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4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06:17
李泉(2002)曾指出文化教学有其根本原则: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教授的是所谓的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的教学则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具体的培养目标来决定。即使是交际文化的教学也要考虑到四方面的原则:A.与语言教学的阶段性相适应,即文化因素的适时性;B.与文化教学服务性相适应,即文化因素的适度性;C.与学习者的真正需要相适应,即文化因素教学的针对性;D.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文化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习者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我们同意李泉的观点,并愿意在此基础上,对文化教学的原则做进一步的探讨。 1.主流原则 文化是多元的,内容非常丰富,也很复杂。不同国家的不同民族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基础、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其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产生不同类型的亚文化。我们所说的主流性原则,是把文化教学的重点放在目的语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即该社会的大多数成员的世界观、思维方式、是非取向、生活方式、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另外,在学生学习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对文化的多元性、对亚文化之间可能有的区别有清醒的认识。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所要教授的我们国家的文化项目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目前,语言教学已经有自身较为的系统,但文化教学没有进入大纲设计层面。教学的随意性很强,文化教学的内容没有统一,具体的要求,学生所学到的“文化点”基本都是授课教师本人对文化内涵的把握,文化导入过程存在盲目和混乱现象。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制定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的大纲。大纲的制定应该在语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具体明确文化导入的原则,内容,方法以及途径,以及学生所要达到的水平,使文化教学有纲可依。 3.客观性原则 中西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种种生活和行为方式,没有“是非优劣”之分,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价值观、传统、情感、文化,也都有让自己的国民值得骄傲、自豪的方面,是值得其他国家和民族学习和借鉴的方面。在文化教学中应该客观、辩证地对待这些差异,冷静地分析其文化的成因;在坚持和弘扬本族文化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多视角地理解、尊重、适应已存在的文化差异,在求同存异中逐步增强对其他文化的宽容和吸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06:17
1、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要体现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且要适度,不能借题发挥、喧宾夺主。把语言课上成是文化知识课。
2、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外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障碍和困难,确定应教的项目并作出解释和说明。
3、要有代表性。文化教学中所介绍的中国文化,应该是主流文化、国家文化或者说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而不是地域文化或者部分人群的亚文化。
4、要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文化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年轻人身上所反映的文化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应该适当说明中国文化的变化趋势。
5、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交际,所以应该再课堂内外提供多种多样的交际训练,以把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交际能力,服务了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