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3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39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形状奇伟的山峰上,飘出形状奇特的云朵,风光秀美的树林中,蕴含着灵秀之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40
成为第68位粉丝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出自 [ 唐代 ] 李白 的《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译文
奇特的山峰,奇特的云,相映成趣,满山的秀木郁郁葱葱,秀色无边。
清爽无云的皖公山,巉峻陡峭的山岭,特别中我心意!
独自一人在沧江上游玩,整天都提不起兴趣。
但是由于钟爱此山,如何才有求取仙法的途径?
皖公山,我已经对你倾心,但是,还不是流我在这里的时候。我们签个约定。
等我丹药炼成,我将在此地归隐,陪你,永远陪你!
简析
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以前,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曾经一度迷恋于炼丹。
此诗一路平平道来,好像和老朋友唠嗑一样,情绪也是一波三折,味道浓郁。一开篇既是两好句:“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可以看出李白真的很喜欢此地。
“巉绝称人意”这句曾经被亲临此地的陆游倍加赞赏,认为是绝佳的诗句。“默然遥相许”,更是把李白喜爱此地的心情表露无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40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奇特的山峰,奇特的云,相映成趣,满山的秀木郁郁葱葱,秀色无边。清爽无云的皖公山,巉峻陡峭的山岭,特别中我心意!独自一人在沧江上游玩,整天都提不起兴趣。但是由于钟爱此山,如何才有求取仙法的途径?皖公山,我已经对你倾心,但是,现在还不是流我在这里的时候。我们签个约定:等我丹药炼成,我将在此地归隐,陪你,永远陪你。
【鉴赏】
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以前,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曾经一度迷恋于炼丹。此诗一路平平道来,好像和老朋友唠嗑一样,情绪也是一波三折,味道浓郁。一开篇既是两好句:“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可以看出李白真的很喜欢此地。
“巉绝称人意”这句曾经被亲临此地的陆游倍加赞赏,认为是绝佳的诗句。“默然遥相许”,更是把李白喜爱此地的心情表露无遗。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助到你,希望能赞,还有请自动结束服务,目前平台只能一次咨询同一个问题,不推荐多次咨询不同问题,如果还想进行不同问题的咨询,建议亲可以点击主页,单独咨询喔,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41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出自 [ 唐代 ] 李白 的《江上望皖公山》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译文
奇特的山峰,奇特的云,相映成趣,满山的秀木郁郁葱葱,秀色无边。
清爽无云的皖公山,巉峻陡峭的山岭,特别中我心意!
独自一人在沧江上游玩,整天都提不起兴趣。
但是由于钟爱此山,如何才有求取仙法的途径?
皖公山,我已经对你倾心,但是,还不是流我在这里的时候。我们签个约定。
等我丹药炼成,我将在此地归隐,陪你,永远陪你!
简析
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以前,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曾经一度迷恋于炼丹。
此诗一路平平道来,好像和老朋友唠嗑一样,情绪也是一波三折,味道浓郁。一开篇既是两好句:“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可以看出李白真的很喜欢此地。
“巉绝称人意”这句曾经被亲临此地的陆游倍加赞赏,认为是绝佳的诗句。“默然遥相许”,更是把李白喜爱此地的心情表露无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42
陈仕彬国画山水《高岭出奇峰》(装饰效果图)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这是唐代李白的诗《江上望皖公山》,陈仕彬先生的这幅作品就是描绘诗中景象——“高岭奇峰”。《高岭出奇峰 》 90cmX180cm 2019年笔者认为中国画应该有“四象”,尤其是写意中国画。第一是“景象”,景象最易理解,我们所能看到的花草虫鱼、山河大川、人物美景甚至是文字都是景象。陈仕彬先生说过“这是我们学习书画的第一个阶段:要求我们画什么像什么,写什么像什么,尽可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当然这里面包含两个景,一是大千世界之景,二是人文世界之景(传统书画碑帖、拓片等)。这一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要求物尽其象,技尽其法,画什么像什么,写什么像什么,当然也包括掌握传统技法”,此言已将“景象”说明的很透彻。中国画第一眼看的就是景象。第二是“气象”,“气”是抓不住,看不到,但又是存在的,是形而上的,“象”是物象、景象、现象,是形而下的。《易.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无形的,“器”是可见的,“道”需要结合自身的才智和经历然后对生活万物的一种感悟,需要用心体会,“器”则为世间存在的具体万物。“气象”可以说是中国画的灵魂。第三是“意象”,是创作者以情感支配笔墨造出的不可形的象,人们常说的意境便是此理,更能表现出作者的主观情志。齐白石曾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古人有言“画夺造化”“不似之似”,所以不似之似,妙在传神。作画如诗,不可直白述之,为意象也。第四是“心象”,是作者内心对万物的认知,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传之物,心之所象。“气象”和“意象”皆可传达出作者的“心象”。观陈仕彬先生此画,层次分明,气韵生动,气象万千,画静而意动,使人定睛难移,近景拙重,中景连绵,远景悠远。作者将书法用笔加入画中,多有古籀之拙气,汉隶之稳重,用笔肯定,虚实变幻,笔意连绵。用墨方面,墨随笔变,枯湿相生,轻重缓急,造就了笔墨山形的浑厚。近景重墨现厚重豪放之气,笔触大气磅礴;中景线条起承转合变化丰富,或奔放,或古拙,极有畅快淋漓之感;远景虽淡墨,但不失“书写性”和“绘画性”的笔触,而且内含微妙变化,正如徐悲鸿所说“既要致广大,又要尽精微”,整体出万山齐生、万马奔腾之势。半山处虚虚实实,若烟岚飘渺。用色浅淡,生幽雅清净之气,与笔墨相应,简而“道”生,气韵生动,意蕴丰富。 文有文脉,山有山脉,画有画脉,这幅画的“画脉”像S形,呈巨龙腾空之象,气势贯通。画之整体用笔奔放而于法内,用墨沉稳不失清雅,色浅而意重,气韵生动,所绘之景散发出的内在精神气质,给人以空灵旷达之感,使人心生静境,不仅能够“物尽其象”,而且“技尽其法”。画中气象万千,意象层出不绝,又表达出作者内心奔放自由、心静情清之心象。局部欣赏:局部一局部二局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