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视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重视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2022-07-12 来源:爱问旅游网


重视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没有多少灵性、悟性,究其原因,这都跟忽视语感的培养有关。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读,激活语感

一篇好的课文,往往都饱含着作者浓厚的感情色彩,要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要真正发挥感情朗读对语感的激活作用,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1.朗读要在“量”的基础上出现“质”的变化

通过多次朗读,能使学生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表达出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图,领悟课文的用词、造句和巧妙的布局以及感人的情感,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所以,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当然,朗读要有质量,离不开教师的点拨诱导。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富有技法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对学生语感有效的训练。它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获得语感的熏陶、协调,把握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等语感的技法,促进对语言的感受力,使学生的语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读的“形式”要多样

读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老师要善于调动多种读的形式。对于结构严谨的段落,可采用“问读”的形式,为理清层次、分析段落做准备;对于段落较长,精彩句子较多的段落,可采用“选择读”,便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对于文章的对话部分,老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表达感情的提示语分角色朗读。此外,还可采用“接读、默读、轻声读、集体读、个人读、感情引读”等多种读的形式。为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服务,为深刻理解课文表达的感情服务,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灵活和科学地安排读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读的兴趣,又可起到激活语感的作用。通过保质保量,灵活多样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

二、通过朗读与激发想象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槐乡五月”一文在对槐花进行描写时,作者留下了许多艺术的“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利用这一点,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听弦外之音,会言外之意,拓展、丰富、充实课文内容,调动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还将原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可爱的形象、悦耳的声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

力,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情感。

三、在诱人的情境中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的心态化进入言语角色,同步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情感氛围中,才能达到“入境始于亲”的境界,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形象,才能激起他们的情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与作者的感情达到共鸣。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作用,活化教材。根据教材特点和理解语言文字的需要,灵活地动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语言感知,使之接受直观视觉的影响,激发情感,强化感知,促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由文字的表面看到文字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情感。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一下庐山的缥缈、捉摸不定、变换万千的云雾。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全文,正确处理课文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并抓住关键词语“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从而真切感受到庐山的云雾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

四、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中心环节。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其语言都是经作者精雕细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师只有切实在语言文字上下工夫,语感的培养才有保证。特别要在作品中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词句作为语感培养点,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使学生对它们不仅仅是有所感受,而且能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获得更深的感受与理解。如,“翠色欲流”一词,可引导学生读这段话后这样理解:那无边的草地好像是用绿色泼洒,颜色是那样绿、那样鲜、那样浓,那浓浓的绿色,饱含了水分,好像凝聚成一个宽阔而碧绿的水面。这是多么美的景色,一个“流”字把意境写活了。又如,“秋天”一文中,在学到“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一句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联系上文想一想秋天田野的景象:许多植物的果子成熟了,高低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经常像这样品词、品句、分析,学生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力就会敏锐起来。

五、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训练也是如此。只有积累语言,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增强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小学生记忆力强,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熟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意蕴和文章的气势。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的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课程标准对阅读本身有量的规定,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每日推荐一定数量的诗、词让学生背诵。这样,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实践证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

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读语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再者,现代社会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小广播等都是阅读的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物为我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