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摘 要:当前,由于时代与教育的发展需要,“应试教育”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型,在这样的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关键在于对课堂教学策略的分析与探讨,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堂教学问题,紧跟课改的脚步前进。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是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那当前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呢?本人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粗浅的做法: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想方设法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效率。信息技术的课堂氛围包括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物质环境指计算机硬件的配备,能保证每人一台电脑等,文化环境指老师要想出一个课堂主题,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学会自主探索,真正掌握技术工作的操作方法并实际运用,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和调控课堂,让学生有计划性地经历和体验方案的分析、设计和实施等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讲授文字的剪切和复制方法时,可让学生先学会最简单的剪切和复制的方法——菜单法,在
大部分学生都学会后,再引导学生从工具栏的常用按钮和右击鼠标上去找这两种命令,这样不仅为学生创造了展示的机会,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品尝到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 二、转变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改下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具到它的独到之处,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设计具有新课改理念的信息技术的教学结构,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综合运用,达到最佳组合,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等能力。作为实践性强的信息技术课,大部分的授课时间是在机房内度过的,那怎样让这45分钟既过得轻松愉快而又有效率,我主张“精讲、多看、多讨论”的教学策略,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的表达,要精讲,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师生、生生的共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在教学电子板报的编排时,我先出示一些电子报刊,让学生先观察讨论这些电子报刊的特点、风格、色彩等,我在学生的一片惊叹声中引出了制作漂亮电子报刊的软件——word,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调动了课堂的气氛,这时我向学生讲解了本节课的知识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电子报刊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了交流沟通、分工合作,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而学生的自学、创新、审美能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三、强化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发现,上课时总有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可能是在讨论问题,而有的则是抓住时机聊天。针对这样的课堂现象,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技巧性地设计课堂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其次,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人人学有用的知识并将知识学以致用,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最基本理念。这样从根本上把握课堂的主旋律,强化课堂纪律,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真正学会知识和技能。 四、注重教学评价,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即检验了学生学习的结果,同时又是一种鼓励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的方式灵活多样,有师评、自评、生生互评等。如在教学运用frontpage进行作品创作时,教师首先规定创作的主题内容,并对创作的要求和标准加以强调,学生在完成作品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作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师、生均参与其中。这样不仅注重学习的结果,更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对创作过程的交流、协作、创新等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升能力。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供参考与借鉴,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摸索着前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它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更是一种生活的素养。
作为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学习新课改的精神,把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其次还应不断地提高自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师要以课堂为教学的主阵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真正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芒,时俊卿.学校课堂教学策略及其模型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2]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3]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2003(12).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第十七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