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应当协商一致,双方自愿离婚需签订书面协议。协议应明确双方意愿,包括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等事项。胁迫导致的协议可被撤销,但需在一年内行使撤销权。被撤销前的协议是合法有效的。
法律分析
首先,离婚协议应当协商一致的内容为依据。根据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其次,离婚协议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根据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最后,可撤销行为在为被撤销之前是合法有效的。根据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拓展延伸
欺诈胁迫是否能使离婚协议无效?
欺诈胁迫是指在离婚协议达成过程中,一方通过欺骗或威胁等手段迫使对方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协议条款。根据法律原则,欺诈胁迫行为违背了自由意志原则和公平原则,因此可能会导致离婚协议的无效性。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考虑欺诈胁迫的事实和证据,以及对被迫方的影响程度。如果被迫方能够证明自己在签署协议时受到了欺诈胁迫,法院可能会判决该离婚协议无效,保护被迫方的合法权益。因此,欺诈胁迫可能会使离婚协议无效,但具体结果仍需根据法院对案件的具体判断和裁决。
结语
离婚协议的签订应基于双方自愿离婚的一致意见,并明确对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等事项的协商结果。离婚协议是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在一年内请求撤销。被撤销前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但无效或被撤销后失去法律约束力。欺诈胁迫可能导致离婚协议无效,法院会综合考虑相关事实和证据,保护被迫方的权益。具体结果需根据法院判断和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