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年级上册《千字文》 (3)

3年级上册《千字文》 (3)

2022-08-26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三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三

(一)

国学片段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我是小助手

1.能:知识技能。2.罔(wǎng):不。3.靡(mǐ):不。

4.恃(shì):依赖,以……自负。5.覆:验证,考验。6.器:气度,胸怀。7.量:估量,度量。我是小翻译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学到了知识技能,一定不要忘记。不要随便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自负。信守诺言要经得起考验,胸怀宽广得要难以估量。考考你的智慧

1.下列词语中,(

A.

信使可覆

)告诉我们为人要讲信用。B.器欲难量

C.得莫能忘

2.下列词语中,(

A.

信使可覆

)告诉我们为人要心胸宽广。B.器欲难量

C.得莫能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

A.“靡恃己长”的意思是为人要谦逊,不能仗恃长处而骄傲自负。(B.“知过必改”告诉我们,有错就要及时改正。

4.如果你的小伙伴有随便议论他人、瞧不起人的情况,你可以引用这段话中的哪一句来劝他?

弘扬传统文化

六尺巷

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邻居叶秀才为争地界而打官司的奇闻。

张家要盖房子,地界紧靠叶家。叶秀才要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以便出入。但张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现在按地契打墙没有什么不对,即使要留条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行。当时张英的儿子张廷玉也在朝为官,老家具体事务由老管家操办。老管家觉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总管,况且这样修墙也有理有据,叶秀才的意见不值得答理。于是沿着叶家墙根砌起了新墙。这个叶秀才是个倔脾气,咽不下这口气,一纸状文把张家告到了县衙。

一个小秀才与当朝宰相打官司,而且理由也不十分充分,亲朋好友都为叶秀才担心,劝他早点撤诉,但叶秀才坚持要把官司打下去。张家管家连忙写信把这事禀告了张英,不久就接到了张英的回信。信中只有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这首诗,明白了主人的意思,第二天早上就动手拆墙,主动后退了三尺。叶秀才深受感动,拆掉自家的墙,也后退了三尺。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

如今,这条六尺巷已经成了桐城县的一大历史名胜,而两家的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也成了一段千古佳话。

(二)

国学片段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我是小助手

1.形:言行举止。2.表:仪表风度。3.空谷:空旷的山谷。4.虚堂:宽敞的厅堂。

5.习:接二连三地反复,指回声。6.积:积累。7.缘:因为。8.庆:奖赏,回报。

9.尺璧:直径一尺的美玉,十分珍贵。10.寸阴:短暂的时光。11.竞:争取,珍惜。我是小翻译

高尚的品德建立起来了,好名声自然会树立起来;言行举止端庄了,仪表风度自然就会端正。

在空旷的山谷中呼喊,会有回声,声音传得很远;在宽敞的厅堂里说话,会有回音,声音非常清晰。

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分是乐善好施的回报。

直径一尺的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即使是片刻时光也是值得珍惜的。考考你的智慧

1.写出这段话的三对反义词。(

)--(

)--(

)--(

))

2.关于“德建名立,形端表正”这句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人只要穿着华贵,就一定有高贵的风度。B.一个人的好名声是靠高尚的品德建立起来的。3.

三国时候,刘备曾经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下面

(

)

哪一句话与这句话意思相近?

A.祸因恶积,福缘善庆。B.德建名立,形端表正。C.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4.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珍惜时间的名人?请把名字写在下面横线上吧。

弘扬传统文化

勤学惜时的司马光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他编写出来的。

司马光在私塾里上学的时候,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甚至觉得自己比别人的记忆力差。为了训练自己的记忆力,他常常要花比别人多两三倍的时间去记忆和背诵书上的东西。每当老师讲完书上的东西,其他同学读了一会儿就能背诵,于是纷纷跑出去玩耍了。司马光却一个人留在学堂里,关上窗户,继续认真地朗读和背诵,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本,能背得一字也不差,才肯罢休。

他还利用一切空闲的时间,比如骑马赶路的时候,或者夜里不能入睡的时候,一面默诵,一面思考文章的内容。久而久之,他不仅对所学的内容能够记诵,而且记忆力也越来越好,即使是儿时所学的东西,也终身不忘。

司马光一生坚持不懈地埋头学习、写作,往往忘记饥渴寒暑。他住的地方,除了书本,只有非常简单的摆设:一个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做的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做枕头呢?原来,司马光常常读书到很晚,累了就睡一会儿。当他翻身的时候,枕头就会滚到一边,头就会碰到木板,人就醒了。于是,他就马上披衣下床,点上蜡烛,接着读书。

就是凭着这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司马光和他的助手,花了整整19年时间,编成了《资治通鉴》这本历史巨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