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Education构成学艺术的现代设计教学探讨Explore into Teaching Constructionism of Modern Design吴飞飞 Wu Feifei一、 构成学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意义在造型领域中,“构成”成为专门的用语,源于20世纪初期俄国的前卫艺术运动“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以及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所用的“构成”(Gestaltung)。之后,由于俄国许多艺术家不满新政权而流亡国外,这些流亡的、纯粹的构成主义者影响了西欧各国的前卫艺术运动,并把他们的造型倾向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流派。同时,构成艺术所创造的形态被大量采用,这些非具象的形态与崇尚简洁明快、高精度的现代设计精神完全吻合,经由设计的传播迅速推广到全世界。
构成学作为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是以认知、体验、创造为核心的新的设计教学方法。它在认知中研究如何创造形象,以及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有机联系。不仅需要掌握现代艺术设计在视觉传达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性,还要具有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性。这些特性,对培养受教育者在设计艺术形态和美学规律的探索中如何把握先进的、与时俱进的艺术形态起着重要作用。
构成学本身的意义在于运用现代设计中最基本的点、线、面作为造型元素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的、理性的分析,从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要素,并把这些本质要素分解、抽象出来,或者通过对这些本质要素的观察和认知所产生的联想,按照美学规律和构成原理,重新结构、整合,创造出一个具有全新理念的新形象。通过构成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在视觉语言和造型能力上的创造力、想象力。
二、 构成学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发展多年来,构成学作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必修课程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基础体系。由于这个体系的有利之处在于它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便于学习与掌握。因此,它被发展为各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并处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之中。
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始终把构成学的表现形式固定在一个有限的、统一的模式中。学生误认为构成的学习只不过是一种程式化的训练,是应用工具在固定的范围内用点、线、面进行“组合”来体现的一种创造行为。在教学方法上,我国的课程仍然停留在过多地引导学生对既定
的几何骨骼样式进行认知与实验。因此,学生的大多数设计命题在风格上形成一种模式,缺乏生活气息,千篇一律,僵化、背离了构成教学的
初衷,误入了形式主义的歧途。
欧洲构成学课程的教学是非常活跃的,教学模式随着周围的环境变化而不断地改革完善。整个课程的安排是引导学生从教室中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点、线、面,寻找由大自然创造的构成,然后带着在大自然中发现的自然物象的片段回到教室进行主观的再创造。德国纽伦堡应用科技大学艺术设计系的教师们在构成学的教学中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当课程进行中遇到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时,学生们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寻找随着时间的变化和万物在太阳光的照耀移动下产生的变化。比如,建筑工地的脚手架在阳光下移动,组成脚手架的线条变化着,造型的构成也在不断变化着,可以令学生们捕捉下这些变化着的构成。学生们带着这些源自于大自然的作品,带着问题回到教室与他们的教师们一起探讨。这些大自然赋予的作品往往会成为一件大作品的构成元素,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它原来的面貌,或通过质的变异建立一个全新的印象。教师们在教学中经常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尽可能改变每一次的讲课内容。比如在讲解光影的作用时,会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面放置了一些道具,然后开一个口子,尝试着用灯光从各个角度朝里照射,要求学生用照相机记录下各种光影的变化状态。通过这种方法来改变传统的视觉习惯。
在制作方法上,不拘泥于仅仅利用笔、尺、圆规来制作作品,而是利用照相暗房、拷贝放大等技术,把在大自然中捕捉到的灵感进行再创作。由此,作品的产生往往注重于创作的整个过程。每个学生的作品在最后展示时必须把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展示出来。
构成学大师康定斯基曾说过:“街道,从透明的、硬厚的玻璃看过去,它好像是被分开的另一个世界的东西。打开门走出去,进入这个活跃的生命里,感受它的脉动。”以大师的理论对照欧洲艺术设计构成学的教学方法,从中可以体会到要求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在生活中观察的重要性。使他们在观察中激活思维,再过渡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去。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
脚手架及其构成图案
体化,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周围环境不断变化
的新形势下,使学生开阔眼界、体验生活、认知大自然环境很重要。让学生脑子空空地坐在书桌前,面对机械的点、线、面,凭空想象来创造出新的理念,这实在落后于当前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这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先进国家的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没有体现当今所倡导的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
三、 构成学教学在与国际接轨中寻找多元化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备受世界的关注。中国要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参与国际间的竞争,建立多元的设计格局,这应该成为我们设计教育工作者首先考虑的重大问题。多年来,过于统一的构成学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不仅造成了设计与现代文化的脱节,也与探索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多元的设计格局相距甚远。
构成学虽然是外来文化,但已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沃土之中。面对西方国家文化的强烈冲击,不仅要跟上西方现代构成观念,还要具有自己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精神的特色。中国的传统艺术造型中蕴藏了丰富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中国的文化中探索寻求构成学的灵感。
总之,追求多元化现代设计格局也就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融入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两者结合中探求新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
①林品章:《商业设计——入门篇》,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1987。/②庞永红:“论构成学与现代设计教育”,《装饰》,2002.5。
2004年/10 总第138期吴飞飞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装76
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