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着非凡的自负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要喜欢上李白很简单,一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或是一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便已足够。
喜欢李白,喜欢的是他诗歌中表现出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凌然风骨,那与自然冥一的潇洒风神,吸引了不知多少人。这其中也有我们的诗圣杜甫大大,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杜甫说到:“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在《饮中八仙歌》中说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是盛唐的见证者,杜甫便是盛唐转衰的亲历者。从盛唐到中唐,这一时代的巨大转变是由伟大诗人杜甫衔接的。诗句中盛唐浓烈的理想色彩和浪漫主义消退,人间现实中的艰辛开始出现,就像一夜之间突然长大,品尝世间艰辛后,悄悄送走了少年情怀。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他的诗不只提供了史实,更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具体和生动的生活画面,写出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遭遇,写出他们内心的悲痛,同时给予那些战乱中的贫困生民无限的同情。
《无家别》“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诗中这位没有办法奉养母亲,甚至都不能把母亲好好安葬的兵士是多少贫困百姓的的缩影啊!
杜甫能看到这些,却不能改变这些,他的内心无疑是痛苦的,所以他便将它们都写下来,带着深沉的忧思和希望。他用缓慢的,深沉的,低回起伏的悲怆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的美好期望。
杜甫始终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诗人,他的诗中可以感受到与屈原相似的忧国忧民的至诚,和司马迁一般的实录精神。他的思想情操,历千年而不衰,他的人格也会一直被人敬仰。
两位诗人一个代表了理想的浪漫美好,一个代表了现世的真实思虑。这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选择,两位伟大诗人都喜欢,难以割舍任何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