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途径

研究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途径

2023-10-25 来源:爱问旅游网
e 职业时空 研究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途径 邵永斌 (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832003) 2010年3月 摘要:研究生教育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并涉及高校多个管理与服务部门,是一个大的系统 工程,因此要探讨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就必须系统思考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不断分析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还要努力寻找对策, 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高校是从事教育服务的单位,是培养人才的基 地,其产品是教育活动和过程的结果——学生在知 识、能力、道德品质及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方面获 得提高。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先进 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 力量,是当代科技和人才的重要阵地。研究生培养 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文章认为通过构建 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加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科研 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 途径可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收稿日期:2010—01—12 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创新能力的基础,首先是要有一个合理的知识 结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构建“宽口径、厚 基础”的合理知识结构。“宽口径、厚基础”是针对 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或者研究课题来说的,是相对的, 是培养知识广博、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的优秀研究 生的前提。研究生课程设置必须“点面结合”,既培 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又 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扩张和知识结构的优化,鼓励专 业知识的交叉互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 作者简介:邵永斌(1980一),男,硕士,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处助理研究员。 这样才有可能发现真理,找到教育发展规律,完成 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2)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科 学研究是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进行教育 科学研究,就应当坚持科学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 严肃认真。无论是课题的选择、论证,还是课题的 实施、检查,教师都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对待,如 实反映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3)虚心好学,团 结协作,勇于创新。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往往需要教 师之间的彼此支持与协作,这既是现代教育科学研 究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科学研究素质本身的要求。 只有虚心学习和借鉴他人之长,补已之短,通力协 作,互相配合,才能保证研究的成功并促进自身科 学研究素质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 科研型教师的培养方法 1.增强教师的科学研究意识,端正科学研究态 度,不断探索和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素质 教育科研意识是推动教育科学研究行为的内在 动力,科研意识清晰且强烈,就能产生从事教育科 研的决心和行动。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只重视日常 教育教学工作,忽视科研的倾向,注意将教学与科 研结合起来,必须从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科研的 相互关系上提高认识,必须从教师成长与科研的关 系上提高认识。教师的成长不仅体现在对教材内容 的熟练驾驭、教学方法的熟练运用、教学经验的积 累和心理素质的成熟上,而且体现对学生心理发展 .的特点与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上。这就需要 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研究教材、教法,提炼教 学经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 系等。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它需要教师端正 科研态度,树立严谨的科研作风,改革陈旧的教学 模式,大胆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 2.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运用激励机 制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励必须以人为本,从教师的需要出发。教师 的需要与一般人的需要不完全一样,他们的需要除 了一般人的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之外,还 有如下特点:精神文化需要的优先性;物质需要的 精神丰富性;创造、成就需要的强烈性;自尊、荣 誉需要的关切性等。鉴于此,在运用激励机制的过 程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正确认识和理解教 师的物质需要,物质需要中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因素; (2)关注教师的自尊和荣誉的需要;(3)重视教师 的创造和成就需要。 总之,培养科研型教师是新时期对教师素质提 出的新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而教师教育 科研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潜移默 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加强教 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参加科研实践,养成科研习惯,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实现科研素质的提 高,成为科研型教师。 88. 第6卷・第3期 职业时空 CARE人才培育ER HORIZON ’‘= 合能力。这就要求管理部门要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强 化学生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全面规划研究 生课程,分层次、分类型,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课 程建设,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针对不同类 型的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学分、比例、 结构。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式教学方式,把教 学的重点由教转向学,由教师转向学生,以学习和学 生为中心来安排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充 分尊重学生的需求和选择,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 的个别差异,发展学生的个人素质。要以完善学生的 四 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校园网络已经延伸到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 个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 值取向以及学习、生活和交流方式等。面对这种形 势,高等学校必须以开放的胸怀和理性的态度,积 极抢占大学网络阵地,整合网络资源,牢牢把握网 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使校园网络文化成为各项工 作的新途径和新窗口,成为校园优良校风和学风建 知识结构为根本目的,服务学生的科研工作为基本 准则,增加前沿类、方法类、实践类、跨学科课程在 所有课程中的比例,使学生通过前沿类课程了解学 科发展方向,把握学科前沿,然后运用方法类课程掌 握的研究方法,把握运动规律,将跨学科的知识结合 在一起,通过实践,缩短探索过程,提高创新能力。 二、加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对研究生的培养,一方面需要他们广泛地学习 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一方面也要注意培养他们分 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要着重其智力的 开发,培养其科学上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这两方 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没有一定的专 业理论知识,能力、方法也难以培养,而没有科学 的方法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知识就是僵死的,很 难有什么发展和创新。因此,指导教师要鼓励自己 的学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 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推崇创新,倡导批判性 和创造性思考,树立自信和敢于大胆质疑的精神。 三 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强化导师在学业 和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研究生是学术研究和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后备 力量,在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应具备的 素质中,学术道德素质是重中之重。怎样教育和帮 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 题,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纵使能够传授给他较多 的知识,他在学术上也是不会有前途的。学术研究 的第一特征就是它的诚实性和严肃性,在学术活动 中必须诚实严谨、尊重事实、独立思考,这是学术 研究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术诚信的本质特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优秀的导师应当 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精湛的业务素质和严谨的治 学态度,做到“学高”且“身正”,实事求是地治学, 实事求是地做人,给研究生树立良好榜样。而研究 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才能使自 己在学术征途上有所发展。有才学而无品行的人,他 们的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有的时候是很可怕的。 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如 果导师积极参与到研究生品德教育中来,所起的作 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导师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 学作风、不懈的探索态度和严肃认真的敬业精神,一 丝不苟地做学问,并以此来激励学生。 设的前沿阵地。 校园网络的建设应该坚持以营造开放、科学、民 主、创新的校园学术氛围为出发点,打造出一个集 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形成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让校园网络成为研究 生获取各类知识信息资源尤其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宝 库,让研究生在校园网络学术氛围中接受熏陶,体 验人类文明进步,掌握最新学术知识,了解科技发 展动态,从而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风气。 五.紧抓思想政治教育不放松 思想政治素质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和 行为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和倾向, 是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提高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促使其为人类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使人生 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随着研究 生群体特征的变化以及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推进, 必然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新机遇和新问题,研究生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发展目标之间还存在着差 距,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重点研究研究生群体发展的新特点、新 规律,不断探索满足研究生需求、适合研究生教育 特点的工作新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教 育,帮助研究生树立健康的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 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缓解和 预防心理问题,处理好适应环境、学习成才、人际 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1. [2]王二平.科学精神与科普[J].科学与无神论,2007,(5): 25-26. [5】孔玉芳,王章豹.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弘扬与普及 [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2):150一j55. [4] 导师论导——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M】.北京理工 大学出版社,2008. [5】高艳,屈晓婷,秦莹,等.坚持“以人为本”构筑促进 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平台[J].德育,2009, (1):26-28. [6] 周连景.高校校园网应成为校风学风建设的前沿阵地 [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1):27--28. .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