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某院院前急救现状与分析

某院院前急救现状与分析

2024-09-08 来源:爱问旅游网
・68・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8月 第32卷增刊1 J Mod Med Health,August,2016,Vo1.32,Suppl 1 医务人员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警惕,强化其职业 平[J】.护理研究,2010,24(7A):1761—1762. 安全防护技能,规范操作流程,让相关制度落实到实处, 只有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或避免低 『6】王宁,金海燕,程海荣,等.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图在低年资护 士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A):57—58. f71朱萍儿,黄晓明,蒋桂娟,等.95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 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97-399. 『81易宜芳,李映兰.临床护士针刺伤及针刺伤低报告现象的原 因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82—184. 年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医院应建立健全职业 防护管理制度、防护流程,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 环境。 参考文献 【9】梁建红,刘玉坤,付艳霞,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与 防护措施f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66 67. [1]余美珍.二级医院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初探[J】.中国实用 护理杂志,2004,20(1B):77. 【10]陈敏珍.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查与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158—2159: 【1 1】Torres-Viera C,Dembry LM.Approaches to vaneomycin—resis— tant enterococci[J].Curr Opin Infect Dis,2004,17(6):541-547. [12]Smith EL.How are i'lUFSe8 at risk?【JJ.Work,2012,41 Suppl l: 191 1-1919. [2]杨玲娟.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与提高[J].现代护理, 2001,7(8):43-44. [3]杨璐,张飞彩,罗健.低年资护士职业素质培养[J].当代护士: 综合版,2006(8):22.23. [4J吴翠色,王琼娟,郑锦萍,等.低年资护士经历横向暴力行为 [13]陈佩,是俊凤,邹姬,等.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现状 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5):2269—2271. 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0):80.81. 【5】袁琦,黄燕.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 (收稿日期:2016.04—20) 某院院前急救现状与分析 安黔洪,肖 雪(德 ̄-g-z..民医院急诊科,贵州565200) 【提 要】 该文通过院前急救相关数据,分析县级医院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选取 该院2011~2015年间的院前急救数据:跑空率、伤员救治情况等进行分析。在县级区域内统一以“120” 为急救号码,全县建设一个急救组织网络。县级调度中心地理信息用卫星及患者拨打的电话定位.设置 LED电子显示频,每辆车装载监控系统,能在视频上随时监控车辆所在位置。所有乡镇卫生院纳入统一 调度指挥,各个乡镇应组建急救站,以县级医院急诊科为中心,形成一个急救组织网络。使全县急救资 源一览无余,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才能得到真正救治。 【关键词】急诊室,医院; 急救医疗服务; 计算机通信网络 doi:10.3969 ̄.issn.1009—5519.2016.25.0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519f2016)25—0068—0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医疗事业也在突飞 猛进。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初步建立了以大中城 市为核心的城市院前急救网络系统。全国大大小小、各 种形式的急救中心已有3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数万人, 急救车超过数万台,广大的院前急救人员13 13夜夜坚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统计本院2011~2015年院前急救的病 历资料,院前急救例次分别为:2 687、3 206、4 275、3 797 及4 303例次;极(重)度伤例次分别为:245例次 (9.12%)、304例次(9.50%)、322例次(7.53%)、312例次 (8.22%)、415例次(9.64%);极(重)度伤死亡分别为:25 守在院前急救的岗位,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历 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非典”时期、四川汶川 例次(O.93%)、17例次(0.53%)、20例次(0.47%)、22例 次(0.51%)、22例次(0.51%);每年空车返回例次分别 为:576例次(21.44%)、636例次(19.84%)、827例次 (19.35%)、719例次(18.94%)及530例次(12.32%)。见 表1、2 大地震时期等。院前急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 院前急救的不断深入和各种科研文献的不断涌现,我 国的院前急救事业蒸蒸日上[3]。现就本院2011~2015年 院前急救的情况和统计资料,报道如下。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8月 第32卷增刊1 J Mod Med Health,August,2016,Vo1.32,Suppl 1 表1 2011-2015年德江县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统计资料 表2 201l~2015年德江县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统计资料 项目 年例次 2011年 2687 2012年 3206 2013年 4275 2014年 3797 2015年 4 303 (4)不足够重视多发伤员救治资料的记录收集和抢救水 平提高的研究。 1.3.3基层急诊科的现状 1.3.3.1广大各地区县级医院的院前急救概况,正如吕 空车返回 (%)】576(21.44)636(19.84)827(19.35)719(18.94)530(12.31) 传柱院士综述那样:一部车,装上警灯,喷上“急救”二字 1.2院前急救分析 从院前急救的模式来看,有独立 型的北京模式、行政型的广州模式、院前型的上海模式、 样,放上担架、氧气袋和药箱,就成立了院前急救中心, 并出车去急救患者[1.。这在基层医院是广泛存在的,存 在医疗隐患,有的乡镇卫生院只是驾驶员就把院前患者 送往上级医院,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幸好大部分急救呼 依托型的重庆模式和与消防结合型的香港模式、联动 型的苏州模式,占据了我国六大城市中的三级甲等医 院,而在我国广大基层医院中,院前急救工作开展程度 参差不齐,院前急救只是在运输伤员。一种获得患者的 方式。 目前国内大多数基层医院院领导急诊科重视不 够,很多基层医院的急诊科就只具其“形”,而没有其 叫的患者都是“轻伤”或“轻症”。 1.3.3.2本院2011-2015年统计资料显示。一般急症和 较重急症为7.53%~9.64%;本院空车返回例次:2011年 为576例次,占21.44%;2012年为636例次,占19.84%; 2013年为827例次,占19.35%;2014年为719例次,占 18.94%;2015年为530例次,占12.31%,空车返回率较 “神”,导致急诊科医师缺乏自信心:总认为分流伤病员 是急诊科的主要职责。急诊科的医师和主任都是从其 高。“一呼就动”是近年来基层医院的服务承诺,为了更 好地获得病员,而患者对急救资源的过度滥用造成极大 浪费,如恶意拨打“120”急救电话等。从我院统计数据显 他科调来,始终认为自己是某专科的医师,对急诊科医 师身份认同度低,无法全面开展急诊科工作。而急诊科 收几个患者,就认为急诊科是在抢专科的患者,认为别 的专科会有意见,没有思考如何去发展自身。 1-3我国基层医院院前急救的现状 1.3.1 院前创伤救治中存在的问题:(1)院前急救模式 繁多,没有统一标准;(2)现场先进行简易伤情分类和 稳定伤情的救治意见不统一;(3)急救医疗服务(EMS) 转运好,还是非EMS转运好?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 进一步深度的讨论。 示,院前急救跑空率高,医疗资源浪费大;真正需要急救 的只有7.53%~9.64%;而院前急救医疗技术能力低,车辆 设备简单,很大程度上使院前急救只是一种搬运工作。 1.3.3.3区县级以下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半径达150 km 以外,各乡镇卫生院没有组建院前急救站,更对院前急 救知识了解甚少。院前急诊急救技术不专业,急救设备 简陋,大多数医院的院前急救就是运输患者,没有一个 完善有效的院前急救体系。 1.4院前急救的特点:(1)变化急骤,时效性强。院前急 救通常发生在急性中毒、各类创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3.2 目前国内大多数急诊科工作情况 (1)采用不 同专科医生会诊形式,急诊科仅起到“绿色通道”作用; (2)多系统、多脏器损伤时,专科会诊医生常强调本专 科损伤非致命性,存在推诿现象;(3)忽视多发性损伤 对伤员整体的打击,且无人承担病员的整体抢救工作: 中。因此,院前急救工作也就体现“急”和“救”这两大特 点。(2)连续性强,环环相扣。院前急救工作流动性较大, 急救的地点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区域;在经过简单处理后 现代医药卫生2016年8月 第32卷增刊1 JModMedHealth,August,2016,Vo1.32,Suppl 1 的伤病员需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因此,急救工作就表 (1)院前急救队伍专业化:加强急诊科急诊人才的 现出连续性的特点。(3)院前急救工作随机性大,可控 性小。(4)院前急救病谱广泛,多科交叉。(5)基层医院 诊治风险大,社会责任重大。(6)基层医院院前急救环 境往往较差,条件有限。 2讨 论 培养,培养能够独立处理院前急救相关问题的全科人 才,因为专科医师的视野多局限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 缺少多发创伤救治理念的指导,往往耽误了救治时间罔。 (2)院前急救工作社会化:其是急救医学发展的趋势 。 急诊急救工作,特别是院前急救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工 作,它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有赖于全社会的关心,又影响 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院前急救不仅需要政府部 门的关心支持和医疗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全社 院前急救工作不是患者的“搬运”工作,由于医疗 资源配置不均衡。医疗人才缺乏现象严重,在县级医院 医疗人才缺乏更严重。由于院前急救设备的限制和医护 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本县院前急救起到运输患者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疾病的诊治和保健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对急危多发 创伤的救治 。卫生部下达了《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要求急诊科的建设既要加强急诊科硬件设施 的建设。即其“形”。同时要组建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 急救医疗人人才队伍,即其“神”,才能保障对严重多发 创伤患者实施快速、准确、高效的救治工作。 院前急救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它体现了社会和医院的应急处理能力.是现代急救医疗 体系中的显著标志,也是急救医疗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关 键。院前急救的及时有效与否对伤病员的生与死和预后 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文献报道。在院前急救呼叫中85% 为非急症,10%为一般急症,只有5%为较重急症[53。大多 数基层医院还没有重视急诊科急救的职能,还是认为急 诊只是患者的“分诊科”,院前急救也只是获得患者的一 种方式[61。 院前急救体系是在特定区域内为所有院前患者提 供全面医疗服务的网络系统。完整的院前急救体系是 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包括创伤预防、院前急救、医 院救治、康复等医疗的全部环节,涉及领导、专家和技 术资源、教育、信息管理、资金和费用管理、研究、技术、 灾害预防和反应等各个方面。而院前急救体系的重要内 容是对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进行合理分拣,根据严重程度 将患者分流到不同级别的院前急救中心(站),使各级 别的院前急救中心(站)医疗负荷合理,高级别院前急 救中心才能够集中力量处理危重患者同。 作为院前急救,应该是把医疗资源急诊送到患者身 边,医生到达患者身边后就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 案,而不应是作为一名搬运工。评价院前急救体系的运 行效果,最重要的指标是院前患者总死亡率,而成熟的 院前急救体系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减少死 亡和残疾。组建一个良好的院前院内急救体系,应从以 下方面努力。 会人员的共同参与。要组建乡镇急救站,设立一定数量、 不同级别的院前急救中心.建立患者现场急救和转运体 系,使所有院前患者都得到恰当的救治。(3)院前急救设 备现代化:经济、科技的发展为急救事业提供了强有力 的支持和保障,院前急救设备的现代化,能够保障伤病 员在院前得到快速、及时有效的救治,建立规范化急救 中心和通讯指挥系统,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防止南 辕北辙和恶意打“120”急救电话。(4)院前急救教育规范 化:不仅是医疗队伍的教育要专业化、规范化,更要普及 全民急救意识,避免造成急救资源的浪费。(5)院前急救 组织网络化:现代急救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院前急 救组织的网络化,也就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一 所大型医院只能完成他特定区域内的院前急救工作.超 过一定范围的急救只能是运输伤病员。在较大的范围内 进行院前急救,伤病员在黄金时间内就得不到及时有效 的救治。应该把医疗资源以最快的方式送到患者身边, 或是以最快的方式把患者送到相应医院去。院前急救医 护人员在接到病员后就要展开及时有效的治疗[10-11】。建 立以县级医院急诊科为中心的区域急救组织网络,在县 级区域内统一以“120”为急救号码,县级调度中心利用 地理信息及患者拨打的电话定位,设置LED电子显示 屏,每辆急救车装载监控系统,能在视频上随时监控车 辆所在位置。所有乡镇卫生院纳入统一调度指挥,各个 乡镇应组建急救站,使全县急救资源统一调配,减少医疗 资源浪费,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 参考文献 [1] 吕传柱.中国院前急救的标准化问题【J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13(8):571—572. [2】周华,黄丕强,徐相瑞,等.院前急救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 全科医学,2005,8(10):822.823. 【3】王永贤,石玉平,郭玉风.关于院前急救[J].中国实用医药, 2009,4(22):235—236. [4] 李春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我国急诊医学发展的思考『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5-6.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8月 第32卷增刊1 J Mod Med Health,August,2016,Vo1.32。Suppl 1 【5】王正国,蒋耀光,杨志焕,等.院前外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2007.(未找到) (1):3-5. [9]陆洲,向英,胡永红,等.我国公众现场急救现状研究[J].医学 与社会,2015,28(10):54-56. [6】万智,何庆.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的新思维——四川成都 地区院前急救资源配置现状及剖析明.华西医学,2007,22(1): 60.62. [10]安黔洪,沈应杰.急救方法前移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中的 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4):456—458. 【7】 孙海晨.创伤急救体系:我们的差距阴.中华创伤杂志,2013, 29(1):1-2. 【11]王磊,沈爱玲,贺云龙.完善我国院前急救体系的探讨[J].中 国医药导报,2014,11(17):156.159. [8]张英泽.多发伤救治的处理原则[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 (收稿日期:2016,6/3O) 糖尿病患者自我使用胰岛素针头认知情况调查 周 凤(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大坪医院高血压内分泌科,重庆400042) 【摘 要】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针头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介绍及其危害。 方法 选取2012年7~10月在该科使用胰岛素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在家自行注射胰岛素情况进 行问卷调查,从中评价患者对胰岛素针头使用认知情况,并提出相应措施。结果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 岛素针头时,对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带来危害性认识不足,总结自我感觉针头不常换对自身无害可以 节约针头费用。结论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正确指导胰岛素注射方法,降低重复使用胰岛素 针头使用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认知; 数据收集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6.25.0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519(2016)25.0071.03 糖尿病是常见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共发放11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90.9%。 2结 果 2型糖尿病发病率较高,准确使用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 最有效、不良反应最小、控制血糖最佳的治疗方法,胰 岛素注射笔操作简单容易、携带方便、使用较广泛、注 2.1不同年龄段患者使用胰岛素针头的情况反复使 用胰岛素针头的患者有82例,其中,年龄30~50岁患者 有32例,年龄大于50—80岁患者有50例;一次性使用 胰岛素针头的患者有18例,其中年龄30~50岁l2例, 年龄大于5O~80岁患者有6例。 射剂量准确。通过患者对胰岛素注射认识,了解其胰岛 素针头使用情况,选取2012年7~10月在本科使用胰岛 素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在家自行注射胰岛素情况 进行问卷调查。 1资料与方法 2.2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针头反复使用的危害了解情 况见表1。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l0月在本科使用胰岛 表1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针头反复使用的危害了解情况(n=100) 素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在家自行注射胰岛素,均 长期在使用胰岛素,其中30 50岁47例.年龄50~80岁 53例,在使用胰岛素笔针头是否会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 1.2方法 1.2.1研究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注射相 关信息调查表。内容包括: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针头 情况,胰岛素针头使用相关知识,胰岛素针头使用率, 胰岛素针头使用次数,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的不良反应, 了解后采取相应措施。 1.2.2资料收集方法住院期间问卷调查.在家自行胰 2-3糖尿病患者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原因 本次调查 的大多数患者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原因是无法承受经 济压力,特别是年龄在50—80岁,年龄稍长的患者更换 胰岛素针头意识不强,每次一换浪费胰岛素针头费用报 岛素针头使用更换频率,由被调查人自行填写调查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