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开学典礼校长发言 篇8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 篇8

2024-07-16 来源:爱问旅游网

  敬爱的工人兄弟们、父老乡亲们,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汇聚如画草堂、共望博大秦岭,隆重举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首届新生开学典礼,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体制、全新的姿态喜迎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余名本科新同学们。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和全校四万余名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西建大发展的各位领导,向积极配合西建大草堂校区建设的干部群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夜以继日、创造奇迹完成草堂校区一期建设工程的策划者、设计师和建造者们,向攻坚克难、义无反顾率先入驻草堂校区的教职员工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2019级全体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大家!感谢大家!

  树高千丈,源之于根;人延万世,始之于祖。驻足草堂,东顾幸福,北望雁塔,我希望同学们从今铭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1956年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仿照前苏联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由创办于1923年、1928年的东北大学建筑系(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本科建筑学系),并校于1938年的西北工学院土木系(西北工学院是抗战初期,由迁至陕西的北洋大学、北平大学、东北大学和焦作工学院合并而成的。土木系是该校历史最悠久,师生规模最大的一个系,该系中历史最长的一个分支是创办于1895年,即清光绪21年的北洋大学土木系),并校于1952年的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其前身是始建于192019年的山东大学堂土木系),以及创建于192019年的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科、建筑艺术科(为我国专科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建筑学专业)合并而成。并校初期,学校定名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1963年,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和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办学12019年并校56年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凝练了“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自觉地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与国家和民族的复兴结合起来,主动地服务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在实现人类文明、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成就自我。56年来,西安建大扎根西部,雄立图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铸就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校风,形成了学校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64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 获准开办研究生院,与瑞典吕勒欧工业大学共同设立孔子学院,荣获“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不久前,我校建筑设计院入选“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我校王小东院士、刘克成教授、校友孙国城、杨晔等4人入选“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这也是陕西教育系统唯一受到表彰的高校。学校被国际建协授予“建筑教育特别贡献”。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土木、建筑、环境、材料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程学科为主体,理工学科相互支撑,文、理、工、管、艺、法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多科性大学。

  同学们,今天你们来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既是我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责任。大学是人生的崭新起点,来到大学,融入大学,首先必须真正地了解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指通过教育发扬人性中本来的善,培养健全的人格;“新民”是指通过教与学的统一,达到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止于至善”则是指教育的终极目标,即通过教育,使整个社会达到古之谓“至善”的理想境界。《大学》而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了我国知识分子的做人准则和理想追求,也成为大学教育的社会责任和终极追求目标。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大学是传承文明、增进德性、创造未来、以“至善”为崇高境界和永恒追求的地方。这里不仅仅是人才加工的工厂,也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这里鄙弃一切“假、丑、恶”,弘扬一切 “真、善、美”;这里是神圣的殿堂,是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的源泉,是文明的核心。人类的全部历史,追本溯源是一部文明史。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蒂是文明的竞争。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殿堂,通过培育一代又一代的菁英,才使得文明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繁荣昌盛。因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必有赖于大学擎起传承文明、开创未来的光荣旗帜!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粹,汲取现代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实践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之路”,我校在深入思考和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从2019级本科生开始,全面实施“书院—学院(学科)制”人才培养模式,真正的融通古今,融汇东西,走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化办学道路。

  书院—学院(学科)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正心、明德、励志、笃行”为理念,旨在培养“合格的人”和“有本事的人”。通过书院熏陶、学院教育,努力使同学们都成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所谓“正心”,就是要求我们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正心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德” 就是要以德为先,培养自己的崇高思想品德,在于彰显自己原本清明的道德,在于用这种清明的道德使人民日新、进步不已,在于使人民、社会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这是成人之本。也只有先完善内在德智修养,才能推己及人,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励志”就是要有一种精神、志向。有志,才会有理想;没有志,也就是没有理想。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就是要求学有所得,还要践履所学,付诸实践,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方能成人、成事。

  “非其地,树之不生;非其意,教之不成”,按照“书院—学院(学科)制”的新理念,学校在圭峰山下,草堂寺旁,高标准地规划设计了草堂校区。目前,一期建设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南山书院、子午书院虚席以待各位学子。在未来的几年里,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速度,不断完善草堂校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一个更加美丽、温馨的家园正在呈现在大家面前。

  同学们,在学校上下呕心沥血、奋力拼搏,努力为你们创造一个更加优越环境的同时,我十分欣喜地看到,你们已经用自己的行动向西建大交出了第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你们用平均高出省控线46.39分的成绩,昭示你们有实力成为优秀的新一代建大人。或许正在建设中的草堂校区校园环境可能还不能让你们满意,校园的相关配套也许还不尽如人意。在未来的日子里,学校方方面面会尽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我也希望同学们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理解和包涵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某些暂时不便,并能和学校一起同舟共济,攻坚克难,建设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里,我也特别地感谢并衷心地希望户县的各级领导、草堂校区周边的干部群众,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草堂校区的建设和发展。我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有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有广大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我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今天的开学典礼,对于刚刚步入新环境的同学们而言,意味着全新的开始。在大家从新的高度和起点即将开始人生新的里程之际,我向你们寄予以下四点希望:

  第一,自强。易经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历经磨难而不败的精粹所在,也是我们学校1956年从东、西、南、北汇集祖国西部以来,不畏困苦,坚韧刚毅,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因而,欲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欲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世界强国,欲使我们的学校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大学,欲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我们必须树立为科技进步、祖国强盛和人类文明毕生求索、自强不息的信念。

  第二,笃实。笃实是我校数十年来所形成的“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校风的集中概括。这种风格体现在人品方面就是为人诚实,“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在眼下这种物欲横流虚假伪劣屡禁不止的社会转型时期,诚实更显可贵。体现在学业方面,就是基础扎实。万丈高楼平地起,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业务基础是我们成就高水平事业的根本。今天你们来到大学,希望你们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对待学业,回到课堂,回到图书馆,回到实验室,回到学习实践中,回归文本,回归经典,聚精会神,学而时思之,学而时习之。我们反对那种投机取巧,哗众取宠,侥幸取胜的心态,提倡严谨治学,弄通弄懂的钉子精神。体现在生活作风方面就是朴实,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不追求奢侈豪华,以节俭谦让为本。体现在工作上就是踏实,能认清世事发展和变化的脉络,经世致用,勇于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就是我校的校风,是我校历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并能做出突出贡献的根本。

  第三,求源。求源是我校的学风所在。所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求源,首先就是求文明之源,对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以传承为主,扬弃为辅,兼容东方与西方,并蓄科学与人文。求源,还要求我们在各种理论、机理和知识的学习与研究中,不能浅尝辄止,一知半解,要追求大本大源,即事物的根本及其变化规律。综观所有能为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无不具有这样一种追源溯本的品性。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希望你们,一是要在思想、哲学、伦理方面真正弄懂弄通中国传统文化精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其精髓。二是要在自然科学,尤其是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方面,要有锐敏的洞察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刻苦钻研,通过顿悟而发现真理,并在理论指导下发明技术的本领。对任何事物,我们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掌握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而且要自觉地依照事物的原本规律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第四,创新。商汤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希望所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就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真实写照。毋庸置疑,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创新更是一所学校的强校之路,发展之源。众所周知,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是人类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是我们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创新是对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最好的继承,是对联系、互动的格局的把握,是将它山之石拿来攻玉的潜能,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动因,是观察、分析、顿悟、抽象、沟通、协调、转换、评价的素质。因此,你们一方面要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和提高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矢志于做文明进步的一代新人;同时,要避免急功近利,避免热衷于哗众取宠、热衷于低水平的重复和简单的模仿。要有厚积薄发,敢于求疑、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

  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合而言之,就是我校校训、校风的内涵所在,寓意所指。落实到每一位同学身上,就是要格物,要诚意。格物在于致知。这里所说的物包括一切知识和道理,涵盖天地、万事和万物,所以穷究其理、勤学涵泳就是格物。而诚意在于正心,是要求大家勇于实践,切己体察,事必敬,言必信,行必果。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无不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们将来的成就,其实就始于你们干净整洁的宿舍里,也始于你们清晨朗朗的读书声中!

  同学们,在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中,大家会面临知识挑战、学习竞争、交友困惑、师生磨合、家长期望等许多新的问题,会遇到人生路上一些“十字路口”等待你们去选择。希望大家坚定方向,摒弃浮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在勤奋学习、独立思考中健康成长。你们生长在一个好时代。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百余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崛起需要比过去更多和更优秀的年轻人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大学培养更多能够解决问题的实用性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因此,你们肩负的责任比前辈和你们的学长更大,你们个人需要付出的努力也要更多。“好风凭借力,送尔上青云”, 各位同学要“好梦乘早”,“少年壮志当凌云”。

  最后,我想对因各种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说几句推心置腹的话:“天不降难,何出人杰”。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绝大多数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和杰出人才,都是在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中脱颖而出的。事实证明,不光物质和金钱是财富,磨难更是一种特别的财富。因而,我希望同学们要在精神上坚强起来,用一种正确的心态对待各种艰难困苦,自强不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不卑不亢。国家和学校为你们设置了各种贷款、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的机会。全校所有的师生员工也会更加关心我们的困难同学,帮助大家渡过难关,顺利完成学业。

  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正在步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希望同学们要自觉地承担起这一神圣使命,努力成为有益于人类进步、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发展、家族兴旺的人才。十年寒窗诚然刻苦,四载春华更须拼搏!我真切希望同学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祖国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辉煌而奋斗。“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珍惜人生中最为珍贵的青春年华,用智慧、勤奋和美好的心灵,向祖国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衷心地祝愿你们!

  谢谢大家!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