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芦笛岩的导游词

芦笛岩的导游词

2020-02-01 来源:爱问旅游网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核心5公里,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欣赏山水田园景色为辅的景致名胜区。芦笛岩洞深240米,游程500米。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小巧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余晖、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应接不暇,犹如仙境,被誉为“大做作的艺术之宫”。从唐代起,历代都有游人踪影,现洞内存历代壁画77则。自1959年发明并开发后,现在已建有餐厅、茶室、水榭、湖池、曲桥,并设游船,广植花木,成为中外游客游览桂林时必至的游览热门。

  芦笛岩所在的光亮山,从前叫毛毛头山。本来半山腰只有一个小洞口,仅容一人进出,山坡上又长满芦荻草,并不引起人们的留神。《临桂县志》里,记录了光明山,然而不说山腰有岩洞。洞内保留有自唐贞元八年(792年)以来的壁书70余则,大局部是用墨笔在洞壁上书写的落款纪游。这些壁书表明,芦笛岩并非亘古无人知晓。邻近的村民,早就晓得这个灵活之洞,可是人们长期以来秘而不宣。

  “芦笛岩头桎梏破,桃花源内仙灵唱。”(郭沫若《满江红?咏芦笛岩》)解放以后,人们生涯安宁,用不着避难了,便道出了芦笛岩的机密。1959年,四周村民供给了岩洞的情形,经由勘测建设,于1962年正式开放。由于洞口附近成长着芦荻草,据说能够做成笛子,取名芦笛岩。

  芦笛岩是一个囊状的岩洞,入口与出口相邻,进洞处为原来的自然洞口,出洞处是开凿的人工洞口。洞深240米,游程约500米。岩洞是70余万年前,地下水沿着岩石的粉碎带流动溶蚀而造成的。洞中大批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是在岩洞构成当前,含有碳酸盐类的地下水,顺着岩石裂隙流出,水份蒸发,碳酸盐类积淀结晶,逐步沉积而成,千态万状况,目不暇接。

  芦笛岩的特色是洞中滴水多,石钟乳、石笋、石柱发育成为洞中的填塞物也特殊多。游人进洞,在林破的石柱缝隙旁边转来转去,加上彩色灯光的照射,犹如置身仙境个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