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辩证口服中药白头翁汤、六磨汤、六君子汤或四物汤加减,并加对照组的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Truelove”五天强化疗法”并加柳氮磺胺砒啶维持治疗1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总有效效率90.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7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标签: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侵及结直肠黏膜层,形成糜烂、溃疡而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大肠炎性疾病,以黏液血便、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水杨酸类药物。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疗效不够理想,副作用较大,复发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工作。我们对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组60例均为经临床症状、体征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为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粘液血便、下腹坠胀疼痛明显,腹泻严重。左下腹压痛明显。肠镜检查黏膜有多发性溃疡面并伴水肿、充血,甚至糜烂、被布出血点。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22例,女8例;年龄25~49岁10例,50~60岁20例;单纯结肠部多发溃疡12例,结肠并直肠部均有多处溃疡患者1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5~49岁12例,50~60岁18例;单纯结肠部多发溃疡14例,结肠并直肠部均有多处溃疡患者16例。
1.2辨证分型①湿热内蕴型:里急后重,便中加脓带血,身热纳差,舌苔黄腻,脉滑。②气滞血瘀型:腹痛腹胀,肠鸣如鼓,面色晦暗,舌质紫红间有瘀斑,脉象弦。③脾肾两虚型:腹痛喜按,久泻不愈,形寒肢冷五更泄泻,纳差,腰膝酸软,遇寒加重,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④阴血两亏型:心烦神疲,午后低热,头晕目眩,失眠盗汗,舌红苔脱,脉细数。
1.3治疗方法对照组:①禁食,可少量饮水;②每天5%GNS500ml+0.9%NS2500ml静滴;③静脉营养(注意适量补钾),有些患者必要时需输血;④氟桂嗪0.2g,3次/d;⑤0.9%NS100ml+氢化可的松100mg保留灌肠,2次/d。上述疗法联合治疗5d。后改柳氮磺胺砒啶0.5g,3次/d,维持治疗1月。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湿热内蕴型6例以白头翁汤治之。方药:白头翁6g,黄连5g,黄柏15g,秦皮10g。气滞血瘀型4例以六磨汤加减治之。方药:槟榔10g,陈香12g,木香15g,枳壳12g,大黄10g,乌药10g。脾肾两虚型4例以六君子汤合四神丸治之。方药:党参10g,白术10g,茯
苓10g,陈皮7g,半夏1.5g,甘草10g。阴血两亏型16例以四物汤加减治之。方药:生地30g,当归10g,赤芍3g,川藭16g,外加阿胶13g(烊化)。上方中均加田七6g,白芨10g,乌贼骨10g。以上方药剂量为一般用量,临床可按年龄、体质和病情加减。2次/d,1剂/次,水煎服。(以上中医分型之病例数均为首次中医辩证之例数)。
1.4疗效判定标准据1993年全国慢性病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讨论会制定的疗效标准;治愈:主要症状完全消失,肠镜检查黏膜恢复正常或溃疡病灶已形成瘢痕。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肠镜检查黏膜表面仍有充血、黏膜下树枝状小血管模糊。有效;主要症状有改善肠镜检查有出血灶,或溃疡数目和/或溃疡面缩小。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善,肠镜检查较前无变化。
2结果
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特别是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无论门诊还是住院,一般均需系统的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改良Truelove”五天强化疗法”是治疗急性UC的经典方法。禁食以避免对肠道不良刺激,静脉营养可满足短期人体营养基本需求,并改善原有营养不良状态,氟桂嗪可抑制肠道内不良菌群;激素局部应用减轻炎症反应,稳定肠黏膜受损细胞,减少免疫反应,改善症状。改良Truelove”五天强化疗法”短期内能明显改善症状,但远期疗效欠佳。配合柳氮磺胺砒啶可提高远期疗效。但仍不够理想。
据药理研究表明,田七能缩短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并有收缩血管作用;白芨可增强血小板第Ⅲ因子活性,缩短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抑制纤维蛋白酶的活性;乌贼骨含碳酸钙、磷酸钙、氯化钠、镁盐及胶质等。以上3味药均有较强的止血和愈创作用,为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之重药。
治疗组显效和有效共27例中,单纯结肠部多发溃疡12例,结肠并直肠部均有多处溃疡患者18例。湿热内蕴型6例以白头翁汤治之,气滞血瘀型4例以六磨汤加减治之;脾肾两虚型4例以六君子汤合四神丸治之。阴血两亏型16例以四物汤加减治之。表明本组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病例以阴血两亏型为多,究其本因,实为久泻久痢,病情迁延所致。各辩证类型多随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而变化。临床需据个体情况及时调整方剂。本组资料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可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陈天亚.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0(34).
[2]高岩.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1(03).
[3]赵春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05).
[4]刘育才,吴建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04).
[5]温建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7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13).
[6]李慧.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9(24).
[7]邹昀,李太荣.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04).
[8]陈力.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疗效评价[J].中外医疗,2011(15).
[9]谢敏,杨肇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2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03).
[10]乐毅.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