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小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2020-03-11 来源:爱问旅游网


浅谈小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只有提高孩子们对识字的兴趣,才能使孩子们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识字在各科教学中担负着重要职责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小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提高识字能力为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心理学研究表明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能力,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使之乐意学。在教学中切忌不可让他们一个字重复写上几十遍,这样,不但会增加学习负担,而且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教每个字都必须进行写字练习,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每个字认真写三至五遍,就可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2. 引导学生思维,兴趣识字。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内在魅力,精心设计教法,通过诱导学生参与操作试验、交流、猜想、验证、推理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

每堂课开始的时候,我结合新课复习以前学过的基本生字或前一课学习的生字,经常

让学生看卡片认读。当堂学完以后,我就采用去掉拼音和词语的方法,让学生认读刚刚学过的生字。如:在教学独体字时,我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笔画、结构,再指导学生用加、减、改笔画等方法来认识更多的生字。这样安排,激活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课堂教学一下子活跃起来,连平时识字不感兴趣的同学,也在积极想办法,动手拼摆。同时让学生把算术中学到的加减法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不仅孩子们喜欢,也能增强识记的效果。

深层次的学习兴趣应该能够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弘扬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我经常这样问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如教学“楼”字,有的按字的结构来记,左边是“木”字,右边是个“娄”字。有的按照形声的特点来记,“搂”字去掉“扌”旁,换成“木”字旁就是“楼。还有的同学把字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古代楼是用木头建成的,所以是木字旁,建楼时工人得吃大米,所以右边上面是个“米”字,“楼”里都住着女主人,所以右边下面是个“女”字,多么富有创意!这时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学法和别人不同但能得到教师的肯定而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同样,作为班集体的个体,会因为同一个生字有这么多不同的精彩的理解而丰富自己的思维,让整个课堂显得生机勃勃,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发展主体。

3、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思考、玩中学习。

在教学新课程时,一是我们可以穿插活动进行辅导性教学。我们可以在教学生字前出示课文的插图,图文并茂,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靠。同时,要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主动到课堂中来参与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力的特征,在教学中,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进行生字的巩固。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运用“对口令”和“找朋友”,可以快速让学生达到熟练掌握汉字的目的;三是帮助孩子们在阅读课文中学习汉字。小学生最大的毛病就是:常常只注意跟着老师念课文,对不认识的字也不去记,往往是整句或整段的文字能够读,单个字拿出来就不认识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教导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熟读课文,简单了解文章内容,还要用眼去看、用心去记、用脑去想每个生字,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四是通过谜语识字。“猜谜语”向来受到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猜谜语”识字也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受孩子们的青睐。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如何做字谜,如“团结”的“团”编“国字玉出门,人才进里边”;“力量”的量”可以编“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就这样,让孩子们根据不同字的构成编字谜,这样激发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字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的材料,同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经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分析、选择记忆字形的方法,再通过正确的语言叙述,既巩固了识字,又发展了学生 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表现的积极、热情、独立、自主,我还注重培养他们逐步成为识字的主人。使识字教学由枯燥变为有趣,有单一变得多样,识字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养成良好的自主的识字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八里铺小学 赵小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一道数学过程非常简单的题目,有些学生总是出错。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语文阅读的特殊性。很多学生由于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原因,他们数学阅读的能力很低,缺乏足够的信息识别能力和迁移能力,对数学概念认识与辨别模糊不清等。那么应该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什么是数学阅读能力

我想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就是指学 生具有看书并读懂其中内容的能力。再了解一下什么是数学,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这样,数学阅读就不是一般般概念上的阅读,它还具有假设、证明、概括、归纳、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能力,它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阅读,还包括一些符号、图表等的阅读。

二、小学低年级需要具备哪些方面数学阅读能力

(一)语言文字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语言文字的阅读很重要,往往通过一个重点词学生就能很

快领悟解题思路或方法。

案例1:12比7大多少?

在教学时,可以试着让学生比较三个不同句子的差别

1、12比7大多少?

2、7比12小多少?

3、12和7相差多少?

像这样,抓住重点词“比……大”“比……小”“相差”等来理解,这是比较两个事物或两个数的大小,它有几种不同的提法,但是解题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

(二)数学符号的阅读能力

数学符号比数字的出现晚,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符号的发展也相当迅速,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也是很广泛的。如手机、计算器、计算机等,人们对数字符号越来越依赖。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常遇到的就是大家都熟悉的“+”、 “-”、“×”、“÷”、“﹥”、“﹤”、“=”、“-”等是最常见、应用最广的数学符号。每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用途,也是要求学生能理解的。

(三)图式的阅读能力

数学图示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可视化的表达工具。数学图示为低年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语言与思维的强有力的支架。读懂图示,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信息的能力。

案例2:

如大括号“”和问号“?”相结合的问题,对比以下两个情境,我们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样有大括号“”和问号“?”,第一种情境下是求几个数的和,第二种情境是已知两个数的和和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数学表格的阅读能力

在统计和一些数学问题中有的是用表格形式表达出来的,通过表格,了解其中相关情境,搞清楚相关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还要有读懂表格的能力。

像这样的题型,通过仔细读表格,理顺一下数量关系,有两个班,三件体育用品,要求每件体育用品一共有多少,如“一班有篮球7个,二班有6个,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只要读懂了表格,正确计算,学生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五)数学公式的阅读能力

低年级在数学公式方面出现得少,但有些关系我们可以让学生记住的。只因为数学公式在我们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很重要,所以我这里也一笔带出,不作详谈。

三、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有哪些

(一)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是一个系统,我们所学的知识也呈螺旋上升的趋势,低年级的知识体系处于一个比较基础的部分。如小学知识体系分为几个阶段,内容分为几个部分等。为了让学生有系统、有步骤地学习,课标与教材都是精心设计与安排的。

如“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那么学习乘法,就是在学习加法的基础上提升的。

(二)思考与阅读相结合

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思维与阅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三)实践与阅读相结合

如学习估算的时候,估算是求近似数,不要用一种固定的模式规定学生去估算,要通过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等。

(四)重点内容重点训练

前面我已经说过了,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那么我们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系统的概念,每一阶段的内容,哪些是重点和难点,这些重点和难点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重点内容来训练。如一年级的加法的意义、二年级乘除法;又如图形的认识中的“角的分类”等。通过有重点的训练,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是比较持久与巩固的。

(五)不同学生区别对待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一样聪明,一样勤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殊性,也造成了我们教学的难度。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过“因材施教”,我们现代更需要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在我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时候,都需要这样的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如在教学一年级时,我们经常遇到“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有的学生阅读能力强,一下子就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出来,但有的学生不理解“还”、“问题”,写出来的东西让你苦笑不得。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读懂数学问题,也是阅读出现了问题。怎么办?你需要强调“还”是什么意思、“问题”是什么意思,学生能够理解的时候,这类情况,你还要让学生一个个“过关”,让他们“还提出问题”。我记得我在这个问题上是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课后还将阅读能力稍弱的孩子再单独讲解,当每个孩子都基本会了的时候,我才决得松了口气。在以后的练习和试卷中,也经常遇到这类似的问题,但我们班孩子的答题状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不要认为低年级数学就很容易过关,要教好它,我想,我们低年级数学老师是任重道远,我们只有潜心钻研,深入思考,脚踏实地地去实践,把我们的责任投入到教学中,投入到孩子们上,孩子们才能从我们身上有所收获。知识是能后天获取的,能力却需要我们教师及早培养。我把自己教学中关于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写下来,希望能得到同仁们的指点,也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点促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