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石盆景制作与赏析

山石盆景制作与赏析

2023-02-04 来源:爱问旅游网


项目一 山石盆景的概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盆景的定义与发展;

(2)熟悉盆景的分类;

(3)了解盆景的艺术表现。

技能目标:

(1)能认知我国盆景的含义与发展历史;

(2)能认知盆景的类型及艺术表现。

任务一 山石盆景的定义、发展史

一、山石盆景的含义

盆景起源于中国,是东方艺术精品,也是我国传统园林艺术。所谓盆景,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该定义包含了 5层意思:

1

①盆景起始于我国;

②反映了盆栽、石玩与盆景的内在联系;

③盆景的基本材料是树和石;

④盆内的自然景观,既包括树木盆景,又包括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

⑤阐明了盆景是一种艺术品,它与盆栽、石玩有着本质的区别.

1。 山石盆景的定义

以大自然奇山秀水、旖旎风光为创作范本和表现主题,以天山南北、大漠戈壁、南国溶洞、五岳各山中自然形成的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精选和切割、雕琢、拼接、胶合等技术加工,配以树、草及各种摆件,在较浅的山水盒中置景,用来表现锋岳山岚,江水湖泊等大自然景观者,即为山水盆景,又可称山石盆景。

2. 盆景与盆栽

(1)盆栽 盆栽仅仅是一种栽培方式,是将树木花草种植在盆中,用于绿化和观赏的简单栽培方式,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但没有经过艺术加工,没有注入作品作者的感情,不具有诗情画意。

(2)盆景 盆景是在盆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树桩盆景。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文学、绘画等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盆景被人们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生命的“雕塑\"、“活\"的艺术品.盆景的内涵远大于盆栽,它是浩瀚大千世

2

界在咫尺盆盎中的浓缩。这种“浓缩”取决于作品意境的深浅。

3. 盆景的意境

意境就是审美思想的核心,也是一切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人观后觉得余味无穷。具体地说,意境就是人们在观赏某一盆景作品时,通过对这浓缩的大自然的壮丽山川、古树奇木的欣赏,不仅可以欣赏到盆中的景,同时通过景激发美的情感、美的理想,启发人们向上、向善、向往自然,共创美好和谐的社会,从而领受到境外之情,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境地。即一件好的盆景艺术品,把大自然的野趣和神韵浓缩其中,纵使你身困闹市,亦可神驰千里,给你一种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陋室而有林泉之致的感受。

4。 盆景的本质

盆景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在盆中用活的树木及山石来抒情,要学好盆景制作,创作好的题材,就应该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多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多观察奇树古木,从中寻找灵感。对大自然的观摩,不仅为盆景创作积累素材,而且在潜移默化之中,胸襟开阔,气魄宏大,从而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正如已故盆景艺术大师周瘦鹃老先生说的“胸无丘壑,腹无诗篇,是很难创作出优秀的盆景作品的\".一盆优秀的盆景,代表着作者的审美情趣、思想抱负、道德情操、文化素养,也即景如其人.

5。 盆景的学科

盆景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美学、文学、科学的综合体.所谓美学,盆景的制作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古雅秀美,神韵生动,耐人寻味;所谓文学,盆景造型构思,有诗情画意,有

3

高低层次,有抑扬顿挫,有起承转合,反映出较高的文学水平;所谓科学,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长发育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制作它必须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和进行长期的艺术加工以及养护管理,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它的良好生长和优美造型。所以盆景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植物栽培、石材加工的技术。在学习盆景前一定要先学好植物栽培学、生态学、地理学、土壤学、绘画等课程。

二、盆景艺术的特点

关于盆景艺术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地域的世界性

盆景是我国造园艺术中的瑰宝,目前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艺术。德国、美国、意人利、泰国等许多国家都掀起了一股盆景热。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至少有30个国家和地区掀起以盆景为内容的热潮,老年人和家庭主妇特别喜好。世界上盆景团体也逐渐多了起来,在美国有300多个,澳大利亚100个,欧洲60个。现今,我国盆景艺术对许多国家都发生了直接的影响,并且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而不断扩大。

(2)技艺的综合性

盆景艺术和许多艺术有联系,所以它具有综合性、那么,它和哪艺术、技术有联系呢?归纳起来有: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陶瓷艺术、根雌艺术、园艺栽培技术、书法艺术。由此可见,盆景艺术的综合性是很强的。

(3)构图的复杂性

4

盆景不像照相、绘画那样,只在平面上构图,盆景是“立体的画”,是四维空间艺术。第四维空间是指时间要素。桩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只是不像电视、电影那么快罢了。此外,还要兼顾不同视野、视距的变化.不论苏派、扬派、川派、海派、浙派、徽派,还是岭南派、通派,都十分注重立体空间构图,兼顾仰视、俯视、平视、正视和侧视的观赏效果.尤其川派古桩盆景,在空间构图上更是颇费匠心.

(4)表现的概括性

盆景艺术的表现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盆景艺术同同林艺术相比,虽然艺术原理相同,但它是比一般园林小得多的微观景观,不能像园林那样,以大地为纸来作画,只能在很有限的小小盆盎中做文章,要“藏参天复地之意于盈握间”,即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倘无高度的概括性是不能达到的.

(5)创作的连续性

盆景,尤其桩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桩景的生命过程也就是桩景的连续创作过程,因而决定了盆景创作的连续性。一幅图画、一座雕塑,创作一经完成,就不再变更了,然而在盆景这个有生命的艺术品中,树木的幼年、成年、老年各个阶段,其外部形态表现完全不同,艺术效果也很不一样,因而决定了其创作过程也就连年不断地进行。比如现在陈设在扬州瘦西湖公园里的300余岁的那盆古柏,相传是明末清初天宁古寺的遗物。即使是野外挖取的一盆普通的像样的盆景植物,往往也是三年五载才能完成造型。树桩一旦死了,它的艺术生命也就结束了。

(6)美感的可变性

5

盆景又有点像音乐,给人的美感随时间而变,时移景异,一年四时不同,一日朝夕而变。此外,盆景还可以和舞台布景一样,创造特定的艺术环境,给人以特定的艺术感染。如夏季表现冬景,隆冬表现春色,就是几块石头摆法不一样,也会创造出不同的意境来。

(7)风格的多样性

盆景创作,虽说都是运用“小中见大\"“缩龙成寸”“师法造化”等手法,都讲求诗情画意,但由于地域不同、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不同、采用材料不同,加上作者性格和文化素养各异,因而在创作上形成了很多个人风格、地方风格和艺术流派,所以在盆景的百花园里更能体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来.

(8)浓厚的趣味性

由于盆景是边缘艺术、高雅艺术,因而它给予人们的欣赏趣味也是高雅的、含蓄的、多层次的。盆景是自然景色的升华,又是诗情画意的再现,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它给予人们的美感既是自然的,又是艺术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因而,它比其他许多艺术形式有更高的艺术趣味和魅力。

三、山石盆景的发展史

中国是拥有5 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勤劳、聪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至今仍散发着奇异的光芒。盆景艺术就是其中一个部分,是中国独特的一门艺术形式。

早在7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国就有了草本盆栽。汉代出现了木本盆栽和水旱盆

6

景形式-—缶景,到唐代盆景艺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历代的盆景艺术匠师们和盆景艺术理论家们通过他们的辛勤耕耘,在盆景材料、立意、造型、技法、欣赏品评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上升为盆景艺术理论。

1. 盆景发展史

(1)新石器时期的草本盆栽——盆景的最初形式 新石器时期草本盆栽是盆景的最初形式。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距今约7 000年的新石器时期的两块陶器残片。一片是五叶纹陶片(图1—1),另一片是三叶纹陶片.这两块陶片上均刻有长方形花盆,盆中阴刻着一株万年青状的植物.这是中国乃至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盆栽记录.这种原始的草本盆栽艺术,是最原始、最初级、最简单的盆景。故而,盆景起源的年代应该定为7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图1—1 余姚考古的盆栽陶片

(2)夏商周国石玩玉雕和老庄思想—-盆景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夏商周为我国盆景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石器时期,人们制造的石斧、石刀、石针,既是简单的生产工具,又是最初级的工艺品。殷商以后,进入了铜器时代,青铜工具替代了石器工具.此时,石器逐渐向艺术品方向转化,最后变成了装饰、赏玩的艺术品。人们逐渐从粗糙的石料转向以细腻、坚硬、透明、玲珑、美观的玉石为原料,出现了玉雕、赏石的社会风尚。

7

1983年在江苏武进县出土的夏代文物中,发现一件高8。2cm、宽8.4cm,雕有花纹图案的精致玉琮,这类似现代微型盆景中常用的小盆盂。

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玉雕、赏石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时处处皆有玉。据记载,周朝的周公曾用几座将一块珍贵的玉雕竖起,陈设在神台上.《周礼》注称,周公植璧于座,这就是石供。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崇尚自然的思想是盆景发展的思想土壤.总之,夏商周三代的玉雕、石玩及其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思想为中国山石盆景的选材、造型、审美、技法、理论等方面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对以后汉代矢景的形成影响深远。

(3)汉代木本盆栽与缶景-—盆景真正的出现 汉代是我国盆景真正出现的时期。这个时期里既完成了草本盆栽向木本盆栽的转化,又实现了原始盆栽向艺术盆栽即真正盆景的

转化。

·汉代木本盆栽.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为了把西域的石榴引种到中原来,就采用了盆栽石榴的办法(图1—2)。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木本植物盆栽的文字记载。从此也就完成了草本盆栽向木本盆栽的过渡。汉代盆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生产,为了引种驯化,

图1—2 东汉墓壁画中的盆栽

8

仍然属于原始盆栽的形式,它离真正的盆景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木本盆栽的出现为汉代缶景的出现打下了栽培技术基础。

·汉代矢景。据野史所载:“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鸟兽、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一矢,世人誉为缩地之方。\"这就是所谓的缶景。从中可看出:缶景已不再是原始的盆栽形式,它已经成了盆栽基础上脱胎而出的艺术盆栽,即真正的盆景艺术。这是盆景发展史上的一次关键性突破,是迄今为止中国艺术盆栽的最早记载,也就是说艺术盆栽始于汉代。发倔出土的汉代山形陶砚缶景记载的物证如图1—3所示.山形陶砚中有山川(十二峰)、重云叠嶂、湖光山色,与缶景景观内容描写如出一辙,已略具山石盆景之大观,

图1—3 汉代山形陶砚

也即汉代已经开始出现山石盆景了。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画—-盆景艺术的飞跃 魏晋南北朝时期促进盆景向诗情画意方向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政治腐朽,士大夫追求隐逸的风气日盛,他们发扬了老庄思想,以山林为乐土,以隐居为清高,将理想的生活与山林的秀美结合起来。晋朝南渡之后,江南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贵族地主大量建筑园林别墅,过着游山玩水的清闲生活.当时盛行的玄学引导士大夫从自然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与趣味。这种风气促进了中国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进而也促进了盆景艺术的发展,盆景艺术开始向诗情画意的方

9

向飞跃.

(5)唐代的盆栽、盆池、小滩及赏石—-盆景的成熟 唐代是我国盆景的成熟时期。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文化艺术方面,如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时期盆景艺术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盆景制作得以成熟。

·唐代盆景的类别与形式。盆景发展到唐代,凡树木盆景、山石盆景、石供等几大类别已基本具备,也有了关于树木盆景造型手法(扎剪)的记载,如元桢所写的《花栽》.唐代,树木盆景是盆栽的形式,主要有3种—-直干式、曲干式和观花盆栽,也称为花栽、盆栽、五粒小松等,唐代,山石盆景被称为盆池、假山、小滩、厅池、小潭及其他。唐代的盆景文物主要有陕西乾陵章怀太子墓壁画(图1—4)、西安中堡村考古出土文物和阎立本的《职供图》(图1—5).

图1—4 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 图1—5 唐代《职供图》局部

·唐代盆景的艺术特色:

10

①唐代山石盆景已初步形成三峰式艺术风格,达到了“程式化”的成熟程度。“三峰式\"山石盆景在唐诗中多处出现:“三峰意出群\"“三峰具体小”等。这种风格一直影响到宋代,如苏轼有诗句“试观烟雨三峰外”。这类盆景的思想主题是以冷洁、超脱、秀逸等概念为高超的意境,即所谓的意境飞跃(宋代亦然),多以游山玩水、吟风咏月、饮酒赋诗、载歌载舞、花鸟虫鱼等为风雅的内容,布局上努力在一块小小的境地布置千山万壑、河溪池沼甚至大千世界为主休的生活境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上大夫阶层的理想和要求。

②唐代的盆池、小池、小滩、小潭实为一种大型盆景,形式多样、内容各异、丰富多彩。唐代文人无法建造皇家林苑那样大规模的池沼,只好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在家中建起厅池、小池、小滩、小潭,强调池沼不在大小,有意境者为上;“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余”“勿言不深广,但幽然人适\"。在唐代,盆景既是艺术品,又是商品,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

③唐代盆景所用植物大致有松、竹、慈竹、莲、萍、苔、山茶、五针松、兰、荪、桃、菊、柳等。

④在色彩构图上,唐代盆景也有一定的考虑。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所画的矢为黄色,它与红花、绿叶、灰石相互辉映,体现出作者从整体上考虑盆、景之间色彩搭配的协调.

(6)宋代盆玩、盆山——瓮景的盛行 宋代是中国盆景的盛行时期.据宋诗所载,宋代盆景称为盆玩、盆山、“壶中九华\",另有“假山\"“盆池”“和人假山”“吕氏假山”“假山小池\"等名称。徐晓白、吴诗华、赵庆泉的《中国盆景》记述,今扬州瘦西湖公园尚陈列有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它是由钟乳石制作而成的一盆山水盆景,看上去山峦起伏、豁壑渊深,为世上罕见,誉为国宝,是宋代山水盆景之实证。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收藏的宋人绘画《十八学士图》四轴中(图1-6),有两轴绘有苍劲古松、老干虬枝、悬根出土的盆桩。宋代盆景诗

11

词经搜集整理共辑二十几首,主要有苏轼、黄庭坚、陆游、吕胜乙、方岳等的作品,如王十朋(王梅溪)的《岩松记》。宋代出现论述盆石的专著,如《宣和石谱》《渔阳公石谱》《云林石谱》等,辑录了许多嗜石故事,闸述了石头的产地、形状颜色、质地、采集方法以及在盆景中的应用价值等。

图1—6 北宋《十八学士图》局部

宋代盆景的艺术特色:

①宋代盆景是唐代盆景的继续,主要是将宋代绘画理论更多地应用于盆景之中,如远小近大,远处的模糊、近处的清晰,使盆景艺术有所提高。不论宫廷,还是民间,以奇树怪石为玩品已蔚然成风.

②宋代有了“盆景”一词。

③树木盆景与山石盆景的区别更加明确,并对附石式盆景有了文字记载。

④赏石标准更为明确,对石品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山石盆景的制作技艺较唐代也有了

12

显著提高。

⑤对盆景植物进行分类,出现了“十八学士”的记载。

⑥宋诗中出现了“根艺\"的记载,它与盆景发展关系密切。

⑦宋代有了对盆景的题名之举.

⑧日本的“宋风化\",盆景再度传入日本。

(7)元代些子景--盆景的小型化 元代是中国盆景的小型化时期.唐宋以来,除“假山\"“盆栽\"为中型盆景以外,其余“盆池”“小池”“小滩”“厅池\"等仍为大型盆景。这样大的盆景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唐代没有实现小型化,直至元代才大力提倡小型化,并实现了体量小型化的飞跃.这对盆景的大力普及和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元代高僧韫上人,云游四方,饱览祖国名川大山,胸有丘壑,师法自然,善于运用各种技法,打破盆景的格局,提倡小型化。这些小型化盆景称为“些子景” 元代些子景与现在的中型盆景差不多,但与微型盆景尚有差别.由于元代统治时间短,统治者崇尚武功而轻视文化艺术,致使盆景艺术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但元代盆景在体量上的飞跃也是中国盆景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8)明清时期盆景-—盆景的鼎兴与完善 明清时期是中国盆景的鼎兴与完善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理论家,盆景技艺亦趋成熟,盆景理论和制作的专著纷纷问世。在苏杭一带,盆景得到了大普及.在盆景理论上,对盆景树种、石种及制作技艺都有了较系统的论述.如明代陆廷灿的《南村随笔》对桩景枝、干、根的造型技艺描述得已相当详细;再如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对树种的描写;清代陈扶摇的《花镜》、李斗的《扬州画舫录》等几十本盆景理论和制作专著纷纷问世.明清时期是中国盆景的鼎兴与完善时期,这时期,盆景的类别、

13

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如山石盆景除水景型、旱景型、水旱景型外,还有带瀑布的盆景。

(9)近代盆景概况——盆景的衰败 近代是中国盆景的衰败时期。清末,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势衰败,资本主义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后又长期陷于军阀混战,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导致盆景事业日趋衰败,一蹶不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数灾难,盆景艺人连家园都没有,何以谈得上盆景创作?

“西眺苏台不见家,更从何处课桑麻”“计数只开花十朵,瘦寒应似我\"便是最好的写照。

2。 现代盆景简史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盆景发展大致经历了 3个阶段,即恢复发展阶段、停滞阶段和大发展阶段。

(1)恢复发展阶段(1949—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盆景这一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采取了保护、发展和提高的政策,在盆景界积极贯彻双百方针,盆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创新,恢复发展很快。

1956年,广州盆景研究会成立,有会员300余人.

1957年,周瘦鹃父子编著的《盆栽趣味》和冯灌父等编者的《成都盆景》问世。此后,一些盆景专著纷纷出版。

1959年,成都南郊公园举办盆景展览,陈毅元帅前往参观并题词:“高等艺术,美化自然\",轰动了中国盆景界。

14

196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香花、盆景组,并在苏州拙政园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盆景展览,展出江苏和上海两地盆景,影响很大.

1962年,上海盆景协会成立,会员110人

1964年,南京玄武湖举办江苏省第一次花卉盆景展览。

(2)停滞阶段(1966—1976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盆景和其他传统艺术一样,被打成四旧,诬蔑为封、资、修的黑货,遭到摧残。十年“文革”期间,人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盆景艺术创作也处于停滞状态。

(3)大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1977年以来,盆景艺术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发展十分迅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之际,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了全国盆景艺术展览,有13个省、市、自治区的54个单位参加展出,展出面积6 600m2,展出作品1 100盆,参观人数10万余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了彩色纪录片《盆中画影》.

1981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花卉盆景协会。

1982年,江苏、浙江、安徽、湖北、上海等地先后举办了盆景艺术展览.

1983年,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在江苏扬州举办了全国盆景老艺人座谈会,同时附没了盆景艺术研究班。

1985年,在殷子敏、胡运骅的倡议下,中国花卉盆景协会于上海举办“中国盆景艺术评比展览”,许德珩副委员长为展览题字.

15

在彭春生教授的倡议下,得到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和湖北花木盆景协会的全力支持,1986年于武汉召开中国盆景学术讨论会,同时举办了“中国盆景地方风格展览”.

1987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盆景展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1988年,在胡乐国倡议下,在北京北海公园成立了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

1989年,中国花卉盆景协会于武汉组织第二次“中国盆景艺术评比展览”。

1990年,在日本大阪市举办的国际花卉博览会上,江苏省如皋绿园制作的名为《饱览人间春色》的雀梅盆景,以“稀少、奇特、古老、怪异”的艺术特色,荣获国际金奖和博览会最高荣誉奖——国际优秀金奖。

1991年,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盆景会议,进行艺术交流。

1992年,在南京市举办海峡两岸(包括港澳地区)盆景名花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代表聚集一起研讨盆景名花的发展、把市场扩展到世界各地等问题。

1999年,在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扬派黄杨盆景《碧云》荣获金奖。

2012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在陕西安康举办了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会。此次盆景展,共有上海、北京、天津、重庆、香港、广东、江苏、浙江、陕西等17个省市,85个城市的950件盆景参展,85位盆景艺术大师、盆景爱好者进行盆景制作表演和创作比赛,是历届盆景展中中西部地区参展城市最多的一届,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盆景创作比赛.

中国盆景近几年来参加不少国际展览,曾先后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美

16

国等国家展出,并有大批盆景出口国外,中国的盆景技师还应邀在国外讲学和传授技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任务二 山石盆景的分类及造型

一、山石盆景的分类

山水盆景的分类是以盆面展现的不同情况以及造景特点来区分的,一般可分为水石类、旱石类和挂壁类。

1.水石类

盆中以山石为主体,盆面除去山石,其余部分均为水面。盆巾的山石用来表现峰、岳、岭、崖等各种山景,空出的部分为水面,展现江、河、湖、海等各种水景。盆面无土。在山石峰峦的缝隙或特意留出的洞穴内放置培养土,以栽种植物,在土面上辅以苔藓,不露土壤痕迹。再适当点缀亭、塔、桥、房屋、舟楫、人物、动物等配件.

水石类是山水盆景中的主要形式。通常的山水盆景都是以这种形式来表现雄伟壮丽、秀丽旖旎的峰峦山景以及江河湖海水景。如奇绝的黄山,秀峻的峨眉,险隘的华岳,雄伟的泰岱,还有匡庐飞瀑,雁荡巧石,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嵩山溪流,衡山别岫,洞庭湖泊等更多的自然山水景色,都可以在水石类山水盆景中表现出来.(图1—7)

17

图1—7 水石类

水石类山水盆景的管理也较方便,山石上栽种的树木一股都很小,价格也较为低廉,寻觅也较为容易,万一管理不当枯萎后,还可以重新栽植。如制作的山水景观较小时,还可以不栽植物,仅以青苔点缀或值以香港半枝莲小草,以草代树,很是方便。如需要长期放置于室内观赏,则山石上不需栽种草木。

为了增加欣赏效果,一般都选用较浅的大理石或汉白玉盆,这样可以从山脚水面逐渐欣赏至峰顶山巅,整个山景水面一览无遗,增加了视觉的愉悦感.

2.旱石类

盆中以山石为主体,盆面除去山石,其余部分均为土面或砂。山峰石块置于土中或砂中,主要表现盆中无水的山景.植物可栽种在山石上,也可直接种植在盆面上.土上铺以青苔,也可栽以小型树木,冉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点缀人物、动物、屋舍等各种配件。

旱石类山水盆景适宜表现大地与山峰共存的山景,但展现的场景不如水石盆景之宏大,

18

意境的深邃也稍逊色于水石盆景.但它可以展现牛羊成群、广阔无垠的草原景色,以及驼铃声声、令人神往的沙漠景观,这也是旱石类山水盆景的一大特色。(图1—8)

图1—8 旱石类

旱石类山水盆景的管理亦很方便.平时注意经常朝盆面上喷水,以保持盆土湿润,使植物与青苔生长良好,整个盆面与山景绿意盎然,增加欣赏美感和真实感。

用盆以较浅的大理石或汉白玉盆为好。浅盆可使山峰无比雄伟壮观,大地更加广袤无垠。同样可以使观赏者尽情浏览而增加视觉上的愉悦美感。盆土表面的地形处理要注意不能平坦展开,要适当加以变化,做成前浅后深、起伏有变方显自然之理。

3.挂壁类

挂壁类山水盆景是将盆悬挂在墙壁上,或竖置在桌上。山石经加工成薄片后再用胶粘在盆面上。其加工制作如同用山石在绘画,形成如山水画似的山水景观。

19

挂壁类山水盆景在制作中其布局不同于一般山水盆景,在造型、布局、构图及透视处理上均与山水画相似。它可以使山峰如同山水画那样悬浮在半空中,下面用空白代替云或水,而不必多考虑山峰坡脚的处理.

用盆主要为浅口的大理石盆和汉白玉盆,也可用紫砂盆、瓷盘、大理石平板等.根据主题需要可取长方、椭圆、圆形、扇形等各种不同形状.制作时可充分利用天然大理石板面形成的纹理,来表现云、水、雾等自然景色.石料软硬都可以,先将石料加工切割成薄片,或在石料背部切平,使之可以胶合,并留下一定的间隙栽种植物,以增加自然气息,使之成为一幅具有立体效果的山水画。(图1—9)

二、山石盆景的造型及其特点

(一)山水形貌的概念

山水盆景移天缩地,以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秀丽的自然风光为创作的素材.有关山水形貌的概念主要如下:

(1)山 由于地质变迁而在地面形成高耸的部分,就叫做山.

(2)水 水泛指小溪、江、河、湖、海、洋.

(3)山岳 高大的山、占地广阔,下面有很多小山簇拥,称为山岳。山岳可分为山顶、山坡、山麓3部分。

20

图1-9 挂壁类

①山顶:山顶是山岳的最高部分。根据其形态又分为尖顶、圆顶、平顶.

②山坡:川岳中间部分称山坡(也可说是山顶和山脚之间部分)。根据山坡的形态又有平坡、凸状坡、凹状坡、梯状坡等。

③山簏:山岳最下一部分,亦称山脚。是山坡下部伸向平原或水面的部分。

(4)山峰 山最高最突出的部分称山峰。根据高度,山峰又有主峰、次峰、配峰之分。

①主峰:主峰超众而立,高度为全组山峰之首。在山水盆景中以其高大奇特峥嵘取胜。

②次峰:高度仅次于主峰的山峰。在制作山水盆景中,有的将次峰和主峰隔水而立,呈对峙之势,有的将次峰置于主峰旁边,其目的都是为了衬托主峰,使山势更加优美。

③配峰:在一件山水盆景中,除主峰、次峰之外的山峰,统称配峰。在制作山水盆景时

21

常将配峰置于主峰、次峰周围或放置水面比较宽广之处。诸多配峰应高低不齐、形态有所变化为好。

(5)山峦 连绵的山称为山峦。在山水盆景中,一般高者称山,矮者称峦,并有“山无峰不美、峰无峦不壮、峦无起伏不真”之说.故盆景中的山峦应高低不一,才显真实

(6)山脊 两个山坡顶部相交形成“脊”。脊与山顶部紧密相连,起着江河分水岭的作用。

(7)山岗 山岗指较低而平的山脊.

(8)山崖 山崖指山的陡立的侧面.

(9)悬崖 悬崖即山崖突出、临空高挂之处。

(10)山谷 两山之间低凹处为山谷。在山水盆景中,山谷常能造成幽深的意境,山谷要隐隐约约,方显意境深远。

(11)山洞 山洞即山体上的洞穴。自然山洞的形成,一是由于山石溶解,二是由于地质陷落。山洞变化多而复杂,有明洞、暗洞、临水洞之别.

(12)瀑布 瀑布指从河床纵断面陡坡或山崖处倾泻下来的水流,远远望看好似挂着的白布.

(13)沙丘 沙丘即在沙漠中,由于风吹而堆积成的沙堆.

(14)风蚀岩 风蚀岩指沙漠中一直立地面的岩石,经过长期风沙吹打磨蚀,质地较软

22

部分磨蚀比质地较硬部分怏,石面呈现凸凹不平状,好似千层石的纹理。

(15)岛 岛指海洋里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也指江、河、湖泊中被水环绕的陆地。

(16)屿 小岛为屿。

(17)渚 水中间刚刚露出水面的小块陆地。

(18)矶 江、河、湖泊边突出的小山崖。

上述山水形貌是制作山水盆景必须了解的知识。但光了解这些概念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多观察真山、真水,多观摩山水盆景和山水画,不断增加自己的感性知识。如果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储存\"大量奇峰怿石之图、名山大川之景,再创作山水盆景时,便会得心应手,见石生情,随机应变.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姿态各异、气象万千.人们常用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漓江山色来形容祖国山河之雄伟秀丽。这些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是创作山水盆景的好素材。

(二)山水盆景的类型

山水盆景经过1 000余年漫长时间的发展,现形态多样,款式繁多,所用材料、加工技艺、布局造型等方面也多种多样。现在人们习惯以山水盆景的盆长为依据,把山水盆景分为五型:微型15cm以下;小型15~40cm;中型41~80cm;大型81~150cm;巨型151cm以上.

山水盆景根据用材、造型、表现内容和培育养护方法等的不同,传统分类上把山水盆景

23

分为水盆盆景、旱盆盆景、水旱盆景及其他形式的四大类.而水旱盆景与树石盆景有交叉,易混淆,这里把水旱盆景归到树石盆景予以介绍。

1. 水盆盆景的形式

水盆盆景是山水盆景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以山石为主体,盆面盛水无土,常在山石上栽种小草木,在盆面或山石上点缀配件,以表现名山、大川、湖、河、江、海、洋有山有水的风光。水盆盆景依据布局造型等的不同,又分为以下形式.

(1)孤峰式 又称独峰式、独秀式(图1-10)。盆内一般只放一块经过艺术加工形态优美、雄伟高大的山峰。如感到一块高大的山峰单调,可用2~3块矮小的山石,放置盆内适当位置上为衬石。但衬石和独峰山石大小要相差悬殊。独峰式盆景常用椭圆形、正圆形浅口盆,也有用长方形盆钵的,但长方形盆钵方角的处理比椭圆形盆难。山峰不要置于盆中央,不偏左侧即偏右侧,但也不要把山峰贴在盆沿上。如把峰峦放置靠盆的一端,另一端盆面显得太虚,可在此端摆放几只小舟,也可放置几块小山石,以达到虚实相宜的效果.

独峰式盆景所表现的景物多为近景,所以有人又称其为“近景式\"。观赏这种盆景时,常感到景物很近,山势高大挺拔,山石的纹理、青苔、草木及各种配件清晰可见,一目了然.

(2)双峰式 顾名思义,双峰式山水盆景有两个山峰,两个山峰应一高一低,一主一客(图

1-11)。常见的双峰式山水盆景有“瘦高型\"和“雄状型\"两种.“瘦高型”的主峰高度是盆长的75%以上,山峰高耸险峻,大有刺破青天之势,给观赏者以高大挺拔的阳刚之美。因为双峰式瘦高型的山峰都挺拔直立,阳性美有余,柔性美不足,所以要在山峰中下部栽种树木,

24

树木枝条或横或斜伸出山峰,打破山峰过长的直线,使景物外形轮廓增添了曲线,也就达到刚中有柔的目的、双峰式雄壮型盆景,山峰比较粗壮而矮,主峰高度一般是盆长的60%左右,两个山峰要有高低之别.观看这种盆景给人以稳健敦实之感。这种款式的盆景,常在比较显眼之处点缀亭、塔或人物小配件,以衬托出山峰的高大雄伟。

(3)偏重式 偏重式是山水盆景中最常见的款式之一(图1-12).盆中峰峦分为两组:一组峰峦比较高大,峭壁耸立,是盆景的主体(主景);另一组峰峦比较矮小低平,是盆景的客体(客景)。两组峰峦的形态要有所变化,切忌大小、高低相似。按重量来讲,两组峰峦差刖较大,所以人们习惯称该种形式的盆景为偏重式.偏重式山水盆景按两组峰峦在盆钵中的位置来分,又有两种形式:

①主景组峰峦置于盆的一端盆钵中轴线的位置上,客景组峰峦置于盆的另一端适当靠盆前沿的位置上;

图1—10 孤峰式 图1—11 双峰式

②主景组峰峦置于盆钵一端中央适当靠盆后沿的位置,客景组峰峦置于盆钵另一端靠近

25

盆后沿的位置上.在布局造型时,切忌把两组峰峦置于和盆边相平行的一条直线上。

偏重式清秀型的山峰一般都挺拔直立,峰高是盆长的60%左右。如感到两组山峰画面不够完善,可再摆放上第三组山石.第三组山石比客景组山石更小,山石常竖用。第三组山石常布置在王景组山石旁,客景组山石与第三组山石之间仍有广阔的水面.

图1-12 偏重式 图1—13 深远式

(4)深远式 又称全景式(图1-13),它把近、中、远三景浑然一体地置于一盆之中;深远式又称开合式,创作时把近景、中景各置瓮钵一端,远山峰峦虽不高,但相当宽,山石常横用。从远处望去,中景、近景中间空白的水面被远山联结起来,所以称开合式。三组山石在盆中的化置切忌呈等边三角形,远山不靠近中景组峰峦,就靠近近景组峰峦。若在中、近景峰峦之中,显得呆板而不自然。

宋代著名画家郭熙在《山水训》中曰:“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深远之意重叠。”也就是说,从山的前面峡谷间观望山后的景物称深远。深远中的景物繁多,层次重叠。观看这种盆景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深远式盆景用盆比偏重式要宽,长宽之比以2:1为好。也就是说50cm长的盆钵宽在25cm左右,盆钵比较宽,几组山石间距才能前后拉开。

26

(5)平远式 我国山水画论中有“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平远景致的意境淡漠而微茫,隐隐约约。平远式山水盆景的峰峦都不高,主峰高一般是盆长的1/5左右,有了主峰的高度其他峰峦高度也就易于掌握了(图1—14).平远式山水盆景常用来表现水域宽广的江南风光、鱼米之乡的景致。

图1—14 平远式

因为平远式山水盆景的峰峦低矮,如在其上栽种树木,山石与树木也难以成恰当比例.所以平远式山水盆景常用有树木形态的草本植物,如芝麻草或青苔来绿化山景。在平远式山水盆景中点缀配件,常用的是小舟.

(6)高远式 古代山水画论中有关高远的论述:“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高远之势突兀”(突兀即山峰高耸险峻)。高远式山水盆景常用来表现崇山峻岭、悬崖陡壁、群山巍峨的风光(图1—15)。

27

图1—15 高远式

高远式山水盆景的山峰都比较高,尤其是主峰更应高大雄伟,主峰高一般是盆长的70%左右.为了达到上下呼应的艺术效果,常在峰峦下部制造平台,在平台上摆放小亭、茅屋等配件,如在高耸主峰山脚的适当部位放置水榭,能增添生活气息。为了日后栽种草木,布局造型胶合时应造出洞穴备用。

(7)群峰式 群峰式又称群山式,一件盆景由3组以上峰峦组成(图1—16).由于峰峦较多,根据要表现的主题不同,可以组合成多种样式,所以又称组合式。群峰式盆景中峰峦虽多,亦应有主峰、次峰、配峰之分,尤其是主峰一定要在高度和姿态上超过其他峰峦.一件盆景不论什么款式,其成败的关键在主峰的优劣,当然次峰、配峰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只是在盆景中的作用没有主峰那么重要。有的群峰式盆景布局造型,把主峰置于盆钵一端适当靠盆后沿的位置;把次峰置于盆钵另一端靠盆前沿的位置上;配峰中最大的一组山石置于盆中央适当靠后的位置;再在主峰、次峰、最大的配峰周围摆放一些小山石,即成群峰式山水盆景。群峰式盆景的布局造型也是千变万化的。

(8)散置式 散置式山水盆景的造型比偏重式、深远式等款式的盆景要灵活得多(图1—17)。常见的散置式盆景的形式有3种.

①在次峰较矮的欠峰高是主峰高的3/5左右,在深远式山水盆景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把次峰适当向后移动,但不可与主峰在一条直线上。在主、次峰前面以及主、次峰之间,摆几块比次峰还矮的山石即可。

②有两块不同高度但都有一定姿色的山石为主峰和次峰,主、次峰的距离要近些,主峰置盆中央、次峰置盆右端,在盆的左端以及主、次峰周围放置一些小山石即成散置式盆景。

28

图1—16 群峰式

图1-17 散置式

③把比较高大的主峰置于盆中央,盆的左侧放置次峰,盆的右侧放置第三高度的一组峰峦在其他位置再摆放几块小山石.绿化后进行点缀,在次峰顶部放置一个小塔,在主、次峰之间水面摆放一个拱形桥,主峰前点缀3只间距不等的小舟。

(9)倾斜式 倾斜式山水盆景的造型,其共同的特点是主峰都有一定倾斜(图1-18)。常见的倾斜式山水盆景的造型又分为两种.

29

图1—18 倾斜式

①盆中所有峰峦都朝一个方向倾斜,具有较强的动势。主峰都比较高大雄伟,其布局有的似偏重式,有的似散置式。制作倾斜式山水盆景时,要注意各个峰峦倾斜的角度要和主峰保持一致,而且倾斜的角度不可过大或过小。若倾斜度过大给人以要倒而不稳感;若倾斜度过小,动感的效果差。一般来说,主峰的中心线和盆面夹角以45°左右为好.

②主峰倾斜,隔江的客体直立。在这种形式的盆景中,一般客体高仅是主峰高的1/4左右。如果客体较高而且直立,这样的盆景就不伦不类了。

制作倾斜式盆景可以用硬石,也可以用软石或代用品,用材不拘一格.倾斜式山水盆景常用长方形或椭圆形大理石浅口盆.

(10)峡谷式 峡谷式山水盆景用来表现自然界中江河经过深而狭窄的山谷时两旁峭壁耸立的景色(图1—19)。如长江三峡两岸悬崖陡壁挺拔险峻,江水气势磅礡,有一泻千里之势。

30

图1—19 峡谷式

峡谷式山水盆景造型多用二组峰峦相峙中间夹一江河的布局。两组山峰呈奇峰突起、高峻雄伟之势,主峰、次峰中间形成峡谷,两组山峰适当近些为宜,相距太远,就无峡谷的气势了.两组山峰要有主、次之分,外形亦应有所变化为好,接近盆钵前沿的两组山峰(也就是峡谷的前口)要适当矮些方显自然。峡谷中的水道要有一定弯曲,水道笔直缺乏含蓄之意,也难以引起人们的遐想。若在水道中点缀几只小舟,若隐若现,静中有动,无声胜有声.峡谷中的水道要近宽远窄,弯曲而无尽头,才符合透视原理,盆景的意境更加深邃。

(11)悬崖式 悬崖式山水盆景是表现自然界悬崖绝壁、挺拔险峻、峭壁耸立之景色(图1-20)。盆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又把自然景致加以概括、提炼、升华,所以创作出的悬崖式盆景比自然景致更优美、更理想。

图1—20 悬崖式

31

悬崖式山水盆景是最具有动势的造型之一。主峰上部要伸出景物中下部中心线外相当大一部分,才能显示出悬崖的风韵,这就造成景物重心的不稳。如果过于求稳又没有挺拔险峻之景色.险与稳是对立的,但又统一存在于一件盆景之中。悬崖式山水盆景常采用2~3组峰峦组成一件盆景.

(12)洞空式 洞空式山水箍景,是把自然界中的山洞夸张、变形、艺术化的一种盆景形式(图1-21)。好似在山体中央开了一个大窗户,观赏者的视线通过其洞窗可以看到山峰背面的景物。

图1-21 洞空式

造型时要注意3点:

①洞窗要适当的大,如洞窗太小,观赏者的视线将受到影响,看不清山峰背后的景物;

②洞窗基本在山峰的中央部分,可适当地靠左或靠右,但不能离山峰中心太远,一般而言,洞窗上部应是主峰顶部;

③洞窗应加工呈不规则形,切忌呈圆形或正方形,否则显得造作而不自然。并且,造型时都要留出日后栽种草木的洞穴。

32

有洞的山实际上是近景,洞的后面有的放置远山,有的放置塔、亭、小舟作远景,这样的布局能增加景物的前后层次,也增加了山洞的幽深感.一件盆景山石上做1~2个洞即可,山洞太多,显得景物支离破碎反而不美。

(13)象形式 盆景的创作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盆景艺术家创作出的象形式山水盆景,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根据自然界中的原形经过提炼、升华、艺术加工而创作出来的,它比自然界中原形更理想、更优美(图1-22)。

图1—22 象形式

象形式山水盆景,并非越逼真越好,正如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所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就是这个道理。太像了观赏者就没有想象的余地,让人感到俗气,象彤式山水盆景不可过多,在众多款式山水盆景中起到点缀作用而已,使山水盆景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14)联体式 联体式山水盆景与前面讲述的盆景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下面说一下不同之点:

①联体式山水盆景中的峰峦从观赏面看是连在一起的,而没有被水面分隔成几组;

33

②联体式盆景中的主峰可以在盆钵中央,也可以靠盆钵的一端;

③联体式山水盆景,山石占盆面比重较大,约占盆面70%,水面较小约占盆面30%(图1-23)。

在造型胶合联体式山水盆景时,考虑到日后搬动运输方便,造型满意后胶合时,在适当部位在山石间放牛皮纸或塑料布,把整个景物分成2~3组,以后展出观赏时把几组山峰按设计紧密组合在一起,只要制作巧妙,就不会影响观赏效果。观赏联体式山水盆景给人们以峰

图1-23 联体式

峦叠嶂之感受。

(15)瀑布式 瀑布是从河床纵断面陡坡或山崖处倾泻下来的水流,远远望去好似挂在河床上空的白布。瀑布在山水画中也是一笔重彩,很多山水名画都有瀑布.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望庐山瀑布》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种盆景用盆比普通山水盆景用盆要深,根据盆的大小不同,盆深一般在5~8cm,盆深方能多盛水.观赏瀑布式山水盆景,常引起人们的遐想,真是别有韵味(图1—24).

34

(16)赏石式 有的山石古雅奇特,耐人寻味,但它又不像何物、何景(图1—25)。制作赏石式盆景重点是选石,如能挑选到上乘山石,制作起来省力省时,观赏效果还好。

图1—24 瀑布式

图1-25 赏石式

赏石式盆景的配盆很讲究,要根据奇石的形态、色泽、大小配一个深浅、大小、色泽、款式适宜的盆钵。

2. 旱盆盆景的形式

将山石、草木置于较浅的盆钵之中,盆中有土无水,表现无水的自然山景,称为旱盆盆景.旱盆盆景又称旱石盆景。旱盆盆景根据立意、构图、用材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又有表现沙漠风光的沙漠盆景、表现草原牧场景色的盆景等。

35

(1)沙漠盆景 盆景是自然风光的艺术再现。我国以及世界上沙漠都占有比较大的面积,

盆景爱好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把沙漠风光用盆景的形式呈现住人们的面前,激励人们向沙漠进军,变沙漠为良田.

沙漠盆景宜用浅盆,常见的布局是偏重式,常用的石料为千层石.把大小、形态不同的两组山石分置盆钵左右两侧,在盆中间适当靠后的盆面进行地貌处理,搞成沙丘状,再近大远小地点缀几只骆驼.骆驼是沙漠中最大的动物,也是一种力量的表现,它任重而道远、坚韧不拔的精神给人们以启迪.这样的盆景常题名为“沙漠驼铃”或“丝绸之路”(图1—26)。

沙漠盆景还有另一种造型。在盆钵的右端摆放一组较大的山石,在盆钵的另一端制作一“湖泊”. 用一块大小适宜的椭圆形或方形玻璃,在玻璃上涂一层浅绿色油漆,把油漆面向下,把四周边缘埋入沙子中好似湖泊,在湖泊周边插上绿色麻丝为草地,在草地上疏密不等摆放一些大1.5cm左右的白色小羊配件,除山石和湖泊、草地之外的盆面上都放一层沙子,并制成好似风吹而成的沙丘。存盆钵右端山石上放置一些古建筑配件,好似古代文化艺术遗产地敦煌,使盆景更具韵味。

图1—26 沙漠盆景

36

(2)草原风光盆景 在旱盆盆景中有表现草原风光的盆景(图1-27)。制作该种形式的盆景,常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的一般山水盆景用盆,采用散置式布局方法,在盆内摆放2~3组高低不一、形态有别的山石,山峰不可太锐利。山石胶合固定后在盆面放一层有一定潮湿度的培养土,在盆面铺一层青苔好似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盆面适当栽种几棵有大树形的芝麻草。再近大远小、疏密有致地点缀羊群、马匹、人物等小配件,使景物具有真实性。

图1—27 草原风光

该式盆景展现了北国草原雄奇风光以及草丰畜肥的壮丽画面,观赏者可能会联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名句.

3。其他形式山水盆景

(1)挂壁式山水盆景 挂壁式山水盆景是把盆景艺术、工艺美术和国画形式巧妙融为一体,可挂于墙上的一种盆景(图1—28)。

挂壁式山水盆景的造型原理和普通山水盆景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普通山水盆景峰底和盆面接触,挂壁式山水盆景的山峰背面贴在盆面上.为了粘贴得牢固,山峰要适当地薄些,要用耐水胶合力强的胶水粘合。挂壁式山水盆景的布局造型常用偏重式、平远式、散置式。

37

(2)立屏式山水盆景 立屏式盆景又称立式盆景它是把浅口大理石盆、石板或塑料板竖立起来,放在特制的几架上,在盆面粘贴山石、栽种草木,成为一件有生命

力的立体的画。小型立屏式山水盆景可放置桌面、茶几之上,作为卧室、书房的装饰之物.大型立屏式山水盆景可置于客厅,把实用性和装饰性融为一体。如把立屏式山水盆景置于大小、样式恰当的根艺几架之上,景物与几架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别具韵味.

(3)云雾山水盆景 云雾山水盆景是把现代的电子技术与古老的山水盆景巧妙融为一体的一种盆景形式.

图1-28 挂壁式

云雾山水盆景除欣赏性外,还有实用性.加水通电之后,山峰被云雾缭绕,将千姿百态的山水盆景变成扑朔迷离神话般的仙境,使人神游其间,给静态的山水盆景增添了动态美.云雾中的水分子散布在空气中,起到了加湿器的作用。室内摆放一盆云雾山水盆景,既可观赏,又有实用价值,一举两得.云雾山水盆景的造型原则和一般的山水盆景基本相同。云雾山水盆景目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雾化器性能不够理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会逐渐完善和提

38

高,进入寻常百姓家。

任务三 山石盆景欣赏

一、山石盆景与诗画的关系

山水盆景的形成深受中国园林造景的影响,并在发展过程中受我同传统文化的熏陶。盆景在构图、布局上借鉴中国山水画法的技法,并在创作理论中汲取了中国画论的精髓,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影响下,中国盆景强调“形神兼备”“神似胜形似”,崇尚神韵、意境及诗情画意。所有这些,使中国的盆景艺术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具有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特点和规律。

山水盆景从其萌芽发端之日起就受到中国诸多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和浸润,如绘画、书法、造园、诗词、美学等。千百年来,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一起,随着历史的逐渐演变与发展,终成为中国盆景中最具特色的一大综合性艺术,一种独具民族风格的传统艺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深受海内外盆景爱好者的喜爱。

我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关于山水盆景的诗词。如诗人杜甫的《假山》诗云:“一篑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出云。”诗人白居易的《双石》诗云:“苍然两片石,厥状怪可丑.\"书画家苏东坡的诗云:“试观烟雨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间。”“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书法家黄庭坚曾为得一“云溪石”而作诗:“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蛟龙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清座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凉风。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诗画同源,艺术同源。山水盆景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它同山水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9

它的创作原理几乎都是从山水画论中借鉴和汲取。山水绘画描绘的主体以山川、高峰、奇石为主,画中点缀着树木、溪水、河流、云雾、房屋、人物、渔舟风帆。而山水盆景的材料主体是各种形体的石料,同样也要在盆中栽植树木、小草,放置亭塔、房屋、人物,水面上更是离不开风帆舟楫。不论是几千里江河湖泊的长卷,还是山脚一隅的小品。山水盆景同样都可在盆中得以表现。要说不同,那就是山画是在纸上平面作画,用的是笔墨颜料等,它是二维空间。而山水盆景是在盆中作景,用的均是真材实物,它是三维空间,是立体的,所以被誉为是立体的画。因为它是立体的,所用材料都是实在的物体,因而制作时它要受石材的制约,与你创作时所掌握的材料有很大关系。而绘画则没有材料制约,如何布局立意,想画何种山景,任由作者肆意挥洒.(图1—29)

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学习制作山水盆景,同学习画山水画一样,要求作者师法自然,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山水真貌,汲取自然精华。还必须要学习山水画论,通晓绘画中的各种基本原理.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国山水画论和技法来指导和创作山水盆景。

图1—29 山水画

40

山水盆景受山水画的影响,并借鉴了山水画论的许多精辟理论,形成完善了自己的创作理论和技法,使之成为中国盆景中较具特色的一大类别而弘扬于世。

山水盆景的发展就是伴随着山水画的发端、成熟、繁荣而演变过来的。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简略言之,萌芽于春秋战国,润育滋长于魏晋南北朝,繁衍壮大于隋唐,开花结实于宋元,延续到明清而自近代,繁荣昌盛、开花结果在今朝。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如四川省发现的东汉画像砖的一幅《庭园图》,金雀山帛画上部的“仙山琼阁”图等。可见山水画萌生于汉代.魏晋南北朝时代,诸国鼎峙,战乱未已,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却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士族庄园经济,它们是一些士人游离于社会,隐迹于山林,研修玄理的独善之道。形成山水诗的繁荣,并直接催生了山水画的滥觞.到了唐代,山水画开始繁荣,五代、两宋及元代则是山水画繁荣昌盛的黄金时期,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期间中国山水画经历了五次大变革,涌现出一批彪炳画史的大师巨匠,把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为近现代的山水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使近代画坛上出现了如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大批艺术大师,为中国山水画创造出了万世不朽的作品。

随着山水画的蓬勃发展以及改朝换代的动荡,产生了以儒、佛、道为一炉的三玄杂糅思想,给山水画奠定了思想基础。这种思想在山水画的美学观点上,影响到近代.斯时出现了玄言诗、山水诗、田园诗,山水画也继而兴起,成为独立的学科。随之山水画家、山水画理论家、山水画评论家相继出现,推波助澜,使山水画得到迅猛的发展.历史上,这些画家、诗人、文人雅士在作诗绘画之余,也不乏喜爱山石盆景,他们寻觅石头,制成盆景,把玩欣赏,自得其乐,使山水盆景同山水画一样得以繁荣发展。

千百年来,中国山水画坛涌现出了无数的大家,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他们与山水画理论家、评论家一起,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山水画论述。这些精辟的山

41

水画论,对于总结和传承前人经验、继承传统、创新发展,尤其是对当前山水盆景的创作都发挥了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

画论中的一些精辟的论述常常被盆景作者和盆景理论家引用和闸述,用来著书、教学、指导盆景创作。如“师自然,师造化。”“外师造化,中法心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迁想妙得。”“收尽奇峰打草稿。”“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至山水之全景,须看真山,其重叠压覆,以近次远,分布同低,转折回绕,主宾相辅,各有顺序。一山有一山之形势,群山有群山之势也。看山者,以近看取其质,远看取其势.山之体势不一,或崔嵬、或嵯峨、或雄浑、或峭拔、或苍润、或明秀,若能饱观熟玩,混化胸中,皆是为我学问之助。”“凡画山水,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客不欺主,客随主行.\"“主山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有疏有密,疏密相同;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人但知有画处皆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只画鱼儿不画水,此中亦自有波涛。”“计白当黑”“以虚代实”“无笔墨处而见笔墨\"“虚处实之”“实处虚之”“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景愈藏则境界愈大;景愈露则境界愈小。”“山自无情人有情。”“石必一丛数块,大石间小石,然须联络,面宜一向,即不一向,亦宜大小顾盼。”“凡势欲左行者,必先用势于右;势欲右行者,必先用意于左,或上者势欲下垂,或下者势欲上耸。”“从山下仰山颠谓之高远,从山前看山后谓之深远,从近山望远山谓之平远。”“山以水为血脉,以林木为衣,以草木为毛发.\"等等。

以上这些较为经典的画论,如能熟记于心并加以领会其真谛,灵活应用或指导于山水盆景制作,那对于一个入门者来说,造诣就过半了,此话一点都不为过。

一盆山水盆景是有多块山石、数个山峰还有山坡小矶,加上摆件、植物等组成。在加工制作时,就有个先从哪里入手、哪里是重点的问题,也就是主次关系问题。山水画论对此有论述:“凡画山水,先立主宾之位,次定远近之形,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唐代画家李成

42

语)“先理会大山,名为主峰,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远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于此,故曰主峰,如君臣上下也。”(宋代郭熙语)

它告诉我们,在制作山水盆景起手时应重点突出主体景物。着力加工主峰,让所有的次要景物都起着陪衬烘托作用,使主体更加突出。主体景物在盆景作品中是最醒目的,并要有典型的细节刻画.宾体部分要与主体景物既相对比又相呼应,既有变化又有统一,使观赏者的视线很自然地投向主体景物上去,然后才慢慢地转向宾体部分,即次要景物上去,形成景物的视觉中心。所以说,一件山水盆景作品的成功与否,主次关系的处理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处理好景物的主次关系,形成既多样丰富又和谐统一的局面,才能获得完美的艺术效果。

唐代诗人王维在他写的《山水论》中说:“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他这话的意思拿到山水盆景制作上就是告诉我们,制作深远式山水,在放置远山时,这些远山除了必须低矮,还要注意不得与近山相连,远山与近山之间要留出水面,这样盆中景色才会有深远的意境。

他又说:“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这是盆中景物远近大小的透视比例关系。多高的山能栽多大的树,哪些地方可以放置亭、屋、船、人等摆件,要注意比例合适。他还说:“山腰掩抱,寺舍可安,断岸坡堤,小桥可置。有路处,则林木,岸绝处,则古渡。\"这在提示我们山水画的布局规律,对于山水盆景应如何布局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水盆景被誉为“立体的画”.它同山水画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在千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山水画的影响,不断借鉴山水画创作原理,以山水画论为创作指导原则,将其融入山水盆景的创作,使之技艺和理论同步发展,才有了今天空前繁荣的局面.

二、山石盆景与造园的关系

43

盆景和造园艺术都是三维空间的造型景观艺术,它们同样是大自然的艺术概括和艺术再现,同样是自然美景与作者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结合.明代《吴风录》中谈道:“关中富豪,意以湖石筑山与奇峰隐洞,凿峭嵌空为绝妙”,同时“虽闾阎下户,亦饰小山盆岛为玩\"。说明经济实力雄厚的富豪为了不出家门而获得山林野趣,于园中叠山理水、栽花植树,营造园林而居。而经济条件较差的“下户”,只能在盈尺之间采取“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盆景艺术手法来达到“丘壑望中存”的审美满足感.盆景与园林在创作原理和艺术方法上常常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如明代计成在《园治》中所说:先乎取景,格式随宜,栽培得致”“片山多致,寸石有情\"“有景入画\"“多方题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及“然物情所,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几描写之尽哉”等.盆景与园林一样,同源于自然,同源于生活,其创作规律和艺术手法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的.盆景艺术作为园林艺术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发展也受到了我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影响,但毕竟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有它自身的创作规律和需求.其局限性也大,因为将植物、山石等配置于一个有限的盆盎之中,必须经常加以精心养护管理。不断地进行加工,才能日臻完善。

在园林设计中,营造山环水抱等都是很好的处理地形变化的办法,虚实相生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山石空间

园林中的假山营造讲究模仿自然,宛自天成。为了达到作假成真的效果,必须模拟真山的结构。因此,在假山实体中营造一定的虚空间就成为假山营造常用的方法.假山洞就是典型的虚空间,没有假山洞,假山就缺少灵气。苏州狮子林的假山洞,被认为是最有灵气的假山洞,洞与洞环环相扣,错综复杂,既扩大了游赏空间,又增添了游赏情趣。

园林中的置石也讲究虚实处理。古人在制定选石标准时,经常使用的是漏、透、瘦三个

44

字。其中的漏、透就是指的一定的虚空间。古人认为,最有灵气的特置山石一定是虚实空间交替的石材,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高耸、直立,有很多孔洞,且一些孔洞能通透视线,从而形成很好的独立景点。此外,园林中散置和群置山石时,也非常注意虚实空间的变化,例如群置山石要求有断有续、有聚有散、有疏有密、高低错落,实际上这些要求也可以理解为虚实空间的交替变化,如图1-30所示。

图1—30 假山虚实空间的交替变化

2. 假山在园林中的布局

假山在园林中主要依据其在园林中的景观功能来进行布局,大致可分为七种布局形式。

(1)把假山作为主景建筑的对景处理

这是中国传统园林中最常用的一种布局形式,追求的是“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意境。这种布局形式要求在考虑假山的体量时,要把山上所需花木的大小、高矮考虑进去,使假山的整个体量与空间相适应.在山体和建筑之间要有合适的距离,其间可根据造景的不同要求设置水池或草坪,形成水平和垂直、虚和实的对比,更显假山的高大和灵秀。特别注意,假

45

山的主峰忌对建筑大厅,应稍偏离,使对景不显呆板,更突出了建筑主景的地位。

(2)把假山布置在园地的周围

这种布置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山体将园内外分开,阻断园外闹市的噪声和尘埃,使园内形成一个较为清静的园林空间.还需在山上种植花草树木,令山体自然起伏,使游人有一种园外有园、山外有山的感觉。

(3)把假山布置在园的一角

把假山布置在园的一角,并建以平冈坡坂,使地形的起伏之势逐渐消失到平洼地,创造出地形的自然美。

(4)把假山布置在院内作为分隔空间来处理

一般根据院内景观分区的需要,把假山布置成之字形,把整个园区分隔成既相互封闭,又相互通行的大小不同的空间,保持各空间的相对独立性,创造空间特色和空间景观深度,营造出林泉丘壑之美。

(5)把假山与水体结合

山水结合的构图中,山为实作主景来应用,水为虚作背景来应用,山体临水而建,或峭壁悬崖,或高凸山体,通过自然地形变化徐徐入水,造成山水相依、自然而然的山水胜景.

(6)把假山布置在主要出入口的正面

46

这种布置是把假山作为障景应用,筑成丘陵坂坡,向两侧延伸,在其上种植树木,呈现出林木森森、郁郁葱葱的景象,使园景幽深莫测。

(7)把假山作为框景“画材”来应用

如《园冶》中所讲的峭壁山,“峭壁山者,靠墙理也。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园窗,宛然镜游也”.这种以粉墙为背景,以石材、花木为材料,以门窗为景框的造景形式在中国江南古典园林中非常普遍。

总之,以上总结的七种假山布局形式只是对假山布局的归类,在实际造园中,可根据园

林布局的总体需求灵活布局,不应受这种归类布局的制约.

3.园林置石艺术

在园林中将形态独特的单体山石或几块、十几块小型山石安置在园林空间中,艺术地构成园林小景,称为置石.置石和营造假山相比,通常所用石材较少,而且施工也较简单。但是,因为置石是单独欣赏的对象,所以对石材的观赏性要求较高,同时,对置石平面位置的安排,立面强调,空间趋向等也有特别的要求,置石用的石材虽少,但丝毫不影响设计者的匠心独具。

(1)特置

特置也叫孤置、孤赏,有的也称为峰石,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为独立性的石景.特置要求石材体量大,有较突出的特点,或有许多折皱,或有许多或大或小的窝洞,或石质半透明,扣之有声,或奇形怪状,形像某物。园林中的特置石,最著名的当属承德避暑山庄东面

47

的磬锤峰,北魏旅游家、地理学家郦道元对此这样描写道:“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峰,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华山之“飞来石”,桂林市区的独秀峰等,都是自然界中的特置石。

在我国园林中著名的特置石有深绉千纹的“绉云峰(杭州);玲珑剔透、千穴百孔“玉玲珑”(上海);体量特大,姿态超凡,遍布涡、洞的“瑞云峰\"(苏州);横卧、雄浑的且遍布青色的小洞的“青芝岫”(北京);兼透、漏、瘦于一石,亭亭玉立、高矗入云的“冠云峰”(苏州)等。图1-31所示为特置石“冠云峰”.

这些置石的共同特点是:巨、透、漏、瘦或象形。特置就是要充分发挥单体山石的观赏价值,做到“物尽其用”。特置石的设计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①平面布置设计

特置石应作为局部的构图中心,一般观赏性较强,可观赏的面较多。因此,设计时可以将它放在多个视线的交点上,如大门入口处,多条道路交会处,或有道路环绕的一个小空间等。特置石一般以其石质、纹理轮廓等适宜于中近距离观赏的特征吸引人,应有恰当的视距;在主要观赏面前必须给游人留出停留的空间视距,一般应在25~30m,以石质取胜者可近些,而轮廓线突出、优美者或象形者,视距应适当远些。设计时视距要限制在要求范围以内,视

48

图1-31 冠云峰

距L与石高H,符合H/L=2/8~3/7的数量关系时,观赏效果好。为了将视距限制在要求范围以内,在主要观赏面之前,可作局部扩大的路面,或建植可供活动的草皮,建平台,设水面等,也可在适当的位置设少量的坐凳。特置石也可安置大型建筑物前的绿地中。图1—32所示为设置在北京科技大学图书楼前草坪中的特置石.

图1—32 北京科技大学图书楼前特置石

②立面布置设计

通常,特置石应放在平视的高度上,可以建台来抬高山石;选出主要的观赏立面,要求变化丰富,特征突出,如果山石有某处缺陷,可用植物或其他办法来弥补;为强调其观赏效果,可用粉墙等背景来衬托置石,也可构框作框景。图1—33所示为利用景门形成框景,以突出石景。

③空间处理设计

49

利用园路环绕或天井中间、廓之转折处,或近周为低矮草皮或有地面铺设,而较远处用高密植物围合等方法,形成一种凝聚的趋势,并选沉重、厚实的基层来突出特置石。

(2)对置

对置是在建筑轴线两侧或道路旁对称的位置上置石,但置石的外形为自然多变的山石.在大石块少的地方,可用三五小石拼存一起,用来陪衬建筑物或在单调的路旁增添景观,置石的设计必须与环境相协调.图1-34所示为某建筑入口道路两侧对置石。

图1—33 利用景门形成框景 图1-34 建筑入口道路两侧对置石

(3)群置

群置是指应用多数石块互相搭配,形成组合景观,常“攒三聚五\",有常理而无定势,只要组合得好就行,常常有高有低,有聚有散,有主有次,有顾盼呼应,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多用于自然式山石驳岸的岸上部分、草坪上,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山坡上、小岛上、水池中,或与其他景物结合造景。散置石需要寥寥数石就能勾画出意境来,如图1—35所示为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公园中的群置石小景。

50

图1-35 群置石小景

(4)散置

散置即散漫置之,是模仿自然界山石自然散落形成的自然点状分布的景观置石方式.在较大的空间内散置石,如果还采用单个石头与几个石头组景,就显得很不起眼,而达不到造景的目的。为了与环境空间取得协调,就需要增大体量,增加数量。其布局特征与群置相同,而堆叠石材比前者较为复杂,需要按照山石结合的基本形式灵活运用,以求有丰富的变化,一般用于山脚下、水岸边、自然草地中.图1—36所示为水岸边草坪上的散置石景观。

三、山水盆景的鉴赏方法

山水盆景是我国传统盆景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山水盆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自然美与艺术美巧妙结合的产物。山水盆景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来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鉴赏上乘山水盆景,犹如置身大自然的怀抱,使人浮想联翩,神游其间。盆景艺术运用“缩地千里”“主次分明\"“刚柔相济”等艺术手法,把大千世界缩于咫尺盆盎之中。丛山数百里,尽在小盆中,天涯海角景,顿移君眼前。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到山泉林木之态、崇山峻岭之貌。

51

山水盆景有它特有的韵味和美感,只有具有一定美学知识、绘画理论、文学修养、审美能力和对自然山水形貌细致的观察体验,才能鉴赏到每件山水盆景美在何处。鉴赏山水盆景的美,主要鉴赏它的自然美、艺术美、整体美和意境美.其中意境美是盆景的灵魂,生命力所在.

图1—36 散置石景观

1。山水盆景自然美的鉴赏

制作山水盆景的主要材料山石及草木,都是取自于自然界,所以山水盆景的自然美,是不同于一般工艺品的一大特色。优秀的山水盆景是自然美的直接艺术再现。离开自然美,山水盆景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更谈不上鉴赏了。

山水盆景的自然美,主要体现在制作盆景的主要材料山石的形态、纹理、色泽、质地以及拼接是否自然合理,山石上牛长的草木青苔是否符合自然舰律.

如在大部分山石呈黑色或深灰中夹有宽窄不一的白色山石的雪花斧劈石,常把这种花斧劈石竖用制成表示高山流水或瀑飞的景致,人们观赏起来就感到很自然。如果把这种山石横用,人们会感到不伦不类了.

52

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都有其不同的自然特性。“因材立意”或“因意选材”就是要利用不同山石的自然美达到突出主题思想.如要制作一件纪念红军万里长征中爬雪山情景的山水盆景或制作表示冰天雪地的山水盆景,最好选用色白如玉的宣城石,只要能慧眼选石、制作技术熟练、人物配件挑选得好,这件盆景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 山水盆景艺术美的鉴赏

制作山水盆景的材料,虽然都是取于自然界中的山石、草木,但它不是自然山水树木的模仿和照搬。因为自然美多是分散的,不典型的,它不能满足人们的鉴赏需要.人们在鉴赏自然景致时,有时感到它缺少点什么,有时感到它多了点什么。这一多一少就是自然的美中不足。

山水盆景运用“缩龙成寸”“缩地下里”“繁中求简”“对比烘托”等艺术方法,将自然界中的山石树木进行高度的概括和升华,使之取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一块自然形态较好的山石,也很难完全具备制作山水盆景需要的形态、纹理。所以盆景艺者们在制作过程中,除“慧眼选石\"之外,还要对山石不理想之处进行锯截、雕琢、拼接、胶合等加工,使之体现瘦、漏、透、皱,或雄奇或秀丽的各种形态,以表现峰峦雄、奇、险、秀的特征.

在山水盆景的创作过程中,既要充分显示山石的自然美,又要根据立意对山石进行适当的加工,使其在不失自然美的前提下,创造出比自然美更集中、更典型、更有普遍意义的美。这种美就是艺术美.如果自然界为第一现实景观,那么经过艺术加工,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的盆景就是第二现实景观。它比第一现实景观更理想、更完美、更富有生活情趣和鉴赏价值。

3.山水盆景意境美的鉴赏

53

鉴赏山水盆景的美,除了鉴赏山水盆景的自然美、艺术美、整体美之外,更主要的是鉴赏山水盆景的意境美.鉴赏者应凭借景物的外形去想象,按着作品题名的引导和启迪去联想来获得更高层次的意境美.

4。山水盆景整体的鉴赏

山水盆景的整体美,它包括“一景、二盆、三架、四名”四者浑然一体的整体美。山水盆景以景物为主,但景物只有配以大小、款式、色泽得体的盆钵与几架以及一个具有画意诗情的题名之后,才能称得上是一件完美的上乘艺术品.

例如冯连生用龟纹石制作的《故乡行》(图1—37)山水盆景.其主峰是一块十分完整、极为难得的灰色龟纹石。色彩古朴自然,纹理清晰可见,采自湖北古代战场赤壁江边。作品构图以古战场赤壁实地自然景色为背景,主峰置于盆右侧坐立江边,悬岩峭壁突出江面,险峻雄伟、气势磅礴。主峰后部栽种几棵小树木,一派生机勃勃.左侧客峰重重叠叠,有高低大小之分,有露有藏,水面辽阔宽广.整个盆景的布局主次分明、虚实呼应、远近有序。、主、客峰之间有一条弯曲的水道,水道上点缀两艘客轮由远而近,好似海外赤子回归故里观光名胜赤壁美丽动人的风光。

图1-37 冯连生作品《故乡行》

54

(1)景物 景物包括峰峦以及峰峦上的草木、配件等是否协调自然。如果景物水平很低,盆钵、几架、题名再好,也称不上是一件上乘佳作。关于景物的美前面讲了很多,不再赘述。

(2)盆钵 盆钵不但是盛水放置山石的容器,本身也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一个景物配什么质地、款式、色泽、厚薄的盆钵是很讲究的。一个景物分别置于大小、款式、色泽不同的盆钵观赏效果差别很大。这里是指景物、盆钵要协调。

(3)几架 几架是山水盆景艺术的组成部分,上乘几架本身也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评价一件山水盆景的优劣和几架的样式、高低、色泽、做工是否精湛是分不开的。几架除本身美观外,更重要的是和景物、盆钵是否协调。一个几架再好,如果和盆钵、景物不协调,也是小能用的.

(4)题名 优秀的山水盆景,不但景物、盆钵、几架三者协调,还要有一个贴切、具有画意诗情的题名。一个题名很好,但和景物所表现主题思想不符,也是不能用的,不能削足适履。有藏,水面辽阔宽广。整个盆景的布局主次分明、虚实呼应、远近有序.、主、客峰之间有一条弯曲的水道,水道上点缀两艘客轮由远而近,好似海外赤子回归故里观光名胜赤壁美丽动人的风光。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