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若错过时效,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程序维护权益的劳动者,一般劳动权利的诉讼时效延长至两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应在一年内提出诉讼。
法律分析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者错过了仲裁时效的,可以就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通过诉讼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的,一般劳动权利的诉讼时效就延长至两年。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案件处理时限及违约责任
劳动仲裁案件处理时限及违约责任是指在劳动仲裁程序中,对于案件处理的时间限制以及当事人违约的责任承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劳动仲裁案件的处理时限一般为30个工作日,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如果当事人未按时履行劳动仲裁程序中的义务,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罚款、赔偿等。同时,劳动仲裁机构也有责任在规定的时限内作出公正、公平的裁决,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劳动仲裁案件处理时限及违约责任的规定旨在维护劳动纠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结语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错过时效的劳动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程序维护权益的劳动者,一般劳动权利的诉讼时效延长至两年。劳动仲裁案件处理时限一般为30个工作日,但可适当延长。当事人未按时履行义务将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罚款和赔偿等。劳动仲裁机构有责任在规定时限内作出公正、公平的裁决,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法生效时间】本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九条 【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