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课标】2012年高考复习作文写作专题第三十章 “诗情达意”——诗歌创作入门2教案

【新课标】2012年高考复习作文写作专题第三十章 “诗情达意”——诗歌创作入门2教案

2024-07-16 来源:爱问旅游网

范文示例(一)

蜜  蜂

葛海虹

我是一只蜜蜂,

在知识的海洋中采蜜──

色彩斑斓的花朵,金灿灿的花粉

吮吸着太阳与宇宙的光辉,

我,在寻求!

我是一只蜜蜂,

在岁月的里程上储蜜──

忙碌的身影,优美的舞步。

感激着春天与大地的恩赐,

我,在成长!

我是一只蜜蜂,

在生活的蜂房里酿蜜──

甜蜜的液汁,活力的源泉。

来自大地的,将回报给大地。

我,在欣慰!

我是一只蜜蜂,

我愿做一只平凡朴实的蜜蜂!

【老师点评】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借蜜蜂表达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体现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索精神。全诗分四节,注意段落的整齐性,同时以“我是一只蜜蜂”作为段首句,显得旋律轻快,充满活力,语言上有一定的跳跃性,尤其能够注意语言的对称,给读者以一定的联想空间;而且前三节有思路可循,从“寻求”到“成长”到“欣慰”,分别对应段落内容“采蜜”“储蜜”到“酿蜜”“回报大地”的过程,构思十分巧妙。在意象的选取、布局谋篇、主题的升华等方面,这首诗歌都显得非常新颖与自然,不失为一篇佳作。

范文示例(二)

谁动了我的夜

月亮还未拉闸

星星便盖上云层

争先恐后地睡去

我也拉上被子

却忘了扣上思绪的门

 

于是心事如脱缰的野马

肆无忌惮地狂奔

它吵醒了我的初恋

还有我的前程

它跑过爷爷的高粱地

踩坏了年少的童真

它诉说着大海,沙滩,渔民

又偷走了妈妈留下的吻

 

赶也赶不走的心事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好饿!”它突然说

找不到理由拒绝

我只得翻身起床

为它,煮一锅可口的诗
【老师点评】

诗歌的创作是作者情感的一种表达,作者在夜深人静之时思考自己的前程,追忆往事 “爷爷的高粱地”“年少的童真”“大海,沙滩,渔民”等而无法入眠,灵感所至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分三节,从思绪开始到所思所感再到创作诗歌,思路清晰,构思比较巧妙。诗歌通篇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如“拉闸”“盖”“争先恐后”“跑过”“踩坏”等词语的运用,语言活泼轻快,节奏感强,读起来十分明快。作者善于捕捉自己的情感并能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时地创作成篇确实是可贵之处。

专题训练

【作文题目】

请以某种物象为题目,调动自身经验,写一首诗歌。

【写作指导】

1.意象是诗歌的生命线。意象,即指集中寄寓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一般分为自然物象和人文物象。自然物象指自然界的事物,如风雨雷电,如山川河岳,如花草树木;人文物象指与人有关或人介入后产生特殊含义的物象,前者如头发,后者大如长江泰山小如越剑手绢。本题就是想让同学们能够把握、选用意象。

2.题目有些宽泛,首先应该确定物象,应该迅速调动自身经验,把自身经验中的一些事情与之联系起来,确定写作的方向,使这个物象处于“我感知”的境况下。这一点很重要:选用的物象越具体越好。具体化的办法,一是缩小范围,二是抓住细节特征。这样就容易引发联想和展开想象。如选用“树”,不如选用“家乡的银杏树”,因为对我们来说,银杏是故乡的代表,抓住这一点,可以涌现很多关于故乡的事和情,诗歌写作中必须的要素──以感情带动思路也水到渠成了。

3.有了一些与诗歌有关的基本要素后,下一步就是组织语言。诗歌的语言有特殊性,往往是初学者的难关,这与其他文体不同。我们熟悉其他文体,写作不存在文本形式上的阻隔,有了材料,往往就不用涉及形式方面的东西。诗歌在文本形式上就尤其要注意。对高中生而言,要求他们追求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和意象的鲜明性,其他要求则是更高层次的。

【习作示例】

水 花

骆卓俊

从有到无

只是一瞬

甚至还来不及看清世界

或许

没多少人会注意她的存在

她不是昙花

没有美艳和清香

更没有令人期待的绚丽

她和沙石一样平凡

但她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纯洁凉爽透明

还有晶亮多棱的光芒

人们

不会忘记

她──也是生命的

一种形态

【老师点评】

这是一首咏物诗,既抒发感情,也有一定的哲理。题目就是诗歌的主要意象。这首诗给我们有以下几点启发。首先,确定意象后,要把它具体化,作者采用的是抓住细节特征的办法。水花这个意象有多方面可以展开,如细碎、晶亮等,但作者抓住了水花的“瞬间存在”这个特征,启发人们对微小事物的关注和重视,表现出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迅速上升到思辩领域的能力。这样的诗歌立意品位自然不俗。其次,在表达上,作者先描写了水花的存在形态:“从有到无只是一瞬”,然后扣住这个“瞬间存在”,采用联想、比较、侧面评论等多种手段,有效带领读者将思考层层深入,整首诗歌的构思显得十分自然。再次,在语言上,虽然作者没有采用格律而用散文化的笔法来写,但由于巧妙运用诗歌分行的手段,调节读者的阅读速度,在此基础上调控诗歌的节奏,读来十分清新。如第二段,用不确定意义的“或许”单独成行,语气显得不那么突兀,但下文巧妙接上一行“没多少人会注意她的存在”,我们就知道在强调水花“瞬间存在”这个事实。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