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8:08
1、西夏铸造钱币始末
西夏钱币,有西夏文的,有汉文的。西夏设立机构铸钱,始于何时,止于何时,过去的钱币学者多有争论。现在从西夏钱文各代皇帝的年号,就可以证明其设监铸钱的时 间。如: “福圣宝钱”,“福圣承道”是西夏第二代皇帝毅宗谅祚的年号,这就从这枚钱的本身证实了西夏设监铸钱是在公元1053——1056年间。
“福圣宝钱”以下早见于世的西夏钱币,有惠宗秉常的“大安宝钱”、仁宗仁孝的“乾佑宝钱”、桓宗纯佑的“天庆宝钱”等,这些钱都可推断出铸造的时间,汉文钱的铸造,晚于西夏文钱。
2、贺兰山大风沟和榆树台的西夏窖藏钱
①1979和1980年在贺兰山大风沟和榆树台先后发现,出土了两批西夏窖藏的钱币,总计14,000多枚。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参与了分类、清理工作,发现这是西夏时期的窖藏,藏有从西汉直到辽、金、西夏的钱币。其中西夏钱西夏文的有三品:即“大安宝钱”、“乾佑宝钱”、“天庆宝钱”,汉文的有七种:“元德重宝”、“元德通宝”,“乾佑元宝”、“天庆元宝”、 “皇建元宝”、“光定元宝”。
这两批钱币的出土,对研究西夏钱币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资料和了解西夏社会经济情况都有重要意义。
②“天庆宝钱”,1983年牛达生同志出示过一枚西夏文钱的拓模,字很别致,经笔者辨认,是“天庆宝钱”。为了好保存,请友人复制了一枚锌板的,送给牛达生同志.
③“至元通宝”,很早就见于世,背面的西夏字意为“流”。三十年代初,罗福晟释为“流通之流,当读如通” (载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西夏文专号》,字义对;读音现在知道是‘波’)他解释是西夏文“至元通宝”四字,但西夏无“至元’年号,说明这枚钱是元代铸造。最近《内蒙古金融,钱币专刊》载卫月望的《四朝钱币补》中将这枚钱收列在元代钱中,说钱背上下二字为“八思巴文”,我觉得是对的。可以说是一种“番、汉、元”字的合壁钱。
④西夏文钱币,下左两字钱都作“宝钱”,惟“贞观宝钱”的钱字,在《掌中珠》、《妙法莲华经》,《西夏文专号》,《音同》,《文海》中部释作“本”。此字是否为钱字的别写,未见于西夏文献,当再作考究。笔者认为如按汉字的引申法,此字可引申为“本(利)钱”之钱。
关于西夏钱币文的译释,笔者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也同牛达生同志谈过,但尚未解决):西夏钱币,凡是西夏文的,都称“宝钱”,而汉文的钱则称“通宝”、“重宝"、“元宝”等。笔者疑为“宝钱”两字,在西夏不是就其字面的一义来解释,而是与汉字钱的称谓相同的,但何者为“重宝”,何者为“通宝”和“元宝”,无从查考。
--------------------------------------------------------------------------------
西夏文是西夏仿汉字创制的。汇编字书12卷,定为“国书”,上自佛经诏令,下至民间书信,均用西夏文书写。为方便人们学习西夏文,还印行了字典。西夏于1227年亡于蒙古帝国,西夏文也随之逐渐湮灭无闻。如今,这些字典以及一批佛教经卷和手书作品,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多有发现。西夏文的创立虽然字形与汉字相仿,但避免与汉字的雷同,也就避免了汉字及本身文字的混乱。西夏文属汉藏语系的羌语支,西夏人的语言已失传,跟现代的羌语和木雅语关系最密切。
创立
西夏文是于汉字之外的一种全新的方块文字,初看与汉字相似,因为它是模仿汉字的构字方法、借用汉字的基本笔画重新创制的。它的基本笔画,也有与汉字相同的点、横、竖、撇、捺、左拐、右提,但没有汉字常见的竖钩,对撇捺等斜笔运用较多。由于笔画繁多,结构复杂,多数字都在十画以上,认记、书写都有一定难度,就连汉字中书写最为简单的数字,到了西夏文里笔画也相当繁杂。
西夏文字仿照汉字创制,汉字书法有篆、隶、真、行、草五种书体,真书即楷书。传世西夏文献中已发现篆、楷、行、草四种书体,而未见西夏文隶书。汉字书体是经过长期演变而来的,西夏文字则是汉字楷书笔画的模仿。西夏文篆书同样是据汉字小篆的模仿,未经过使用中的演化,所谓“屈曲类符篆”云云是宋朝人对“字画繁冗”的西夏文字的形容。
字形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西夏的律法书
《同音》,单语字典
《文海》,单语字典
《文海杂类》,单语字典
《番汉合时掌中珠》,西夏、汉双语字典
《夏汉字典》李范文 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ISBN 7-5004-2113-3
重要典籍、工具书
上面两个字:人称后缀“第一人称”,“第二人称”。
读作nga、nja;分别与汉字「吾」(藏语nga)、「尔」同源。
下面两个字:「dzji」、「wji」
与藏语 za“吃”、byed / byas“做”同源
范例
已故*西夏文专家克平女士的论文(部分为俄文,部分为英文)
西夏文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