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举的结构是:保(左右结构)举(上下结构)。
保举的拼音是:bǎo jǔ。注音是:ㄅㄠˇㄐㄨˇ。词性是:动词。
保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保举详细内容】
保举bǎojǔ。(1)大臣向朝廷推荐人才,并提保有才能或有功绩。后多指大臣荐举下属。保举[bǎojǔ]⒈大臣向朝廷推荐人才,并提保有才能或有功绩。后多指大臣荐举下属。英recommend;
二、汉语大词典
负责推荐,以使其得到提拔任用。《后汉书·朱浮传》“是以博举明经,唯贤是登”李贤注引《汉官仪》:“其举状曰:‘生事爱敬,丧没如礼……行应四科,经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举。”《三国志·魏志·何夔传》:“又可脩保举故不以实之令,使有司别受其负。”宋丁谓《丁晋公谈录》:“昔张去华当太祖朝,乞试,有数知己,皆馆阁名臣,保举之。”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十章:“那时候如果我有功,他们会保举我当矿长、厂长咧!”
三、辞典简编版
古时由大臣奏请拔擢有特别技能、学识或功绩的人才,并为其作保,称为「保举」。今则用作保证推荐的意思。 【造句】如果贵公司肯考虑聘用王先生,我愿意出面保举他。
四、其他解释
以特旨举用人才也。有特别技能、学识或功绩者,由其上官奏请提升。及科举之外特别任用法也。清代系以特旨任命三品或四品以上之科道,或督抚、学政、布政使、按察使等,登庸人才授官也。保题、保任。《宋史·选举志》:「保举堪将领者,或文官转运判官以上,各奏举一人。」;《清会典事例·吏部·满州铨选》:「先将保举,无论题选咨留,补用一员,再遇缺出,于应升入人员内,酌量拣选。」;清、顾炎武《日知录·保举》:「《宋史》元佑初,司马光为相,奏曰:『为政得人则治。然人之才,或长于此而短于彼,虽皋虁契各守一官中,人安可求备?故孔门以四科取士,汉室以数路得人。若指瑕掩善,则朝无可用之人。苟随器授任,则世无可弃之士。臣备位宰相,职当选官,而视短见狭,士有恬退滞淹,或孤寒遗逸,岂能周知?若专引知识,则嫌于私,若止循资序,未必皆才,莫若使有位达官,各举所知,然后克叶至公,野无遗贤矣。欲乞朝廷设十科取士:一曰行仪纯固,可为师表科;二曰节操方正,可被献纳科;三曰智勇过人,可被将帅科;四曰公正聪明,可被监司科;五曰经术精通,可被讲读科;六曰学问该博,可被顾问科;七曰文章典丽,可被着述科;八曰善听狱讼,尽公得实科;九曰善治财赋,公私俱便科;十曰练习法令,能断请谳科。应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大中大夫职,自观文殿学士至待制,每岁须于十科内举三人,仍具状,保任中书,置籍记之,异时有士须才,即执政案籍,视其所尝,被举科格,随事试之,有劳又着之籍,内外官阙,取尝试有效者,随科授职,所赐诰命,仍被所举姓名,其人任官无状,坐以谬举之罪,所贵人人重慎,所举得才。』光又言:『朝廷执政为八九人,若非交旧,无以知其行能,不惟涉循私之嫌,兼所取至狭,天下之贤才岂足以尽,若采访毁誉,则情伪万端,与其听游谈之言,曷若使之结罪保举,故臣奏设十科以举士,其公正聪明,可备监司,诚知请属挟私,所不能无,但有不如所举,谴责无所宽宥,则不敢妄举矣。』。」
五、关于保举的近义词
六、关于保举的造句
1、沈淇小友笔力如此之强,不当按常规来对待,所以我可免去你的县试补考,以我和张县令的名义为你出具保结,保举你直接参加八月府试。
2、之前苏郁就有说过,如果陆宣想要参加四月份的府考,除了廪生保结之外,就还必须还有县令和另外一德高望重之人的保举。
3、双保险机械自锁机构,确保举升时安全。
4、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
5、陈先生是本人以前产后减肥方法的学生,他请我写保举信,以撑持他向贵校研究生院申请入学。
6、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半途而废,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