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保护管(镀锌钢管)
首先检查保护管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其内部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锐边。
埋入混凝土内的保护管,管外不应涂漆。
弯制保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管的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
2、保护管的弯曲半径:
⑴当穿无铠装的电缆且明敷设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
⑵当穿铠装电缆以及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0倍。
3、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的弯扁;
4、单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宜超过两个。
当保护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或弯曲角度的总和超过270°时,应在其中加装拉线盒。
1、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
2、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
3、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
4、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氮肥厂自控设计技术规定》中规定:“保护管直管长度每超过30m或弯曲角度的总和大于270°时,应在适当的位置设拉线盒或接线盒等。我们的看法是:在很多规范中未明确区别“拉线盒”、“接线盒”、“分线盒”。“分线盒”(我们习惯称为分线箱)和“拉线盒”主要是根据现场检测、控制点的分布而决定其设置位置的,通常由设计部门决定,在施工中不宜“适当设置”。但“拉线盒”(我们过去习惯称为接线盒)才有可能在施工中根据电气保护管长度和弯曲情况予以“适当设置”,以便于拉引电线,使其顺利穿过保护管。设置“拉线盒”的数量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经济,二是便于施工。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保护管的充填系数,如充填系数过大,即使再增加“拉线盒”的数量,恐怕也难以拉引电线。
保护管的两端口应带防护线箍或打成喇叭形。
金属保护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明敷设时宜采用螺纹连接,管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的1/2。
2、埋设时宜采用套管焊接,管子的对口处应处于套管的中心位置;焊接应牢固,焊口应严密,并应做防腐处理。
3、镀锌管及薄壁管应采用螺纹连接。
4、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以及可能有粉尘、液体、蒸汽、腐蚀性中潮湿性气体进入管内的地方敷设的保护管,其两端管口应密封。
5、保护管连接后应保证整个系统的电气连续性。
为了防止水或其他液体进入检测元件、仪表或仪表箱、分线箱、接线盒、拉线盒的内部,保护管与它们连接时,应予密封并有防水措施。与检测元件及仪表连接时,为了维护和拆卸方便,规定用金属软管连接。
埋设(暗装)的保护管应选用最短途径敷设,埋入墙或混凝土内时,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m。
明装保护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用管卡固定时,管卡间距应均匀。
埋设的保护管与公路或铁路交叉时,管预埋入深度距地面不应小于1m,使保护管在其上面经过车辆等重物时不致被损坏以及不影响地下管道的检修。与排水管交叉时,离沟底净距离不应小于0.5m;并延伸出路基或排水沟外1m以上;与地下管道之间的净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与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平行时为1m,交叉时为0.5m。
2、与热力管道平行时为2m,交叉时为0.5m,当电缆周围土壤温度超过10℃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3、与水管道或其他工艺管道平行或交叉进均为0.5m。
穿墙的保护管段(或保护罩)两端延伸出墙面的长度,不应大于30mm。穿过楼板(或平台)继续向前明敷设的电缆保护管线面,宜高出楼板(或平台)1m。
为了防止地面的水或其他液体进入保护管内,埋设的保护管引出地面时,管口宜高出地面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仪表盘(箱)时,宜高出盘(箱)内地面50mm。
保护管有可能受到雨水或潮湿气体侵入时,应在其可能积水的位置安装排水设施。
分线箱安装。
1、周围环境温度不宜高于45℃。
2、到各检测点的距离应适当,箱体中心距地面的高度宜为1.5m。
3、不应影响操作、通行和设备维修;
4、分线箱和拉线盒、接线盒均应密封,分线箱应标明编号。
硬质塑料管作保护管的安装。
1、弯管时加热应均匀,管子不应有明显变形和烧焦。
2、用套管加热连接时,管子插入套管内深度宜大于其外径的1.5倍;当使用粘合剂连接时,应大于1.1倍。
3、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1.5m,对直径小于25mm的管子不宜大于1m。
4、在管端及连接部件的两侧300mm处应加以固定。
5、管子的直线长度大于30m时,应采用热膨胀补偿措施。
6、与未绝热的高温工艺设备、管道表面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当无法满足要求时,
应采取隔热措施。
采用沓凝排管作保护管的安装。
1、排管的内壁和管口应光滑;
2、排管应有不小于1:1000的泄水坡;
3、排水对口连接时,相对两孔中心线的偏差不宜大于5mm;接口处应用水泥密封;
4、排管在改变方向、分支及进出口处,应砌筑电缆井,并应垫砂;
5、埋入地下深度及地下管道之间净距离,埋在人行道下时不应小于500mm;
6、排管上表面宜涂红色耐腐蚀的颜料作为明显标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