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书法专题讲座二

书法专题讲座二

2020-11-01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专题讲座

书法艺术的鉴赏与教学实践

杨广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艺术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

一、开设《书法》课程的意义 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传承优秀文化,提升个人素养 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 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拓宽发展空间,提高人生规划能力

二、不同书体的鉴赏 (一)篆书

篆书:在中国文字史和书法史上,篆书是最早出现的,点画单纯,有的字是具有某种象形因素的古老的汉字字体,是先秦时代,秦代和汉代前期通行的整体文字。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指秦代统一文字以前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还有石鼓文和简牍书等。小篆则是秦代规范化的篆书。至东汉时代,篆书已逐渐由隶书所代替,退出主要实用领域。

篆书有大篆、小篆之分。东汉许慎《说文》以小篆为正字,又收两类异体,一类称古文,指古文经中与小篆不同的字;一类称籀文,指《史籀篇》中与小篆不同的字。公元前 220 年,秦始皇按李斯的主张统一文字。后世学者把省改前的文字称为大篆,省改后的文字称为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等。

大篆书法以金文(钟鼎文)最具典型性。其优秀的传世作品有《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铭》《石鼓文》《墙盘》等。

《大盂鼎》大致代表了西周早期金文书风,其风格与甲骨文相近,以雄浑、矜重、谲奇著称。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宣王的遗物,铭文气势宏大,笔法纯熟精湛,线条逑劲饱满,结体平正而又不乏俯仰、参差之变化。

《石鼓文》乃战国时期秦国刻石,是秦系典型书风,行笔沉着稳健,线条圆润饱满,结体方正宽博,为历代习篆书者所宗。

西周灭亡,平王东迁,秦处周之旧地,使用周的籀文,逐渐发展而具有秦的特色。秦始皇削平六国,统一文字,采纳李斯建议,“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时秦使用已久的籀文也在省改,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勿敬作《博学篇》,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不尽相同,后世称为秦篆,又称小篆。

(二)隶书

隶书:隶书又叫“佐书”、“八分”等,是书法史上继篆书之后通行的一种字体,这种字体由徒隶所书,所以叫做“隶书”。隶书将篆书的圆转笔画变为平直的笔画,有的横画也有了变化,字形由修长变为扁平,是一种较篆书书写更简约、便捷的字体。

隶书分秦隶、汉隶和八分。秦隶指秦始皇时期使用的简体字。汉代日常应用仍是隶书,但是形体、笔势不断发展,东汉中期出现庄重典雅的新体,熹平四年( 175 )以新隶体立石经于太学,成为国家的标准书体,三国魏以后称之为八分。汉隶有西汉隶书、东汉隶书之别。

汉隶碑刻(简称汉碑)法度谨严,风格多样,学习隶书从汉碑入手最易得法。著名汉碑有:

《礼器碑》瘦劲宽博,笔画刚健,制作精细,属这一路的还有《史晨前后碑》《孔宙碑》等。

《曹全碑》笔画雍容秀雅,端庄而不板滞,此类风格还有《孔彪碑》《乙瑛碑》等;《张迁表颂》方劲沉着,笔力雄厚,这一路还有《景君碑》《西狭颂》等。

《衡方碑》字体厚重古朴,与其相似的还有《甫阁颂》《鲁峻碑》;《石门颂》字字挺劲飞动,势如长枪大戟,奇纵恣肆,与此相近的有《杨淮表记》等。

(三)楷书

楷书:楷书又称为“真书”、“正书”,是“八法”齐备、结体方正,即篆隶之后广泛使用和流行的又一种汉字“正体”。楷书产生并流行之后,汉字发展中再没出现新的汉字正体。楷书工稳端庄,实用性强,魏晋之后流行最广,直至今日,仍是使用书写和印刷体中最通行

最常见的字体,楷书按字形大小可分为大楷、中楷、小楷。

楷书是指汉末继有波势挑法的隶书之后,广泛使用和流行的又一种汉字正体。楷书的“楷”当楷模讲,“楷书”的原意是指可以作为楷模的字或有法度的字,从南北朝到唐代,楷书有正书、真书等名称。从书法审美的角度来看,楷书大致可以分为晋唐楷书和魏碑两大类。

晋楷一系发端于曹魏钟繇,完成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其后这一派楷书被南朝僧智永传入初唐诸家,其后相继产生了各具艺术特色的欧颜柳赵等诸多楷书名家。晋楷一系多用于奏章、抄文、书札等,多为小楷、中楷,笔法成熟而具有隶意,用笔朴实而少顿挫。

魏楷一系主要是北魏铭石楷书,也包括从汉末到唐代的保留着隶书笔意、在艺术风格上与钟王楷书风格不同的南北铭石楷书,以及民间书手(包括工匠抄书手等)的楷书。这一系楷书多用于碑刻、摩崖、墓志、佛家经文等。

中唐楷一系是中唐以后产生的与前述二系风格不同的楷书。这一系楷书取法魏晋,追迹钟王,兼有新的创造,直至走向楷书的颠峰期。

其特征是强化用笔,起止提顿分明,在点钩的顿挫挑剔上都较前明显地丰富。颜真卿、柳公权就是这一系楷书的典型代表,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邕合称“唐楷六大家”。

(四)行书

行书:行书又称“行狎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是楷书便捷化的书写形态。古人说:“楷如立,行如行, 草如奔。”这是一种比喻。如果把楷书比作一个人站立的话,那么行书就像人在行走,草书就像人在奔跑。行书萌生于东汉,至东晋已经趋于成熟。

行书流派大致分为三系:

一是东晋“二王”行书体系。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它融平正和欹侧于一体,是行书的最佳模式之一。

二是唐代颜真卿流派。颜真卿师承张旭,法宗二王,在传统笔法中融入篆书笔意。其代表作《祭侄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

三是清代的魏碑行书流派。其代表书家有金农、何绍基、赵之谦、康有为、沈曾植以及近代的于右任等。

(五)草书

草书:广义的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两部分,今草又根据草化程度分为小草、大草、狂草三类。我们现在提及的草书通常指今草。

草书是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草”有起草、草稿、草率之意,含有初步、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我们今天所说的草书是指笔画连绵书写便捷的书体。草书形成于汉代,今天则成为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草书的发展遵循了“章草(古草) —— 今草(小草) —— 狂草(大草)”逐步演进的轨迹。

章草的传世代表作有史游的《急就章》、索靖《出师颂》《月仪帖》、卫灌《顿首州民帖》、陆机《平复帖》等。今草始于张芝而成熟于晋代二王。传世佳作有王羲之《十七帖》、智永《草书千字文》、孙过庭《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等。狂草的传世名帖有张旭《肚痛帖》《古诗四帖》、怀素《自序帖》《苦笋帖》、黄庭坚《李白忆旧游师》、祝允明《赤壁赋》王铎《杜甫诗》等。

三、书法体验

(一)隶书的基本写法 (二)楷书的基本写法 (三)行书的基本写法 (四)草书的基本写法 (五)几种创作形式的演示

四 、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书法教师的学历要求,基本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书法教师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如何加强自身修炼,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是摆在我们在职的每一位书法教师面前的任务。我想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出色的书法教师,谈几点想法,供书界的同仁和教师们参考。

(一)书法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合格的书法教师不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扎实的书法专业知识,如:书法美学、书法史学、文字学、碑帖学、金石篆刻学等。还有与书法相关

的知识,如:文、史、哲的基本理论,古典诗词、书画题跋以及其他姊妹艺术(包括音乐、美术、戏曲、佛教等对书法的影响)。

1.具有合格学历的文化基础知识

文化基础知识是书法教师职业必备的文化修养,合格学历或同等学历的文化知识是从事教育和书法教学工作的文化基础,也是书法教师进一步自学和进修的文化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是书法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丰富的书法专业知识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书法)教材和高中阶段的书法、篆刻模块教学教材所呈现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书体、以及与书法相关的领域也比较多,需要教师对所教的内容十分精通。

3.熟练的书法专业技能

书法教学既要让学生了解、掌握一般性的书法常识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技能技法训练(用笔的方法、结字的方法)和简单的创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巧,能在课堂上进行准确、生动、迅速的演示,教师直观、熟练、准确的演示,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它是书法教师威信确立的支柱。

(二)书法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搞好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文化知识,而且应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作为一名书法教师,不仅应具备一定知识结构,还应具有以下的能力,才能胜任好教学工作。

1.运用教材的能力

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灵活地运用教材是教师获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的基本功和基本素养之一,如小学阶段注重对汉字的基本点画训练和结构训练,初中阶段注重对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赵孟 《胆巴碑》、《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等古代名家作品的临写,高中阶段注重对历代名家名作赏析和创作练习,从小学入学后到高中阶段形成了一整套的(写字)书法教学系列。通过十二年的在校学习,一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今后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对祖国汉字的认识和了解;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三是通过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美化环境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2.讲授与演示能力

在深入钻研、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如何将所讲授的知识浅显、通俗易懂的传递给学生,这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强,讲授的知识、概念要准确无误。在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演示,建议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有益于学生学习和巩固所学的技法,通过变换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益于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3.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接受能力

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接受能力是写字(书法)教学的中遵循的一个原则,学生随着年龄不断长大和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其心理和接受能力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精神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的执行办法,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应侧重书写习惯的养成教育(硬笔的执笔方法,写字的姿势等);中、高年级侧重毛笔字训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把字写得规范、美观、整洁,初步对祖国传统文化书法的认识,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学生升入中学阶段后进入某一种书体的临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控好小学阶段、初中阶段以及高中阶段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教学条件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在每节课的学习中都有一定的收获,作为我们任课教师应认真对待和很好的珍惜。

4.思想教育能力

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天职,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应自然渗透,写字(书法)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古今典型例子也非常多,讲解起来亦非常生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好的素材。尤其在当今合格人才的培养中,人文内涵和传统文化缺失的状况下,更要加强人品的教育,教学中应予以正确的引领,这是我们任课教师的责任。

5.承担起学校书法教育诸多方面的工作能力

书法教师同美术教师一样,除了完成好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要承担起学校的美化工作,包括美化教室、美化楼道、布置会场、布置学校的宣传橱窗、举办校级的美术和书法作品展,同时,要组织好课外书法小组的活动,制定好辅导计划,定期进行学习和辅导,参加不同级别的书法比赛和展览等,这些工作可以衡量一个书法教师的水平,也是书法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6.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与帮助,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优化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制作

课件可直观、形象的讲解汉字的基本点画,分析汉字的结构;通过投影仪的演示,学生可清楚地看到老师范字的书写过程,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无疑会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再有,学生通过网络可搜索大量的书法方面的信息,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长期性学习和对书法持久性兴趣的保持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书法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涵养

写字(书法)教育教学是一种人文性课程,首先是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书法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再有传递书法文化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和精神的需要,在此看来,教师的任务、责任重大和艰巨,在教学中教师是传播书法文化的主导者。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和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教师的人文涵养提升了,通过日常教学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因此,教师人文涵养的提升非常重要。

1.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师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学会采集、搜集、整理、处理书法相关信息的能力,注意日常积累,为教学服务。

2.关注书法发展动态

关注各级、各类型的书法比赛、展览,有的展览可辅导学生参加,有的展览教师可参展,要培养学生和自身的参与意识,要关注书法发展动态和走势,拓宽自身视野,逐步提升自身的人文涵养。

3.从历代碑帖中汲取营养

加强自身的技能技法训练,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是从事书法教学的终身事情,纵观历代碑帖如浩瀚的长河,有取之不尽的营养,是我们学习的重要资源,建议书法教师在训练时先主攻某一种书体(楷、隶、行)均可,同时要兼涉其他书体的临习,尝试体验不同形式的创作练习,时间久了,自身的技能技法和笔、墨功夫肯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4.提升对历代名家名作的鉴赏能力

纵观历代名家名作各具艺术特点,从用笔用墨的技巧、字形的处理到谋篇布局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我们要学会欣赏,学会解读,学会诠释,提高对风格各异书法作品的解析能力。同时还应关注现代书法作品的特征和创作的形式感等等。

书法教师专业不断提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能解决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坚持不懈,我们的书法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新的成绩,为首都基础书法教育事业

的普及与提高和书法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尽到我们在职教师的责任。并希望得到书界广大同仁的关注、关心和大力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