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谒的成语 谒的成语有哪些

谒的成语 谒的成语有哪些

2022-12-06 来源:爱问旅游网

谒的成语 谒的成语有哪些:

攀高谒贵十谒朱门九不开

谒的笔顺是点、横折提、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撇、点、竖折。

谒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一画

1

点

2

横折提

横折提

3

竖

4

横折

横折

5

横

6

横

7

撇

8

横折钩

横折钩

9

撇

10

点

11

竖折

竖折

谒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谒的拼音为yè,部首为讠,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ㄧㄝˋ,笔顺编号为45251135345。

谒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谒的详细内容

(动)〈书〉谒见:拜~|进~。

二、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謁【卷三】【言部】白也。从言曷聲。於歇切说文解字注(謁)白也。廣韵曰。白、告也。按謁者、若後人書刺自言爵里姓名並列所白事。从言。曷聲。於歇切。十五部。

三、百科解释

谒,一般常用的意思是拜见。另指说明,陈述,告发。还指名帖。

四、详细解释

动词(1) (形声。从言,曷(hé)声。本义:禀告,陈述)(2) 同本义谒,白也。——《说文》谒,告也。——《尔雅》摈者谒诸天子。——《仪礼·觐礼》能典谒矣。——《礼记·曲礼》惟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左传·隐公十一年》不谒而归。——《国语·晋语》臣请谒其故。——《战国策》(3) 又如:谒急(告急);谒言(进谏)(4) 告发;检举伍、官、连、县而邻,谒过赏,失过诛。——《韩非子·八经》(5) 又如:谒过(揭发罪过)(6) 请;请求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战国策·燕策》(7) 又如:谒告(告假);谒归(告假归里);谒浆(乞求茶水)(8) 进见谒,访也。——《增韵》越日偃师谒见王。——《列子·汤问》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环谒,四处拜访)。——宋· 王安石《伤仲永》乡人子谒余。——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谒伊藤氏。——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台谒当以属礼。——《明史》(9) 又如:谒索(探望;借拜访之机索取财物);谒帝台(进见皇帝或权贵。喻指求官显达);谒选(官员到吏部等候选派);谒刺(谒见人时所用的名刺);谒禁(禁止人来进见);谒托(投见求托)(10) 到某人的陵墓表示敬意城外有新坟者,即往拜扫。禁中亦出车马诣道者院谒坟。——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1) 又如:谒坟(拜谒坟墓);谒圣、簪花(考取秀才后,由教官率领到孔庙行礼,叫谒圣。新秀才披红,头插两朵金花,叫簪花);谒庙(进庙拜神)名词(1) 名剌怀谒诣辞。——宋· 刘攽《贺知府某侍读启》(2) 掌管引进谒见者的近侍 。如:谒者(古时泛指掌理传达、通报的近侍)(3) 姓

五、辞典解释

【谒】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谒读音:yè怎么读:名词 名片。《说文解字.言部》「谒」字.清.段玉裁.注:「谒者,若后人书刺,自言爵里姓名,并列所白事。」《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后汉书.卷一一.刘盆子传》:「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笔书谒欲贺。」名词 姓。如汉代有谒琼。动词 禀告、说明。《战国策.秦策一》:「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汉.王充《论衡.纪妖》:「当道者曰:『吾欲有谒于主君。』从者以闻。」动词 请求。《列子.周穆王》:「谒史而卜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唐语林.卷三.赏誉》:「任大理评事,日饘粥不给,尝于安国寺相识僧处谒飧。」动词 进见、拜见。  【组词】:「晋谒总统」。《楚辞.刘向.九叹.远游》:「登崑仑而北首兮,悉灵圉而来谒。」《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卫大经传》:「开元初,毕构为刺史,使县令孔慎言就谒,辞不见。」 【谒】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谒读音:yè怎么读:进见、拜见。  【组词】:晋谒、谒陵、拜谒

下面介绍下谒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谒】字的组词有:

版谒诐谒宾谒谒飡刺谒谒刺祠谒答谒谒奠谒坟奉谒伏谒谒府告谒谒告貌菇谒候谒谒后尘

关于【谒】字的诗词有:

《送薛逢之宣州谒废使(一作谒裴使君)》《修谒·仙尔事修谒》《谒茔·新晴冲晓谒先茔》《谒客·入门投谒吏翩翩》《谒南岳·来谒衡岳山》《晨谒感怀·早拂华簪谒冕旒》《谒金门(次韵虞万州刚简以谒金门曲为叔母寿)》《送张厚浙东谒丁常侍(一作送张厚浙东修谒)》《谒尧帝庙(桂州尧庙有开元二年弥明谒尧诗,》《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作送颢法师往太原兼谒李司空)》

关于【谒】字的成语有:

攀高谒贵十谒朱门九不开

关于【谒】字的书法图有:

  • 何绍基何绍基
  • 华山神庙碑华山神庙碑
  • 史晨碑史晨碑
  • 吴让之吴让之
  • 景君碑景君碑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我字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