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日,在这一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着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人们也都在这一天以不同的形式乞求着顺利安康。雨水时节没有多少农活要做,只不过是油菜要施一点花蕾肥,利用早晚一点时间就可以解决。这个时节又什么风俗活动呢?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吧。
雨水之占稻色
川西一带有雨水节回娘屋的风俗。到了雨水节这天,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已有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婚未孕的妇女,也要带上礼物回娘家。会由其母亲为她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以示吉祥,祈求来年得子。
在民间有这样一个传统,到了雨水时节,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需带上罐罐肉(用砂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以尽快怀孕。
另外,过雨水节,女婿也不得闲着,也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4米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雄肉,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意在保佑女婿顺利出门,帮其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一生平安的意思。
雨水之拉保保
雨水这天在川西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古时医疗条件不好,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地成长。父母会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好不好,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就是希望借助干爹的福气将孩子带大。此举年复一年,久而演化为一方之俗,传承现在更名为“拉保保”。之所以在雨水节拉于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川西民间这天有个特定的拉干爹的场所。这天不管天晴下雨,要拉十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mm、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文化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做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干爹”,有的能挣脱就跑了,有的无法脱身,大多也就会爽快地答应,并且认为这是别人信任自己,因而自己的命运也会跟着好起来的。一般拉到后,拉者连声叫道“打个干亲家”,就摆好带来的下酒菜、焚香点蜡,叫孩子“快拜干爹,叩头”;“请干爹喝酒吃菜”,“请干亲家给娃娃取个名字”,拉保保就算成功了。即便分手后也会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干亲家”,也有分手后再没来往的叫“过路干亲家”。
“拉保保”就是拉千爹的意思。在古时,人们相信命运,父母都会为自己的儿女求神问卦,占卜自己的儿女好不好带,更有担心单传的儿子夭折的,所以一定要拜个干爹,借助干爹的福气来荫庇孩子。千爹也不是随便拜的,父母要按照孩子的生辰、时间以及金、木、水、火、土之理,找算命先生算算命上相合相克,如果相合就拜为干爹,不合适就要重新找。
假如算命认为孩子命上缺木,拜干爹让干爹取名字时就要带木字,相信这样才能保佑孩子长命百岁。
这种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至今,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拉保保”。
在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这一天,罗汉寺(拉保保特定的地方)山门前,古柏森森的道路上人流如潮,巫卜星相、纸钱香蜡、小食摊点、流动商贩拥拥挤挤,云集道旁的善男信女,姑娘、小伙子,三五成群,说说笑笑,热闹非常。这时要给孩子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竹篮,背着或抱着或牵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寻找合适的可以做干爹的对象。如果父母盼望孩子长大学问好,就拉一个知书识礼有字墨的文人做干爹;如果盼望孩子身体健康,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做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千爹”,不乐意的挣开就走了:有的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信任,相信答应之后自己的命运也会好起来,就爽快地应允。拉到千爹后,孩子的父母就连声叫道:“打个干亲家”,然后摆好带来的下酒菜,焚香点蜡,叫孩子叩头拜干爹;再就是请千爹喝酒吃菜或者请干亲家给孩子取个名字,到此拉保保就算成功了。分手后也有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干亲家”;也有分手后就再也没有来往的,称做“过路干亲家”。这是有选择时间、地点的拉干爹。也有不选择时间、地点的,就称为“上门拜干爹”。
雨水之抢拜寄
在川西民间,湿意蒙蒙的雨水时节流传着这样的风俗。
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她们手牵着自己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一旦有人经过,不管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要上前拦住对方,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就称做“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意在保佑儿女顺利、健康的成长。在现今的一些农村仍然还保留着这一风俗,也有的地方演化为向自己的亲戚朋友拜干爹的,但拜寄之意都是保佑孩子的健康成长。
雨水之獭祭鱼
雨水这一天的雨,是丰收的预兆,因此本日忌无雨。南方立春之后,气温上升,冰封的河水即将开化。《周书·时训》中说,“雨水之日,獭祭鱼;后五日。鸿雁来;后五日,草木萌动”,就是对雨水之后物候变化的描述。水獭下河捕鱼时,喜欢将鱼咬死后堆在岸边,直待有足够多的鱼才游上岸来饱食美餐。因为鱼堆得像供神时的祭品,所以(周书)中称之为獭祭鱼。《月令广义》中称,“雨水日,獭祭鱼,是日獭不祭鱼,国多寇贼”,这是指如果雨水这天大地冰封,看不到水獭祭鱼的现象,就说明天时运转不正常,到了秋季无法获得好的收成,百姓生计艰难,将挺而走险,走上犯罪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