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求法
1.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律:
⑴两个非零向量a与b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aba1b1a2b2a3b30
⑵两个非零向量a与b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2.向量的数量积公式
若a与b的夹角为θ(0≤θ≤π),且a(a1,a2,a3),b(b1,b2,b3),则 (1)点乘公式: a·b=|a||b| cosθ
(2)模长公式:则|a|aaa1a2a3,|b|bbb1b2b3
222222a·b=±|a||b|
a1b1a2b2a3b3ab(3)夹角公式:cosab 222222|a||b|a1a2a3b1b2b3(4)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A(x1,y1,z1),B(x2,y2,z2),则
|AB|AB(x2x1)2(y2y1)2(z2z1)2,dA,B2(x2x1)2(y2y1)2(z2z1)2
①两条异面直线a、b间夹角0,
2在直线a上取两点A、B,在直线b上取两点C、D,若直线a与b的夹角为,则cos|cosAB,CD|ABCD。
ABCD
例1 (福建卷)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B=2,AD=1,点E、F、G分别是DD1、
AB、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E与GF所成的角是( )
A.arccos15 5B.
4D1C1B1A1EDABGC.arccos10 D. 52CF(向量法,传统法)
.
.
例2 (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如图,PA平面ABC,ACB90且
PAACBCa,则异面直线PB与AC所成角的正切值等于_____.
解:(1)向量法
PABC(2)割补法:将此多面体补成正方体DBCAD'B'C'P,PB与AC所成的角的大小即此正方体主对角线PB与棱BD所成角的大小,在Rt△PDB中,即
tanDBAPD2.故填2. DBPD1C1B1点评:本题是将三棱柱补成正方体DBCAD'B'C'P
ADBC②直线a与平面所成的角0,(重点讲述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2可转化成用向量a与平面的法向量n的夹角表示,由向量平移得:若
时(图12);若时(图13). 2222
nanana图1-
图1-
图1-
平面的法向量n是向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求点到平面距离的必备工具.求平面法向量的一般步骤:
(1)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坐标a(a1,b1,c1),b(a2,b2,c2) (2)设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3)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y,z的方程组(0a2)
(4)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组解,即得法向量。
.
.
1. (线线角,线面角).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B'C'D'中,E,F分别是BC,AD的中点.
(1)求直线AC与DE所成角;
(2)求直线AD与平面BEDF所成的角.
'''z 'A' B' A x B E F D'C' G C y D 2.如图,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BC90,PB面ABCD,
BABCBP2CD2,E为PD的中点,求
1) 异面直线BD与PA所成角的余弦值; 2) 直线CP与面ADP所成角的正弦值;
B C x P z y A D
.
.
③求二面角的大小
1.范围:[0,]
2.二面角的向量求法:
方法一:如图,若AB、CD分别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面内与棱l垂直的异面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就是向量AB与CD的夹角.
β α l
方法二:设u,v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面α,β的法向量,则向量u与v的夹角(或其补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如图,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为,法向量的夹角为.
vuuv coscos
uvuv coscos()cos
|u||v||u||v| 注意:在用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时,我们是先求出两半平面的法向量所在直线的夹角
,但二面角可能是钝角或锐角,因此在求出角后,应判断二面角的大小,再确定二面
角就是两半平面的法向量所在直线的夹角或是其补角。 例:如图,PA平面ABC,ACBC,PAAC1,BC大小。
P z
E x A D C 2,求二面角APBC的
y B .
.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如图,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 (1)证明:PB∥平面AEC;
(2)设AP=1,AD=3,三棱锥P - ABD的体积V=
2、(2011年高考陕西卷理科16)(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ABC中,ABC=60,BAC=90,AD是BC上的高,沿AD把ABD折起,使
003
,求A到平面PBC的距离. 4
BDC=900.证明:
(Ⅰ)平面ADB平面BDC;
(Ⅱ)设E为BC的中点,求AE与DB夹角的余弦值。
.
.
3、(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科16)(本小题共14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
AB2,BAD60.
(Ⅰ)求证:BD平面PAC; (Ⅱ)若PAAB,求PB与AC所成角的余弦值;
4、(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理科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Ⅰ)证明:PA⊥BD;
(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
zpaDaBA2aCxy.
直线与平面平行或者垂直(重点掌握)
1.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BCDM,N分别是AB,BB的中点.求证:
1111,111(1)MN//平面ACD(2)DB⊥平面ACD.
1 ; 11
D1
CM A
BN
C
B
D A
2、如图,四棱锥P—ABCD中, 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AB⊥AD,CD⊥AD,CD=2AB,E为PC中点.
(I) 求证:CD平面PAD; P (II) 求证:BE//平面PAD. E
D C
A B
3.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M为BB1的中点,求证: (1)D1O//平面A1BC1; (2)D1O⊥平面MAC.
.
.
4.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A1=4,AB5,点D是AB的中点,求证:
(I)AC⊥BC1; (II)A1C //平面CDB1;
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G分别是BB1、DD1、DC的中点,求证: (1)平面ADE∥平面B1C1F; (2)平面ADE⊥平面A1D1G;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