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背景的产业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背景的产业升级

2024-09-09 来源:爱问旅游网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背景的产业升级

2011-5-10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环节上活动的相互渗透、延伸和重组,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反映。价值链高度相关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动力,技术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内在动因,规制放松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外在动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实质是价值链分解和重构整合的过程,生产性服务业关系性地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中,以及结构性地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的辅助活动中。根据价值链之间作用方式的不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分解和整合的方式和过程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融合模式。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价值链,融合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在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品的服务。它不同与消费者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制造业生产各阶段效率,提升产出价值,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从产业演变的视角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经历分立、共生互动和融合三个阶段,二者的关系由松散到密切: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分立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的生产交易等活动提供服务,发挥经济润滑剂作用。这一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独立于制造业内部价值链。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生互动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价值链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从而提高制造业价值链效率,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三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阶段。伴随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由共生互动逐渐合二为一。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价值链的延伸、渗透和重组,生产性服务业正加速向制造业的研究、设计、物流、服务等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渗透,两个产业相互融合,最终形成新型产业体系。 我国已进入工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从共生互动型融合的转折。对处于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与竞争力提升来说,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将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我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将优化资源配置,劳动力一定程度转移到非农产业,扩大就业,实现新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将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制造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低端等方面,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只能依靠制造业产业升级并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1

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方式与渠道就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其实就是技术含量增加与资源重新优化整合的过程。面临新型工业化任务,如果能够妥善处理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之间的关系,走一条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次产业变革将成为提高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层次与产业竞争力的绝好机遇。

价值链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Michael E.Porter 1985年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企业用来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集合,企业中的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表现出来”。企业价值的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以分为辅助活动和基本活动。辅助活动是指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这些辅助活动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等提供支持。基本活动是指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包括内外部后勤、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由于企业的每一项活动都可以创造价值,这些相互关联的活动构成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从价值链的角度,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包括产品开发、采购服务、物流配送、产品销售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范畴;制造业价值链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采购、内外部后勤、生产、市场销售等范畴。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与制造业价值链之间关联性较大,结合点较多,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融合于制造业价值链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从价值链的辅助活动和基本活动两方面进行。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国内外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制造业服务化角度展开。Vandermerwe等(1988)将制造业通过其价值链逐渐前移或后移,运用服务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从而向服务转型,并将这一过程称为“服务化”。PappasandSheehan(1998)认为,在生产过程中,融入制造产品的创新、生产、销售等服务过程形成的综合体,形成“制造服务部门”。这就使得传统上具有明确边界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变得模糊起来,逐渐融合为一。陆小成(2009)具体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的知识链模型,并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机制建设。另一些文献从价值链或产业链的角度研究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Wirtz(2001)从价值链的角度具体分析媒体产业与通讯业的融合过程,认为融合过程包括价值链分解与价值链重构两个阶段。Arauioand Spring(2006)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企业和用户的关系,认为是混合产品和服务要素复杂组合的导向,这种向导是基于制造与服务融合,从而出现生产结构重组。刘鹏和刘宇翔(2008)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阐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过程,但没有具体分析价值链之间如何进行融合。李美云分析服务业跨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提出服务业跨产业融合发展的互补型、替代型和结合型三种融合模式。童洁等以实物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关联为切入点,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模式间。

2

现有的文献大多数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某一方面,缺乏系统的分析,尤其是从价值链的角度系统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在此,以价值链为视角,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动因、融合过程、融合模式,并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政策启示。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动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价值链的高度相关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动力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高度相关体现在两产业间的协同与竞争。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给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将面临如何推动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这就需要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探索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这也需要企业在竞争中协同,在协同发展中进行创新,实现某种程度的融合,这时企业的竞争和协同方式发生改变,企业的竞争方式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向价值链的竞争,最终转向跨价值链间的竞争;协同方式也由最初的企业内部协同转向企业外部协同,由产业内部协同转向多个产业协同。竞争与协同方式的变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构成要素与知识向制造业的扩散,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向同一方向发展,形成融合型产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突破产业间的条块分割,加强产业间的竞争与协同关系,减少产业间的进入壁垒,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因此,产业间价值链高度相关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动力。 (二)技术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内在动因

技术处于价值链的前端,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都是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一方面,制造业技术创新开发出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和产品,然后通过渗透扩散到生产性服务业中,从而改变制造业产品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函数;同样,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创新通过渗透到制造业中改变其生产成本函数,这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渗透扩散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提供动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改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市场的需求特征,给原有产业的产品带来新的市场需求,从而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提供市场的空间。技术创新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中的扩散导致技术融合,技术融合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技术壁垒逐渐消失,形成共同的技术基础,从而使技术边界趋于模糊,最终导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但在产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技术创新不一定导致产业融合。如果产业的技术创新大多发生在本产业内部,而不是发生在产业边界,则产业融合不会发生;并且只有对传统经营观念进行创新,

3

将管理创新、技术进步、放松规制结合起来,产业融合才会变为现实。因此,技术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内在动因,技术融合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前提条件。 (三)规制放松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外在动力

由于不同产业间存在着进入壁垒,这使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各自的边界。美国学者施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新企业进入过程中比旧企业多承担的成本,产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经济性规则。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在准入、经营、定价等方面都受到较多规制,而传统的多重规制及过度规制在较大程度上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减少了竞争。规制放松不是单纯地减少规制或没有规制,而是使规制合理化,规制放松是减少对产业发展不利或不必要的规制,同时增加必要的激励规制,合理优化配置资源。根据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规制政策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政府规制直接决定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和机会,从而决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结构以及竞争程度。规制放松将使生产性服务业加入到制造业的竞争中,使得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活动与制造业价值链活动相互配合,从而逐渐走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在这融合过程中,政府必须密切关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动态,把握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影响,同时实行监管融合。因此,规制放松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外在动力。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模型

Wirtz(2001)以传媒业和通讯业为例,具体分析产业融合的价值链的分解与价值链的重构两个阶段;而GreensteinandKhanna(1997)从理论上分析产业融合的价值链融合过程。借鉴Wirtz(2001)、Greenstein andKhanna(1997)、李美云(2007)观点,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融合过程分为价值链的分解与价值链的重构两个阶段。在这一融合的过程中,当原有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链由原来的链式结构分解为混沌的价值活动网络后,散落的价值链条被截取出来,并有所取舍地整合到新的产业价值链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意味原有产业链的分解和新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一)价值链的分解

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范围的扩大,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价值链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价值链结构也更加复杂。当在技术创新和放松规制导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生时,原有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断裂分解为散落的价值链条,并最终导致原有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的分解,形成混沌的价值活动网络闷。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价值链的分解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4

1.渗透方式下的价值链分解

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是主要发生在那些保障制造业正常生产运作的生产性服务业。当这些生产性服务业渗透到制造业中,制造业价值链中一些原有为生产服务的功能将从相关价值创造环节中分离出来。在制造业价值链中,从基本活动中的内外部后勤中分离出物流服务,生产活动中分离出维修服务;从辅助活动中的基础设施分离出诸如财务会计、法律、质量管理的基础设施服务,从人力资源管理中分离出人力资源服务,这些分离最终将导致原有价值链的断裂和分解,而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则被保留。 2.延伸方式下的价值链分解

采用价值链延伸方式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与制造业的研发、销售与服务密切联系的研发设计、销售代理服务、客户服务,这些生产性服务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上游或下游环节。因此,这些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向上或向下延伸与制造业价值链发生交叉时,制造业价值链就会发生分解。在一般情况下,制造业价值链中与生产相关环节的价值链被基本保留,而上游或下游的生产性服务环节的价值链则会被分离出来。 3.重组方式下的价值链分解

在重组方式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分解各自的价值链,价值链中那些在技术上和经济效果上可分离的价值活动将逐一分解,形成一种混沌状态下的价值链网。这些价值活动的技术性和经济性将决定价值链分解的程度的大小。价值链的分解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各个价值活动具有一定的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独立性,即这些价值活动单独就能存在;二是该价值活动对竞争优势具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对价值链差异化产生很大的潜在影响,或在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与前两种分解方式相比较,这种分解方式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分解程度最高。 (二)价值链的整合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来说,不同作用方式的价值链分解后价值链的整合过程也不尽相同。

1.渗透和延伸方式下价值链的整合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或延伸来实现,称为“制造业服务化”过程,这一过程意味着原来以实物产品生产为价值链核心的制造业,必须重新审视其以往的价值链。当原有制造业的价值链中包括的自我服务环节,如研究开发、市场推广、

5

服务等从制造业价值链分离出来,分解为混沌网状结构后,企业根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潜在的市场需求,整合价值链,形成新的价值链,此时,价值链的核心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原来以实物产品生产为核心的价值链,转变为以实现客户价值、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为核心的价值链。新的价值链不仅包括制造业价值链的核心价值活动,还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的核心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不是简单的集中,而是分解后进行截取后的有序整合。 2.重组方式下价值链的整合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中技术上和经济效果上可分离的价值活动被逐一分解后,截取其中一些价值活动单位,整合形成一新的价值链。在价值链的重组过程中,根据现有的产业特性和未来潜在的市场需求,截取原有价值链核心增值价值活动,这时并非截取原有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的所有价值活动,进行有序的重组整合,从而形成新的价值链。新的价值链使得原来有生产性服务的核心能力和服务体系转移到新的价值链中,从原来各自分散提供顾客的服务融合形成新的高效服务系统,为顾客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Widz(2001)把这种不同价值链的重组整合过程称为“价值增值环节一体化”。

总的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上的活动差异以及活动间的协调程度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反映。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通过价值链上的分解与整合,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必须关系性地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基本活动中,以保持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基本活动的融合,例如融合形成物流服务、制造维修服务、客户关系管理、销售代理服务等,这种融合使得企业间可以不断地以低成本、高效率交换那些至关重要的,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的信息和知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基本活动融合,实现企业内外部价值链更好地融合,使得信息交流更加顺畅,这就超越了市场交换关系中价格体系所起的作用。

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辅助活动融合,这种融合发生在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中的人力资源服务、研发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等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辅助活动中,融合到企业的社会网络中,依靠自身专业化的技能,提高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增加产出。该融合网络形成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企业间的关系就转变为“社会实施”的、“多次性”的信任博弈,从而降低交易费用,获得经济报酬递增的经济效果(刘明宇,2010)。

综上所述,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中,原有的价值链分解为价值活动单位,形成混沌的价值活动网络,通过市场选择,截取一些最优或核心环节参与融合,并按照一定

6

的联系进行价值系统重构,形成新的价值链。因此,价值链的分解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融合,融合成新的价值链,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价值链过程模型用图一进行表示。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模式分析

根据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中价值链的相互渗透、延伸、重组作用方式,形成不同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模式。 (一)互补型融合模式

互补型融合模式是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间相互渗透,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融合成一种新型融合产品,融合后的产品更多地体现制造业的功能,同时兼有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在这一融合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业通过相互合作以及价值链的相互渗透来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这时,整个制造业价值链得以保留,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链融入其中。在开发、生产、销售等活动构成的制造业生产价值链上,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只有通过密切渗透和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制造产品和生产性服务捆绑销售,如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是由产品和生产性服务集成商完成,而制造和维修等业务则是由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在此模式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本质上是相关的,通过满足客户对于实物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完整需求来实现的,只有通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价值链上相互渗透,才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7

这种融合模式主要发生在为保证制造业正常运作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Hockers(1999)所指的“需求导向服务”以及Marceau&Martinez(2002)提出的“产品服务整合”都属于这种互补型融合模式下的融合产品。需求导向服务并不跟特定产品有关而旨在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如最小成本化计划、制造业设备管理;“产品服务整合”是指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客户特别要求或偏好额外增加研发、设计、技术服务。这种融合模式扩展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内涵,更加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因而能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制造企业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来提高客户或品牌忠诚度,从而提高其市场渗透力,提高产业竞争力。这种融合模式最为典型的是IBM为客户提供的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在这一融合模式下,培训、咨询等生产性服务全面渗透到IT制造业中,从而IBM为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不但包括服务器、终端机、网络设备以及信息采集设备等硬件以及相关软件,还包括提供培训、咨询等生产性服务;而且根据客户的特点和特别需求,分析客户的业务流程、信息种类及处理、客户战略等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以使其方案与客户需求相匹配。

(二)延伸型融合模式

延伸型融合模式是指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制造业价值链的延伸,在同一价值链上游或下游衍生出与实物产品相关的融合型产品。在制造过程中,随着产品对投入资源的要求增加,以及客户对产品的更加多样化,将形成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因此,制造业通过分析产品特点,挖掘其从研发到售后的整个价值链,找到新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从而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样就拓宽生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领域,延伸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价值链,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生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辐射功能,这样既开拓新的制造业市场,也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从而提升生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竞争力。基于延伸型融合模式,制造业的实物产品衍生出新的基于“用户导向”的生产性服务需求,这就使得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展并渗透到制造业中,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分工更加细化,发展集群化和提高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服务能力,进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这种融合模式主要发生在与实物产品销售和使用密切联系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或者与实物产品研发相联系的研究设计等知识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Hockers(1999)所指的“用户导向服务”以及White(1999)提出的“产品扩展服务”都属于这种延伸型融合模式下的融合产品。产品扩展服务是指服务提供者不拥有产品所有权,但必须随产品一起提供的服务,如维护、升级等服务,从而使制造者超越产品销售时点而与顾客保持长期的接触关系。这种延伸型融合模式较易出现在比较昂贵的产品或大型设备制造业上,如汽车制造业、大型机械设备制造业。以通用汽车、上汽集团和上海通用汽车合资建

8

立的上海安吉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为例,安吉安星信息服务公司通过在不断拓展汽车价值链需求,从而为汽车用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生产性服务。该公司不断推出服务品牌和相关产品,金融贷款服务、二手车业务等,进行价值链的延伸,同时为用户提供广泛的汽车安全信息服务,例如撞车自动报警、道路援助、远程解锁服务、远程车辆诊断等,服务于消费者,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通过这种拓展提升上海通用汽车的产品竞争力和服务竞争力。这种模式是在价值链上通过创造和开发客户需求来实现产品的生产性服务。 (三)替代型融合模式

替代型融合模式是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通过价值链的分解、重组,形成新的价值链通道,从而形成新的融合型产品。在这一模式下,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同时,可以获得能保证其有效运营的系列服务,从而大大增加产品的使用价值。制造业可以利用其在实物产品生产过程中长期积累的整个产品生产周期所要求的相关服务知识以及专业技术和设备,很方便地进入与实物产品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通过价值链重组,推进相关技术、资源、业务以及管理组织的融合,扩展或改造其价值链上的价值创造环节,从而在向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买”解决方案的同时,保持与顾客的多点接触,使双方的价值最大化。

在替代型融合模式下,制造业的实物产品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通过技术、资源、业务、管理和市场等价值链的重组,给客户提供替代型融合产品。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提供满足客户一定需求的实物产品和生产性服务,当二者重组结合出售,充分利用实物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不同优势,实物产品通过品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来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通过较低的交易费用、专业化水平等方面的优势来促进产品销售,从而占据和扩大不同的市场,产生更多的价值,形成“1+1>2”的效用。该模式通过替代型模式创新,使生产性服务和制造业在价值链上寻找新的重组结合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领域。在替代型融合模式下,企业通过价值链分解和重组,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合并和转型,此时,企业所属产业的定位不再清晰,转型后的企业不一定能清晰地定位是属于制造业还是生产性服务业,如GE、AT&T在其转型后,通过具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占据不同地位,形成替代型融合模式下新的竞争优势。在这一融合模式中,重要的是结合制造业自身业务的特点,找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的最佳重组点,通过这种转型,企业能够产生新的竞争优势。这种替代性融合模式适合于大中型企业,尤其是拥有一定的品牌和市场地位的企业。这种融合模式主要发生在电信、通讯、机械设备等行业。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非常丰富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环节上活动的相互渗透、延伸和重组,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反映。价值链的基本活动

9

通过作用于产品的功能形成,直接进行价值创造。价值链高度相关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动力,价值链上游的技术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内在动因,而规制放松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外在动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实质是价值链分解和重构整合的过程,当技术创新和规制放松导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时,原有的价值链分解,形成混沌的价值活动,通过市场的选择,将一些最优最核心的价值活动按照一定的联系进行价值链的重构整合,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融合,在创造出更高顾客价值的基础上获得企业经济绩效的增长,提高基本生产活动效率,同时进一步提高规模递增的经济效果,从而提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以及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上实质有紧密的联系,针对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根据价值链之间作用方式的不同,其价值链分解和整合的方式和过程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融合模式,根据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不同特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可采用互补型、延伸型、替代型融合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对于制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政策有以下启示:

第一,为更好地提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条件,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制政策,减少不合理的规制政策,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同时,政府也应制定合理的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因此,需要政府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政策由单一政策变为协同政策,以更好地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第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实质是价值链的分解和整合,在这一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关系性地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中,以及结构性地融合到制造业价值链的辅助活动中,因此,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如何更好促进这两方面的融合,应提供一个良好的融合环境,政策的重点应放在如何降低交易成本、鼓励研发投入、加强教育培训、优化创新环境、建设信息平台等方面,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效果。

第三,企业应根据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不同模式,充分发挥价值链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选择不同的融合模式,以实现融合效果的最大化,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应根据不同的融合模式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应将政策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技术创新、降低协调成本、提高专业化水平等方面,以促进企业更好地融合发展。

作者:杨仁发 刘纯彬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改革》2011年第1期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