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移情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探究肖世扬 罗熠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审美移情在艺术欣赏和美术教育中都有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它让人重新认识我们与世界、自我的关系。它不仅是引起审美共振和提高审美修养的重要路径。也契合了时代艺术教育理念和育人精神。
关键词:审美移情;艺术欣赏;作用对一幅美术作品进行品味欣赏,其实就是审美主体对艺术品的审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种重要的效应,即。可以说,美感大都伴随着移情效应。认识移情对艺术欣赏的作用,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审美移情的内涵
在美学史上,移情是一个重要的范畴,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利普斯。但其实,在之前中外很多学者就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比如先秦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庄子·外篇》中秋水篇中就讲到他和惠子濠梁之上出游的故事,其实也是一次审美经验的对话和交流。在与惠子的对话中,庄子以自己出游欢畅无羁的体验,创造性的由己及物,所以看到鱼在游水也是快乐的。虽然惠子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向往自由自然之道的庄子,在此把自己“乐”的心境投射外印到鱼身上,这种把“自我”和“非自我”的统一过程,就是审美的移情。
二、审美移情在美术欣赏中的运用
在认识了移情效应后,我们就可以把它运用到艺术欣赏特别是美术欣赏中。在美术欣赏中,我们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会默知概念与术语的硬性教育方式,而是鼓励他们由自己的经验再选择影像再创造,从而实现艺术接受的过程。著名的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就提出,任何艺术的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可以做出多种解释的。例如我们在欣赏印象派大师凡高的《星月夜》时,我们不仅要看到整幅画旋转、卷曲、汹涌的星云和异常活跃的星空,更要看到,这是画家把自己的深情专意移情于这一张脱离现实的景象世界。其实,画中的星空和月夜未必如实客
观的反映了现实世界,但是它的价值就在于画家所赋予的蕴含内容,这种需要欣赏者用移情而显现出的审美价值。
不仅是印象派的油画,欣赏中国的山水画,审美的移情也是大量存在的。中国的画家穷极笔墨色彩,其实都是为了勾勒描绘自己心灵世界中的山水意象。我们在山水画中看到的大地山河、风雨云雾、柳絮花开,它们本是无生命的存在,但是在画家和欣赏者眼中,它们是有动作有情感的鲜活生命。这种道,不仅是画之道,更是宇宙和人生之道。它指向的,是通过审美移情和凝神遐想所获得的愉悦之情。例如在欣赏范宽的传世画作《溪山行旅图》时,欣赏者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感知和把握,加入情感、心绪与溪山融合,仿佛不自觉地跟随着范宽的脚步,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次溪山旅行。在这幅画作中,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让人高山仰望,在如此壮阔雄伟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整幅作品动静结合,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山之雄奇,更体现出画家主客一体、心物交融的心灵追求和生命意向。
三、审美移情激发审美共振
在艺术欣赏中,如果能理解和体会这种审美移情,欣赏者与艺术的每一次接触,就容易碰撞出审美共振。明代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夫之提出,“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故曰景者情之景也,情者景之请也。”我们平时在欣赏艺术作品和自然风景时,都会有意或无意的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其中,产生“情中景”“景中情”的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次“人化”的过程,它使客观事物染上了人的主观色彩。也正是由于这种主观对于客观的心理改造,从而增添了客观景象的魅力和美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当我们心情抑郁忧闷之时,眼中看到的景象也是凄哀的。而我们心情欢畅时,感到身边的事物如此美好。这种审美差异的原因,就在于欣赏者的主体情感发生了变化,影响到了客体的影像。
当然,这种物我同一的审美移情,不仅是把我的情感转注到景,由我及物,还
可以是把景的姿态于我吸收,由物及我。有“国画四君子”美称的梅兰竹菊及“岁寒三友”的松竹梅,是中国画最常见的意象。我们在欣赏这些画作时,不自觉也会受到它们的影响,使人胸襟开阔风逸节高。因此,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美感其实就是主体的我和客体物的情趣回流往复。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的移情效应不一定都会产生美感,但美感却必定伴有移情。它的产生,需要审美主体克服和超越现实功利、利害关系,进入纯然的审美观照状态。获得审美的移情,需要的不是科学或实用功利的眼光,而是既不实用也不现实性需要的审美态度。这就需要欣赏者达到恰当的心理距离,太近容易陷入实际需要的欲望,而太远又不易获得美感。每产生一次审美移情,欣赏者就更加亲近艺术,这样的审美体验多了后,欣赏者也得到了再生长,他的审美眼光和艺术判断力自然而然地在其中也得到提升。
总之,审美移情在艺术欣赏和美术教育中都有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它让人重新认识我们与世界、自我的关系。现在的美术新课程标准不断提到,要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审美移情无疑契合了这种时代艺术教育理念和育人精神,是引起审美共振和提高审美修养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宗炳.画山水序[A].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C].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邹德浓等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205
“审美移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