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最新观后感影评5篇_看误杀有感5篇
《误杀》改编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讲述了父亲为了维护女儿,用电影里学来的反侦察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误杀》的电影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xx《误杀》观后感
先说明,这不是一部恐怖片,但是会看到你“坐立不安”“心跳加速”,甚至还“不知所措”。当然了,前提是没有看过原版哦。
这就是即将在12月13日上映的《误杀》,其根据印度神片《误杀瞒天记》改编,总体情节几乎是一致的,但有几个重要的改动。这对于没有看过原版的观众,在离场的时候,心情会久久都不能平复的,只因那剧情可是极具冲击感的,而且还是心灵上的那极强的震撼感。
这剧情其实也不用“卖关子”,大家完全可以先看看剧情简介(摘自豆瓣):
李维杰与妻子阿玉来泰打拼20xx年,膝下育有两个女儿,年届四十的他靠开设网络公司为生,为人也颇得小镇居民的好感,而这一切美好却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打破。这个充斥,贩毒活动的边陲小镇,各种权力交织碾压公平正义。李维杰的大女儿被督察长的儿子强暴,因反抗误杀对方。李维杰曾亲眼目睹督察长滥用私刑,深知法律无用,为了维护女儿,捍卫家人,李维杰埋尸掩盖一切证据,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缝隙中,与警方在身心层面,展开了殊死一搏的较量。
从这剧情简介中,或许大家未必能看到其中的冲击感,而需要在影院里才能深深感受到的。主要就是演员真情的演绎,还有恰到好处的声效和配乐,再加上有点虐心的剧情发展等,综合起来,就是20xx年年尾极佳的一部悬疑大片。
说到演员,必须先赞赞肖央,相信这位演员在大家心目中是“没有什么地位”,他不是偶像派,也没有影帝级的气场,所以他在大家心目中,真的“很普通”。
但是,这片的主角就是一位在大家眼中不太起眼,但又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主要就是他做人比较厚道,也很亲和,所以连警察也不会怀疑他。
而整片虽然紧张又压抑,但还是有不少笑点,笑点就是来自这是“很普通”的肖央。
另一位是谭卓,剧中她和肖央是夫妻,她甚至比肖央显得更普通,完美演绎了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而在面对突发事情时,她从彷徨无助到坚强捍卫,尤其是为家人而对视警察局局长时的眼神,那可是整片人物表情的最佳。而这位家庭主妇,在捍卫的过程中又展现出小人物面对大事件时的“不淡定”,令人看起来非常自然。
而整片大部分时间都非常淡定的女人就是饰演警察局局长的陈冲,她强悍、精明、霸道,做事非常凌厉,甚至是不择手段。而给整片带来的冲击力,带来极具压抑的笼罩感,就是来自于她。尤其是她欺负小女孩的一幕,更令人感觉虐心,完美的演绎了“小红帽真人版”。
整片给人极强的震撼感,主要就是来自于特别增强的声效,声效可连座椅也震动起来。再配搭上更多细腻的镜头感,还有不少血腥感的突然融入。
在电影中,剧情可是致敬了不少电影,例如《蒙太奇》、《肖克申的救赎》等。而且还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台词:
“你要是看过一千部以上的电影
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
压根没有离奇的事情”
其实这故事的重点就是“致敬电影”,为什么?还是不要剧透,你看过才懂。
而且大家最好是看过以上两部电影,起码了解过这两部电影的剧情,再去看《误杀》吧,这才更有感觉。
而且,你会发现,电影开头就是“彩蛋”,和字幕后的彩蛋相结合,更耐人寻味了。那么《误杀》会有续集么?这就要你看完才下结论哦。
然而大家看完后,或许会产生两个疑问:
1、男主角最后为什么“良心发现”?
2、警察局局长的儿子最终“在哪里”?
(我这里把问题隐晦点,看过片的清楚,未看过的,也尽量不剧透太多)
其实我是特意二刷了《误杀》,对于这两个问题,我心中是有答案的。
1、男主角是信佛的,片中多次提及到他的虔诚。最后在寺庙里,男主角再一次看到那只羊,证明他相信“因果报应”的,所以结局就是他的选择,而且还是他最理想的选择。
另外大家还有留意僧人与男主角说的“无相布施“——就是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摘自360百科)
2、这也要大家回忆那只羊,羊被杀之前,男主角是在一个什么地方?那警察局局长最后应该就是在这里了。
20xx《误杀》观看有感
《误杀》改编自印度高分悬疑犯罪电影《误杀瞒天记》,讲述了一个丈夫为了保护家人,用自己平时看电影的经验,把妻女误杀警察局长儿子一事弄成了悬案,最后让全家人脱身的故事。两者前面的剧情都大同小异,最大的区别在于结尾,印度版用一个非常精彩的交差剪辑让丈夫安然无恙的走出了警察局,而国内版是丈夫去自首后一个人在监狱不知望着何方。相比前者扬善除恶的酣畅淋漓,国内版就显得平淡甚至多余,所以遭受诟病,被骂狗尾续貂。
但真正只是单单为了在国内上映,才弄了这么个具有我国“特色”的结局吗?其实不然,因为国内这版才真正体现了影片的高明之处。
先说说两者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变化。首先是警察局长的儿子,印度版直到他拿手机偷拍男主大女儿洗澡的视频才登场,给人感觉他就是个典型纨绔子弟。而国内版他的出场先给一段戏做铺垫,他残暴,充满戾气,打瞎了别人的眼睛也毫不在意。在夏令营下药了大女儿,把偷拍变成了这样严重的刑事犯罪。他的形象被刻画的更凶恶,更让人愤懑,打死他罪有应得,淡化了致他而死的男主一家的犯罪感。
而陈冲扮演的警察局长,印度版强化的是她警察局长的社会身份,而忽略了她作为母亲的家庭角色。虽然两者同样以审讯犯人的方式出场,但印度版警察局长给人印象是官官勾结,为己私利威逼利诱不择手段。而陈冲的审讯对象是个杀人嫌疑犯,她冷静干练聪明,三两句就点破了犯人的杀人手法。用伪证诱供犯人,展现了她破案大胆不按常规。这个角色的出场是正面的,只是故意给她打的光阴暗低沉,让人错觉她是反派。后面还有一场她给儿子擦伤口的戏,小心翼翼的动作,温情的眼神。虽然她极其溺爱孩子,但这就不是生活中一个疼孩子过分了的妈妈吗?所以陈冲给人的更深的是一个母亲形象。
肖央扮演的男主,印度版中男主是中产,敢跟恶警刚正面刚,而国内版他是低产,对恶警唯唯诺诺,生怕得罪。相同的是平时都喜欢看电影,对家人和朋友很好。国内版多了肖央去寺庙布施和提点一个儿子被警察局长打瞎眼睛的老人两处情节,说明肖央心善信佛,充满正义。其中还有一场恶警殴打朋友被他踹了脚后,他马上向恶警道歉的戏,这说明在身边的人受到伤害时,一直小心谨慎的他会不计后果的奋起反抗。也为后面他对警察局长的儿子动杀心埋下伏笔。
两版都是大女儿用锄头“打死”了警察局长的儿子,那为什么说肖央对警察局长儿子动了杀心呢?印度版的确是大女儿打死警察局长的儿子,因为男主当头晚上在公司看电影没接电话,第二天回家后才知道发生的事,所以警察局长的儿子是在当天死透了。国内版是肖央在酒店给家里打电话没人接后,马上赶回了家,而那时候事情刚发生完,妻子已经把警察局长的儿子埋了。肖央了解情况后,问了一句,“一点血都没有吗?”这就表示他对警察局长儿子是否已死起了怀疑。因为人在受到撞击突然晕倒的情况下会失去意识,舌头的肌肉不受控制下垂堵住呼吸道,时间久了会造成窒息而忘。所以肖央在看球赛时会给身边一个拳迷解释,为什么拳手晕倒后要帮他把舌头马上拉出来。
影片中警察局长的儿子确实只是晕倒吐舌“假死”,扮演妻子的谭卓在搬运他时不小心让他的身体从车上掉了下来,可能是那一下的碰撞让警察局长的儿子舌头松开了 ,使他埋进棺材里后不久醒来。肖央挖开墓地后,他双手呈爪状向上,眼睛睁大,棺材盖上满是血痕,实际上他真正死亡原因是在棺材里被活活憋死。
肖央当时有过怀疑,那他究竟知不知道警察局长的儿子在棺材里有一段时间其实还活着呢?事情发生后,有一次他们全家人在一起吃饭,小女儿拿叉子一直划桌面发出刺耳的声音,镜头给了桌面上划痕特写,肖央对小女儿说让她别划了。这时,肖央应该是想到警察局长的儿子在棺材里也曾拼命用指甲划棺盖产生类似的声音,留下划痕。还有其中一张海报就是一个男人拿着带血的铁锹,脚下躺着一个满头是血的男孩,这也是在暗示电影里肖央才是想致警察局长儿子死地的人。而且他打开棺材看到警察局长的儿子不同寻常的死状时十分淡定,说明他早就知道里面的人怎么死的,尸体会是怎样。
身为父亲,女儿遭受这样残忍的伤害,对于这样的畜生,没有什么能比手刃仇人更要泄恨,所以明知道埋在棺材里的人没死,他也不希望警察局长的儿子出来继续骚扰女儿,成为其挥之不去的的阴影。就像他结尾里说的,“我没能让妻子女儿不受到伤害,我能做的就是不让她们再次受到伤害。”早前他也耳闻警察局长儿子的残暴,再加上知道对方的背景,目睹了警察的贪婪和恶行。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他在棺材里不要出来,让这一切都了无生息,随雨埋进泥土里。
电影开头讲的一个故事就是肖央被活埋在棺材里死了,看过这么多部电影的他应该知道《活埋》里的男主人公,在棺材里的无法得救失去希望后有多么的无助和恐惧。虽然警察局长的儿子做出畜生之行,但也罪不至死,何况还是个十六岁的孩子。肖央在他挖出尸体后,一直都很内疚,前面说过他信佛,经常去寺庙里布施,可后来大师拒绝了他的布施,说只接受“无相布施”。
不求报而做的善事,就是无相布施。为了求名,为了求利,为了怕堕入恶道,甚至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布施,就叫有相布施。大师能从他满脸心事看出所求,说明他此时的负罪感已达到峰值。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结尾警察局长夫妇二人声泪俱下渴求着答案,他看到的是同样也是一对疼惜自己,而为自己的孩子肯牺牲名利地位甚至一切的父母。将心比心,他明白孩子遭受伤害后父母的痛苦,既然警察局长的儿子已死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那么他也要给遇害者的父母一个交代。站在妻女的身前,完成一个家庭对另一个家庭的责任。再加上因这件事产生的暴乱,更多无辜的民众被卷入其中。还有小女儿在全家看完《天才枪手》后把试卷的分数改成100分,使他明白父亲不仅要保护孩子,还要给子女做出正确的表率。在多重线索的铺埋下,他的自首看起来就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不会刻意生硬而显得突兀。
前面说过,陈冲在这部影片第一印象是一个溺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在警察局见到自己孩子的幻影,导演表达的是她对儿子深深的思念。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推理肖央一家怎样利用路人瞒天过海做了不在场证明,看到儿子友人手机对肖央大女儿施暴的视频后,她的情绪瞬间从刚刚还能分析案情的冷静到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失声落泪的痛哭。一直担心的事最终发生了,她显得惶恐和紧张,更加确信肖央就是凶手,儿子可能遭受不测后,她表现出的是撕裂和绝望。毕竟,她是位母亲。相比丈夫更注重事业,她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儿子。
在关押肖央一家人的时候,为了淡化矛盾,相比印度版孩子都打,国内版只对大人动手。在审讯小女儿时,不知是不是有意找了个长得蛮有喜感的演员演问讯的警察,让情绪看起来没那么紧张,甚至成了一个笑点。而且后面警察带队找尸体挖人祖坟的时候,群众的对警察的反抗显得更自然接地气。给陈冲丈夫参加市长竞选的竞争对手打电话,也为后面的舆论宣传和暴乱提供了合情合理的依据。不仅宣传的口风在为肖央一家无辜者的形象造势,而且很可能暴乱中那些趁火打劫的不法分子,也是陈冲丈夫的竞争对手安排的。其实肖央让人给陈冲丈夫的竞争对手打电话前面还有一个引子,大女儿第一次被叫出去问话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羊的视力很差,很容易离群被大型凶猛动物吃掉。”也就是说,男主一家势单力薄,如果不利用他这个低产平民的身份发动更多群众为他抱不平,很可能会被陈冲定为罪案,因为他并无辜,而且不知道妻女能在审讯中挺多久。
那么多的这场暴乱跟肖央案子有什么联系?先看看暴乱产生的原因。好像就是底层人民对滥用权力的警察们反抗。可事实上除了施名帅饰演的恶警对普通百姓的剥削和欺压外,并没有说这就代表了大部分警察的形象。相反,黄健玮饰演的上司在调查时一直帮肖央说话,并有次在恶警对肖央拔枪后制止了他,还在陈冲对肖央动手时提出异议,这同样展现的是警察正面向上的形象。也有人说陈冲作为里面出现的级别最高的警察,她的行为很自然的就让观众对警察产生以偏概全的印象。那么先抛开社会身份,把肖央看成父亲,陈冲看成母亲。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时,父亲可以对行凶者的死束手旁观。同理心,母亲为了能找到儿子,使用了卑劣过火的手段。两人行为都有错,只是社会阶级的差异,让我们出于同情,不自觉就站队在了弱的一方。所以,结尾对民众的采访,也同样是导演留给观众的反思。不法分子趁暴乱烧杀砸抢对无辜小贩的造成了伤害,肖央的行为,无形中也是给一个母亲一个家庭带来了痛苦。
法律是为法治服务,而不是为了某个人或者某一方服务。因此,导演安排肖央的自首,就是对法治精神的践行,对人性如何才能完善而应该怎样做的思考。最后肖央的自首,前面寺庙宝塔的故事已给了暗示。为了赎罪造了一座鸽子飞不到头的高塔,对比影片开头肖央借《肖申克的救赎》经典台词的话,自由鸟比喻他自己,也对应着鸽子。高塔对应监狱,飞不到头表示他在监狱不知待到什么时候。至于他到底有没有越狱,导演留了个开放的结局,就是他望向远方不知何处。如果外面的家人再次受到伤害,那么家人即是自己全部的他应该会越狱出去再次替家人遮挡风雨。我想,这个彩蛋会不会是为了拍续集的准备呢?
另外,影片中提到的几部电影很有意思。肖央模仿的两部影片《蒙太奇》和《控方证人》不用说,致敬的影片有开头的《活埋》和《肖申克的救赎》,他们全家在电影院看的是《天才枪手》。警察查出他观影记录有四部,《狩猎》,《七宗罪》,《蒙太奇》和《白夜行》。《七宗罪》最后是布拉德皮特出于妻子被杀的愤怒枪杀了凯文史派西,《白夜行》是男主为了守护爱人行凶杀害了伤害女主的人,这些都对应了他为保护家人选择让警察局长的儿子在棺材里死去。有意思的是,片中的《白夜行》海报是韩国翻拍版,公认这版是没日本原版经典的,看来编剧真的很喜欢韩国犯罪题材的电影(也是导演对自己的翻拍有种黑色幽默的调侃吧)。《涉猎》在片中的介绍是“群众会根据自己看到听到的东西盲从跟随主流”,对应了后面民众根据电视台的报道而发生的暴乱。本片英文名是《Visual》,直译过来就是“视力的; 视觉的”,一是肖央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让路人集体替他做了不在场的“伪证”,二是对比前面说羊的视觉不好,而片尾采访时有个民众说,“羊只要能好好的吃草,才不会管是谁在褥他们身上的毛呢。”不知道这是对制度的暗讽,还是导演对这场民众的暴乱持保留的态度呢?
本片最出彩的一场戏是雨中警察挖坟的那场,运用大量慢镜头通过各色人物的神情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民众的愤怒和呐喊,恶警的嚣张和跋扈,陈冲夫妇的焦急和等待,肖央妻女的担忧和惊恐,肖央本人的悲怆和彷徨。这幅众生相在雨中相交呼应,配合雨落灰暗的画面,极容易带动观众的观感。再配合背景音乐慢慢积压情绪,直到棺材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一只羊,这时音乐急转而上,情绪在瞬间爆发,民众暴动,恶警被打,让观众有了一种酣畅淋漓的发泄感。这场导演的调度已经把本片推向高潮,相比后面平庸的结尾,所以自首的情节就很难再打动观众。而原版在推理上要比本片的严谨和精彩,最后男主潇洒的从警局走出时,揭秘了尸体的所埋地,让得到谜底的观众看得大呼过瘾。而且从电影的表现手法来看,那段交叉剪辑又相互叠影的画面,真是让人百看不厌。观众本身就有先入为主的习惯,暴动和救赎绕的有点复杂,失去了直截了当惩恶扬善的快感。这也难怪监制陈思诚会觉得,明明各方面都完成的可以,情节还更紧凑,而内容和立意上更丰富有层次,怎么在豆瓣上还会输原片一分呢?
如果把肖央去警局的坦白看成是一种承担的话,就是愿意为家人独自面对罪恶。他的做法是为了让受“杀人”事情影响的妻女最终能释怀放下,即使逃脱了法律,但善良的一家肯定跟肖央一样饱受良心上的煎熬。所以让警察局长的儿子死,是每个父亲都会做的选择。但自身的灵魂被玷污,如何能保留这份善良,导演就用了全家人都去警局自首来修补有了裂痕的良心,这样算是情理和法理上最好的交代。毕竟,让罪恶的罪恶,让纯真的纯真,不能因警察局长儿子的罪恶而忽视了母亲对孩子的纯真,也不能因父亲保护妻女的纯真而忘掉了他舍弃了他人自私的罪恶。
另外,羊被恶警打死有一个星期了,4月又是泰国最热的时候,但挖出来的时候没有腐烂的痕迹,这算不算道具的穿帮呢?而且棺材盖上的划痕有警察局长儿子的血迹,肖央又一直盯着棺材盖看,如果不是后面的暴动,以陈冲的观察力和智慧,应该说很容易发现证据。这处又算不算是个漏洞呢?只能说女性毕竟是感性动物,爱子心切让一位精明的母亲在现场失了水准吧。
20xx《误杀》观看心得
12月13日,电影《误杀》正式公映。此前的点映,影片在观众中收获了超高口碑,十分有望成为年末贺岁档的一匹黑马。
《误杀》由肖央、谭卓、陈冲等演员主演,故事背景设定在泰国的一座小城。男主一家四口虽不富裕,但生活安逸、邻里和谐。肖央饰演的“爸爸”李维杰忙着经营维修网络的小生意,平日最大的爱好是看电影,“妈妈”(谭卓饰)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将满18岁的大女儿则正在准备毕业升学。
一次夏令营活动打破了一家平静的生活:大女儿被邻校有权势的“官二代”霸凌,还因拍下“不雅视频”遭到威胁,母女二人苦苦哀求未果,大女儿在抢夺手机时失手将“官二代”打死……从邻市出差的李维杰回到家中时,等待他的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悲愤又棘手的状况,点破了“误杀”的主题,影片终于“正式开始”。
一部犯罪悬疑类型片,最能刺激观众的便是设计巧妙、环环相扣的推理过程,当“罪犯”具备极强的反侦察能力时,这个过程就变成了两方角力,能量翻倍。《误杀》正是如此,而倘若你和李维杰一样是个“资深影迷”,你还能在剧情推进的过程中不断找到他作为作案参考的“迷影彩蛋”,收获更多趣味。
既然是“角力”,除了男主角要实现逻辑缜密的“完美犯罪”,和他对峙的警方,实力必须在更高的水平线上。在《误杀》饰演警长的陈冲,毫无疑问展现出了她超强的表演爆发力。如果说李维杰是愿意挡在妻子女儿身前的父亲,警长更是可以为找到爱子不顾一切的母亲,法理之外,这场“追凶”也成了两个家庭之间的殊死一搏。
因为案件的一方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家四口,《误杀》的断案、审讯过程在紧张之余,也就出现了很多令人不禁会心一笑的部分,比如年纪尚幼的小女儿面对警察叔叔时的必杀技是“卖萌装可怜”。
但也正是小朋友这个角色,帮助《误杀》完成了最精彩的一段高潮大戏。经过多次侦查审讯,已经猜透李维杰作案方法的警长却迟迟找不到决定性的证据,母爱保护欲击溃理智防线的她撕破了最后的“伪装”,直接对李维杰一家“刑讯逼供”,大人惨遭殴打,小女儿则被陈冲饰演的警长单独抓走进行心理恐吓。严肃的面部表情,变幻的光影和尖利的吼叫,别说几岁的孩子,屏幕外面的成年观众都觉得害怕。
后续的多轮反转揭秘在此不多做剧透。可以确定,近年的华语犯罪悬疑片中,《误杀》可以算是完成度较高的一部。与监制陈思诚当年在泰国拍摄完成的《唐人街探案》相比,虽然少了些商业元素,但质感上似乎更胜一筹。
不过片子尽管不错,但去电影院看《误杀》前,有一件事是你千万不能干的,那就是千万不要看一部名叫《误杀瞒天记》的印度电影。对,看片名你也猜到了,《误杀》是一部翻拍之作,经过小电君我的检验,推理部分的重合率在90%,其余部分的设定也基本换汤不换药。(当然,《误杀瞒天记》也是翻拍,更早的一版是个印度方言片。)
而如果恰好你还没看过《误杀瞒天记》,又或者你看过之后非常喜欢,愿意“二刷”,那么《误杀》是值得选择的,在制作水准和演员的表现上,这次翻拍实现了一定提升,除了陈冲的碾压式表演外,肖央也展现了他作为演员的更多可能性。故事从印度搬到泰国的华裔家庭中间,更加深了我们的情感理解与共鸣。
至于改编比较大的片尾部分,我恰好很喜欢《误杀》留下的开放式结局,它通过李维杰身边的朋友与民众对案件结局的不同反应给观众留下了更深次的思考,结合陈思诚在首映礼上的发言“对一个人的捧杀和棒杀,都是误杀”,这样的结尾与《唐人街探案》最后张子枫的笑容一样,令人不寒而栗。
20xx《误杀》观看体会
《误杀》将于12月13日全国上映,许多悬疑片的爱好者已经有些迫不及待。
在陈思诚的监制下,《误杀》颇有些电影《唐人街探案》系列的味道:足够烧脑、足够刺激,九曲十八弯的情节让人十分期待。
从导演,到演员,整个剧组也显得非常“另类混搭”:导演柯汶利是新晋著名导演,对于电影的拍摄有独到的见解。
他没有模仿前辈电影人的风格,而是将一个完整合格的故事分解出离奇的情节,给观众们制造泪点的同时也引发了反思。
虽然电影的名字叫做《误杀》,但这究竟是一场误杀,还是罪有应得,小编先不剧透,观众们到时一看便知。
《误杀》的演员阵容也相当能满足人们略带“挑剔”的眼界:主演陈冲出演的角色“拉韫”是警察局局长,因为痛失爱子展开一场追捕。
但在出场时,她就暴露出了角色的缺点:过度溺爱儿子,对他犯下的种种错误无限包容。甚至他险些戳瞎了同学的眼睛,拉韫也选择给十万块私了。
其实,这部电影里很少有绝对的反派人物,几乎所有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都是在“善与恶”之间徘徊——成为天使还是恶魔,这是他们艰难的必选题。
而男主角更是让人惊喜,他是“筷子兄弟”出身的大男孩肖央。
从歌手到演员甚至导演的变身,肖央只用了短短几年。在电影《误杀》中,他扮演的是一个看过上千部悬疑片的电影爱好者“李维杰”——情节怎样波澜起伏,几乎全掌握在他的手里。
当李维杰发现女儿受到侵害时,他义无反顾地为女儿料理好了一切,默默承受拉韫的暴怒。
在他的身上,是无数个疼爱子女的父亲们的缩影。
相信在看过之后,观众们对肖央的认知也会有一次“质”的改变。
当然,小演员们的表现也十分精彩,尤其是电影中被“误杀”的主角边天扬。
出生于20xx年的他,年仅16岁,却在电影里扮演一个极有挑战性的坏男孩角色。
至于坏到什么程度?在采访时,边天扬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大家好,我就是电影里扮演的那个禽兽。”
说完后,他不好意思地低头笑着。
在《误杀》的点映活动上,剧组的演员们在现场为观众们答疑解惑。
他们首先提到了关键的一点:面对身体侵害,女孩们要如何避免受伤,并给出了有效的防范建议。
当然,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每位父母也受到了提问:如果你的孩子伤害了别人,你会选择包容还是客观处理?
总体看来,电影《误杀》无疑是刺激的,它的刺激性不止在情节,更在每个角色的内心波动里。
当你走近它,就能感受它。
20xx《误杀》观看感想
电影《误杀》上映,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部电影的票房还算理想,影片讲述父亲为了维护女儿,用电影里学来的反侦察手法和警察斗智斗勇的故事。是的,你没有看错,从电影里面学反侦察,而且还把警察耍得团团转。
《误杀》其实除了片尾最后一个彩蛋以外,在片中还埋下了很多彩蛋,致敬了很多经典的悬疑电影,你注意到了吗?
《蒙太奇》是一部韩国犯罪片,故事20xx年前发生的诱拐案件在公诉时效过后,以同样的手法再度发案,多名受害者家人和警察共同追查案件真凶的故事。
影片中李维杰就是因为看了《蒙太奇》想到偷换时间的概念,让身边的人给他作伪证。将整个事件演绎一遍,就好像放电影一样,将剪辑好的片段放到每个证人的身上,一遍遍的重复,让他们产生错误的记忆,这一点运用的很高明,也很有意思。
电影最开始前,是李维杰在讲述一段故事,在棺材中被火烧就是《活埋》中的经典场景。在电影中,母女俩直接把官二代的“尸体”放到棺材中,也是对应这个场景。在后面李维杰回忆的时候,有官二代死在棺材中的特写镜头,进一步佐证官二代是活活闷死的。
李维杰最后去认罪,因为他知道杀人的是他,随后母女俩也去认罪,这里跟《嫌疑人X的献身》极其相似,都是男的先去认罪随后母女前去,都认为自己是凶手,实际上并未明说谁才是凶手。
同样是最开始的镜头,看到的就是米黄色的监狱场景,这里就是《监狱风云》的风格。
影片中提到了《肖生克救赎》里的经典台词:“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同时在影片最后,李维杰在监狱内,看着外面,感觉第二部会是《肖申克的救赎》。
李维杰赶回家之后,其实他知道官二代不会死,但是他没有立马去营救,这里很像《看不见的客人》。
影片结尾,记者访问群众的时候,秦沛饰演的老头茫然回首很有亮点,让人立马回想起《杀人回忆》。
除此之外,李维杰一家人去罗统看了场电影,那部电影叫做《天才枪手》,在审问的时候,却没有问到这部电影,其实存在的意义是暗示李维杰会跟《天才枪手》的女主一样,逃之夭夭之后,选择自首。
李维杰给家人提前做好审问准备的时候,在《天才枪手》中也出现过,同样是对他们进行提前培训和串供。
除了这些,片中还出现了很多电影《狩猎》、《七宗罪》、《白夜行》、《控方证人》等等,既是在看电影,也是在看电影中的电影,若是仔细发现,整部电影都在致敬这些经典代表作,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