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4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01:42
六道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包含在十法界之中六道以上是佛
妙觉菩萨位
如: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大涅磐)
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种大乐、十八大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三学、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法界为体(入一切时间和空间)、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智慧无量、为九界导师……更多对佛的描述
大乘等觉菩萨位
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等。
尚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的菩萨位(古佛倒驾慈航的不计)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大乘十地菩萨位
十法云地
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
九善慧地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八不动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七远行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六现前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五极难胜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四焰慧地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三发光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二离垢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一欢喜地(如:龙树菩萨)
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楞伽经》中,佛告大慧: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大乘十回向菩萨位
十等法界无量回向
性海圆成,心等法界,含摄周遍,量等虚空,名等法界无量回向。
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诸法本空,心无缚著,于根尘中,得大解脱,名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缘生无性,体即真如,名真如相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十方众生,皆我性具,本际平等,无有高下,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于诸佛地,起万行因,依因趣果,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一切世界,过恒河沙佛,自性功德,重重无尽,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
觉智周圆,无所不遍,名至一切处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之理,湛然常住,能觉之智,齐于诸佛,名等一切佛回向。
二不坏回向
正显中道,归趣本觉,回入法身,*坏者,名不坏回向。
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化度众生,离众生相,回无为心,向涅盘道,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大乘十行菩萨位
十真实行
圆融德相,清净无漏,真无为性,妙契真实,名真实行。
九善法行
妙观慧中,显圆融德,能入诸佛法轨中,名善法行。
八尊重行
缘般若故,成无著行,故六度中,特尊般若,名尊重行。
七无著行
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交现,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六善现行
既离痴乱,则能现诸相,同异圆融,名善现行。
五无痴乱行
了达法门,悉无错误,名离痴乱行。
四无尽行
三际十方,化身无尽,名无尽行。
三无嗔恨行
等视众生,不见其过,名无嗔恨行。
二饶益行
饶利众生,使得法利,名饶益行。
一欢喜行
随顺众生,随喜功德,名欢喜行。
大乘十住菩萨位
十灌顶住
菩萨既为佛子,佛以智水灌顶,藉表*,名灌顶住。
九法王子住
长养圣胎,绍隆佛种,堪作法王之子,名法王子住。
八童真住
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如童真之可贵,名童真住。
七不退住
身心增长,无有退缺,名不退住。
六正心住
心念同佛,惟得其正,名正心住。
五方便具足住
自利利他,方便具足,名方便具足住。
四生贵住
冥契妙理,行与佛同,气分感通,成如来种,名生贵住。
三修行住
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诸行,皆无留碍,名修行住。
二治地住
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则一切皆治,名治地住。
一发心住
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大乘十信菩萨位
十愿心
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
九戒心
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
八回向心
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
七*心
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心。
六不退心
定发光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五定心
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
四慧心
心纯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
三精进心
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二念心
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定不忘,名曰念心。
一信心
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名曰信心。
中乘辟支佛
缘觉,独觉
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小乘(声闻乘)四果
四果阿罗汉(无生、化城涅磐。如:大目犍连、舍利弗 )
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
三果阿那含(不来,居阿那含天)
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
二果斯陀含(一往来)
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思惑前六品。
初果须沱洹(七往来)
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01:43
六道轮回是指佛教中认为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穿越的六个道域,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每个道域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形式和相应的因果报应。这个概念强调了因果报应和重生的概念,表明人们在各种生命形式之间不断地转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01:43
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道(化生)、人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化生)。
首先,色身不是我,色身散我仍在。否则便是“断见”。
但六道轮回真实义并非色身的生灭轮转。后者为佛随顺当时世界观方便而说。
从色身胎成起就有了第一个业报身,依所造做业从一业报身可以生出百千万种身,百千万种身一一复能生百千万种身,如是辗转乃至无量。
如《中阿含经》言:“法生则生。法灭则灭。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则生诸法。如来见众生相连续生已。便作是说。有生有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01:44
1.【六道轮回】
轮回,梵语Samsara,又译为轮转、流转。
轮回的原始思想产生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奥义书中有之
但并不完备
轮回:
“轮回”的主体是虚妄的“执持识”,“轮回”的动力是“业感”,“轮回”的结束是“解脱”。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在“六道”中轮回,循环往复,如车轮旋转不息,
造善业得乐报,如天、人二道,
造恶业得苦报,如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
《观佛三昧经》卷六所说:“轮回六趣,如旋火轮。”
“六趣”即“六道”,是生死轮回的六个去处: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修罗。
俗语中常用“六道轮回”。
如元·李寿卿《度抑翠》第一折:“我著你脱离生死,免却六道轮回。”
又如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则你那六道轮回怎脱免,使不的你九伯风颠。”
2.【八苦】
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
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
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
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
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
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
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
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螅�葱朐偕�?
3.【五阴盛苦】
八苦之一。又曰五盛阴苦。
解盛有二义:一就苦而说。人各具五阴而众苦炽盛,故曰盛。又五阴之器盛众苦,故曰盛。
中论疏七曰:‘有斯五阴,众苦炽盛,名五盛阴苦。又此五阴,盛贮众苦,名五盛阴苦。’
次一义,为五阴之作用炽盛,故名为五阴盛或五盛阴。旧译之经常呼五阴而言为五盛阴者,即此意也。
增一阿含经十七曰:‘世尊告诸比丘曰:彼云何为担?谓五盛阴是。’然则五阴盛苦,犹单言五阴苦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01:44
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