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工程・ 生物柴油开发研究进展与产业化发展策略 吴苏喜 ・ 董军英 官春云 (1.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2.长沙理工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系) 【摘要】介绍了生物柴油的优越性和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阐述了生物柴油的各种制备方法的 工艺原理和优缺点,展望了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光明前景,并提出了近期发展策略。 【关键词】生物柴油;可再生能源;清洁燃料;进展;策略;产业化 中圈分类号:TS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807(2006)02—0056—04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能源需求量日益 增加。而与之相反的是世界的石化能源(煤、石油、天然 2国内外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现状 2.1美国 气等)储量正逐渐减少;同时,石化能源产品燃烧后排放 废气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也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因此, 开发可再生、环保的替代性燃料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最 重要课题之一。在这种形势下。环保、可再生的生物燃料 美国是最早研究生物柴油的国家,从2O世纪70年代 开始便成立了专门的生物柴油研究机构,并投入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到2O世纪90年代,环境保护和石油资源枯竭 两大难题越来越被关注,作为新能源研制和开发热点的生 物柴油进一步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政府通过政策优惠 手段使生物柴油迅速成为新经济产业的亮点。1992年, 美国的能源政策法案规定:2000年用非石油燃料代替 10%的发动机燃料,到201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0%。 1999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开发生物质能的法令, 其中生物柴油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清洁燃料之一而采取免税 政策。目前已有4个生产厂家,总生产能力达3O万t/d。 美国在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油料植物方面投入了很大科研力 量。通过生物技术制成“生物微藻”,使脂质含量达到 40%~6O%。政府采用补贴政策鼓励发展生物燃料作物, 主要是大豆、小麦等粮油作物。2001年11月,美国农业 部拿出1.5亿美元补贴乙醇生产厂,用以增加乙醇和生物 技术应运而生。生物柴油作为可替代石化柴油的清洁液体 生物燃料,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1生物柴油的优越性 生物柴油是指由可再生的油脂原料经过合成而得到的 长链脂肪酸甲酯或乙酯,是一种可以替代石化柴油使用的 环保燃油。并且是环境友善的新型环保能源。生产生物柴 油的油脂原料可以是植物油脂(如大豆油、棉籽油、菜籽 油、米糠油、、棕榈油等)、动物油脂(动物脂肪)以及废 食用油等。 生物柴油具有石化柴油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含硫量 极低、含芳香烃量少、含氧量高、十六烷值高、闪点高、 废气逸出少;在生物柴油燃烧后逸出的废气中,微粒子、 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含量少;此外,它还是一种对人畜 无毒的物质,使用环境友好而且具有一定的健康效应。与 其他替代燃料如压缩天然气、燃料乙醇等相比,使用生物 柴油的系统投资少,原有的引擎、加油设备、储存设备、 保养设备等基本不需进行改动;同时,它既可以作为燃料 使用,也可以作为添加剂与普通柴油以任意比例混合后使 用。 柴油的使用。 2.2欧洲 欧洲多以菜籽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许多国家对此 给以减免税政策或者采用补贴制度,以便提高生物柴油的 竞争力,从而促进空气清洁并减少石油进口量。 1988年,德国聂尔公司诞生了生物柴油,其研制出 以菜籽油为原料提炼而成的洁净燃油。德国汽车制造商只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6年第2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油脂I程・————————————— 嘲—啊 3生物柴油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柴油是植物柴油和动物柴油的总称。其具体的制 备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 3.1物理法 允许其生产的汽车使用从油菜籽提炼出的生物柴油,因此 德国人通常称生物柴油为“油菜籽甲酯(I 正)”。德国 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在1995—2001年间从l1万t增至 53.3万t。德国目前拥有8家生物柴油生产厂,现有900 多家生物柴油加油站,并规定在主要交通要道只允许销售 生物柴油。 法国拥有7家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40万t;意大利 3.1.1直接混合法 1983年,Amahs等人将脱胶大豆油与2号柴油分别 以1:1和1:2的比例混合,在直接喷射涡轮发动机上进行 600h试验,结果是1:2者未发现凝胶和变混现象,并降 9家,总生产能力33万t;奥地利3家,总生产能力5.5 万t;比利时2家,总生产能力24万t,并对这些生产企 业进行免税政策。一些汽车企业的汽车发动机只允许使用 生物柴油、减税政策等这些因素都促进了生物燃油的发 展。欧洲的疯牛病促使利用动物脂肪生产生物柴油得以发 展。据最新发表的“欧洲生物柴油市场”报告,为实现 “京都协议”规定的目标(在2008—2012年,欧洲将减少 8%--氧化碳排放量),欧盟将出台相应政策,使之有助于 生物柴油产量的大幅增加。目前,欧盟推广生物柴油的目 标是:到2005年达到350万t,2010年达到830万t,努 力实现生物燃料替代矿物燃料比为:2005年达2%,2010 年达5.57%,2020年达20%。 2.3其他国家 Et本1995年开始研究生物柴油,在1997年建立了 259L/d煎炸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工业化实验装置。 目前,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为40万t/ ̄lz。泰国发展生物 柴油的计划于2001年7月发布,泰国石油公司承诺每年 收购7万t棕榈油和2万t椰子油,实行税收减免,泰国 的第一套生物柴油装置已投入使用。 2.4中国在生物柴油方面的进展 我国政府近年来支持开展了一些关于生物柴油的研发 工作,并把生物柴油列入国家有关科技攻关计划。“十一 五”发展纲要提出要发展石油的各类替代品,并将可再生 的生物柴油确定为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目前已在利用菜籽 油、大豆油、棉籽油等植物油及其油脚、餐饮废油(或地 沟油、泔水油)等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方面取得了一些初 步研究成果。2001年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引进韩国技 术在河北邯郸建成年产1万t生物柴油工厂、2003年6月 8日四川古杉集团的年产3万t生物柴油工厂在河北古杉 油脂化学有限公司投产,福建、北京等省市也已经建成一 定规模生产线。不过这些生产线目前均是利用垃圾油或植 物油脚生产生物柴油。湖南海纳百川生物工程公司(益 阳)正依托清华大学技术进行生物柴油中试和扩建,湖南 天源生物清洁能源公司已签约引进英国利奥有限公司技术 进行年产20万t野生豆类生物柴油项目的建设。 低了燃料黏度,可用于农用机械的替代燃料。现在,各国 通常采用5%--30%的混合比,其性能与石油柴油的性能 很接近。 3.1.2微乳液法 该法是将植物油与动物油混合制成微乳液,来解决动 植物油黏度高的问题。1982年,Georing等人用乙醇水溶 液与大豆油制成微乳液,Ziejewski等人用冬化葵花籽油、 甲醇、1一丁醇制成乳状液,Neuma等人用表面活性剂 (主要成分为豆油皂质、十二烷基磺酸钠及脂肪酸乙醇 胺)、助表面活性剂(主要成分为乙基、丙基、异戊基 醇)、水、炼制柴油和大豆油为原料,开发了可替代柴油 的微乳液体系。 3.2化学法 即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化学法包括化学裂解法和化 学催化合成法。 3.2.1化学裂解法 该法是对植物油进行加热裂解,从而得到与普通柴油 性能相近的生物柴油。Schwab和Pioch分别在这一方面进 行了探索,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3.2.2化学合成法 采用酸碱催化剂来促使生物柴油通过酯化或酯交换反 应而合成。目前,生物柴油主要是用化学酯交换法生产, 即用动植物油脂和甲醇或乙醇等低碳醇在酸或者碱性催化 剂作用下进行转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或乙 酯,再经洗涤干燥即得生物柴油。甲醇或乙醇在生产过程 中可循环使用,生产设备与一般制油设备相同,生产过程 中可产生10%左右的副产品——甘油。但化学法合成生 物柴油有以下缺点:对原料要求高、工艺复杂、能耗大、 色泽深、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下容易变质、甲酯化 产物难于回收、生成过程有废碱液排放。 3.3物理化学法 即无催化剂的超临界流体技术法。为了解决酯交换反 应中遇到的成本高、反应时间长、反应产物与催化剂难于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6年第2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油脂工程・ 分离等问题,开发了不使用催化剂的新工艺。Freedman 仍有许多疑难问题有待研究解决。4.2基因工程构建法 等人研究了在加热条件下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进 3.行了动力学的研究,得到了无催化荆条件下反应的特点。 醇油比21:1、在23512下反应10h,甲酯质量分数超过了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来构建生物体内的生物柴油。该法 通过改变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而让脂肪酸甲(乙)酯化反 应发生在生物体内,从而为生物柴油的获取开辟了新的技 术途径。 85%;醇油比27:1、220℃下反应8h,甲酯质量分数达 67%。同时发现甘油二酸酯和甘油三酸酯的转化率明显高 于甘油一酸酯,即在无催化剂条件下,三步反应中前两步 反应进行得快,而最后一步反应则进行得很慢。Saka和 利用微藻工程及通过生物基因工程构建的微藻生产柴 油为生物柴油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Ku ̄liana提出了生产生物柴油的超临界法,反应在一个预 加热的间歇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温度350--40012,压力 45-65MPa,菜籽油与甲醇的原料比为1:42。 研究发现,经过超临界处理的甲醇能够在无催化剂存 在的条件下与菜籽油发生酯交换反应,其产率高于普通的 催化过程,并且反应速度快,同时还避免了使用催化剂所 必须的分离纯化过程,使酯交换过程更加简单、安全和高 效。但是其反应条件太苛刻,对设备要求太高,而且处理 量小且实现不了连续生产,因而难以实现工业化,其应用 前景堪忧。 3.4生物法 包括生物酶催化法和基因工程法。 3.4.1生物酶催化法 采用生物催化剂——脂肪酶来催化动植物油脂和低碳 醇间的转酯化反应以制备相应的脂肪酸甲酯及乙酯。酶法 合成生物柴油具有条件温和、醇用量小、无污染物排放、 对原料油要求不高等优点。使用生物酶催化酯交换反应的 研究表明,脂肪酶是一种很好的催化醇与脂肪酸甘油酯发 生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较 高的催化效率,日益受到关注。目前,使用化学催化剂存 在的难以分离以及所需能量太大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使用 酶催化剂加以解决。例如以多孔高岭石作为载体的固定酶 催化剂与其他催化剂相比,不但寿命长、无需经常更换, 而且活性高、易于分离,是一种性能高且经济成本低的新 型催化剂。Ban等人以橄榄油和油酸为原料进行酶催化反 应,产物中的甲酯含量达到90%。 如何提高酶活性和防止酶中毒是生物酶催化法的关 键。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化工系从能源——资源——环境一 体化系统出发,以廉价可再生的动植物油脂如菜籽毛油、 米糠毛油和煎炸废油等以及农作物发酵生成的乙醇等低碳 醇为原料,通过生物酶转酯化或酯化,生产环境友好的生 物柴油。目前已开发有新型脂肪酶异辛酯固化方法及酯化 工艺反应器,以制备高转化率的生物柴油。 关于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目前国内只有清华大学、北 京化工大学等极少数单位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工作, 4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前景和发展策略 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的产业化IIIIII起步,与西方发达 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但我国有含油量15%以上的油料植 物约1 000种、含油量20%以上的约300种;我国杂交油 菜品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油菜的种植面积及油菜籽总产 量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2000年 的食用油消费总量约为1 200万t,产生了约10%即120 万t废食用油,如加以回收利用,也可作为生物柴油原 料。可见,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所需的原料资源非常充 足。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达到 4.5亿t/年,而届时我国石油年产量预计只有2亿t左右, 将产生2.5亿t的缺口。即使全世界的石油出口可供量都 给中国,也根本不可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而生物柴油具有 较低的运动黏度、高闪点、高十六烷值、高氧含量:不含 芳烃、易降解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可做为石油替代燃料。 可见,生物柴油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但是,目前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原料成 本占生产成本的70%以上。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策 略来促进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的发展。 (1)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刺激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 目前,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丹麦、意大利、爱 尔兰和西班牙等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减免税收的政策加以 扶植。我国也应采取相应的减免税政策;同时,政府应采 取措施在军队和政府等部门强制推广生物柴油;再者,政 府应努力促成生物柴油在加油站系统的销售。 (2)国家、企业应该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生物柴油原 料作物的科研开发与原料基地的建设,以保证生物柴油原 料的有效供给。首先,鼓励不适合传统农作物生产的边缘 性土地种植高产高油的油料作物;其次,引导地域广阔的 西部地区发展生物柴油原料作物;第三,充分利用我国广 阔的海洋资源,发展生物微藻工程。与此同时,建立完善 的管理机制,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实现“国家、地方和 企业”、“工、农、林“的三结合发展道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油脂工程・ (3)政府、企业应尽快完善和出台生物柴油质量标 7 Alcsntara R,Al'iK)l-ea J,Canoera L,et a1.Catalytic production of 准,规范生物柴油市场。 biodieselfrom soybean oil used fr),ing oil and tallow(J].Biomass and Bioenergy,20o0,15:515~527. (4)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生 物柴油的开发利用是当今国际上的一大热点,我们应抓住 当前的大好时机,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 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主要设备及资 金,在高起点上发展我国的生物柴油产业。 参考文献 1黄忠水,纪威,李淑艳等.国外生物柴油的应用[J].节能与环 保,2003,30(1):34--35. 2谭天伟,王芳.生物柴油生产与应用[J].现代化工,2002,22 (2):6~7. 8 FreedmanB,BulterfiddRO,PrydeF.H,et a1.Trans ̄terifieation Kineties of SoybeanOil[J].JAOCS。1986,(63):1375~1380. 9 S.Saka,D.Kusdima.Biodiesd fuel from rapeseed oil as prepared in supercritieal methanol(J].Fud,2001。80:225—231. 10金花.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J].石油化工,2003, 32(5):443--447. 11黄庆德.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及其开发意义[J].粮食与油脂, 2002。9:15~17, 12王庆一主编.能源政策研究[M].北京:能源政策研究编辑 部,2001,75. 13 Gerhard,Knot.he,et a1.Teehnieal aSpects of bio[hese1 standards 3冀星.生物柴油技术进展与产业前景[J].中国工程科学, 2002,4(9):87--93. [J].INFORM,1996,7(8):827--829. 4韩德奇,生物柴油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2,18(4):34--36. 湖南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05SK3085 收稿日期:2o05 10—18 5柏杰.发展生物柴油大有所为[J].中国科技产业,2002,9 (195):64. 6 Schwad AW,Bioeby MO,Freedman B.Pretmratiort and Propert ̄ 作者简介:昊苏喜(1965一),男,长沙理工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系 刹教授,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博士生,主要从事油脂工程 研克工作。 ofDieselFuelsfromVegetable oils[J].Fuel,1987,(86):1372. 通讯地址:(410076)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45号 (上接第46页) 参数发生变化,包括系统的谐振频率、等效阻抗及换能器 功率超声波除了上述强化萃取应用之外,在粮油食品 工业中,其特殊的能量传递性质和空化作用超声波还可用 于许多方面,主要包括:超声除尘、超声过滤、超声物 化、超声乳化、超声陈化、超声粉碎、超声凝聚等。重视 对超声应用技术的研究,可以为传统粮油食品工业的发展 共振频率等的变化,这时超声波发生器的振荡频率应该能 随之跟踪变化,使之与换能器振动系统的谐振频率保持一 致。目前较好地实现频率自动跟踪的方式是采用锁相器构 成闭环。RC移相频率跟踪在±lldqz内变化,有时还发生 失谐现象,而锁相环路换能器频率在100Hz内变化,当 调试在最佳状态时,可在10Hz内变化,甚至在1Hz内变 化。锁相式频率自动跟踪式超声波发生器的电路除集成锁 相电路(由鉴相器、振荡器和低频滤波器组成)外,还包 注入新的活力。但值得指出的是,超声强化油脂萃取发展 至今大多仍停留在小、中试研究阶段,今后应把重点放在 工业化应用研究中,着力解决工业化和产业化应用中的关 键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冯若.超声手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郭孝武.超声波技术在油脂加工提取中的应用(J].中国油脂, 1996,21(5):36 ̄37. 括:开关电路、前置放大与整形电路、功放与匹配电路及 时控电路、稳压电路。其执行输出就是超声波换能器。 4结语 超声波技术是基于物理、电子和机械的一门共性的、 3郭孝武.一种提取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方法——超声提取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9,11(3):37-40. 4朱国辉,丘泰球,黄卓烈.超声波在萃取中的应用[J].声学技 术,2001,20(4):188 ̄190. 通用的技术,超声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理工农医等各个领 域中,在超声清洗、超声探测、超声乳化以及超声的声光 效应等方面的应用成果十分显著。因此把超声波作为粮油 加工特别是名优特色植物油脂加工工艺中的一种辅助手 段,对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益、最大限度利用优质资源将有 着十分现实而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收稿日期:2005—11—07 作者简介:膳红华(1968一),士,重庆潼南人,武汉工业学院机械 工程系制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产品创新设计,机械振动。 通讯地址:(430023)武汉市常青花园中环西路特1号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6年第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