ④1月1日,生产车间领用A材料400千克。
⑤1月份发生直接人工10 000元,制造费用 3 000元。
⑥期末甲产品完工840件,甲在产品数量为500件,其中第一道工序在产品300件,第二道工序在产品200件。每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 40%,该企业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3)大海公司以其生产的甲产品一批换入东大公司的一台生产经营用设备,甲产品的账面余额为 42 000元,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5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交换过程中大海公司以现金支付给东大公司11 700元作为补价,同时支付相关费用500元。设备的原价为80 000元,已提折旧22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2 000元,设备的不含税公允价值为60 000元。假定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1. 20×9年1月5日,大海公司采购A材料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元。 A.-589 B.-130 C.130 D.589 答案:C
2. 20×9年1月10日,大海公司采购A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为( )元。 A.20 000 B.21 865 C.20 665 D.21 000 答案:B
3. 20×9年1月末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 )。 A.-1.25% B.1.22% C.1.52% D.1.79% 答案:D
4. 20×9年1月,大海公司甲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 )件。 A.120 B.160
C.180 D.200 答案:B
5. 20×9年1月末完工甲产品的成本为( )元。 A.58 125.14 B.54 569.91 C.69 254.14 D.70 134.16 答案:B
6. 大海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元。 A.60 000 B.60 500 C.52 500 D.56 000 答案:B [解答]
(1)A材料的实际成本=14 000+380=14 380(元),A材料的计划成本=100×(1-5%)×150=14 250(元),A材料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14 380-14 250=130(元)(超支差)。
(2)由于是向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材料且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规定所支付的增值税不得抵扣;而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费由于取得运输发票,可按7%抵扣。因此,A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20 000×(1+6%)+500×(1-7%)+200=21 865(元)。
(3)1月10日购入A材料的计划成本=150×150=22 500(元)
1月10日购入A材料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 =21 865-22 500=-635(元) 1月末的材料成本差异率
=(2 500+130-635)/(150×500+14 250+22 500)×100% =1.79%
(4)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00×(10×40%)/30+200×(10+20×40%)/30 =160(件)
(5)完工甲产品的应负担的材料费用=[3 600+400×150×(1+1.79%)]×840/(840+500)=40 541.91(元);完工甲产品应分担的直接人工费用=(2 200+10 000)×840/1 000=10 248(元);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 500+3 000)×840/1 000=3 780(元),完工产品的成本=40 541.91+10 248+3 780=54 569.91(元)。 (6)大海公司换入设备的成本=50 000+8 500+11 700+500-60 000×17%=60 500(元)。 ①借:固定资产 6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 银行存款 12 200
②借:主营业务成本 42 000 贷:库存商品 42 000
黄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黄河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只有一种甲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单位计划成本1.5万元/吨。
2010年8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195万元(其中暂估入账的原材料成本1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4.5万元。黄河公司8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1日,收到上月暂估入账的原材料发票,载明数量10吨,实际成本14.7万元,无其他相关费用。 (2)2日,购入甲材料62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9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3万元;发生运输费用(不考虑增值税抵扣)、装卸费用和保险费共计7.5万元。
(3)5日,上述甲材料运抵企业,验收入库甲材料实际数量为60吨,短缺的2吨是运输途中发生的合
理损耗。
(4)10日,黄河公司和A公司签订协议,接受A公司以账面价值150万元(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为135万元)的100吨甲材料对黄河公司进行投资,黄河公司以增发的60万股(每股面值1元)普通股作为对价。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22.95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
(5)20日,黄河公司就应收B公司货款36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8万元)与其进行债务重组。经协商,黄河公司同意B公司以20吨账面成本为19.5万元、公允价值为24万元的甲材料偿还全部债务。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4.08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
(6)31日,经汇总,本月共领用甲材料计划成本 360万元用于生产乙产品。本月乙产品的成本资料为:月初在产品0件,本月完工100件,月末在产品20件,本月发生直接人工150万元,制造费用195万元。原材料在开工后陆续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7)31日,月末对库存乙产品进行实地盘点,发现实存数小于账存数5件,经查实,系管理不善(被盗)造成丢失。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7. 2010年8月5日黄河公司验收入库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A.87.0 B.90.0 C.95.7 D.97.5 答案:D
8. 2010年8月10日黄河公司接受A公司投资时应确认的资本公积是( )万元。 A.75.00 B.97.95 C.112.95 D.115.5 答案:B
9. 2010年8月20日黄河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与B公司因债务重组业务对损益的影响分别为( )万元。 A.6.12 B.7.92 C.12.42 D.4.50
答案:AC
10. 黄河公司2010年8月份甲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 )。 A.-2.00% B.-1.94% C.1.94% D.2.00% 答案:A
11. 黄河公司2010年8月份完工乙产品的单位成本为( )万元。 A.5.82 B.5.88 C.6.34 D.6.42 答案:C
12. 黄河公司2010年8月31日库存乙产品的盘亏损失为( )万元。 A.37.09 B.31.7
C.5.39 D.34.05 答案:A [解答]
(1)8月5日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90+7.5=97.5(万元)。运输途中合理的损耗计入存货成本,即不影响购入材料的总成本,仅影响材料的单位成本。
(2)2010年8月10日黄河公司应确认的资本公积=135×(1+17%)-60=97.95(万元)。 (3)2010年8月20日黄河公司的债务重组损失=(36-1.8)-(24+4.08)=6.12(万元) B公司因债务重组业务对损益的影响=(36-24-4.08)+(24-19.5)=12.42(万元)
(4)黄河公司2010年8月份甲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率=(4.5-0.3+7.5-15-6)/(195+90+150+30)=-2%。
其中0.3=10×1.5-14.7;7.5=97.5-60×1.5;15=100×1.5-135;6=20×1.5-24。 (5)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360×(1-2%)+150+195]/(100+20×50%)=6.34(万元) (6)黄河公司2010年8月31日库存乙产品的盘亏损失=5×6.34×1.17=37.09(万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