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追寻泾河魂17——兴王之地 彬县

追寻泾河魂17——兴王之地 彬县

2024-08-13 来源:爱问旅游网

离开长武县亭口镇,沿312国道与泾河相伴一路东行到了彬县。彬县与我的家乡相邻,风俗人情有许多相同相通之处,儿时随父亲去西安、咸阳,父亲总是走一路讲一路故事,彬县大佛寺是那时就知道了的神秘之地。后来在彬县师范求学三年,对这里又多了一些了解。彬县除了大佛寺还有水帘洞、开采历史久远的煤矿、酥甜的邠州梨、大枣、柿饼,这些都是那个时候脑海中留下的有关彬县的符号。
泾河在亭口完成了其中上游大的支流的汇聚后,以平缓宽阔之态进入彬县境内。彬县西靠长武和甘肃灵台县,东临旬邑、淳化县,南与永寿、麟游县毗邻,北与甘肃正宁县接壤。泾河自西向东斜贯其中,境内流程104公里,是泾河流域泾河流程最长的一个县。其境内有四郎河、红岩河、百子河、三水河、磨子河、侍郎湖等11条河水汇入。因此,泾河在彬县境内构成了许多壮美的自然景观。

“公刘故里、果品之乡、能源重镇、旅游胜地”是彬县最凝练的形象宣传语,我们就依这四句宣传语来解读彬县。
泾河沿岸,与公刘相关的地方甚多。有公刘曾教种芹菜的崇信、周祖陵所在地庆城、宁夏有公刘邑、西峰有为公刘所建的老公殿、公刘与夫人在长武有教稼园。沿着几千年前公刘的足迹,我们来到了他终老的归宿地——彬县。现在,我们可以描绘出一条周人由邰迁至豳的路线图。周祖不窋带领族人从今天的宝鸡一带沿关山先来到了泾河流域的崇信,由崇信过泾川,来到庆城,扎根此地教民稼穑,逐渐扩大其势力范围。因为处于戎狄之间,为避免战事,不窋之子鞠陶及孙公刘在扩大势力范围的同时逐渐南移,先在宁县修建公刘邑,建立军队,曾设北豳国与南豳国。北豳国范围包括今天的陇东大部分地区,而南豳国指的是长武、彬县、灵台、麟游、旬邑及淳化的部分地区。从彬县的地理位置看,它处于泾河中游,川道宽阔,公刘最终把豳国国都设在了此地。自公刘开始到周太王古公亶父十余代几百年间,周人在此发展农业,繁衍生息,这段时间可以视为周王朝的发迹期。因而也可以说这里是周王朝的发迹地,所以才有了豳为“兴王之地”一说。由豳到彬的变革也是逐步的,豳国是周部落首领在此建立的。秦时在此置漆县,西魏时设豳州,唐开元年间改称邠州,其管辖范围大约是旬邑、淳化、彬县、长武四县区域。尔后撤州改县多次,1964年因邠字生僻,改名彬县。公刘是豳地的开拓者,公刘被当地人称为“人祖爷”,他的墓也被称为“人祖坟”,“人祖坟”坐落在彬县龙高镇土陵村。龙高镇本在原面上,土陵村却在一个山谷里。陪同我们的彬县文化馆副馆长王应涛对彬县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掌握得十分透彻。在从原面盘旋而下到土陵村的半坡上,王馆长让我们下车从高处观望公刘墓。据他介绍,古时人们把先祖居的地方称为“土”,所以周人将其先祖公刘的墓称作“土陵”。

公刘墓周围四面皆山,深秋季节,树木茂盛,西来的泾水绕过伏龙山在墓南端与土陵沟水相会。这座墓葬埋葬着公刘至古公亶父300年间的周代先祖。墓冢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500米、北高61米,南边呈斜坡状渐入泾河滩,总面积约500亩。这里有一个“豳地乾土咸阳人”的说法。相传公刘去世后,豳人为报答公刘恩德,就在陵地祭供五谷、财宝,由于陪葬太多,必须用大量的土才能覆盖。于是组织咸阳八万百姓,从乾县运回五色土,蒸熟晾干,用了两年零八个月时间才堆成了这个一头大一头小的鱼形坟墓。到现在,彬县、长武、旬邑一带亡人的坟墓都是这样一头大一头小的鱼形坟墓,与南方圆丘形的坟墓截然不同。公刘墓四周环绕的群山,也被人们依据其形状附会以各种名目。西边的山岭为“线串珍珠岭”,又犹如“十八罗汉”为公刘站班,也有一说是当时豳国之下有十八个小方国,“十八罗汉”代表十八方国。东边的山坡像飘动的旗帜,人们把这种地形叫做风展旗帜”,远处连绵的山峰犹如公刘手下的“七十二将”长揖参拜。遥望靠近永寿的山坡,根据其形状被称为“牛头马面山”、“蝎子掌山”,再往上游5公里还有传说守护公刘的“龟蛇山”。彬县有一句话叫做“一代兴王地,千年古志豳”。作为周族的肇迹圣地,“公刘墓”是魅力彬县最典型的标志,也是原始农业在彬县发祥的见证。上世纪80年代,在彬县的泾河沿岸发现了先周文化遗址,与公刘墓相互印证。还有这里诞生的“豳风”诗篇,被称为彬县历史文明的源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诗句就是著名的《豳风•七月》中描写豳地农事的名句。

《史记•刘敬传》载有“公刘避桀居豳”,《诗•大雅•公刘》又对公刘家族率部族由邰(今武功县)迁豳、“于豳斯馆”、“取厉取锻”、发展农业、创建豳国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述。诗中记述当时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黍糜子)、稷(谷子)、菽(大豆)、麦(小麦)、麻(麻子)。麻子最初也是食物,所以被列入粮食类,后来人们主要用它的纤维来织布,因而才在“五谷”中去除了麻而添了稻。今天的彬县人仍然爱吃麻子,许多人把麻子当做瓜子一类的零食来吃。彬县当地出产一种红扁豆,称作“豳豆”,据说也是在豳时就开始种植的。“豳铁”也是那时开始冶炼的,足见当时农业和手工业已相当发达。我们见到了住在半山腰的一户农家的主人,他们不无骄傲地说,这里气候好,风水也好,“人祖爷”脚下的耕地是最好的。他们在陵滩种的西瓜,要比周围其他地方早熟七八天。老百姓居家过日子靠的就是风调雨顺收成好,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农业生产,这也证明3500多年前的公刘时期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适应、运用程度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才勘定了这么一处至今仍然受农人欢迎的地方。我们从山腰步行到公刘墓前,这里正进行公刘墓景区建设。在公刘墓冢前的草丛中,散落着公刘祠内留存的明清六通石碑,即将拆修重建的公刘祠门额上,还有民国三十四年孟冬国民党彬县县长题写的“公刘祠”匾额。

据说,清以前历代政府为了表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一般每年都要在这里春祭秋祀,仪式颇为隆重。1982年,彬县政府将公刘墓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彬县在龙高镇还建起了古豳民俗馆,泾河最早称作“经河”,是因为其流向比较直,因而得名“经河”,后来取水旁才改为“泾河”。进入陕西后,泾河沿峪谷而流,特别是进入彬县境内后,泾河与峪谷冲撞而形成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在公刘墓上游5公里龙高镇富仁村有一处自然景观——龟蛇山。有趣的是,这里以河为界,龟山属于彬县地界,而蛇山属于永寿地域,蛇与龟隔河缠绕,蛇身延伸至远方的群山中,真可谓是一景两县。龟蛇山还有一个与公刘有关的故事,传说泾河奔流而下,其势汹涌,龟、蛇二将为免泾河冲击公刘墓而化身于此阻挡泾河水。在中国,大凡有河、且容易发生水患的地方,往往都有龟与蛇的传说。因为在古老的神话中,龟与蛇都是能制服洪水的巨灵。另外,中国自古就有四方神之说,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作为方位和地域的代表,“青龙、白虎、朱雀”都很明确是动物,而对于“玄武”,很多人不知其为何物。它其实就是龟和蛇的合体,有人解释说这是一种图腾信仰,是氏族外婚制的反映。不论其究竟因何而成,仅这一自然景象已经让人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彬县已经将这里作为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品牌的一个景点来规划了。车子驶出龙高镇时,我们看到一座仿周代建筑风格的门楼横跨在公路上,顶额上写着“中国定居农耕第一城邑”,正面左右联为“一代兴王地”、“千载志古豳”,背面左右联是“教民稼穑绵百世”、“司农开国振千秋”。从公刘至周太王十余代在豳地居住发展农业,后来受到戎狄侵扰,周太王由豳迁岐,从此由泾河流域迁徙到了渭河流域,定居在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扶风一带)。发展至文王、武王达到鼎盛时期,直到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王朝。其中周先祖居豳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不仅对周族的壮大和最终伐纣建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周人在泾河流域豳地创造的农耕文化,在中国农业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历史把“重稼穑,植五谷”称为“豳风遗训”,至今北京先农坛还保留着“诵豳堂”,颐和园内还有座“豳风桥”,足见泾河流域农业对我国农业的深远影响。离开龙高镇,我们来到位于彬县城以东30公里处的泾河河谷的香庙乡程家川村。程家川村掩藏在环山之中,进出仅一条山路。一下坡进入山门,闯入眼帘的便是村中心一座平地而起的规整的环形山。说山其实也算不上山,称其为圆丘更恰当一些,当地人称为“独堆山”,倒也符合其地形地貌特点。从高处看,“独堆山”周围分布着九条大小各异、形态不一的山梁,当地群众依据这里的地形称为“九龙戏珠”。据记载,这里是先周豳谷的一部分。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庄农遗址、断泾遗址、北芦遗址、计家坡遗址等龙山文化类型,其时间与公刘居豳的时间相符。除了独特的地形地貌外,程家川保存完整的清代建筑群也颇具价值,还留有建于金代的老君庵。据说,这里当年的几姓人家是为躲避战乱而迁居于此的。这里地势险峻,却又风光秀丽,适于农事,远离尘世纷扰,即使在当代,程家川也是2006年文物古建普查时才被发现的。特别是这里的清代民俗文化建筑群,颇有保护开发价值。村中有一副对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遵祖宗二字格言日勤日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耕惟读

公刘之外,可堪为彬县文化名片的便是大佛寺了。在长武、彬县、旬邑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彬县有个大佛爷,把天顶得咯吱吱。这里的“大佛爷”是人们对大佛寺内所供的释迦牟尼石像的俗称。这个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大佛,被誉为“陕西第一大佛”,其身所在的彬县大佛寺,更是有“关中第一奇观”的美誉。过去的312国道紧贴大佛寺脚下而过,小时候随父亲去咸阳,每每路过,父亲总是会给我讲一些关于大佛的传说。关于大佛的来历传说是很有趣的。在很久以前,有个女子在石山下的河滩拾野菜,听到山底下瓮声瓮气地喊:“山开了,山开了,我要出来。”女孩害怕,回家说给妈妈。女孩的妈妈说,明天再听到你就应一声,出来呀,你就出来么。第二天,女孩在河滩又听到了喊声,便应声说“出来呀,你就出来么。”话音还没落地,山下就闪开了一条石缝,大佛爷出来了,那大佛坐在山跟不停往上长,越长越高,眼看就要把天戳破了,女孩一急,坐在了大佛的头上,大佛这才不长了,人们说那女孩就是大佛的母亲。这些让儿时的我对大佛充满了神秘感。后来在彬县师范求学期间,去大佛寺游玩,大佛寺已经开始进行保护性建设了,新修的312国道也远离了大佛主窟。上到护楼,只看到了大佛那张庄严肃穆的大脸,年少未经世事的我,看到大佛心中有一丝因其面威而产生的恐惧。当时旅游业还不兴盛,除了庙会之外,平时极少有人光顾大佛寺。在空荡荡的大佛寺,我甚至不敢一个人在那刻满佛像的石窟前多停留,匆匆一瞥便离开了。

当我问父亲,佛应该是慈祥的,为什么彬县的大佛看起来有点恶相呢?父亲说,彬县的大佛镇着泾河呢,有了大佛,泾河才不会泛滥成灾,所以他那不是恶而是威。时隔20年,带着欣赏探究与朝拜的心情再次来看大佛。出彬县城沿312国道西行10公里,我们便来到了位于清凉山脚下的大佛寺。这里留存着陕西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现存初唐和盛唐时期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石窟群,释迦牟尼石像被誉为陕西和古丝绸之路第一大佛。彬县大佛寺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原名“应福寺”。它与长武昭仁寺一样,也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浅水塬大战中阵亡将士所建的。北宋仁宗皇帝为养母刘太后举国庆寿时,改名“庆寿寺”,后来因这里佛像高大雄伟,从明朝景泰年间称为大佛寺至今。大佛寺石窟开凿在泾河南岸的石崖峭壁上,石窟前一座砖木结构的五层护楼,原为唐建,现存的建筑是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经清代再建而成的,楼高32米,第一、二层用条砖“一顺一丁”平砌,台基为方形,顶部为六角的攒尖式顶,第一层门楣上刻有“觉路”二字,第二层垒砌有三个拱形门洞,正中门洞上刻有“明镜台”三个字,三个门洞与大佛洞相通。

大佛洞内光线明朗,站在三个门洞内都可瞻观大佛洞内所有的群像,使大佛洞内造像以最佳的角度呈现于礼佛者面前。明镜台正对的便是主佛释迦牟尼的面部,而站在与大佛同向的位置极目远眺,蜿蜒东流的泾河水尽收眼底,川流横列,山峰对峙,风光旖旎。护楼第三层之上全部为木构建筑,各层面阔与高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整体轮廓为方塔形。每层都辟有门窗,造有栏杆,每上一层,所观所感各有不同。大佛寺现存大小石窟、龛361个,其中洞窟107个,佛龛254个,有造像的洞窟共19个,造像1498尊。以大佛洞为中崖,东崖有87窟,西崖有8窟,大佛洞居中,是这里最大的石窟,也是全寺的中心。从第一层“觉路”门楣下进入大佛洞,这里有佛像1001尊,佛龛70余处。它的平面近似“凸”字形,横宽34米、进深18米、高24米,洞窟上部的总体构造是穹窿型的。窟内的主尊大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在大佛背光的左下侧刻着“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铭文。大佛的发式为螺髻状,方面,耳垂及肩,披衣袒胸,腰下系结佩带两条,盘膝端坐莲花台上。大佛高20米、头高5.2米、手高4.5米、手指高2米、指甲盖0.5米,佛身健硕雄伟,所谓“一指之大几为腰”。大佛左手放在膝上,右臂上弯,手掌向外,无名指微屈。

大佛的手势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大佛诞生不久,泾河突发洪水,庄稼冲毁殆尽,百姓叫苦连天,焚香叩头,求佛免灾。大佛轻抬右手,伸出无名指,滔滔洪水立即退去。谁知大佛手刚放下,水又暴涨,为了永绝水患,大佛右手无名指就一直指向泾河,自此这里再也没有发生过大水灾。其实大佛手势乃是佛教中的无畏法印而已。仔细端详大佛面部,月眉凤眼,鼻直口阔,面颊饱满,特别是又细又长的柳眉下那双微睁着的眼睛,似在深情无限地俯视着茫茫世界的芸芸众生,全然没有了儿时所见时的畏惧之感,慈祥中透出威严,威严中又含慈祥。心中充满虔诚地再次凝视他,恍若有一股感人的力量透彻心扉,让人心底顿时没有了凡尘杂念,而是一片纯净。父亲已经去世多年,我无法再向他请教为何时隔20后看大佛会有全然不同的感受。我只能自己推想,也许是经历了20年人生磨砺后,对事物对人都有了自己的见解,也明白了许多世理,悟出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所谓“相由心生”亦即如此吧。有专家在研究大佛的论文中称,大佛气势磅礴,伟岸大度,充溢着伟人的博大气象,其造型与李世民相似。这点我倒也赞同,自古帝王以佛自诩者比比皆是,更何况文治武功皆自认无二的唐太宗。我们在大佛寺文管所见到了一幅由外国友人拍摄于1909年的大佛面部特写照片,较之今天被一再修饰过的大佛造像,原先的大佛面部造型更像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面目呆滞的佛。

侍立于大佛两侧的菩萨分别为观世音和大势至,与大佛合称为西方三圣。深得民间老百姓信奉的观世音菩萨在左侧,右侧是大势至菩萨,她拥有无上的智慧,以智慧之光遍昭一切。两尊菩萨的身高均为17.6米,面相丰圆,俊秀慈雅,含蓄恬静。一佛两菩萨的面部都是经过后代重新修塑过的,而大佛身后象征神圣的头光与背光却仍然保留着开窟时的雕刻造型。火焰纹、花卉和卷草纹图案中还穿插着众多的飞天伎乐和坐佛浮雕,展现出一派天国世界的和谐欢乐的气氛。石窟群中除大佛洞外,保留较好的还有“千佛洞”和罗汉洞”。“千佛洞”是一所平面近似于正方形的大型中心柱窟,窟内呈中心柱式结构,有造像696尊,这一结构与北石窟寺的石窟有相似之处。窟中主佛为弥勒佛像,两旁侍立的分别是弟子、菩萨、力士,从造像龛间的一些铭文题记来看,大部分为武则天时期的作品。这些佛像共有的时代风格就是都具有鼓腹、细腰、宽胯、头身比例适度、身躯丰满健康的体型特征,体现了大唐帝国中最为纯正的佛教造像艺术。

和在其他地方看到佛教石窟一样,这里大多石刻头部和面部都被砸被毁,之前总认为这都是偷盗者所为或是“文革”时“破四旧”的结果。现在才知道,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我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所造成的。佛教这一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不仅曲折,而且劫难甚多。中国历史上,南北朝、隋唐都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相对鼎盛的时期。然而,最大的几次灭佛运动也是在这个时期。据《中国通史》等资料记载,在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北周武德帝建德三年、唐武宗会昌五年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的四次灭佛运动,即称为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法难。封建君主的灭佛运动,都是有原因的,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其中最明显的便是与本土衍生的儒学与道教之间的冲突和相互影响,也正因此,佛教在其逐步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和儒家、道家思想日益调和、汇通、融合,也才有了佛教在中国的兴盛和繁荣。

泾河上游平凉崆峒山、泾川王母宫、西峰小崆峒、环县东老爷山、南北石窟寺这些都能体现出儒、道、释的相互融合。在大佛洞西侧几十米外,有一个拱手而立、神态恭谦的立佛,人称“丈八佛”。传说丈八佛原在甘肃泾川县内,出世以来自以为高大无比,天下第一。可听说彬县出了个大佛,心中不服,便决意与大佛比个高低。当他走到距大佛寺20多里地的长武亭口时,远远望见大佛身高无比,天下罕见,惊得两眼发昏,不敢继续前行。大佛早知他的来意,热情招呼他,让他由“觉路”而入,与上百罗汉、成千尊佛一一相见。丈八佛被大佛博大的胸怀所感动,情愿陪侍大佛左右,大佛便让他到西侧坐禅,丈八佛为表敬意,从不打坐,拱手而立直到今天。大佛寺石窟群还有很多方形、圆形、椭圆形的空窟,些都是当年的僧房。与甘肃泾川罗汉洞石窟构造及作用相似。大佛寺石窟处于丝绸之路北道主干线上,东汉时期,佛教由丝路传入,南北朝时渐至高峰,隋唐时达到鼎盛。这里的石窟石雕、泥塑、彩绘大量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征,理所当然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亮点。

大佛寺石窟石雕像不仅反映了我国初唐时期精湛的雕刻艺术和造型风格,同时还保存了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题刻177副,碑碣6通,这些题刻诗文优雅,书法中草、隶、篆皆有。1940年3月,周恩来、任弼时、邓颖超、蔡畅等老一辈革命家从苏联回国途经兰州,经平凉返回西安时,参观了大佛寺,发出了“只有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才能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感慨。距大佛寺和彬县县城各5公里的彬县城关镇水帘村,有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帘花果山石堡。南北朝时期,佛教沿丝路传入中国,在这里留下了佛像石窟群,号称“九曲十八洞”。明代吴承恩《西游记》问世后,人们凭藉其地貌特征,将其附会于《西游记》故事,称此地为“孙悟空故里”,在此塑造西游人物,传颂西游故事。走进花果山石窟,从底层依托悬崖搭建有木质旋梯回廊,可以逐级向上。爬到最顶层就是昔日百姓为避难而凿的石洞,里面颇为宽敞,崎岖拐弯,互相通连,有点像地道里面的构造。不同的是这里是在悬空的石崖上开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今天的点灯山活动已成为群众庆祝岁顺年丰、祥和安乐的方式。现在这里成了每年元宵节点灯人歇息的场所。我们没有见到点灯的盛况,但从石窝的形状和石窝口被油灯熏黑的岩石可以想象花果山点灯时的壮观情景,各穴灯火犹如连珠,灯火辉映,依次构成寺院、雷峰塔(彬塔)、北斗七星、牌楼等图案,宛若海市蜃楼。

1926、1944年,于右任先生两次来彬县,《邠县道中》就是期间写的诗作:已过邠人剥枣期,满川梨尽柿犹垂。遗民争说灯山好,应记前朝避乱时。彬县素有“果乡”之美誉。邠州梨久负盛名,在明代就有“喜煞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的诗句;清代维新派人士谭嗣同途经邠州时,看到满川梨花,即兴吟成《邠州》诗一首: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溪边白复红。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邠州梨以其果面鲜黄,皮薄肉白核小、汁多无渣、酸甜适口而驰名省内外,成为历代朝廷贡品。彬县还是大觐枣的故乡,《诗经·豳风》中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记述。彬县晋枣素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的说法。另外彬县栽植柿子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间。

彬县现有果园35万亩之多,盛产红富士苹果、邠州梨、大枣、核桃等名优水果和干杂果。梨、枣不仅果实鲜美,其木质坚硬,梨、枣木工艺制品也是彬县的特色产品。特别是大佛寺门前,枣、梨木制作的擀面杖、捣蒜窝、拐杖、酒杯、茶叶桶等生活用品及神仙葫芦、木猴等工艺品,坚硬光滑,色泽鲜艳,手感细腻,深受游客青睐。

说到吃的,就不得不说彬县的特色小吃“御面”。“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称其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以其为宫中贡品又称为“御面”。相传为当年周太王古公亶居豳时他的夫人姜女所发明。“御面”制作工艺与凉皮相似,但却比凉皮更精细。取上乘精粉,加水拌匀揉成面团,将面团放于凉水中反复揉洗,直到洗出面筋为止。再将洗出的面水过滤沉淀,在阴凉处沉淀一夜,次日滤掉上面的清水把粉浆用小火在锅中提炼成团,取出搓成条状,笼蒸一小时后出锅,然后缓缓凉冷。食用时用刀切成薄片,佐以各种调料即可食用,御面筋光柔软,光滑爽口,堪称面食中的精品。

在彬县县城中心的开元文化广场,其中心建筑是被人们称作“彬塔”(又称“雷峰塔”)的开元寺砖塔。在彬县和长武一带流传着一句话“长武有塔却无塔,豳州无塔却有塔”。这句绕口令似的话隐含着一个故事。说的是李世民浅水塬大战后,为超度牺牲将士亡魂,建昭仁寺,又凿大佛窟。但还是觉得不够,便派尉迟敬德在浅水塬大战所在地修建一座塔。敬德领命后一路西行,到豳州时天色已晚,人困马乏。当时长武亦属豳州,敬德便偷懒把塔建在了豳州城。塔成复旨时,唐太宗问:“塔建得如何?”敬德说“建好了,建在浅水塬上。”唐太宗说:“我怎么听说塔建在豳州城里了?”敬德一听吓出一身冷汗,急中生智说塔原本是建在浅水塬的,但塔成后忽然一阵大风把塔吹到豳州城了。李世民知是假话,但又不愿为一座塔而治罪于这个开国功臣,只好作罢。从此便有了“长武有塔却无塔,豳州无塔却有塔”的说法。到明代长武、彬县分设时,长武人提出雷峰塔本是长武的却建在了彬县,让其将大佛寺分给长武,以大佛寺为界。彬县人哪肯答应,于是把彬塔以下的一片地分给了长武,于是又有了“彬塔底下周围地,留下长武要粮声”之说。

其实这只是人们的杜撰而已。据专家认证,彬塔建于宋皇祐五年,塔高47.6米,塔底宽14.7米,塔身七层八楼,为楼阁式塔,每层八棱八角八面,门面相隔,隔层相对,门呈拱形。外建假走廊绕塔环通,塔表面各有细磨的各型砖块砌成的拱斗、飞檐、立柱、石门等形状。每个棱角均有龙头风铃随风摆动。当地民谣很生动的概括了彬塔的特点:“雷峰塔,戳破天,七层层,八棱棱,二十四个窟窿窿,还有五十六个风铃铃。”登上塔顶俯瞰彬城泾水如一条玉带绕城而过。如今的县城群楼林立,绿树成荫,远处的一座座煤矿井架高高耸立。彬县是陕西咸阳地区开采较早的煤区,境内储量32.6亿吨,煤区原煤埋藏浅,煤层厚、易开采、特低硫、低磷,是优质的动力用煤,开发价值极高。近年来,彬县经济如同一列飞速疾驰的列车,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彬县速度”。精心培育“能源化工、特色农业、商贸流通、劳务输出、旅游文化”五大产业。跻身陕西省“十强县”行列,成为咸阳历史上首个跨入“陕西十强县”的县区。

当我们离开彬县去往旬邑的时候,车子经过福银高速出口,看到了巨型的公刘雕像。这位豳地文明的创始人看到今天工农业齐头并进、发展势头劲猛的这片土地,应当万分欣慰吧!

显示全文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