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太原市高二2015-2016地理期末测试题

太原市高二2015-2016地理期末测试题

2022-02-17 来源:爱问旅游网
太原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试卷

地 理

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上午8:00—9:3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回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年级和联系方式涂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固。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 选均不得分。将每小题的正确选项填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中性笔将所需填写的内容填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答案 题号 答案 B 11 B A 12 C B 13 C A 14 B C 15 C D 16 B B 17 D B 18 C D 19 A C 20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甲乙不同风格的民居,反映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联系性 D.相似性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由题,甲乙风格不同,故反映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甲乙所处区域的地理环境

A.甲地春季多风沙 B.乙地温带草原广布 C.甲地多平原大川 D.乙地全年降水丰富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甲为黄土高原的陕北民居,春季干旱多风沙,A对,C错;乙为云南民居,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炎热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B错,D错。 3.甲乙所处区域共同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湿地萎缩 D.土地沙化

本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甲乙均为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故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 图2示意某国四地某种自然资源的储量和需求量。读图,完成4-5题。

4.该自然资源相对短缺量最大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由图2,根据需求量和储量进行选择,①地区需求量最大,但储量最小,故①地区自然资源短缺量最大。 5.该资源跨区域调配最有可能发生的区域及方向是

A.②→① B.③→① C.④→① D.④→②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由图2,④地区储量最大,但需求量最小,而①地区相反,故选C。 每年我国农业可产生约7亿吨秸秆,图3是秸秆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沼气、饲料、液体燃料、沼渣沼液 B.沼渣沼液、沼气、液体燃料、饲料 C.沼气、燃料、沼渣沼液、液体燃料 D.沼渣沼液、饲料、沼气、液体燃料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发酵获得沼渣沼液,①为沼渣沼液;沼渣沼液适当加工成为饲料,②为饲料,为禽类产品提供食物;同时秸秆通过生物加工成为④液体燃料;通过发酵为③为沼气。选D。 7.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能够

A.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B.缓解农村能源紧张 C.解决农村人地矛盾 D.加重农村雾霾污染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由图3可知,秸秆利用最终实现家用燃料、内燃机发电、热电联产和燃料电池、液体燃料等,全部为能源角度,故选B。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图4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读图,完成8-9题。

8.1994-2009年,广东省

A.粮食产量持续下降 B.粮食产需差量增多 C.粮食需求量不断下降 D.粮食供需逐渐平衡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图4进行排除,由粮食产需差量,可知B正确。 9.造成广东省粮食供需现状的原因不可能是 A.人口大量迁入 B.建设占用耕地 C.农业结构调整 D.粮食单产下降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导致耕地大量被挤占,但农业科技发展,单产提高,农业结构中粮食种植减少,城郊农业包括花卉、园艺、乳畜等增多,故选D。 2000-2010年内蒙古全区常住人口增长4.0%,同期乡村常住人口减少17.8%。乡村人口迁移对生态脆弱区植被覆盖影响较大。据此,完成10-11题。 10.内蒙古的人口变化表明

A.区内人口大量迁出 B.区内人口大量迁入 C.城市化快速发展 D.牧区生态持续恶化

本题考查人口的变化。结合题目材料,全区常住人口增长4.0%,同期乡村常住人口减少17.8%。可知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城市化快速发展。 11.内蒙古乡村人口迁移最可能直接导致

A.乡村植被覆盖减少 B.乡村植被覆盖增加 C.城市植被覆盖减少 D.城市植被覆盖增加

本题考查人口的变化。大量乡村人口迁走后,对乡村生态环境压力减小,故乡村植被覆盖增加。 国6所示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完成12-13题。 12.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后

A.长江流域面积增大 B.下游水位升高 C.上游通航条件改善 D.中游洪灾频发

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三峡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建成后,长江流域面积不变,A错;下游水位降低,B错;上游水位抬升,通航条件改善,C对;中游洪涝灾害减少,D错。 13.三峡水利工程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A.根治区域水土流失 B.保护库区生态环境 C.促进区域综合开发 D.有效防治地质灾害

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无法根治区域水土流失,A错;库区生态环境受到威胁,B错;三峡实现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C对;地质灾害增加,D错。

乍得湖是位于非洲大陆乍得盆地中央的内陆淡水湖,其水面面积季节变化大,最大可达2.5万平方公里,最小可缩小一半以上。2007年,乍得湖水面面积萎缩到2000平方公里左右。图5是乍得湖及周边地区简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影响乍得湖面积随季节变化的基本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河川径流 D.农业灌溉

本题考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乍得湖所在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湖泊补给的主要类型为大气降水,故影响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的基本因素是降水。 15.乍得湖持续萎缩,可能会导致湖泊

A.水温变化和缓 B.鱼类密度增大 C.自净能力下降 D.调蓄能力增强 本题考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具有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效益。湿地萎缩,生态环境效益减弱,C正确。 “人类足迹”是指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森林蓄积量是指一定森林面积上树干部分的总体积,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的丰歉程度。下表为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森林面积(万公顷)与蓄积量(万立方米/公顷)数据。据此,完成16-17题。

16.“人类足迹”最大和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内蒙古、西藏 B.黑龙江、西藏 C.内蒙古、新疆 D.福建、四川 本题考查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由“人类足迹”的定义结合表格,黑龙江森林面积仅次于内蒙古,但蓄积量最小,即森林资源最欠缺,故“人类足迹”最大为黑龙江。西藏森林面积较大,但蓄积量最大,故“人类足迹”最小。 17.黑龙江森林面积广大,但森林蓄积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生长慢 B.降水少,虫害多 C.平原多,山地少 D.砍伐多,更新少

本题考查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宜林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且病虫害少;有广大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但结合表格黑龙江蓄积量最小与人为原因有关,即采育失调,以采伐为主;毁林开荒、森林火灾等。故选D。 图6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甲、乙、丙三个行政区的相关资料。读图,完成18-19题。

18.该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常需对图6中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该过程所使用到的主要地理信息

技术为

A.RS B.GPS C.GIS D.GPS、RS

本题考查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结论,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活动。根据题意“综合分析”,选择地理信息技术。 19.若该城市的功能分区合理,则该城市的最小风频是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环境因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选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在冬夏季风相反的地区,工厂应选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水泥厂、酿造厂、钢铁厂、火电厂、化工厂、炼油厂。上风向为风吹来的方向。由图功能分区,工业布局在西南部,故该城市的最小风频为西南风。 20.2015年9月30日7时13分,中国第四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使用以后,可以

A.估算华北平原的小麦产量 B.进行大规模的人口普查 C.动态监测滇池水质 D.确定山脉主峰的海拔

本题考查3S技术。北斗导航系统为全球定位系统,主要进行导航和定位,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中性笔答在答题卡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21.(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总面积64.62万平方千米,目前水土流失面积39.12万平方千米,其中水蚀导致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3.41万平方千米。图4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干沟纵剖面的治理措施。

(1)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6分)

【答案】:农业活动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2分)造成植被破坏;(2分)采矿中滥采乱挖(不合理开矿)及城市、交通等大型工程建设中破坏地表植被。(2分) (2)据图分别说明该干沟中的峁顶(边)、陡坡、缓坡和沟谷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8分) 【答案】:峁顶和峁边植树;(2分)陡坡处种草(2分);缓坡处修筑水平梯田;(2分)沟谷中打坝淤地。(2分) (3)说明图中淤地坝的主要作用。(4分)

【答案】:拦蓄水沙,减少流域水土流失;(2分)泥沙淤积,增加耕地面积;(2分)水域发展水产养殖及增加灌溉用水等。 22.(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建成通水,全程自流输水,每年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调水95亿立方米,提供北京1/3的用水量。在建设过程中,丹江口水库的大坝加高14.6米,水位上升了13米,导致十堰市18万人和南阳市16万人从库区搬迁。图8示意中线工程输水干线断面。

(1)说明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年降水量较少,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水资源总量少;(2分)人口数量多,经济发达,生产生活需求量大。(2分) (2)分析丹江口水库加高大坝对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4分)

【答案】:增大水库库容,保障调水量的稳定;(2分)增加落差,实现自流调水,减少能源消耗。(2分) (3)中线工程虽已建成投入使用,但目前对此争议颇多。请你任选一种观点,并阐述理由。(6分) 观点一: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观点二:南水北调工程得不偿失,影响深远。

【答案】:观点一。缓解北方缺水状况,促进北方经济和社会发展;(2分)改善北方生态环境;(2分)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2分) 观点二。库区移民数量大,安置难度大;增加调出区水资源的压力;调水的成本高;加剧沿线及调入区的土壤盐碱化程度。(每点2分,任答3点6分) 2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钢都”匹兹堡工业化时期迅速崛起,二战后萎靡不振;后经“匹兹堡复兴”成为面目一新的后工业化白领城市;进入21世纪,匹兹堡已经转型成为以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机器人制造与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金融、教育而闻名的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并被评为美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图9示意黄河不同河段流量与含沙量。

(1)据图分析工业化时期匹兹堡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答案】: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靠近铁矿,原料、燃料丰富;(2分)水陆交通便利;(2分)河流和五大湖提供丰富的水源;(2分)人口和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2分) (2)结合已有知识,据材料推测“匹兹堡复兴”中所采取的整治措施。(6分)

【答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2分)发展科技教育,繁荣经济;(2分)治理污染,美化环境。(2分) 请考生在第24 、25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全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若使用答题卡,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4.(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产量高,营养全面,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和消费国,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约1/4,但单产约为全球平均值的4/5,发达国家的1/3.西南地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是我国马铃薯的主产区。

2015年1月农业部称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即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使其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

(8分) (1)分析我国当前推行马铃薯主粮化得理由。

【答案】: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2分)马铃薯适应性强,可大面积种植;(2分)马铃薯产量高,有利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分)马铃薯营养全面,可改善人民的营养结构。(2(2)说明我国在马铃薯主粮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6分)

【答案】: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差;(2分)农业科技水平低;(2分)饮食习惯改变困难,消费市场难以扩大。(2分) 25.(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图10是2014年京津冀产业结构与产业转移示意图。

(1)比较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的异同。(6分) 【答案】:相同点:第一产业比重均最低。(2分) 不同点:京津以第三产业为主,冀以第二产业为主。(4分) (8分) (2)据图分析京津冀之间的产业转移对河北省的影响。

【答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2分)加强与京津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2分)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2分)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