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5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0:41
太,有极大至高的意思,行,应该就是行列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极大的一行。再看太行山的形势,基本是南北走向,绵延千里,分割西部黄土高原和东部华北平原,真是极大地一行列。古人命名为太行,名副其实。
太行山在我国的史籍中有诸多名称,《列子》谓之“大形”,《淮南子》、《山海经》谓之“五行山”、“盘古山”,《隋书·地理志》谓之“母山”、《太平寰宇记》谓之“皇母山”、“女娲山”等。对太行山的限定《括地志》载:“太行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
扩展资料: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中多雄关,著名的有位于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山西高原的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流曲深澈,峡谷毗连,多瀑布湍流。
河谷及山前地带多泉水,以娘子关泉为最大。河谷两崖有多层溶洞,著名的有陵川的黄围洞、晋城的黄龙油、黎城的黄崖洞和北京房山的云水洞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行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0:41
太行山名的由来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盘古山、王母山、女娲山。
太行山在我国的史籍中有诸多名称,《列子》谓之“大形”,《淮南子》、《山海经》谓之“五行山”、“盘古山”,《隋书地理志》谓之“母山”,《太平寰宇记》谓之“皇母山”、“女娲山”等。对太行山的限定,《括地志》载:“太行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
所谓“五行山”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河南大学张振犁教授的《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中说:“我们从阴阳五行的宇宙创造神话的内涵,看到了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盘古山’的来历,对盘古在太行山出生和开天辟地的神话,就一目了然了。”近年来湖北《神农架〈黑暗传〉》里,也明确提到盘古的父亲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母亲是五行中的‘土’。还说:“阴阳五行才聚化,盘古怀在地*。怀了一万八千岁,地上才有‘盘古皇’。而太行山的另一个名称就是属于地*的‘五行山’。”后人为纪念盘古出生在覃怀地的太行山,取“盘古怀在地*”中的“怀”字为地名完全有可能。
《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十四记载:真定府房山县《汉志》注:蒲吾县有铁山,即房山也。后汉章帝元和三年,幸赵,祠房山。俗呼为王母山,以有西王母祠而名,亦曰西山。在河南省境内太行山山区,也有多处西王母祠庙。因此,无论今河南还是河北等许多地方的民众都称太行山叫王母山。女娲山,在山西境内,有洪洞县赵城镇侯村女娲的长眠之地——娲皇陵和娲皇庙,更重要的是在山西晋东南和河南省太行山地区,留下了为数众多的“炼石补天”遗迹。所以,在晋东南和豫西北地区,也称太行山叫女娲山。
太行山地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家争夺之要地。我们可以从史籍记载的重大战事中了解太行山。太行山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立于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山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从华北平原西望,山势陡峻挺拔,山高林密,形势非常险要。山西高原的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山地被沁河、拒马河、滹沱河、漳河等切割,多横谷,当地人称其为“陉”。著名的“太行八陉”在河南省境内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自古为河南地区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的2000多年中,这里经常烽火连天、干戈不息。尽管朝代一再变换,但太行山的险要、战略地位一直未变。宋朝以前的战争多发生在太行山的南部,因为这里群山环绕,道路狭窄,是从中原进入山西的必经之地,谁占据了它,进则可攻,退则可守,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公元前650年,齐伐晋,入孟门、登太行。齐桓公曾悬车束马窬太行。公元前263年,秦伐韩,在太行山“决羊肠之险”,一举夺韩荥阳。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于荥阳、成皋之间,他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北扼飞狐之口,南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之津,终于转危为安。东汉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汉安帝为防外敌侵犯洛阳,下诏在太行山南端36处要冲屯兵。曹操围临漳,袁尚轻易率军东出太行,结果大败于曹军。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后燕慕容垂进伐西燕,屯军于临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进入,灭了西燕。隋末,李世民与窦建德相争,李世民进据虎牢,使窦不能越过太行,李乘机占领上党,尽收河东之地。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刘福通率军越过太行山,火烧上党。元将察罕粘木儿塞井陉、杜太行,遏制军向北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0:42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盘古山、王母山、女娲山。
太行山在我国的史籍中有诸多名称,《列子》谓之“大形”,《淮南子》、《山海经》谓之“五行山”、“盘古山”,《隋书·地理志》谓之“母山”、《太平寰宇记》谓之“皇母山”、“女娲山”等。对太行山的限定《括地志》载:“太行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
所谓“五行山”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河南大学张振犁教授的《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中说:“我们从阴阳五行的宇宙创造神话的内涵,看到了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盘古山’的来历,对盘古在太行山出生和开天辟地的神话,就一目了然了。” “特别是近年来湖北《神农架〈黑暗传〉》里,也明确提到盘古的父亲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母亲是五行中的‘土’。还说:“阴阳五行才聚化,盘古怀在地*。怀了一万八千岁,地上才有‘盘古皇’。而太行山的另一名称就是属于地*的‘五行山’”。后人为纪念盘古出生在覃怀地的太行山,取“盘古怀在地*”中的怀字为地名完全有可能。
《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十四 北直五记载:真定府房山县《汉志》注:蒲吾县有铁山,即房山也。后汉章帝元和三年,幸赵,祠房山。俗呼为王母山,以有西王母祠而名。亦曰西山。在河南省境内太行山山区,也有多处西王母祠庙。因此,无论今河南还是河北等许多地方的民众都称太行山叫王母山。
女娲山,在山西境内,除了有洪洞县赵城镇侯村女娲的长眠之地---娲皇陵和数千年来一直享受历朝历代皇帝尊奉、祭祀的国家级神庙---娲皇庙,以及女娲“抟土造人”的圣地,万荣县汾阴女娲和伏羲成婚、避暑圣地,吉县人祖山、女娲“杀黑龙以济冀州”截断洪水之地——蒲县黑龙关,和吉县柿子滩女娲岩画等重要遗迹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山西晋东南和河南省太行山地区,留下了为数众多的“炼石补天”遗迹。所以,在晋东南和豫西北地区,也称太行山叫女娲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0:42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盘古山、王母山、女娲山。
太行山在我国的史籍中有诸多名称,《列子》谓之“大形”,《淮南子》、《山海经》谓之“五行山”、“盘古山”,《隋书·地理志》谓之“母山”、《太平寰宇记》谓之“皇母山”、“女娲山”等。对太行山的限定《括地志》载:“太行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
所谓“五行山”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河南大学张振犁教授的《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中说:“我们从阴阳五行的宇宙创造神话的内涵,看到了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盘古山’的来历,对盘古在太行山出生和开天辟地的神话,就一目了然了。” “特别是近年来湖北《神农架〈黑暗传〉》里,也明确提到盘古的父亲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母亲是五行中的‘土’。还说:“阴阳五行才聚化,盘古怀在地*。怀了一万八千岁,地上才有‘盘古皇’。而太行山的另一名称就是属于地*的‘五行山’”。后人为纪念盘古出生在覃怀地的太行山,取“盘古怀在地*”中的怀字为地名完全有可能。
《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十四 北直五记载:真定府房山县《汉志》注:蒲吾县有铁山,即房山也。后汉章帝元和三年,幸赵,祠房山。俗呼为王母山,以有西王母祠而名。亦曰西山。在河南省境内太行山山区,也有多处西王母祠庙。因此,无论今河南还是河北等许多地方的民众都称太行山叫王母山。
女娲山,在山西境内,除了有洪洞县赵城镇侯村女娲的长眠之地---娲皇陵和数千年来一直享受历朝历代皇帝尊奉、祭祀的国家级神庙---娲皇庙,以及女娲“抟土造人”的圣地,万荣县汾阴女娲和伏羲成婚、避暑圣地,吉县人祖山、女娲“杀黑龙以济冀州”截断洪水之地——蒲县黑龙关,和吉县柿子滩女娲岩画等重要遗迹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山西晋东南和河南省太行山地区,留下了为数众多的“炼石补天”遗迹。所以,在晋东南和豫西北地区,也称太行山叫女娲山。
太行山地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家争夺之要地。我们可以从史籍记载的重大战事中了解太行山。太行山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立于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山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从华北平原西望,山势陡峻挺拔,山高林密,形势非常险要。山西高原的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山地被沁河、拒马河、滹沱河、漳河等切割,多横谷,当地人称其为“陉”。著名的“太行八陉”在河南省境内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自古为河南地区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