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2022-07-02 来源:爱问旅游网

  幼儿的思维处于直接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水平,主要通过作用于事物的动作来主动地建构初级知识概念,是他们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直接经验和具体形象的知识。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求知欲也愈加旺盛,他们更关注的是发现事物更深层次的东西。为此,创设良好适宜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探索学习,运用良好的策略进行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我针对几次观摩的个别化学习,以“问题激发策略”和“建议推动策略”做重点探讨和研究。

  建议推动策略(给孩子建议性的指导)

  操作要点:

  1、要注意教师介入时机(幼儿遇到困难主动寻求帮助,幼儿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

  2、教师可视幼儿的活动情况采用不同的建议方式,比如:语音提示、行为示范等。

  案例“动物大世界——潜水艇”

  实录一

  今天,参观了总部大二班围绕“动物大世界”开展的个别化。只见活动一开始,金志翔和葛依琳快速来到“潜水艇”这里,拿好操作材料就到外面很开心的玩起来了。我跟他们一起出去,看到金志翔将盆子里装满水后,拿起空瓶子开始往里加水。葛依琳在一边帮忙。很快瓶子被装满了水。金志翔开心的对我说:你看,董老师潜水艇沉下去咯。我很认可他并表扬了他,接着我问到:那你再试试看怎样将潜水艇浮起来?金志翔马上和旁边的葛依琳商量起来,他们很快发现旁边有没用过的材料——吸管。于是,拿了一根插到瓶盖的小孔里。但是研究了很久都不知道怎样将瓶子浮起来。我看他们越来越没玩的欲望,于是上前说:你们想想潜水艇在什么情况下是可以浮起来的?葛依琳说:把水弄走。我说:非常好。那我们现在就来试试怎样把水从瓶子里变没吧。你们看上面材料就管子没用过,你们想想管子我们平常怎么用的啊?金志翔说:吸东西。葛依琳说:吹画的时候我们也用。我说那我们就试试往管子里面吹起,看看会发生什么哦?于是金志翔开始照我的方法吹起来,只见瓶子里的水不一会都排出去了,瓶子呀浮起来了,葛依琳和金志翔都很开心。

  分析策略:

  一、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氛围中积极探索,在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说一说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中,具体感知获得直接知识经验。还要引导幼儿在个别化探索过程中用语言表述所获得知识或结果。

  二、从幼儿感兴趣问题入手,精心设计提问,即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带有启发性,注意开发性,激发幼儿积极思考,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比如,幼儿对蜗牛很感兴趣,很想知道蜗牛身上的秘密。引导幼儿由表及里不断探索,通过观察、讨论寻找答案。

  问题激发策略(观察孩子活动,关注问题)

  操作要点:

  1、注重问题的可探究性

  2、关注问题的层次性,激发幼儿思维

  3、教师可根据问题所指向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案例“春夏秋冬——四季大转盘”

  实录二:

  今天参观了分部大三班的个别化,我着重看了四季大转盘。只见金翔将和四季对应的花朵植物按相对应的方式放到大转盘里。这时,金翔拿着石榴的图片在春、夏、秋、冬里比划,就是不知道放哪里,看到我正看着他,金翔向我寻求了帮助。首先我对金翔说:你知道这个是什么吗?金翔说:见过但是不知道名字。我像他介绍了这个叫石榴,外形是圆圆的,里面吃的部位是一粒粒小小的圆,还有很多的籽,经过我的介绍,金翔对这种水果有了初步的掌握。我接着说它是在秋天成熟的,果肉呀酸酸甜甜可好吃了。听我完全介绍完金翔迅速的将卡片贴到了秋天那里。

  分析策略:

  一、大班的个别化内容几乎都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这样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探究热情。但在活动的过程中以及活动的结果,都要注意到对生活的回归。幼儿活动既要符合孩子们的现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只有通过这种回归,才能将挑战后的收获得以落实。回归的过程,还可以有效地促动孩子们更积极地在活动中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让他们更投入地去观察事物和思考事物的发生和结果。

  二、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的基础角色定位,首先是做好一名“旁观者”。一个积极的旁观者,才能减少活动中口口相传的比率,才能细致地关注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表现,是教师判断科学活动开展是否成功、有效的重要标准。科学活动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并从中体验到成功感,获得自我满足的愉悦,知识的传递是第二位的。缺乏幼儿的兴趣支撑,必然是一次失败的科学活动。

  教师还必须做好一位“支援者”。要不时的去关注幼儿,特别是幼儿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帮助和一定的指引。我们还应注意到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认识到不同幼儿之间的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思考方式,并充分利用这些差异性,以促进不同的孩子获得不同的成长。

  例如“四季大拼盘”这些植物中,有的是孩子们常见的,有的是孩子们平时很少关注的,或者只能是孩子们通过其它媒介才能接触和了解到的。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来掌握认识的顺序,并在适当的时机及时回应,逐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给幼儿展现自我、提升经验的时间和机会。

  个别化不但是师生之间知识传递,更是在老师引领下,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以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以及寻求答案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培养兴趣,掌握方法。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不怕困难和勇于尝试的精神,都要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赞扬。如此,才能培养出“好奇、好问、好动”的孩子,让他们愉快地走幼儿园的殿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