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结对,以老带新”是我校固有的校本培训模式。
20xx年9月开始,我有幸与董兆娜、周启燕两位年轻老师同年级共事,并被学校安排与她们结对。我们本着“共同学习,互帮互助”的原则进行交流。现将一路走来的交流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绘事后素
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子夏说过一句话:“绘事后素”。句子的本意大概是,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绘画。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这里讲的是绘画的问题,子夏以此顿悟,得出了“礼”于“仁”后的结论。而我从“绘事后素”中领悟到的是为人的道理。
作为教师,“学高”是我们不止步的追求,而“身正”是我们为人为师的基础。只有保持洁净的底色,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引领学生构画最绚烂的生命彩图。
感谢两位年轻老师,她们爱岗敬业,谦虚好学,纯朴善良。这些可贵的品质也在深深激励着我“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
二、做好自己
要做好“传帮带”工作,首先要做好自己。我自认工作踏实认真:1.对待专业知识深思慎取;2.对待学生耐心细致;3.课堂氛围平等和谐;
4.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贯彻“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
三、备课交流
1.集体备课
作为年级学科组长,我和两位年轻老师的备课交流首先集中在学科教研会的集体备课上。
在学期之初,我们会对整个学期的集体备课有一个总体的规划。每次集体备课,主备人认真准备,钻研教材,搜集资料;其他老师集思广益,关注课程定位,关注重难点,关注考纲。两位年轻老师在教研活动中积极主动,既能贡献自己的好想法好做法,又善于质疑提出困惑。
2.平时
教研会交流之外,我们随时随地交流教学进度,分享教学心得,讨论平常教学的疑难。交流方式多样,我们建立了年级学科微信群和qq群,随时共享各类有益信息和资源。我们也会偶尔尝试在微信平台上开教研会。
四、听评课交流
课堂是最能反应教师能力的舞台。为了更直观切实地交流,除了教研会的听课计划外,我和两位老师经常不定期地相互推门听课。
评课时,我们能做到不说假话,不说套话。课堂亮点充分认可;课堂缺憾绝不讳避。以此,相互学习,互助互进。
五、常规督促
1.教案常规
要求两位新老师的教案备详案,详案必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课堂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必要环节。
对两位老师的教案会进行定期检查,检查结果表明董老师和周老师的备课认真细致,有思想的闪光。
2.作业批改
教研组讨论制定了常规作业类型和作业批改标准。两位老师都能按要求甚至超要求批阅作业。
六、问题反思
客观地说,这项“青蓝工程指导教师奖”我受之有愧,感觉自己只是尽了一些本分,做了一些本职工作,存在的问题其实还很多:
1.关于听课
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最近一学期的听课没有前三学期落实。就我自己而言,学校要求的每周至少分别听一节新老师的课,学期合计40节对两位老师的听课,我是远远没达到的。
2.关于交流态度
扪心自问,对于老带新工作,只要两位老师有需要,我绝对倾己所能绝不保留。但有时困于自己工作生活上的各种问题,面对这项工作,自己不够积极主动。
3.关于自身能力
汗颜自身能力有限,对于两位老师的需求,也许我并不能给出真正切实有效的回应。
总之,感谢学校的提名。我想,这个奖项对自己而言,既是认可和鼓励,更是鞭策和警示。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己更能尽好人事,不负期待,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